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逻辑结构学习法在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2021-05-31 02:15
科学咨询 2021年20期
关键词:树状笛卡尔解构

刘 博

(百色学院 广西百色 533000)

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在高等教育结构中居中心地位,是高等教育的中级层次,实施本层次的通识教育及有关某一专门领域的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教育。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报告强调“教育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普遍意义,着重强调专业基础技术、可转移技能和职业技术技能的掌握,搭建专业基础知识能力的牢固结构。大学通识教育的目标就是塑造和提升学生能力,即知识能量和应用力量的双重进步,为学生投身社会发展做准备。同时,哈佛大学原校长德雷克·博克所著在《回归大学之道》一书中,还明确提出高等教育应将培养运用逻辑和数理推理方法进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之一。由此可知,大学本科教学是一个塑造学生逻辑思维与搭建基础专业知识结构的复合过程。这是本文的论证前提,逻辑结构学习法正是针对这一前提要求的教学工具创新,其在本科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非常强的可行性。

一、对逻辑结构学习法定义和理论依据进行阐释

逻辑结构学习法是指以笛卡尔方法论四原则为理论依据,将教与学分为整体认知、解构剖析、逻辑复原和列举探究四个科学步骤,从而达到逻辑思维与基础专业知识结构得到同步复合训练的一种学习方法。

勒奈•笛卡尔是西方近代哲学的创始人之一,理性主义的肇始者,其积极寻求一种能在科学中便利于发明与发现真理的一般方法,并创立以演绎法为核心的科学方法论。他说:“我的脑子并不比别人好,但我却幸运地碰到了些门路,这些门路引导我发现了一些方法,利用这些方法,我似乎可以就我平庸的智慧和短促的生命在能达到的范围内,逐步增广我的知识”。笛卡尔对科学方法论的目标设定与大学本科学生学习目的非常吻合,既要敲响高等知识的大门,又要掌握开启大门的钥匙。遵照逻辑原则,利用科学方法,助力教学任务的达成。

笛卡尔关于人类心智发展的方法论四原则第一条是“除非我 已经明显地认识到了,否则永远不接受任何我自己不清楚的真理,要尽量避免草率,不把任何东西包括在我的判断中,除非我理解该事物对我的心智呈现得极其明晰完全有别于其他,以至于我不会有任何机会加以怀疑。也就是说只要没有经过自己切身体会的问题,不管有什么权威的结论,都可以怀疑。”这就是著名的“怀疑一切”理论。“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不怀疑不能见真理”;具有科学精神的人,要勇于怀疑一切,乃至于怀疑自己未经思考就加以接受的常识与观点。从这一原则出发,逻辑结构学习法将整体认知作为教学的第一步骤,在深入学习某一门课程之前,鼓励学生通过自我预习,在教师尚未讲解的情况下,独立对相关信息搜集,整体认知课程的全貌。将第一印象的获得权保留在学生自己手中,并且明确告知学生有容错空间。利用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挑战欲和主动意识,在自己的意识空间里搭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为下一步使用批判性思维学习具体课程打好基础。

笛卡尔关于人类心智发展的方法论四原则第二条是面对将要研究的复杂问题,科学大胆地分解,层层解构为简单的小问题,并一个一个地分开解决。这就是分析的方法。分析的主要任务就是找到最简单的东西,即那些非常清楚明白,不能被分析成其他更为清晰而认识的事物。这些不能再解构的知识,正是人们最容易理解和达成共识的基础,是可以通分的知识分母。按照笛卡尔的分析方法原则,逻辑结构学习法设计了教学的核心步骤解构剖析。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动脑,将某一门学科的基础知识进行解构,分解的过程中不但能够清晰地确认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构成,还能准确地把握各结构要素之间的连接关系。学生边研究边剖析,这一步骤将灌输式教育完全转变为庖丁解牛式的探索学习,等到解构剖析完成,学生在不自觉的忘我实操中能够达到对基础知识的游刃有余。

笛卡尔关于人类心智发展的方法论四原则第三条,他提出直观 、演绎、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建构原则在解构或分析的基础上,必须依照事物的内在关系,重新将各个单元、部分、要素组合起来。洞悉事物内在的法则、结构或秩序。“全部方法,只不过是:为了发现某一真理而把心灵的目光应该观察的那些事物安排为秩序。”这是一种将知识按照研究者能力进行尝试的逻辑重组,通过排列组合,赋予知识以新的面貌,甚至是赋予知识对象以属于研究者自己的新定义和内涵。逻辑结构学习法正是将这一方法发展为最重要的学习步骤逻辑重组。学生和教师用讨论、论证和辩论等形式,在一个相对自由的教学时间、空间中,发挥最大的主观能动性,调动潜能,用有效知识元素,构建完成属于自己的学科知识体。因为是按照自身能力逻辑加以搭建,学生就会将逻辑重组的知识产物认知为属于自己所有,知识和学识无障碍地融为一体,达到最深层次的知识认同。

笛卡尔关于人类心智发展的方法论四原则第四条是在任何情况之下,都要尽量全面地考察,尽量普遍地复查,做到无遗漏。全面原则是教与学都应该恪守的准则,最大限度地杜绝教学中习以为常和自以为是的心理现象。逻辑结构学习法遵从这一方法论,将列举探究作为必要步骤。即使是对某一学科得到了较为科学的认知和掌握,学生仍要把知识放到一个更广阔的层面去再次审视。特别是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改变前提条件的某些因素,或者改变环境的设定,将知识结论由特殊向普遍推而广之。另外,本着学以致用的教学大纲要求,教师带领学生将知识结论放到实际社会现象中去考察,并作边缘学科的下挖式探究,既能满足学生知识拓展的需要,又能检验已得知识的正确坚实度。特别是,如果能够进行社会实践操作,将会取得更好的应用效果。

二、逻辑结构学习法的使用方法

逻辑结构学习法的使用方法主要表达为一张表格、一句总括、逐项填充、树形拓展。

一张表格指的是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在新课开课前准备一张有统一格式的空白学习表格,要求制式一致。如下图例。统一制式是为了保证教学过程的可控性,教师能够全程掌控学生的逻辑进程。表格空白,是为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教师把控逻辑环节,掌握学习进度的同时,并不干扰学生的自主学习内容。

一句总括,是指教师要求学生启动课前的第一步骤整体认知。尽管是在课前由学生独立完成,但是逻辑把握还是在教师。教师要提前讲解一句总括的方法,即如何用一句话将学科知识总结出来,类似于提炼中心思想。但根本区别是要在空白表格上按语言结构逐项思考,对语言结构的共识是这一步的重点。语言结构是指汉语描述事物的词汇逻辑,也就是主谓宾和定状的内容规定和位置关系。逻辑结构学习法要求学生将预习习得的整体认知按照内容逻辑填写到空白表格规定好的词汇位置上。每一个位置尽量用最简洁的高效词汇,即关键词。

逐项填充,是指教师在教授课程过程中,学生会随着课程进度,在每一个关键词的下边空白处填充上实质内容,特别是因果关系、相关以及必要解释。这是一个逻辑解构的过程,将整本课程的重点、难点以最直观的方式展现在一张表格中,达到一目了然。

树形拓展,是指学生课后通过查找资料、调阅文献或访谈问询等方式,利用树形图的办法对表格上的每一个知识点自由地深挖填补。可以放到空白表格中间,也可以单独贴纸,只要是时间精力允许,这个拓展是没有知识上限的。教师可以利用理论探讨课时、课余兴趣小组或者网络平台等形式,将学生对课程拓展的知识进行共享,作为社会实践成绩。

这里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四个步骤的完成基本都是基于制式表格,设计上就是要求全部内容手书完成。文字的书写,在逻辑结构学习法中,相当于一把解剖刀。只有实际操作,才能晓机理,明关系,加深记忆,将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这在网络信息铺天盖地泛滥的当代,是对学生自律的学习要求。课程完成的同时,由学生亲手写就的学习表格既可以成为复习的最佳资料,又能够带来学而时习之的成就感。

三、逻辑结构学习法的应用方式

逻辑结构学习法是教学相长的工具,应用领域比较宽泛、自由灵活。

首先,逻辑结构学习法最适用的人群就是大学本科学生。最主要的应用方式是新课程的全程学习。大学学生是自学能力相对较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确立的特殊人群。他们最渴望的是掌握认知世界的科学方法,最排斥的是填鸭式的灌输式教学。所以,逻辑结构学习法最佳应用方式就是本科学生的课堂教学辅助。

其次,逻辑结构学习法这一应用型工具可以作为学生自学一切新知识的普适性工具。特别是有较强自学自究能力的探索型学生,这一学习法能够帮助其快速进入一个比较高的认知状态,并且逻辑联通能力也会得到显著提高。

再次,逻辑结构学习法不但是老师教学的工具,还可以成为教师备课研究的好帮手。在备课过程中、教学过程中、考核总结过程中的难点、重点和亮点都可以清晰地反映在图表上,帮助教师与学生顺畅地沟通交流,并且能够非常高效地进行信息交互反馈。

最后,逻辑结构学习法也是学生和教师在未来工作过程中能够使用的好工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览无余的逻辑结构表格可以做到一图胜千言。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逻辑结构学习法基于坚实的理论基础,从教育心理学、逻辑学和语言学等学科汲取知识,经过设计和论证,在大学本科教学中应用具有创新价值。笔者作为一名本科教师,也在工作实践中,已经将逻辑结构学习法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接受度、使用完成率都较高。

图例:

课程名称逻辑结构学习笔记(解构+复原+拓展)状语1 定语1 主语 状语2 谓语 定语2 宾语 逻辑解构:逻辑解构:逻辑解构:逻辑解构:逻辑解构:逻辑解构:逻辑解构:树状图: 树状图: 树状图: 树状图: 树状图: 树状图: 树状图:

猜你喜欢
树状笛卡尔解构
树状月季的栽培管理及园林应用
还原
笛卡尔的解释
解构“剧本杀”
笛卡尔浮沉子
极坐标系中的奇妙曲线
数学
彭涛形而上的现世解构
蓬勃能力之树 奠基生命成长
张爱玲的逆“不及物”叙述以及对群体意识的解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