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研究

2021-05-31 17:01谢长宗
文教资料 2021年4期
关键词: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

谢长宗

摘   要: 若在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忽视外宣翻译,则会阻碍中华文化“走出去”。本文通过归纳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现状,分析其外宣翻译困境,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发展新路径。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外宣   翻译   策略   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蕴含丰富的中华民族精神内涵。在新时代文化强国和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大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肩负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使命。合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省级国家级非遗项目有四十多个,包含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曲艺、传统技艺、民俗等。丰富多彩的非遗资源为讲好“合肥故事”创造先决条件。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能为中华文化的传播搭建桥梁,但是相较于逐渐系统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体系,外宣翻译系统基本处于发展停滞阶段。这无疑阻碍了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拖缓了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步伐。

1.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现状

合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方面走在前列。2007年至今已公布了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建立了较完备的《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四级名录统计表》,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4个,分别为庐剧、巢湖民歌、纸笺加工工艺及肥东洋蛇灯会,省级非遗项目40个。相較于发展较完善的非遗继承与保护体系,非遗外宣翻译仍处于初期萌芽阶段。市政府外事办、市文化馆、省博物院、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系统及安徽非遗网等网站关于非遗的外宣翻译几乎空白,可以说非遗的外宣翻译是被忽视的。调查期间笔者走访了市档案馆、文化馆、博物院等机构,未发现有关我市非遗的翻译著作。同样,全国非遗译介著作也寥寥无几,仅有2008年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英文)》和2011年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文版)》等。检索中国知网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传外宣的文献仅仅66篇。大多数文章是针对地方代表性非遗项目的英译研究,其次是结合翻译理论、传播理论的外宣翻译策略研究。晋升新一线城市后,合肥必须树立国际形象,要有“国际范”,讲好合肥故事,传播合肥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传播和跨文化交际的媒介是受众了解中国非遗文化的重要渠道[1](136-142)。因此,合肥市今后非遗工作的重点要放在对外宣传翻译上,将逐步建立起来的非遗体系译介到国际语境中,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魅力。

2.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困境

非物质文化遗产表征那些非文本、非物质的活态的文化自然积淀的存在,其传承形态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2](117-121)。非遗的特殊的形式决定其外宣翻译有较大难度。非遗翻译的难点有三个:民族特色鲜明的非遗名称翻译,文化专有项的翻译,汉语意合到英语形合的转换[3](41-44)。非遗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非遗的表现形式有方言、方音、曲韵、专有名词或特殊的符号,目的语语境中基本没有对应项目,并且汉语的“意“与外文的“形”难以完美转换,这都给翻译工作带来了较大困难。除非遗自身属性带来的翻译困境外,外宣翻译还受制于其他外部因素:一是缺乏文献资料。非遗外宣翻译处于起步阶段,能够参照的文献或翻译辅助资料不多,总的来说非遗外宣翻译成果少,关注度低。二是缺乏翻译标准。已有研究虽探析了非遗的翻译策略,但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使非遗的翻译充满主观性。三是缺乏非遗外宣翻译意识。近十年非遗工作主要集中在传承与保护层面,各级政府都在积极申报非遗项目、加大对非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对非遗外宣工作缺乏重视。合肥市各类文化事业网站没有有关非遗外宣的内容或者板块。作为新一线城市,向国际讲好合肥故事必须重视非遗外宣翻译工作。四是人才与技术匮乏。非遗翻译离不开专业的翻译团队。当前有关非遗的翻译工作基本是由教师、学生、翻译公司临时组建的,缺乏专业的培训,翻译质量堪忧。非遗资源数字化的过程中忽略了双语语料库的建设,导致外宣翻译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语料库的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进行宏观安排和政策支持,建立专业的团队收集和处理语料,只有所有译员共同协作,才能保证该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进行[4](78-81)。

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困境是其自身属性及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长期处于发展停滞阶段的非遗外宣翻译,在新时代文化走出去战略及文化强国的背景下,必须破除禁锢、走出困境,实现新的发展。

3.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发展策略

3.1明确外宣翻译策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属性给翻译工作带来了较大困难。外宣翻译要突破困境,首先必须明确翻译策略,构建统一的翻译标准与原则,保障非遗外宣质量的统一性。非遗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文化特征,如何在保留传统文化与对外传播之间寻求平衡是译者必须解决的难题。非遗外宣首先要实现异化与归化原则的统一,两者不是简单的对立关系,需要结合具体的非遗项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异化与归化的提出出自文化考量,差异在于归化策略注重译本的可接受性,异化策略主张保留原文的内容与原汁原味的文化,彰显异域特色[5](108-112)。结合直译、直译加注、音译、音译加注的方法辅之增补、删减、改写、重构的翻译策略。

人类语言的符号及表达方式存在差异性,但是对事物属性的认知和实践经验具有相似性,这是不同文化相互理解交流的基础。例如纸笺加工工艺在翻译时可以采用直译的方式“Paper processing craft”,目的语读者是能够完全理解的。非遗中存在大量地名与人名,因地名、人名一般不具有象征意义,是可直接音译的。比如庐剧,应翻译为”Luju opera”,翻译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直接音译为“Luju”在外宣翻译中是没有意义的,这种异化的策略完全忽视了目的语读者的接受能力,必须加上一个“opera”构建事物的形象。庐剧中大量的语气词汇诸如“咦、啊、呦”等在翻译的时候必须采用音译加注的方式,如“yi、a、oh (modal particle)”。

“巢湖民歌”可以翻译为“Chaohu Ballad”,在西方语境中“ballad”指的是民歌民谣,这与巢湖民歌艺术形式上是一致的,因此可以实现意合。大多数非遗项目含有文化专有项,必须采取加注的方法,例如“洋蛇灯”的翻译。要翻译好洋蛇灯首先必须知道洋蛇灯的文化内涵。洋蛇灯产生于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包公镇的大邵村,相传元明之交大邵村的邵姓婆媳为躲避元兵而藏身山洞,元兵发现二人后欲图不轨,此时一条数丈长的白蟒飞下山崖,惊散元兵,婆媳因而得救。邵家认定巨蟒是“东海蛇神”,为感念其救命之恩,村人扎成蛇灯,取名“洋蛇”,意指巨蟒为海洋中的蛇神。由此开始,洋蛇灯在大邵村的邵姓族人中世代相传。“洋蛇”有两层内涵一是名,二是形。翻译洋蛇灯的时候需要注意它本质上是一种蛇形的灯火聚会,并且要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灯会,我们将洋蛇灯翻译为“Yangshe lantern show (snake-shaped lantern show in Hefei Feidong county )”。 “译+释”并举的翻译策略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扫除了受众阅读和理解的障碍,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清晰度[6](40)。非遗项目涡阳剪纸在翻译的时候需要运用增补的技巧,有的翻译直接译为“paper cutting”,这其实是不严谨的译法,剪纸这项非遗在很多地域都有,比如回族剪纸、会宁剪纸、新干剪纸等。为了体现非遗的地域性特征并区别于其他地区的剪纸,有必要译成“Guoyang paper cutting”。

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主要目的是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因此非遗翻译要遵循忠实原则,将中华文化的精髓译介到国外。译者在发挥主体性的同时要最大限度地传递源语的精神内涵,忠实原文,先实现目标语文本和源语文本之间的意义对等再追求形式风格的对等[7](31-34)。非遗外宣翻译还要满足目的语受众的阅读期待。黄友义提出翻译三贴近原则,即翻译要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习惯[8](27-28),具备一定的可读性,但不能为了迎合受众而简化异化非遗文化。只有这样在跨文化交际中非遗的传播才能更持久更广泛。

3.2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意识

非遗外宣翻译长期处于停滞,主要是由外宣意识缺乏导致的。近些年非遗的关注度主要围绕传承与保护,外宣是几乎被完全遗忘的。安徽非遗网、合肥市政府外事办官网及文化事业单位网站上关于非遗的翻译几乎是空白的,然而这并不是个例而是全国范围内的普遍现象。非遗外宣意识的缺位阻塞了中华文化的传播,必须首先明确非遗产外宣的必要性。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增强国际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的国际传播能力离不开中华文化的外宣翻译,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是外宣翻译的重要内容。非遗外宣翻译与传承保护同等重要。由于缺乏非遗重要性的意识,非遗翻译质量参差不齐,缺乏审核机制,因此很多翻译作品出现词不达意、错译漏译的问题,给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造成一定的困扰。必须强化非遗外宣意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立非遗外宣翻译的制度与政策,让非遗外宣翻译有制度可依。有了制度政策资金的支持,非遗外宣翻译自然水到渠成,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3.3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库

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工作具有难度高、专业性强、形式多样化的特点。当前非遗外宣绝大多是由临时组建的涵盖翻译公司人员、高校教师、学生在内的团队采取任务分包的形式完成的[9](51-54)。这种模式翻译出来的作品质量良莠不齐。破解这种困境需要政府牵头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协会,组建专业的翻译人才团队,搭建人才库,提高翻译人才准入门槛,选拔高水平译员充实翻译团队。可以抽调行业专家、高水平高校教师、文化工作者等人才。人才的选拔需要重点考察语言专业水平、翻译成果、工作经验及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等。非遗外宣翻译团队要有研究场所,建立规章管理制度,实行常态化的管理。定期开展技能培训与竞赛,相互交流学习,采取统一标准化的翻译模式,保证非遗外宣翻译作品的稳定性。加大成果考核力度,筛选优质译作。值得注意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传的外宣翻译不仅涉及译者,还涉及非遗传承人、文化工作者及受众。要求政府进行协调,搭建好非遗外宣平台,调动各方资源为非遗外宣服务。人才库的建设不仅要集中优势资源,还要实现持续性发展。在吸纳翻译人才的同时还要扩大培养范围实现自主培养。在高校科研院所开设非遗课程,一方面积极培养后备人才,另一方面加强非遗外宣翻译的宣传。

3.4加强计算机技术辅助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和保护过程中运用云技术,实现了数字化。各省市基本都建立了数字博物馆,非遗以文字音视频等丰富的形式得到了呈现,极大地方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交流与学习。非遗外宣翻译也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实现腾飞。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语料库是解决现阶段非遗翻译资料匮乏的有效措施[10](68-69)。由国家组织归纳分析现有的非遗翻译作品,构建全社会共享的语料库,为非遗翻译提供高效的手段。语料库收集非遗术语、高频词汇、句型句式等内容,结合AI技术进行深度分析,为非遗外宣翻译提供参考,解决资料匮乏无据可依的难题。这也给译者提出了现阶段的工作任务,不断校订完善现有译作,纠正错译漏译部分。同时集中整理尚未翻译的作品,制订翻译计划有序完成翻译工作,以充实数据库。非遗外宣翻译并不是简单的文字展示,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库必不可少。非遗展示不仅是文字的呈现,还要附上视频图片音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源。很多非遗本身是无法翻译的,比如戏剧场景、音乐、妆容、手工技艺等都是非遗的有机组成部分。对这部分内容必须借助计算机手段进行数字化处理,作为外宣翻译的辅助资料进行传播。因此,有必要建立非遗产数字资源库,實现非遗外宣多样化和数字化。

非遗外宣成果的展示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简单地将译作挂到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文化网等官方网站所取得的效果是有限的。还须结合时代特性融入互联网的各个角落,例如利用Youtube、Twitter、Facebook、Linkedin等社交媒体及时发布更新有关非遗的介绍、图片、视频等内容,获取大量的关注度。这种及时互动式的外宣翻译模式,可以获得目的语受众更多的关注,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

4.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植根于中华民族蕴含着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在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大背景下,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文化独特魅力、提高民族文化国际话语权,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等都离不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文章总结了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现状,分析了现阶段外宣翻译的困境,提出了发展非遗外宣的有效路径,希望提高学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重视,提高非遗翻译的质量,助推合肥市非遗走向世界,向世界展示合肥厚重的文化。

参考文献:

[1]高昂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与国际传播:现状与策略[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9(2).

[2]宋俊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诠释与重构[J].学术研究,2006(9).

[3]陈芳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的难点与对策[J].中国科技翻译,2011(2).

[4]趙丽丽,王文雅.“走出去”战略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研究——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译介为例[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8(3).

[5]许敏,王军平.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概念的英译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6(6).

[6]卢小军.外宣翻译“译+释”策略探析[J].上海翻译,2012(2).

[7]谷峰.目的论视角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研究——以徽州民歌、黄梅戏的英译为例[J].长春大学学报,2018(9).

[8]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2004(6).

[9]苏涛.中国故事,国际表达: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译介研究[J].蚌埠学院学报,2019(3).

[10]王爱支.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英译调查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17(3).

基金项目:2021年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研究资助项目“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研究”(项目编号2021SKB21)。

猜你喜欢
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