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高校教学秘书队伍建设

2021-05-31 18:05房红丽李庆亮
文教资料 2021年4期
关键词:队伍建设双一流建设

房红丽 李庆亮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教育教学秘书队伍建设和能力增强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加强教学秘书队伍建设,为实现“双一流”院校建设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高校教学秘书   队伍建设

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高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顺应此背景,高校需要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强化学科建设。教学管理在高校管理运行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教学秘书作为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最终执行者、基层教学的管理者和操作者,队伍建设和整体素质是保障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和质量的关键。

一、目前高校教学秘书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工作职责任务繁重,工作创新能力不足。

教学秘书工作在教学管理的一线,职责涉及教学教务的各个方面。(1)教学运行管理:包含教学任务分配、录入工作、学生选课、补退选工作、课程结课考试组织安排、补考重修考试工作、课程变更、教室管理、听课管理、课堂教学管理、教学秩序稳定等工作。(2)学籍管理:包含学生报到注册、学籍异动处理、毕业生各类信息采集、资格审查、证书发放等工作。(3)教学质量管理:包含教学质量监控与管理、教学督导工作的组织协调、考试档案的审核存档、学生评教、本科教学工作量计算、教学课题、奖励组织申报等工作。(4)实践教学管理:包含创新创业竞赛、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关于劳动、课程论文、社会实践与调查报告等实践、实验环节工作的组织实施等工作。(5)课程与专业建设管理:包含协助学院教师完成培养方案的更新、教育教学改革方案的制订等工作。如此繁杂而琐碎的事务性工作,造成教学秘书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深入研究,对现实中发现的教学问题及产生的根源无法深入反思、及时改进,导致管理工作创新能力不足。教学秘书管理工作没有具体量化标准,各二级学院对教学秘书的分配没有清晰的标准,造成管理人员数量较紧张。目前岗位上的教学秘书基本都在超负荷工作,身心疲惫,容易对工作产生厌倦,不利于高校“双一流”建设工作正常运行。

2.进修学习、培训机会偏少,教学管理和科研能力薄弱。

首先,相对于专业技术人员,大部分教学秘书在入职时没有学习过教育管理知识和相关学科专业知识,不熟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学等知识和先进的教育管理理论,在更高层次的知识技能培训上几乎空白,导致工作效率不高。其次,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导致教学秘书很难有机会走出去开阔视野,接收新知识、新理念的洗礼,也没有时间进行科研,个人学习空间狭小,导致出不了成绩,更没有发展前途,影响教学秘书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针对教学秘书专门开设的进修班、培训班、调研活动偏少,在培训、研修、交流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和支持较少,导致教学秘书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方式陈旧,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

3.考核、奖惩、晋升机制不健全,易产生职业倦怠,影响队伍的稳定性及长久发展。

目前,对教学管理队伍的管理及考核机制没有制度化、行之有效的奖惩政策。教学秘书承担着学校基层教学管理中非常细致、重要的工作,但对教学秘书不像科研、教学岗位等可以通过课堂工作量、论文、课题等指标量化考核,工作量和考核往往得不到正比例的评价,影响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一些高校缺乏激励教学秘书学历提升和职称晋升的机制,教学秘书的职务晋升随从党政机关人员共同参与,待遇和职称评定普遍低于教师和科研人员,加上缺乏轮岗机制,教学秘书易产生职业倦怠心理,对个人前景、职业生涯规划感到迷茫,影响队伍的稳定性及长久发展。

4.队伍流动性大,职业化、专业化建设不够。

教学秘书管理队伍建设的职业化、专业化程度不高,教学秘书在选拔、任用环节没有给予充分重视,在培养、激励及考核环节没有相应的标准,部分学校对教学管理工作不重视,有些教学秘书没有对职责性的工作进行专业化的研究,甚至有部分人员将教学秘书工作作为一份临时的、阶段性的、过渡性的工作对待,随时等待转岗的机会。由于奖惩、晋升机制不健全,致使教学秘书离职、转岗流动频繁,教学秘书岗位不足、人员补充不及时,难以形成可持续的管理团队。

二、加强高校教学秘书队伍建设的方法

1.明确岗位职责,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我国高等教育正逐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学生数量不断增加,教学管理工作越来越复杂,教学秘书在具体工作中,要重点改革管理内容、管理制度、管理理念、管理评价机制等。在管理内容上,要进一步明确教学秘书岗位职责,确定工作任务和范围,明确教学秘书在组织教学、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实践教学及教学改革等方面的具体任务与职责,充分调动教育管理对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管理手段上,要创新工作方式,通过网上办公、智慧校园等现代化、信息化的办公途径,减少教学秘书烦琐的工作程序,节省办公时间。在管理理念上,教学秘书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时俱进,通过各种途径认真学习掌握管理科学和教育科学知识,学习先进的管理模式,引进先进的管理体系。对新产生的问题要主动思考和反思,主动采取新措施,力争有新成果产生,提高学院整体的教学管理水平。在管理评价机制上,坚持公平、科学、合理的原则,根据教育管理改革创新的不断推进,及时调整,充分体现管理评价机制的创新。

2.加强专业培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增强科研能力。

“双一流”建设任务对教学管理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学秘书管理人员的培训势在必行。要建立健全学习培养制度。首先,重视入职培训。坚持对新入职的教学秘书进行岗前培训,制订合理的培训目标和培训计划,学习与岗位相关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工作职责等,熟练掌握各本位的专业知识及技能,使新进人员尽快适应教学秘书这一岗位。其次,重视学习与经验交流。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引进本领域的专家或者楷模,为教学管理人员讲授专业知识,分享交流经验,学习和创新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同时,给教学秘书更多外出培训、调研、学习的机会。通过访问其他高校,将其他高校好的管理经验和先进方法带回来,改革创新再应用于本校的教育教学、课程建设等工作中,不断增强工作能力。最后,加强继续教育。教学秘书要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加知识储备,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學校要鼓励教学秘书参与主持各级各类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视对教学秘书的继续教育,鼓励加强专业学习,提高学历层次,并不断完善相关制度,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提高教学秘书队伍的积极性。

3.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奖惩、晋升机制,促进队伍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方式,一是要制订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考核和奖惩制度。在对教学秘书进行考核时,要将过程管理和绩效管理有机结合,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考核管理。一方面充分发挥物质奖励的作用。根据年度工作量、教研论文、教学管理类项目、所获奖励等德能勤绩廉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设立绩效奖,对于超额完成工作任务的教学秘书,考核结果为优秀的予以额外奖励。对于考核结果不合格的教学秘书予以诫勉,扣除绩效奖励。另一方面重视精神激励的作用。对于考核优秀的教学秘书,可以在经费投入、进修学习、教改立项、外出培训等方面优先支持。二是要优化完善教学秘書晋升机制。教学秘书由于工作的基础服务性,各高校职称评审方法不一,部分高校教学秘书基本没有职务上升渠道,基本以科员为主,有的甚至整个职业生涯都担任这一职务,导致教学秘书工作积极性不高,人员流动频繁,影响队伍的稳定性。为此,高校应从大局出发,在职称评定中单设教学秘书系列,不参与行政系列职称评定,保证教学秘书的发展空间,提高津贴待遇,保证队伍的稳定性及可持续发展。高校要给教学秘书更个性化的成长空间,在充分满足个人需求和职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制订合适的发展路径,调动教学秘书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使教学管理工作更加科学系统和规范,使其职业发展与高校“双一流”建设实现最佳的优化组合。

4.加强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着力打造教学管理专业队伍。

建设一支一流的教学管理队伍,不仅能够提高学校教学服务水平,还有利于学校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学校“双一流”建设进程。需要不断加强和重视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专业化是一个普通的职业群体在一定时期内,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专业地位的过程,可以说,专业化是一个逐渐递增的质变过程。职业化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包含工作中应该遵循的职业行为规范、职业素养和匹配的职业技能。首先,高校要结合实际,科学合理地分配资源,完善教学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培养。明确教学秘书的岗位职责与用人标准,畅通人员招聘选拔渠道,解决岗位人员不足问题。教学秘书在选配上,要优先推荐责任心强、有教学管理经验或背景的、有服务意识和水平的优秀人才,只有这样,才能用专业化的视角从事教学管理工作。教学秘书必须是专职专人,不能由其他岗位人员兼职,人数较多的二级学院可以配备多人教学秘书分别负责相应职责,在源头上实现人员与岗位要求相匹配。其次,要建立健全学习培养制度,定期开展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等专题培训和交流学习,对于国家及学校的新精神和新政策,及时组织培训学习,提高教学秘书的理论化、专业化水平。最后,除了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确保工作中有充足的硬件配套设施,提供气氛良好、环境适宜的工作场所之外,还要构建教学秘书人员合理流动、轮岗制度。吸引具有文秘、管理专业背景的人员充实教学秘书岗位,营造培养教学秘书胜任力的良好氛围,形成专业稳定的教学秘书队伍。

三、结语

在高校“双一流”建设过程中,高效的教学工作是人才培养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学秘书肩负着学校教务处与基层学院之间、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重任,是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得以顺利运行的保证,教学秘书的合理地位应得到广泛重视。高校要不断在实践中探索、改进方法,厘清高校教学秘书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中的职责与定位,解决教学秘书的职业发展困境,提高教学秘书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保证高校基层教学管理工作正常开展,保证基层教学管理活动有序运行,为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耀辉,游金辉.高校教学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探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23(11):52-54.

[2]许小姣.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教学秘书在教学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J].教学实践研究,2017(27):192-193.

[3]张宏.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能力提升策略[J].高等建筑教育,2017,26(5):16-19.

[4]彭月.双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高校管理队伍建设[J].中国培训,2016(16):85.

[5]王红,张青峰.基于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教学秘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2):45-46.

基金项目:2017年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科研立项课题。

猜你喜欢
队伍建设双一流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论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