新华报童斗争生活的赞歌

2021-05-30 20:58王辛生
藏书报 2021年23期
关键词:报童反动派军警

王辛生

刘兵、金祥明合著的《报童的故事》,描写了《新华日报》报童为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封锁发行而开展斗争的故事。该书内容充实,图文并茂,是为新华报童当年斗争生活所唱的赞歌。

《新华日报》1938年1月创刊于武汉,同年10月迁重庆,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机关报纸。皖南事变发生后,国民党反动派对《新华日报》的迫害日趋严重,动用军警宪特封锁报纸的发行为此报社采取措施,建立了自已的报童队伍。

这些报童的年纪多数在14至17岁,最小的只有11岁,他们大都来自贫苦家庭,加入报童队伍后,不但生活有了保障,还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在革命长辈和报社同志的教导和影响下,掌握了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但是,在反动势力肆虐横行的重庆,从事革命报纸的发行工作,面临的艰险复杂局面很多,报查们没有因此畏缩不前。在送报卖报及发展订户的过程中,报查常遭到军警宪特的拦截、殴打辱骂、被抢夺撕爱报纸,甚至被抓捕,投入黑牢百般折磨,报童都能机智勇敢地应付。或当众宣讲革命道理. 获得群众的支持和保护或只身斗群魔.与敌人周旋冲破障碍或对威逼利诱淡然置之,表示决不叛离新华。他们全都有着坚强的意志。用尽各种办法扩展报纸的发行业务,使人民群众甚至敌方的进步读者,通过《新华日报》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和主张. 看到了未来的光明和希望。

报童优秀的表现,与革命长辈和报社同志的言传身教分不开。当时,周恩来同志是《新华日报》的直接领导者之一,他到报社作报告。报童都参加旁听。他还上街亲手散发报纸,正气凛然地揭露国民党制造皖南事变的罪行,严厉斥责军警宪特对报童的凌虐。有报童被反动派关押或受伤住院,他亲自组织营救和到医院看望。报社营业部的同志对报童的关怀也无微不至,除照料生活、教学文化外。更从政治上加以引导,给报童讲革命的道理,讲潘梓年社长在狱中坚强不屈的事迹等。共产党人高尚的情操和为了民族的解放无私奉献的精神。使报童的思想境界得以升华,在发行过程中,报童们把报纸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常思奋不顾身,以殉新华之急。毛主席闻讯挥笔给报童题词"大无畏"。1947年2月,国民党当局查封《新华日报》后,这些报童全部撒到了延安,表现出永远跟共产党走的坚定信念。

新华报童的斗争生活有声有色,留下可歌可泣的历史功绩。刘兵、金祥明两位作者为颂扬新华报童的功德事业,从1977年开始搜集写作素材,到1982年完成书稿,这期间先后访问了当年《新华日报》总编辑和采编、发行人员,特别是报查,还有当年搞工运、学运和文化界的同志,以及十八集团军驻重庆办事处的同志百余人。采访中还到重庆市档案馆、市中区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翻看了原《新华日报》影印本,对获得的材料作了核对和补充。书稿写成后又请当年《新华日报》老前辈审阅,根据意见进行修订,使内容更加符合历史真实。著名作家、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周而复为其题写书名,原《新华日报》记者田伯萍作序。《报童的故事》于1983年11月由重慶出版社出版。该书至今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是觉史学习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的好教材。

猜你喜欢
报童反动派军警
一颗富有的心
俄组建军警骑兵队
基于预期的报童问题研究
我当报童啦
“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相关问题辨析
第八十三
《论人民民主专政》
狱中诗
技术好比一把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