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康养旅游基地生态资源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2021-05-31 17:01任晓旭何祯
文教资料 2021年4期
关键词:生态旅游

任晓旭 何祯

摘   要: 本文参考现有森林生态资源生态康养功能的理论及实践研究,以生态学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为基础,初步构建森林康养旅游基地的生态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将森林康养旅游基地的生态资源指标体系分为森林自然特征、森林小气候、空气中保健物质、景观美学四个类别,并提出具体指标及相应的评价方法。

关键词: 生态旅游   生态资源   指标构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中的环境问题和生活压力给居民的健康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超过6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1](38-41),德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率先意识到引领人们“回归自然、走进森林”有益于人类身心健康和促進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森林浴、森林疗法和森林医学等概念[2](1-6)。近些年,随着林业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林学和医学学科交叉研究的开展,对森林康养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从广义上说,森林康养是依托森林资源或森林环境,充分发挥其景观、文化、环境、空间等多种优势,以公众多样化需求为导向,以拓展森林多功能利用、提高资源的保护性利用水平为目标,直接或间接为人类提供健康养生产品的一系列活动[3](51-67)。

森林康养是一种业态丰富、产业多元、互融共生的新型发展模式,是森林与旅游、医疗、养老、教育、运动等深度融合的创新事业[4](3-11)。四川、湖南、贵州、浙江、陕西,以及北京、重庆等省市纷纷出台森林康养基地建设的相关规范和标准[5](76-82),但是森林康养旅游基地的建设和评价工作仍有不足,现有的森林康养旅游基地建设规范多是以基地区位、设施配置、交通条件模等硬件建设水平为出发点进行论证的,从森林康养功能发挥的生态资源角度出发的相对较少,忽略了森林康养旅游基地生态资源的本底调查和评价。森林康养功能的发挥源于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森林小环境的特点。因此,如何客观地评价森林康养旅游基地,首先应考虑该基地的生态资源状况,本文通过现有的森林保健、森林康养及森林生态功能等方面的研究理论和实践,提出相应的森林康养旅游基地生态资源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下一步森林康养旅游基地的建设与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1.评价体系要素分类

森林生态系统具有多种生态保健功能。近年来,国际上把森林对人体的保健功能称作“森林医学”[6](11)。对森林康养的研究来源于森林保健功能的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康养功能更多来自森林的生态环境,因此评价森林康养旅游基地的康养功能应首先对该基地的生态资源进行评价。森林具有居民保健功能的内涵已经基本统一,主要内容包括消除污染改善空气质量、释放有益物质和提供舒适环境三个方面[7](185-188),因此构建森林康养旅游基地的生态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张晶从人体舒适度、空气颗粒物、空气负离子、有机挥发物四个方面分析评价了毛竹林的生态保健功能[8]。古林等从林内小气候及气候舒适度、空气挥发物、负离子、颗粒物、含氧量五个方面分析了森林生态保健效应[9]。韩名臣构建的城市森林保健功能综合评价指数由空气富氧度指数、空气清洁度指数和人体舒适度指数构成[7](185-188)。张艳丽利用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人体舒适度、空气富氧度、空气二氧化碳浓度、空气清洁度、减噪效应和屏蔽紫外线六项指标建立了城市森林保健功能综合评价指数[10]。

对森林康养旅游基地生态资源及康养功能的评价是一种综合评价体系。综合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统计活动过程(物理过程),也是一个定量的思维过程,首先要确定评价目的、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选择评价方法与模型,然后实施综合评价[11]。本文通过应用文献分析法归纳和总结森林保健功能、森林康养功能等相关研究文献,以生态学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为基础,从森林康养旅游基地发挥康养功能的角度出发,将森林康养旅游基地的生态资源分为森林自然特征、森林小气候、空气中保健物质、景观美学四个方面的内容并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提出各指标相应的评价分级方法。

1.1森林自然特征

森林生态系统和森林小环境是造成各森林康养旅游基地康养功能差别的直接源动力。郭二果等结合构建的游憩林空气保健指数对北京三种游憩林的保健功能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三种游憩林空气保健指数相对比,春季混交林最高;夏季与春季相反,空气保健指数侧柏林最高,混交林最低;秋季空气保健指数黄栌林>混交林>侧柏林,但三种游憩林相差不大;冬季侧柏林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林型[12]。森林康养功能的差别来源于森林生态资源的本底差异,因此对森林自然特征的评价是森林康养旅游基地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

1.2森林小气候

森林具有森林生态系统的特征和功能,具有明显的调节小气候的作用。汪永英等对哈尔滨城市森林小气候的研究表明,森林具有明显的降温增湿效应,并对三种不同林分类型的城市森林利用人体舒适度指标进行了城市森林小气候的评价[13](90-93)。辛学飞等分别选用陆鼎煌和雷桂莲提出的舒适度指数评价公式对张家界森林公园的旅游舒适度进行评价分析[14](76-80)。考虑人体舒适感时与气温有关的湿度、风速等作用的综合指标称作生物气温指标[15](370-372)。对于评价森林康养旅游基地改善小气候的生态保健功能,本文选取了人体舒适度这一指标。

1.3空气中保健物质

空气负离子和植物精气是森林环境的主要成分,它们对人和自然有积极作用[16](56-58),森林环境中空气负离子浓度高,有益于人体健康[17](69-72)。植物会释放出大量的挥发性物质,又称植物精油,是一类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的油状液体,是由多种化学性质不同的成分组成的混合物。森林植被是森林生态系统中主要的BVOC(生物挥发性有机物)来源。韩名臣[7](185-188)、郭二果[12]等以空气负离子浓度含量作为森林康养旅游基地的空气质量评价标准。

1.4景观美学

森林不仅是一种自然物质资源,还是人类所拥有的一种自然美学资源[18](27-33)。森林中大面积分布的色彩是绿色,绿色给人的精神感觉最舒适,有缓和紧张、使人安静的效果。森林中局部出现的白色、红色、黄色等其他天然色彩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体健康有积极的影响。森林对心理情绪的调节具有良好的自然舒缓和镇静功能,能减少负面情绪,包括忧郁和愤怒等。森林的景观美学是一种自然美,通过欣赏美景,可以缓解压力,也可以从景观美学得到感悟,达到有利身心和康体保健的作用[19](93-95)。

2.评价指标及方法

2.1森林自然特征评价

对森林康养旅游基地的森林自然评价,从森林自然结构和状况入手,选取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和植物群落结构的完整度三个指标。陈朱等的研究表明,面积与植物群落结构对城市公园气温的影响表明,市区公园的气温和冷岛强度与公园面积之间存在显著的定量关系,公园内不同植物群落类型的降温效果存在差异,其中乔—灌—草类型降温效果最好[20](2590-2596)。群落结构的完整度这一指标,是具有完整的乔、灌、草结构的森林面积所占全部森林面积的比例。截至2015年年底,我国共有国家森林公园826处,面积1085万公顷,每处国家森林面积平均1.3万公顷。谢莉等研究显示城市森林公园规模应在2hm2以上,最小宽度应在100m以上[21](48-54)。参考以上研究结果,本文将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和植物群落结构的完整度三个指标划分级别如表1:

2.2森林小气候评价

大气温度、湿度、风、太阳辐射等是影响人体舒适度的气象因子[22](131-134),大多数人体舒适度预报公式,实际上都是生物气温指标的各种变形[23](19-34),经验模型一般通过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和太阳辐射等常规的气象观测要素的局部组合评价气候舒适度。近年来国内较流行的KSSD经验公式)[24](845-854),公式如下:

I=(1.8×T+32)-0.55×(1-)×(T×1.87-26)-3.2×(1)

式中:T为温度(℃);RH为湿度(%);V为风速(m·s)。

中国气象局规定的统一标准将人体舒适度指数划分为9个级别,其中,1、2、3级为冷不舒适等级(I≤50),4、5、6级为舒适等级(50

2.3空气中保健物质评价

对森林康养旅游基地空气中保健物质的评价,从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和有益挥发物浓度2个指标入手。郭二果等将城市森林中空气负离子安装浓度划分为6个等级,级别从低到高分别为<400个/cm;400-1000个/cm;1000-1500个/cm;1500-2000个/cm;2000-3000个/cm;≥3000个/cm[12]。吕健等将植物精气浓度分成了10个等级[25](92-95)。结合前人对空气负离子和植物有益挥发物含量的研究结果[26](30-32)[27](1083-1089),本文将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和有益挥发物浓度两个指标进行分级,见下表3:

2.4景观美学评价

周国模等将景观要素分为地形、层次、邻近风景、植被、湖岸、奇特性、色彩和水景,通过SBE方法得出的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219、0.189、0.181、0.144、0.138、0.110、0.090、0.060[28](54-60)。陈勇等分解森林林内景观的要素,利用SBE方法构建了美景度模型,由模型可知,影响人工林林内景观美景度的主要构景要素是林下层高度、层间植物、林木排列、枯树倒木、林下层统一度、林龄、乔木平均枝下高、林下覆盖度及林分密度[29](39-44)。景观美学更多的是人为认知,为了便于评价的操作,采用专家打分法,将景观美学要素分为:地貌、植被、色彩、层次、奇特性及人文景观六类,分别评分范围为0-5分,共计满分30分。评价分级标准见表4:

3.森林康养旅游基地的生态资源评价指标体系

由于森林康养旅游基地及森林小环境受地域、海拔、外界干扰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森林康养旅游基地的各单项森林康养功能作用各有突出,研究人员对森林康养功能的理解各有差异,因此形成统一的森林康养旅游基地的生态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很好地推动森林康养旅游基地的建设和评价工作。本文通过分析森林康养研究现状,从森林生态资源的属性出发,选取可以区分发挥森林康养功能的生态资源表征因子,依据“可描述、可量化、可评价”的原则,将森林康养旅游基地的生态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为森林自然特征、森林小气候、空气中保健物质和景观美学四个准则层,并初步构建了森林康养旅游基地的生态资源评价指标体系,见表5:

参考文献:

[1]缪宏,耿国彪.森林疗养放飞梦想:访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刘东生[J].绿色中国,2015(21).

[2]邓三龙,森林康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J].世界林业研究,2016,29(6).

[3]张文富,方中平,徐高福,基于森林康养理念的产业发展思考——以千岛湖为例[J].中国林业经济,2017(04).

[4]葉智,郄光发,跨界与融合是森林康养发展的必由之路[J].林业经济,2017(11).

[5]白双明,王涛,延安市康养基地资源评价与利用分析.陕西林业科技,2017(5).

[6]吴楚材,郑群明.森林医学人类福祉[J].森林与人类,2010(03).

[7]韩明臣,梁玉莲,叶兵,等.北宫国家森林公园森林保健功能指数评价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2,39(24).

[8]张晶.无锡惠山地区秋季毛竹游憩林生态保健功能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

[9]古琳.無锡惠山三种游憩林生态保健功能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3.

[10]张艳丽.杭州市典型城市森林类型生态保健功能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3.

[11]苏为华.多指标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问题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0.

[12]郭二果.北京西山典型游憩林生态保健功能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8.

[13]汪永英,孔令伟,李雯,等.哈尔滨城市森林小气候状况及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2,40(7).

[14]辛学飞,韩琳,黄骏,等.两种人体舒适度评定方法在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对比应用及检验[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15,35(4).

[15]吴兑.多种人体舒适度预报公式讨论[J].气象科技,2003,31(6).

[16]柏智勇,吴楚材.空气负离子与植物精气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J].中国城市林业,2008,6(1).

[17]朱铨,俞益武,卢国耀,等.森林生态保健区建设初探——以台州方山省级森林公园为例[J].浙江林业科技,2004,24(6).

[18]张志永,叶兵,杨军,等.城市森林保健功能研究进展[J].世界林业研究,2014,27(6).

[19]郑小贤.森林文化、森林美学与森林经营管理[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23(02).

[20]陈朱,陈方敏,朱飞鸽,等.面积与植物群落结构对城市公园气温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1,30(11).

[21]谢莉,李梅.城市森林公园概念的界定[J].四川林勘设计,2010(2).

[22]朱学玲,任健.人体舒适度的分析与预报[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1,34(s1).

[23]孙美淑,李山.气候舒适度评价的经验模型:回顾与展望[J].旅游学刊,2015,30(12).

[24]郭广,张静,马守存,等.1961—2010年青海省人体舒适度指数时空分布特征[J].冰川冻土,2015,37(3).

[25]吕健,彭少麟,骆世明,等.生境空气质量测定与评价指标[J].生态科学,2004,23(1).

[26]王艳英,王成,蒋继宏,等.侧柏、香樟枝叶挥发物对人体生理的影响[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0(3).

[27]毛成忠,于乃莲,杜佳乐,等.典型城市区与森林区空气负氧离子特征比较分析[J].气象科技,2014,42(6).

[28]周国模,李金满.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自然风景质量评价[J].浙江林学院学报,1989(4).

[29]陈勇,孙冰,廖绍波,等.深圳市城市森林林内景观的美景度评价[J].林业科学,2014,50(8).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浙江森林康养旅游基地生态资源评价体系构建研究”(Y201940946)。

通讯作者:任晓旭

猜你喜欢
生态旅游
世界七大生态旅游目的地
生态旅游之利弊
生态旅游的不同类型
生态旅游
宁都积极创建钩刀咀生态旅游型清洁小流域
生态旅游对野生鸟类行为的影响探讨
出实招发展老区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产品设计与规划研究
睡进风景里 不损坏土地 一顶帐篷写就生态旅游故事
旅游业增长最快的板块 生态旅游:真绿还是漂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