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是 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典范

2021-05-31 17:01杨娇
文教资料 2021年4期
关键词: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杨娇

摘   要: 《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角度,是恩格斯一次经典的思想政治教育行为。该文本作为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实现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以及教育原则与教育方法的统一,是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典范。

关键词: 恩格斯   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

《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经典文本,但是当前学术界的研究重点在于挖掘其中的政治经济学思想,没有将该文本视为恩格斯一次经典的思想政治教育实际行为。恩格斯写作《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直接目的不是构建研究某种新的理论体系,而是宣传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第一分册》一书中阐述的科学的、系统的政治经济学思想,向无产阶级大众宣传其中新的方法和新的内容。从一定意义来讲,恩格斯自身就是典型的以文字为传播中介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本文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行为这一视角系统地研究《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就是把该文本的创作过程看作一个完整的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并且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具备的优良品格,这对于新时代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行动具有现实启示。

一、《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创作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是面向人的思想意识领域进行的,可想而知在实际开展过程中会面临一些问题,《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前期创作过程确实遇到了一些矛盾。为了能够准确地传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精髓,同时通俗易懂,使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接受并认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恩格斯选择了书评这种文体;鉴于书评中介和导读的功能,恩格斯在书评的表达方式上结合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受教育人群的接受程度,更加大众化,展现了恩格斯高超的表达技术;为了能够准确地表达《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主要内容,恩格斯在创作书评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马克思本人的要求和建议,并且请马克思为书评做了一些修改。

恩格斯充分地考虑了对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要求,选择了书评这种应用类文体形式。一方面,恩格斯对《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书评是面向大众写作的应用类文体。《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是一本深入系统地研究政治经济学的表达较逻辑抽象的学术著作。从一定意义来说,學术著作是面向学术同行专门研究的文体,其中包含马克思对政治政治经济学系统且严谨的阐释,马克思长达四十年创作《资本论》的艰辛过程足以表明他创作任何学术著作严谨负责的态度。可以这样说,马克思创作《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并不是直接面向工人阶级的,其文体和语言的表达方式并不适合工人阶级直接阅读。因此,恩格斯的书评功能就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一书的中介和导读,是将科学的政治经济学内容和无产阶级人民群众有效衔接的中间渠道。

恩格斯的《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更大众化,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直接的文字载体,更容易获得无产阶级的认同,唤醒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恩格斯说:“我们决不想把新的科学成就写成厚厚的书,只向‘学术界吐露。”[1]必须认真考量不同文体的特殊作用,因为这直接关系到特定读者的接受程度。另一方面,这种应用类文体更能高效地宣传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中科学的政治经济学思想,为读者阅读此书提供基本的价值判断。当时,无产阶级更容易接受的文体是宗教式的教义问答体,在这之前恩格斯的《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和《共产主义原理》都采用这种文体。但是,这种文体的缺陷在于不能系统全面地阐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的方法和新的理论基础,不能有效宣传《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重要内容。因此,他最终摒弃这种宗教式的教义问答体,选择了同样通俗易懂、面向大众的应用类文体。

《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写作考虑读者即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接受水平,因此表达方式通俗易懂。恩格斯作为中介角色,基于马克思思想与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用简明易懂的语言进行创作。恩格斯的表达方式区别于德国古典哲学时期忽略读者需求的高深晦涩的语言表达。以康德哲学为例,“康德知道有许多学生在他的讲课里碰到很大的困难,但显而易见他对此并不非常在乎。他讲课的对象是‘有才能的人,不是平庸者。他甚至不无可能地故意迎合对晦涩有癖好的学生”[2]。因此,很多听众根本无法理解康德哲学的内容。相反,马克思主义哲学十分注重理论与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结合,恩格斯的《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作为一次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目的是让群众掌握理论,只有被群众掌握的理论才能迸发出巨大的物质力量,最终推动社会的进步。

思想的传播必须掌握彻底的科学理论,只有掌握彻底的理论,才能得到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认同,唤醒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因此,恩格斯创作的应用类书评不仅依照了个人的理解,还融合了马克思本人对此的具体要求。马克思针对书评内容给恩格斯寄了两封信,第一封信指出应:“简短地谈一下方法问题和内容上的新东西。”[3]第二封信中他更详细地指出书评应该包括很重要的两个方面,即:蒲鲁东主义已经被彻底消灭的问题,以及资产阶级社会特殊的性质问题。几个月后,恩格斯主动将书评中写好的一部分寄给马克思,征求其意见。由此看来,他确实十分注重采纳作者的意见,否则,《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就不能如此简单且精密地宣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精髓。该文本的创作过程充分体现了恩格斯既考虑马克思对书评的要求,又考虑无产阶级的接受水平之间的平衡关系。

《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创作过程体现了作者高超的政治智慧,达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科学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恩格斯对整个创作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恰当的处理,无疑是当代教育者学习的榜样。

二、《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逻辑和修辞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

思想政治教育是“批判的武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用彻底的理论掌握群众,理论只有被群众掌握了才能转换成物质力量。因此,我们需要具体分析《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是如何展现思想政治教育力量的。语言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核心工具,理论最终要换化成语言面向群众、说服群众,最终掌握群众的力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语言必须具有一定的感召力。只有理性的逻辑和高超的修辞才能塑造有感召力的语言。

《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核心逻辑是唯物史观,是新的科学的理论基础,是逻辑的出发点;辩证的方法从“顽强的事实”出发,承认历史的发展和联系;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由此产生。

首先,恩格斯解释了德国在政治经济学领域的缺失,原因在于“政治经济学是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理论分析,因此它以发达的资产阶级关系为前提”[4],这个国家正缺乏这个前提条件。同时,恩格斯从社会事实的角度阐述了德国资产阶级关系不发达的原因。宗教改革战争、农民战争、三十年战争使德国的人力和物力没有集中于资产阶级的发展,以及荷兰的脱离使德国丧失了最重要的海上贸易航路,这些都阻碍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恩格斯批判德国现存的政治经济学没有从事实出发,而是不切实际地照搬英国和法国的政治经济学材料,充当自己的政治经济学作品。显然不符合德国实际经济发展情况,以至于恩格斯讽刺性地说:“这种著作就其乏味、肤浅、空洞、冗长和抄袭情况来说,只有德国的长篇小说才能与之相比。”[4]德国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承认社会历史领域内社会存在的第一性,即“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4]。书评中利用一定的篇幅高度评价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意义,唯物史观对于一切历史科学来讲都是里程碑式的发现,它的发现是对一切唯心主义的否定,原话如下:“这个原理的最初结论就给一切唯心主义,甚至给最隐蔽的唯心主义当头一棒。”[4]

其次,书评中指出对待科学的正确方法应该是辩证的方法,但是黑格尔的辩证法从本质来讲是以意识的第一性为理论基础的,恩格斯说:“它是从纯粹思维出发的,而这里必须从最顽强的事实出发。”[4]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并没有照搬黑格尔的辩证法,而是将其建立在坚实的唯物史观的基础上。

最后,恩格斯阐释了科学的政治经济学是如何向大众系统地阐述资产阶级社会中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生产关系、交换关系和分配关系是如何运行的。恩格斯从商品开始,论证了政治经济学实质上研究的是社会关系,即不同人之间的关系,不同阶级之间的关系。然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在交换过程中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会产生矛盾,即不同产品的交换比例问题。这个矛盾产生于社会实践,然后升华为理论问题。最终货币作为价值及使用价值的统一体解决了这个问题。同时,货币作为资产阶级物质财富的代表,实现了增殖,带来了剩余价值,就成了资本。资本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充分体现资本家的剥削,揭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

《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修辞和理论逻辑是紧密联系的。作为一本书评,《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批判错误的思想,宣传科学的政治经济学。因此,其中必须有充满说服力的修辞,起到以理服人、说服教育、掌握群众的作用。下面基于原文具体分析几处恩格斯充满感召力的典型修辞:

“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4]“它一出现,科学的、独立的、德国的经济学也就产生了”[4]。恩格斯在这里将历史唯物主义提升到“科学的世界觀”的高度,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在批判其他错误思想时以历史唯物主义为价值判断的标准,意味着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过程中逐渐成熟,最终成为坚实的理论基础。恩格斯直接以这种定性的方法,为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提供正确的价值判断,引导无产阶级大众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关于一切历史的东西的全部传统的和习惯的观点都被这个原理否定了。政治论证的全部传统方式崩溃了”[4]。在《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中,恩格斯使用了很多“一切”“全部”“必然”等全称判断,表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蕴含一股推陈出新的巨大的力量。但是,唯物史观“必然遭到”资产阶级代表和法国社会主义者的反对。思想的传播与更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会遭到旧思想的反对和攻击,其实资本主义思想更替封建思想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封建旧思想会试图阻碍资本主义的思想。但是,恩格斯指出重点应该在于从大局出发揭示历史发展的趋势,而不是在细枝末节纠结。《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十分明确地指出唯物史观的发现蕴含“一个强大的、一切时代中最强大的革命远景”[4]。因此,科学的政治经济学必然战胜所有的错误思想,成为意识形态的主流思想。

“马克思过去和现在都是唯一能够担当起这样一件工作的人,这是从黑格尔逻辑学中把包含着黑格尔在这方面真正发现的内核剥出来,使辩证方法摆脱它的唯心主义的外壳并把辩证方法在使它成为唯一正确的思想发展形式的简单形态上建立起来的”[4]。恩格斯用“内核”和“外壳”生动地比喻黑格尔辩证法的内容与形式。吸收黑格尔辩证法历史的、发展的、联系的内容,摆脱唯心主义的形式,改变“纯粹思维”的出发点,使辩证法从“顽强的事实”出发,将辩证法建立在唯物主义坚实的立场上。恩格斯旗帜鲜明地指出马克思是历史上唯一能够正确利用和改造黑格尔辩证法的人,表明他对马克思本人的信任及对科学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确信和对一切错误思想的批判,展现了恩格斯极大的政治智慧和勇气。恩格斯这种坚定的语气更容易获得无产阶级对科学的世界观与理论系统的认同。

当然,《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中有很多幽默诙谐的语言批判讽刺各种错误的思想。比如恩格斯在批判德国那些从理论方面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学究和官僚时说:“有像劳先生那样干瘪而无批判能力的采集家;有像施泰因先生那样把外国的原理译成没有弄懂的黑格尔语言的自作聪明的思辨哲学家;或者有像黎尔先生那样在‘文化史方面舞文弄墨拾人唾余的人。”[4]恩格斯连续运用三个排比句加强对错误的政治经济学思想的讽刺意味,同时运用“干瘪”“自作聪明”“舞文弄墨”等形象的词汇揭露错误思想的荒唐本质。再比如恩格斯在讽刺庸俗民主派时,将他们形容成小丑的角色,每天大吵大闹和醉心于出丑。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这种符合对象兴趣的幽默诙谐的语言是不可缺少的。幽默诙谐的语言更容易吸引读者的关注,达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很多固化的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将一系列条文灌输给受教育者,或者资产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总是带有逼迫的特点,强行灌输统治阶级的观念。但是,无产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讲求教育方法和方式,充分考虑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心理状态和文化接受水平,是一种自愿接受科学观点熏陶的过程。

三、《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展示了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品格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是面向自愿接受的無产阶级大众进行的教育,区别于其他统治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恩格斯在创作书评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及实践中教育原则与教育方法的统一,是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品格。恩格斯的《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充分展现了任何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过程中都应该具有的品格。

首先,马克思主义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和客体的高度统一。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决定了它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的身份。无论是在实践方面还是在理论方面,共产党人的能力都优于普通的无产阶级。无产阶级由于理论知识缺乏及深受资产阶级的压迫,拥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理论为行动指南,并在实践中将思想的力量转化成物质的力量,是无产阶级摆脱资产阶级的压迫,获得解放的重要途径。但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受教育者具有特殊性,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无产阶级需要担负起自我教育、自我解放的责任,无产阶级在批判错误思想的同时获得成长。因此,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中用力唤醒无产阶级的意识,引导无产阶级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掌握资产阶级经济运行的规律、拿起“批判的武器”,早日摆脱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

其次,马克思主义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二者的统一。一方面,《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创作就是一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通过文字的方式向无产阶级宣传“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与错误的思想作斗争,并且揭露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掩盖下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规律,解放思想的同时引导无产阶级工人运动。《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创作虽然利用了逻辑的方法,但是解释了逻辑和历史之间相互联系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逻辑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是一致的,逻辑的问题本质上根源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种种矛盾,逻辑的具体阐述需要历史事实的佐证。另一方面,站在无产阶级的视角解释世界,是改变世界的一种方式。《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向无产阶级宣传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引导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这种思想、意识的生产与传播是在改变世界。

最后,马克思主义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原则与方法的高度统一。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恩格斯始终从唯物史观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不同的情况制订相应灵活的方法。他利用《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旗帜鲜明地批判和讽刺德国旧的政治经济学思想,形容那些从英国和法国照搬过来的所谓的政治经济学著作和德国的长篇小说一样“乏味”“肤浅”“空洞”“冗长”。“当德国的资产阶级、学究和官僚把英法经济学的初步原理当作不可侵犯的教条死记硬背,力求多少有些了解的时候,德国无产阶级政党出现了。它的全部理论内容来自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一出现,科学的、独立的、德国的经济学就产生了”[4]。恩格斯对错误思想的批判丝毫不留情面,而对科学的独立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拥护支持,表明了恩格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实事求是的原则和旗帜鲜明的态度,展现了恩格斯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巨大的勇气。

恩格斯十分理智地对待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首先他承认这种方法的高超之处,恩格斯称赞这种方法以历史的积淀为基础,承认历史是存在联系和发展的,这一点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看来都具有里程碑意义。相较于那种不承认运动和发展的形而上学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伟大之处不言而喻。但是,他的辩证法思想终究是以唯心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从纯粹的思维出发,认为历史的发展与联系是为了验证思维的逻辑,显然这是不可取的。恩格斯称赞马克思是历史上唯一能扭转这种本末倒置的格局的人,将辩证法真正建立在科学世界观的基础上,“从黑格尔逻辑学中把包含着黑格尔在这方面的真正发现的内核剥出来”[4],这里的“内核”指的是黑格尔辩证法的历史感及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相对应的应该消除的“外壳”就是唯心主义的立场。上述两点恰好展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方法的灵活性。

《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是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典范之作,其中的表达方式值得继承与弘扬。《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不仅宣传了科学的理论,还展现了恩格斯激情的语言表达和鲜明的无产阶级意识。《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感召力和鼓动性真正让思想的闪电击中人民的园地,让无产阶级真正地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政治经济学思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继承了恩格斯的这种写作风格,习近平同志在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及在纪念马克思诞辰和五四运动大会上的讲话都展现了学术理性与高超修辞的统一,明确了新时代无产阶级的奋斗方向,激发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热情与希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多具体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以支配的资源也越来越多,但是文字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永远不会被替代。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继承发扬这种优秀的传统。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同志召开思政课教师座谈会,明确了在意识形态多元冲击的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对一线思政课教师寄予了厚望。他们作为思想政治的教育者有责任有义务上好每节思政课,宣传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的理论体系,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曼弗雷德·库恩.康德传[M].黄添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3]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4]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恩格斯服兵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