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与理工科大学人文素养教育

2021-05-31 17:30宋青红赵彩灵
文教资料 2021年4期

宋青红 赵彩灵

摘   要: “中国通史”课程包涵丰富的人文素质教育素材,涵盖中华民族精神和人文精神,能够增强大学生的辩证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学习“中国通史”,有助于大学生丰富文化内涵和提高修养,培育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和民族意识、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中国通史”已纳入上海理工大学文化素质公共选修课的范畴,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

关键词: “中国通史”   理工科大学   人文素养教育

上海理工大学自2013年起对全校本科生开设“中国通史”选修课,该门课程以中国古代政治史演变大势为主要线索,用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品德修养及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促进大学生在知识结构方面协调发展。

一、理工科大学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人文素养是大学生文化素质的集中体现,人文素养教育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理工科为主的高校,应注重开设文化素质类课程,培养优秀的综合型人才。理工科院校的学生不仅应具备做事的能力,还应具备做人的能力,历史正是一门告诉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做好人的学问。柯林武德认为:“历史学是为了人类的自我认识。”①(36-37)从这个角度上说,历史学科包涵深刻的为人处事和做人的道理。通过“中国通史”的学习,理工科学生在学会做事的基础上学会做人,将做事与做人相结合,真正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中国通史”已纳入文化素质公共选修课的范畴,成为提高上海理工大学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研究中国历史的发展及规律,讲述从远古到1840年的中国社会发展史,以中国古代政治史演变的大势为主要线索。理工科院校学生对“中国通史”课程有较强的兴趣,学习“中国通史”课程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历史,吸收优秀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

1.加深大学生的人文知识底蕴

历史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及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涵盖文学、政治、法律、艺术、哲学、宗教、道德、语言等学科知识内容。举凡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军事、教育、制度、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内容都是历史学科的应有之义。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包涵基本的人文知识内容。

通史贯通古今、内容全面、跨越时间较长,不局限于某一朝代,将历史过程与历史综合内容合而为一,充分展现诸种成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作用,能够有效地反映和叙述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整体面貌。“中国通史”讲述从中国最早的原始先民起至清朝中叶第一次鸦片战争间的历史。

“中国通史”打破王朝体系,以事物为记载中心,试图展现人类社会以往在时间和空间上运动发展复杂而具体的过程,有助于我们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历史发展置于特定的时空背景下定位和评价,理解人类历史活动深层次的普遍性规律。通过学习“中国通史”,可以系统地了解和掌握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综合知识,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历史和现实问题,学会批判地继承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极大地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总之,开设“中国通史”有积极的意义,能使大学生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关心了解国家的前途命运,有助于大学生提高人文素养、陶冶情操、塑造完善的人格、丰富文化内涵和提高修养。

2.强化大学生的民族认同与爱国意识

学习“中国通史”,有助于培育大学生的爱国意識和民族意识、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涉及民族文化、民族心理、民族情感、民族品格、道德规范及价值取向等诸因素,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精神为基本特征。爱国主义植根于民族的心灵深处,既非外来移植,又难自动生成,是民族历史文化长期浸润、积淀的结果。培育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应以民族历史文化认同为前提和基础,民族历史文化认同来自对中国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中国通史”提供了极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中国通史”中有诸多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优秀人物,如苏武、班超、陆游、辛弃疾、岳飞、文天祥等,他们如璀璨的明星,闪耀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在中华民族诸多优秀人物身上,在他们身上有改造生存环境的奋斗精神、誓死抵抗外敌侵略的斗争精神、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精神、探索发展道路的改革精神、各民族共建华夏的奉献精神、推进边疆发展的奉献精神、与亚非各国共进的携手合作精神和为国为民的科学创造精神。

中华民族拥有数千年绵延不绝的历史传承,历史文化传统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是我们民族历劫不衰的坚实基础。“中国通史”课程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中国古代典籍,使学生体会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中国的史学典籍积淀了劝善隐恶的人文精神。在学习“中国通史”的过程中,阅读重要的史学典籍,将历史学科蕴含的人文精神内化为大学生的内在人文修养,对大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和品格塑造教育。

3.锻炼大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

“中国通史”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辩证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表象,通过大脑输入的深化处理和对深入处理后信息的辨别分析,看清事物的关键和本质,学会独立思考和判断。历史训练是最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训练,只有透过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在历史的长河中认清事物的本质,才不会在现实生活中迷失方向。历史不仅是历史故事的简单呈现,还是对历史深层次结构的深入考察与反思,只有与历史对话,才能以史为鉴,认清纷繁的局势。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互联网提供的信息资源,搜集资料和图片,配合“中国通史”的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可以生动地再现历史场景,营造浓厚的历史氛围,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通过多媒体手段,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展开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领域领略课程内容。当然学习历史最好的方法还是阅读,在教学中带领学生阅读历史学书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将读书内化为学生的需求与习惯,使学生学会读书、能够读书、喜欢读书,将学习行动持续下去。

二、如何开展“中国通史”课堂教学

“中国通史”从学生现有的文化素质水准出发,因材施教,提高大学生的人格品德,加深大学生的文化底蕴。课程根据学生的情况,以扎实的文献阅读、展开课堂专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撰写课程小论文等形式丰富教学形式。并以师生互动的形式,结合历史文化热点问题,引导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自主地进行研究性学习。

1.“专业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原则

大部分理工科学生对历史的了解源于中学历史课本,中学历史课本是满足学生成长需要、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产物,涵盖的知识范围有限,内容浅显易懂,理工科学生进入大学后面对纷繁复杂、包罗万象、专业性强的通史内容难免不知所措。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遵循专业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将学术性较强的专业知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结合恰当的纪录片及历史短片等视频材料,传播历史文化知识。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截取薛继军导演的《帝国的兴衰》、赵良导演的《中国通史》等纪录片的片段内容,在课程中展示,并布置课后观赏内容,加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特定时空背景的认识,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增强专业知识的趣味性是吸引学生听课、传授文化知识、提高学生个人素养的重要手段,适当改变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手段,是教师向理工科学生教授专业历史文化知识的有效途径。当然在增强趣味性的同时,不应忽视教学的专业性,历史是客观存在的,历史文化的客观性特征决定了教学的专业素养,教师在讲授历史时要遵循专业性原则。

2.“全面性”与“重点性”相结合原则

“中國通史”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内容丰富,时间跨越较长,有效反映了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面貌。“中国通史”丰富的内容特点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重点性原则,不能全盘、没有选择地抛给学生。由于大学生时间、精力有限,难以吸收理解全部历史内容,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首先要整体概述历史内容,将时间线索串联,在此基础上科学地整合和取舍历史内容,选择重点内容讲解。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尽量挑选中学历史课本没有涉及的、具有代表性的、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新颖有趣的课程内容更容易增强教学效果。“中国通史”教学必须折中于全面与重点之间,且能上下联系、承前启后,把握完整的时间线索,在全面性中把握重点性,掌握好量与度的关系,在循序渐进中延伸通史教学内容的广度与深度。

“中国通史”课程通过学校课程中心网站进行师生对话与互动。比如关于“崖山之后再无中国,明亡之后再无华夏”的说法,比如关于“岳飞是否是民族英雄”,以及怎样客观真实地评价诸葛亮和曹操等问题。通过课程中心网站,在有针对性地解答学生的疑问和困惑的同时,有效增强大学生的辩证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3.“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原则

“中国通史”课程既要求学生掌握科学理论知识,又强调学生的实践参与。“中国通史”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在学校课堂内完成,课堂内容侧重于理论知识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主要依靠校外历史现场的考察参观,让学生亲临现场体验历史文化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人文素养。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可以结合当地历史资源情况安排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外出考察,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例如,上海市教师可利用上海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特征开展“通史”教学,组织学生参观上海市博物馆、广富林古文化遗址,感受历史考古与中国历史文化魅力,在历史现场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此外,教师还可利用重大传统节日等开展讲座、知识竞赛、演讲等活动,利用节日契机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普及历史文化知识。例如教师可利用端午节吃粽子、插艾草的习俗开展自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学了解战国时期楚国的历史和文化,在活动中加深对历史文化的了解。

“中国通史”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在课堂完成,但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历史现场,切身感受中国历史文化的魅力,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课堂授课之余,我们组织了“感受历史魅力,见证历史进程——上海市博物馆参观之旅”为主题的教学实践活动,让广大学生到博物馆感受中国历史文化的魅力,在提高历史人文素养的同时,使大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感受中国文化魅力的影响。最后提交一篇读史报告,让学生阅读经典,走进历史,使理科生对历史的兴趣更浓厚。

三、结语

“中国通史”课程蕴含丰富的人文素养教育素材,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通史”课程教学,能够向大学生传授中国古代历史的基础知识,使大学生了解与掌握中国历史的发展规律;科学地培养和训练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大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进行爱国主义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修养,在培养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通史”课教学过程中,应选取合适的内容,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思考和学习的主动性,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今后,上海理工大学“中国通史”教学团队仍将加强对课程内容、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研究与实践,更好地发挥“中国通史”在人文素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注释:

①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M].何兆武,张文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项目:上海理工大学“中国通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10-19-113-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