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如何拥有网络思政教育话语权

2021-05-31 17:30潘虹
文教资料 2021年4期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话语权辅导员

潘虹

摘   要:对大学生来说,高校辅导员不仅是人生的导师,还是知心朋友。辅导员掌握网络思政教育话语权,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激发大学生内在的奋斗能量。要想提升高校辅导员的网络思政教育话语权,需要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媒介素养,在网络上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思政教育话语体系。本文从当前高校辅导员在开展网络思政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探究如何有效提升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政教育的话语权。

关键词: 高校思政教育   辅导员   话语权

根据《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2014版)的相关要求,高校辅导员需要具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职业能力。在2015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明確了辅导员在网络新媒体建设领域的要求,充分肯定了高校思政教育开展过程中网络媒体的作用。随着网络环境的不断发展,高校辅导员要充分发挥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优势,积极主动开展网络思政教育,不仅仅是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提出的要求,更是社会形势发展日益严峻的现实需要。当前网络媒体是以新媒体也就是社交媒体为主的,需要高校辅导员客观把握新媒体网络思政教育的现状,进一步提升话语权。

一、一些高校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结合网络发展现状,高校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政教育的主要平台与路径是社交媒体,但是一些辅导员不善于借助社交媒体开展网络思政教育,教育工作方法依然停留在以往层面,对网络思政教育浅尝辄止,与实际需求存在的差距,弱化了网络思政教育中辅导员的话语权。

(一)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话语屏障。

现代社会的信息交互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交媒体,信息经过社交媒体能够即时实现一对一、一对多的信息传送功能,如果单单从社交媒体的功能来看,那么辅导员与大学生是不会有话语屏障的,但是社交媒体表现出明显的开放性与封闭性,用户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自主选择。比如用户可以针对QQ空间设置访问密码,在微信朋友圈可以将特定的对象屏蔽。在以往教学关系中,辅导员与大学生存在一定的角色定位,在社交媒体上二者保持界限分明的关系,始终处于交集浅、连接弱的状态,这种关系不利于网络思政教育的深入有效开展。如果让大学生自由地活跃在社交圈,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辅导员如果不积极参与其中,与学生构建和谐的网络社会关系,反而置身于学生社交圈之外,那么辅导员与大学生的距离只会越来越远,甚至出现话语隔阂。网络思政教育一旦出现信息屏障,将会淡化主客体之间的关系,甚至出现关系割裂,制约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对学生的思想动态不能准确把握等。

(二)辅导员没有平衡社交媒体上内容的供给关系。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话语的主体角色决定了传播的话语内容的侧重点不同。辅导员兼具教师与干部双重角色,日常社交话语中应当涉及日常教学管理与学生思政教育两方面的内容,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常常是日常管理内容远远多于思政教育内容,内容关系出现失衡。分析现阶段高校组建的QQ群、微信群等社交群众中辅导员的话语内容可以发现,很多出现教育相关内容,大多是转发的文件政策、规章制度与事项通知。与此同时,在辅导员的朋友圈、微波、博客等圈层中,好文分享、时政短评等内容有所增加,但是在辅导员队伍之间存在内容质量、传播频次与创作力度的差异性。这一现象的出现归根到底是辅导员对社交媒体的认识水平存在差距。一些辅导员错误地将社交媒体视为与电话、邮件一类的通信工具,没有作为教育渠道对待。与此同时,辅导员大多有着繁杂的工作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消磨了参与网络思政教育的积极性。对大学生而言,辅导员扮演着保姆与管理者的双重角色,但是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兼顾二者存在难度。

(三)面对社交媒体舆论缺乏攻防力。

社交媒体不仅仅是信息的发源地与传播渠道,更是不同势力角逐话语权的舆论阵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强调:“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必须正视这个事实,加大力量投入,尽快掌握这个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不能被边缘化了。”这项工作具体分解到辅导员,则意味着要用内容的持续供给抢占舆论阵地,参与舆论斗争保护舆论阵地。但是,目前一些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存在一个问题:网络舆论攻防乏力,内容失衡,舆论斗争中存在监管盲点。

二、高校辅导员如何拥有网络思政教育话语权

要想重塑高校辅导员在网络思政教育中的话语权,必须让辅导员回归到教育本身上,立足于网络社交媒体,围绕大学生思政教育,不断提高职业能力,提高思政教育工作质量。

(一)建立朋友关系,打通话语渠道。

最理想的师生关系是亦师亦友的关系,辅导员要处理好和学生的关系,争取成为学生人生路上的朋友。要想打破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天然话语屏障,就要借助朋友关系打通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渠道。具体来说需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多与学生进行民主平等对话,少进行命令式的生硬传话。面对学生,如果辅导员只顾着摆架子,强调身份的差别,就只会让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疏远,角色的权威很难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如果辅导员能够走下教师的神坛,面对学生不居高临下,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帮助学生,认真倾听来自学生的心声,真诚地发表看法,那么才能真正得到学生的肯定与信任。第二,要主动适应网络媒体出现的新变化。辅导员网络思政教育主要是面对学生进行的,在选择社交媒体时要在积极调研学生选择的主流媒体基础上进行,确保紧跟大学生主流的热门应用不掉队。社交媒体更新换代频繁,微博、微信先后异军突起,抖音、快手后来者居上,变化之快可见一斑。辅导员不仅要做好社交媒体的选择,还要加强具体应用,主动适应新玩法,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一起共建网络生活场景。辅导员可以借助社交媒介打造个人网络空间,全面展现个人生活工作情况,主动与学生互动,融洽师生关系,确保社交媒体深层次的交流。

(二)以先进思想引领网络空间。

在自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每个人都是自媒体,只要有设备,人人都能发表观点,现阶段我国针对互联网与六安的监督与约束机制还不完善,除了主流声音外,还混有多种声音,混杂在一起形成信息的洪流,无论是给社会还是给大学生都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辅导员要充分发挥身份优势,主动接近学生、亲近学生,借助社交媒介传递正能量,用主旋律的声音冲抵逆流,大力弘扬主流的声音。具体操作过程中,辅导员要充分遵循思政教育在内容上的规范性,立足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全面协调思想、政治、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将内容呈现到社交媒体之上,曝光在学生能够看得到的地方,用学生能看得进的方式传播,让学生能够有收获。要想借助先进的思想引领网络舆论,仅仅依靠内容的机械搬运与频繁推送是不现实的,过去晦涩难懂、生搬硬套、平铺直叙的理论宣传效果并不好,需要辅导员加强理论学习与研究,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文章,让理论能够说服人。

(三)加强舆论疏导,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

社交媒体上每天都在诞生新的观点并持续扩散,大学生对于网络上很多公共议题都有参与热情,在参与过程中传达自己的态度与观点,实质上就是大学生表现出的参与社会治理的内在诉求。需要注意的是,大学生的参与是受到主流舆论的影响的,需要及时进行引导与支持。但是网络环境复杂,大学生的热情容易被利用,辅导员需要加强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建设,制订完善的网络舆情处理方案,结合现实事例针对学生开展相关的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问题。

(四)发挥个人榜样示范作用,不断强化角色的权威性。

网络思政教育话语权实质上是一种话语的权力,并不是简单地由制度或者身份所赋予的,更是受到教育者的人格魅力与能力水平影响。辅导员作为网络思政教育工作者之一,自身的品格是开展思政教育时最好的范例。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人的人格魅力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底蕴基础之上的,教育工作者要具备能够胜任工作的知识储备,个人角色的影响力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辅导员要想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坚持以德立身,为学生树立正面的道德榜样,无论是在公众面前还是网络上,始终坚持应有的道德操守,用德行赢得学生的爱戴;第二,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只有真正心中有学生的辅导员才能够得到学生真心的爱戴;第三,要始终加强学习,增加个人知识储备。辅导员只有有能力胜任工作,才能确保工作有序开展,才能得到学生的肯定。只有辅导员不断完善自身,不断提高职业能力,才能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赢得网络思政教育话语权。

互联网时代,面对大量的网络信息,当代大学生不仅信息源进一步拓宽,网络发声的自觉性增强,还在多方面互动过程中提升了发声的实效性,突出了大学生的时代主体地位。高校辅导员要始终坚定自身在大学生思政教育领域肩负的职责,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与信念。高校辅导员是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不断成长的重要压舱石,要始终坚定立场,坚持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积极参与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工作中,主动爭夺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话语权。

参考文献:

[1]杨振斌.着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5(3).

[2]李新芝.论中共十六大以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基本问题的认识创新[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3(3).

[3]周谷平,等.高校优秀辅导员基本角色形象及其特征[J].高等教育研究,2015(1).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教育话语权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应提升贫困群众话语权
高职应有自身的“话语权”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