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如何融入高职专业课教育

2021-05-31 18:27司德琳
文教资料 2021年4期
关键词:融合路径大学语文专业课

司德琳

摘   要: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有助于学院落实核心素养人才培养观,促使大学生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和地区前进发展的整体框架中,更好地强化文化积淀,涵育家国情怀和责任意识。

关键词: 立德树人   大学语文   专业课   融合路径

习近平同志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立德树人,是教育事业发展必须落实好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作为当代教育的人才培养观,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核心素养是当代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是学生各种素质的聚焦,重视培养人的科学精神和人文底蕴,使人充分了解社会历史并承担责任,学会正确取舍、明辨是非。我国一些高职院校设置的专业面较窄,对学生德育及素养的培育较少,加之受应试教育影响,导致一些学生具备专业能力的同时,感情不深,责任感不强。“大学语文”作为母语课程,承载着独特的民族精神追求和精神标识,蕴含着丰厚的道德伦理规范。本文分析当前高职院校立德树人视域下核心素养观培育人才存在的问题,探讨“大学语文”如何为专业课建设提供文化资源。加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树立科学的立德树人人才培养观、构建核心素养实践体系、增强大学语文和专业课融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辩证结构:立德树人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何谓“德”?《说文解字》中“德,从直从心,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意为对人讲理,于己无愧,即待人真诚。立德树人,就是以培育高尚品德作为为人处世的最高价值追求,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有道德追求,《孟子·离娄下》:“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中华民族注重道德教育,“教”表达的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育”强调品德的养成。立德与树人的教育理论体系中,立德是方法,树人是目的。立德树人,就是培养德才兼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实现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目标。二十一世纪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决定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国家发展所需的人才不仅要求具备丰富的专业技能知识,还要求有坚定的信念和健全的品格。新时代,只有重申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把理想信念作为道德的内涵贯穿教育的全过程,才能塑造有信仰、有希望的民族。

核心素养,即“重要素养、关键素养”。2006年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通过议案《以核心素养促进终生学习》,突出“使用母语交流、文化意识与表达、社会与公民素养”三项内容。进入二十一世纪,新加坡、日本等国教育部先后提出“21世纪素养”“21世纪能力”。字面上,“21世纪素养”比“核心素养”更能反映社会变迁对人的素养的新要求。据此,可把核心素养概括为:为了适应二十一世纪的社会变革,人应具备的素养——二十一世纪关键素养。此观点与“立德树人”人才培养观有异曲同工之效,即强调公民的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但“立德树人”的外延更广。

大学语文是中华民族和全人类思维方式、伦理道德的体现,积淀着丰厚的道德精髓和思想智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在“立德树人”视域的核心素养观下,探讨大学语文融入高职专业课的问题。

二、现实聚焦:融入研究的必要性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情感交流的工具,中文在遣词造句、谋篇用事等方面讲究辞韵美和意境美,具有终身研习的意义。如前所述,作为母语课程的“大学语文”,承载着独特的精神内涵和道德伦理。我国高职院校因职业技能教育的特殊性,发展迅速,但普遍存在以下问题:技能教育优于文化教育,专业课学习优于基础课学习,外语能力优于汉语能力。因此,“大学语文”课程一再缩减并边缘化,影响学生道德修养和人文关怀等方面的培养。为强化本文理论依据,笔者使用“问卷星”调查,分析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因素。此次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78份,有效问卷158份,有效率88.76%。涵盖国内几所有代表性的高职院校。调查专业包括旅游管理、英语教育、建筑、烹饪、路政管理等专业。见表1:

问卷显示:第一,大学生的道德观和荣辱感与人才培养目标有一定差距,大学生对道德观和荣辱感的认知不高;第二,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不强,一些学生认为传统文化时过境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信息化的发展;第三,一些高职院校存在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人文教育形式单一、内容落后、人文教育与实践脱节等问题。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学。”“大学语文”是中华民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载体,是中华民族长期历史实践的精神标识,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开设“大学语文”,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和核心素养人才培养观,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将自身发展放到国家和地区前进发展的整体框架下,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文化积淀,涵育家国情怀和责任意识;有助于引导当代青年树立正确的进取精神、团队意识和道德意识,将国家未来引入健康、正确的轨道上。

三、采英撷华:以先贤文学作品为例,融入学科建设

(一)博大精深的儒家教育思想

儒学创始人孔子提出的诸多教育理论,影响着今天的中华民族。《论语·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指出重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强调教师的教学态度“不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重视启发式教学。孟子是儒学的继承者,他在《孟子·告子下》中阐释了成才和立志的关系:“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要成才须立志,增强毅力,可谓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典范。儒学的传承者荀子在《劝學》中劝诫学子们学习重在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对于英语教育专业的高职生而言,开设“大学语文”,学习并鉴赏儒家名篇,有效结合学生专业课,以话题为导向,以教育学知识带动“大学语文”,以“大学语文”辅助教育学,让课堂激情满满。此外,可适当扩展中国语言的文化知识,尤其是中华文化对世界生活方式产生深远影响的“土著居民”词汇。“丝绸、茶叶、瓷器”我国古已有之,通过丝绸之路进入西方社会,身价倍增,被奉为上宾。丝读为[si55],silk读为[silk],从发音部位和方法看,二者第一个音节[s]是舌尖、清擦音;第二音节[i]是舌面、前、不圆唇元音。从语音学上分析,二者属同源词。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叶的国家,茶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西方社会,泉州话茶读为[t‘e24],tea读为[ti∶],二者第一音节[t]舌尖中、清塞音,属同源词。同理可证,瓷读为[ts‘i35],china读为[t?蘩ain?藜],[ts]舌尖后、清、塞擦音,[t?蘩]舌面中、清、塞擦音,发音方法相似,且china是China第一个字母小写的语义转换,更可证明二者的归属关系。知识扩展,既运用了学生的专业知识进行迁移,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知来处明去处。

(二)源远流长的建筑文化

中国建筑与中国文学密切相关。研究中国建筑,应先从中国诗文入手,追源溯本,而后诸多问题可迎刃而解。正如梁思成、林徽因在《平郊建筑杂录》一文所指的“建筑意”,这种“建筑意”是诗与画的组成。《诗经·定之方中》:“揆之以日,作于楚室。树之榛栗,椅桐梓漆……望楚与堂,景山与京。降观于桑,卜云其吉。“揆”,即“测量”。古人在建造宫室之前,首先要勘测方向确保房屋的向阳性,其次要测定房屋与高山、土丘之间的位置选择地势,再次要求神占卜选吉日建房,最后要栽种树木求环保。由此,可窥视古人的建筑文化和居住理念。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绘出水天相接、浑然一体的深秋江天图。周恩来同志在审查人民大会堂设计方案时,构思了“水天一色满天星”方案。他认为人站在地上,并不觉得天高水长,礼堂穹顶形顶棚与墙身交接之处用弧形曲面连成一体,既没有边缘又能冲淡一般长、宽、高产生的生硬、庞大的印象。人民大会堂大礼堂的穹顶是建筑学界的设计典范。宋人平和淡泊,以俗为雅,多数与建筑有关的散文是这种审美情趣的体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王禹偁的《黄冈竹楼记》等。宋人把禅韵融入生活中,采取和光同尘、与俗俯仰的生活态度,創作了歌咏“梅竹兰菊”的诗作。王安石“凌寒独自开”的《咏梅》、“终随松柏到冰霜”的《咏竹》、郑思肖“何曾吹落北风中”的《寒菊》、陆游“生世本幽谷,岂愿为世娱”的《兰》等,植物在门楣、窗雕、山墙、器皿等建筑文化中无处不在。

在建筑专业教学中,充分利用文学对建筑的启示,辅助多媒体视频音像等手段,营造教学氛围,拓展思考话题,引发情感体悟,让学生感悟蕴含的建筑理念与伦理道德,使教学效益最大化。

(三)琳琅满目的美食文化与欣欣向荣的旅游文化

中国饮食之考究、烹饪技法之高超,是闻名遐迩的美食之邦。在我国诗文作品中,时常看到与饮食相关的记录和描写。《诗经·豳风·七月》:“六月食郁(指野李子)及薁(指野葡萄)。”“七月亨(即烹)葵及菽”“七月食瓜,八月断壶(指葫芦)”“采荼(指苦菜)薪樗”“黍稷重穋,禾麻菽麦”“献羔祭韭”《诗经·小雅·采薇》:“采薇(野豌豆苗)采薇,薇亦作止。”“黍、稷、麦、菽、麻”是“五谷”,“葵、藿、韭、葱、薤”为五蔬,“猪、牛、羊”称“三牲”。文本中,葵、瓜、壶、韭是现代意义上的“菜”,羔是肉食,郁、薁、荼、薇是野果野菜。我国以农耕文化为主,农业社会初期,先民们以粮食作物为主食,蔬菜的栽培和家畜的养殖处于初级阶段,野生者多栽培养殖者少。富贵之家以蔬菜做主食的配料,以家禽作供品,贫贱之家以野蔬野果充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瓜果蔬菜肉类琳琅满目,现代人在吃饱穿暖的基础上讲究色香味俱全,讲究人在旅途食在途中。以八大菜系为主的中国美食,食材丰富繁多精美,每道菜肴都有独特的制作工艺和舌尖上的文化,是烹饪和旅游专业可挖掘的文化元素,也是他们的必修课。

《红楼梦》四十一回:“贾宝玉品茶栊翠庵”提及茶叶种类“六安茶、老眉君”;饮茶器皿“成窑的茶杯”;泡茶的水“收的梅花上的雪”;品茶方法“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茶味服从于艺术,艺术融于茶中,让人品出茶中的艺术。茶道精髓讲究“和、敬、清、寂”。旅游,是心理的消费,是涤荡内心烦恼寻求幽静的心理过程。此外,在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食物中,以茶入饭食的习俗仍有保留,如景颇族的竹筒腌茶、鹤庆热区的茶叶凉拌和茶面糊等。茶食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可启发烹饪专业学生拓展茶食的制作,拓宽创业创新思路。教师将文本与专业课结合,使学科领域相结合,保证教学的魅力和活力。

四、实践关怀:融入路径的现实思考

本文以立德树人视域下的核心素养为着力点,从“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实践三个维度切入,探寻教学的结合点,合理增强立德树人的时效性,推进大学语文与专业课的融合。

一是把“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和专业课教学目标对接。教学目标具有导向性,明确的教学目标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和增强教学效果。教师准确定位每节课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根据文本蕴含的专业因素并结合专业特点确立专业目标。专业特色不同,专业化目标也不相同。凸显专业特色的“大学语文”,不但能激发学生学的兴趣,而且能把大学语文和专业课巧妙融合,更好地完成学习迁移。

二是把“大学语文”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专业课程是学生职业技能教育的主渠道,“大学语文”培养品格素质和人文精神,与专业课结合符合立德树人的核心素养观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办学指导思想,为学生健康长远地发展助一臂之力。改变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边缘化的现状,建立融入专业课的课程体系。加强“大学语文”相关学科建设,让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活起来。

三是把“大学语文”融入专业课实践活动。“大学语文”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建立科学的“大学语文”实践体系,探索立德树人视域下核心素养育人的长效机制,将大学语文融入专业课实践活动,探寻科学合理、类型多样、形式新颖、易于操作的融入路径。通过学习、实践、感悟等方式,探寻如何由识记理论知识上升为“素养内化”,转化为“素养外化”的科学路径和方法;探寻与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学习相融合、与学校各种社团实践活动有机融合的路径;探寻在职业技能大赛、职业实习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进而协同外化要求和内化努力的路径。

参考文献:

[1]许嘉璐.古代人的衣食住行[M].北京:中华书局,2013:61-69.

[2]周长楫.闽南方言大词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5:53-54.

[3]钟启荣.核心素养十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8:1-6.

[4]张振芝,丁文对.对立德树人引领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思考[J].职业与教育,2020(9):61-65.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教师类项目“核心素养视域下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与专业课融合育人路径研究”(2019J0290)。

猜你喜欢
融合路径大学语文专业课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差异性与相通性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探索
关于大学专业课排座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