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职业教育服务工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2021-05-31 18:57杨梅华贾爱萍
新西部 2021年4期
关键词:石河子就业率职业院校

杨梅华 贾爱萍

近年来,石河子职业院校就业形势十分乐观,中职就业率稳定在97%以上,高职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每年向社会输送合格毕业生4000人左右。但从职业教育服务工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还存在本地就业率低、企业留人难、职业技能培养能力不高等问题。建议从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素质能力、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发挥政府整合推动作用等方面推进职业教育更好服務工业发展。

近年来,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尤其是2019年初,国务院出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又称“职教20条”,职业教育真正迈入“黄金时代”。石河子也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放在了重要战略地位,力争打造职业教育园区,促进职业教育更好服务石河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当下,石河子工业经济进入了爬坡过坎的艰难时期,2019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73亿元,下降7%,工业企业工业产业集群化不高,产业链不长,80%以上主要工业产品处于价值链低端,受原材料成本上涨和产品价格下跌“双重挤压”,利润空间大幅收窄。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推进职业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更好服务石河子工业发展?基于这一问题,面向石河子职业院校、工业企业和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调研,分析职业教育服务工业发展的问题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石河子职业教育服务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石河子职业院校就业形势十分乐观,中职就业率稳定在97%以上,高职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每年向社会输送合格毕业生4000人左右。但是从职业教育服务工业发展的角度来看,问题不容忽视。

(一)毕业生本地就业率低与工业企业吸纳本地毕业生意愿小并存

石河子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本地就业率在30%以上,中职学校的毕业生本地就业率更低,不足5%,这与全国水平相比相差甚远,据《2019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显示毕业生本地就业率接近60%,这说明本地企业及环境对中高职学生吸引力有待提高。同时高职毕业生大都流向乌鲁木齐市,占40%以上。通过走访工业企业,我们还发现,石河子企业吸纳本地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意愿很小,每年本地职业院校毕业生在新入职员工中所占比例也较低。以天业集团为例,2016-2018年新进员工中有1532人是中高职毕业生,其中60%来自内地,30%来自疆内其他地州,而来自石河子中高职院校毕业生尚不足10%。

(二)工业企业招人难留人更难

“用工荒”是工业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调研发现,企业缺少的并不是高精尖人才,而是一线操作机工。随着企业机械化、技能化越来越高,用工量越来越少,但是用工量越少,对一线操作机工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越高。在天业一线操作技工超过1万人,被视为生产运营的“最后一公里”,其地位和重要性不言而喻。天山铝业认为专业和技术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在干中学。基于上述原因,企业加大中高职毕业生招聘比例,通过企业培养,形成人才梯队,不断加大新入职员工培训力度,但是仍然留不住员工。以天业为例,员工流动预警线是10%-12%,而2015-2016年流动性非常高,达到18%,近两年有所回落,稳定在11%-13%。此外,企业自己培训也不能确保员工高稳定率,现在石河子规模较大的工业企业,都可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其出发点是培养技能人才“为我所用”,而事实却大相径庭。以天山铝业叉车工培训为例,很多人拿上证就走人。

(三)面向就业的职业技能培养能力还不高

首先,从学校的角度来看,职业教育有着很强烈的就业导向,但是目前石河子职业院校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学生在学校接受的理论知识早已滞后于市场和行业发展。多个企业表示职业院校毕业生入职以后需要重新进行培训,短则三个月,长则一年半载才能操作,企业希望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接收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可以直接到岗操作,显然目前还实现不了。再者,从职业技能培训情况来看,石河子目前有23家培训机构,其中公办8家,能够开展81项国家职业资格(技能人员)中的大多数培训,只存在少量空白。通过调研发现,存在为获取职业技能培训补贴而参训的情况,以培训促就业的作用并未能很好显现。

石河子职业教育服务工业发展不力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自身原因

调研中,学校和企业都反映本地院校毕业生吃苦耐劳精神差,与甘肃兰州、天水等地职业院校毕业生有很大差距,甚至也比不上昌吉、克拉玛依等疆内职业院校毕业生。从入职后的情况看,外地职业院校毕业生更稳定,所以他们宁愿“舍近求远”;此外当前职业院校学生普遍是“90后”,他们进入职场后特点鲜明,是典型的“职场草莓族”,如草莓般光鲜亮丽、甜中带酸的生涩,但是在温室中长大,有一捏就破的特性,在初入职场时很容易因为一些不适应的状况而轻言放弃。

(二)学校建设原因

职业院校普遍存在办学经费紧张问题,石河子当前高职生均拨款逐年提高,但是距国家要求的每年不低于1.2万元还有差距,中职生均拨款近年稳定在每年1000元,也没有达到国家每年2500元的要求,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影响学校实训场地的建设,以及与工业企业零距离对接,比如四轴数控机床就需投入80多万元,而一台设备仅能满足三到五名学生实训需求,如果学校投入400多万元购买5台,可能仅仅两三年后就会落后,因为企业会普遍采用八轴数控机床;另一方面,师资力量薄弱,尤其是技能型实训教师更稀少。虽然职业教育中“双师型”教师逐年增加,但是大多数老师是从校门到校门,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并且理论知识更新速度也滞后于市场需求。受待遇、时间等因素影响,从企业聘请兼职教师只能“一时解渴”,不足以形成持续性合作。

(三)工业企业原因

石河子工业企业以重化工业为主,多数企业与天山北坡经济带其他地区的企业出现产业结构同质化,导致企业能力较强的员工被挖走,所以民营企业更倾向于招中职学生;随着近年环境压力与日俱增,企业受督导、限产影响,很多情况下不能正常进行生产运营,导致年轻员工稳定性差。此外,即使企业正常运营,工业企业一般实行倒班制,尤其是民营企业一般是一周休息一天的单休制,家庭条件较好的“90后”独生子女一般承受不住。

(四)校企合作原因

学校和企业对校企合作都抱有强烈的愿望,但谈到合作愿景又都表示不太明朗。这是因为前期校企合作进展不顺利。以天山铝业为例,2016年,与石河子市职业技术学院有订单班协议,但是最后一个学生都没有留下来,所以没有了后续合作。再如,2019年,天业节水公司“牵手”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共同打造符合现代节水农业示范标准的实训基地,深化产教融合,共育“农科人才”,而没有选择农业节水灌溉专业特色鲜明的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

(五)园区建设原因

工业企业大都位于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十几年来,开发区发展迅猛,但是在服务企业及员工方面,仍有很多方面亟待完善。园区距离城区中心较远,且相当数量企业没有通公交车,多数企业选择通勤车的方式解决交通问题,但是通勤车的时间随倒班时间而定,这使企业职工出行不自主,尤其是年轻职工更是不能接受远离城区的“孤立感”。

(六)专业、行业发展原因

专业、行业的发展前景直接影响职业院校的招生以及企业后备力量。以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这两年焊接专业学生非常难招,这与焊接机器人的替代不无关联,这样即使学校有国家级电焊工匠的优秀师资,也是“有劲儿用不上”,而目前焊接机器人只能代替普通焊接劳动,更为精细的焊接必须靠人工完成,这种趋势加上焊接专业高强度劳动的特点,使学生选择专业时就“避而远之”。近年化工专业也面临招生难、招工难的困境,化工行业数起大型“闪爆”,使化工行业与高风险相挂钩,导致很多年轻人不想投身这一行业。

推进石河子职业教育更好服务工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聚焦学生特点,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素质能力

一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用兵团精神育人,培养学生的耐力与恒心。职业院校的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观”发展与成熟阶段,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尤其重要,为此,职业院校应提高这方面重视程度,且学校隶属兵团,用兵团精神育人本就是题中之义,以此教育学生,向老一辈军垦人学习,通过踏实劳动实现美好生活;二是企业针对“90后”职业院校毕业生特点调整管理方式方法,如天业集团在班组建设中增加仪式感,更加突出自我管理;天山铝业启动“新力量培养项目”,由高管亲自指导,并通过一系列联谊活动,增强新进员工归属感。

(二)强化投入保障,营造良好的职业教育环境

建议制定出台推进职业教育服务地方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一是完善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促进职业院校生均经费稳步提高,逐步达到国家标准,确保学校有足够经费建设实训基地,提高实训课程及时性、有效性,以实现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二是统筹管理职业技能培训经费。当前,职业技能培训呈现多点开花却难见实效的局面,通过统筹管理,规范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发放,切实发挥以培训带动就业的作用;三是设立石河子职业教育专项扶持资金。提高职业院校学生本地顶岗实习补助标准;同时针对石河子职业教育与培训在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和生物技术尤其是高端医疗装备等领域的空白设立专项扶持资金,为重点行业、领域的发展积蓄人才;还可以设立家庭相对困难学生选择招生难专业的专项补助,比如焊接专业,通过激励、支持学生,保证高超焊接工艺的传承。

(三)创新办学模式,推动校企深度合作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大势所趋。石河子职业院校与本地企业就此展开了探索,也经历了曲折。在调研中,听到最多的是学校和企业都传达出的“把课堂搬到企业”“把企业培训搬到学校”的愿望,实现这一愿景,首先需要职业院校与本地企业有效对接发展战略和用人需求。订单班的形式需要持续推广,实现招生即招工,招工即招生。此外,可以探索“订单式”培训,企业委托职业院校培训员工,企业“点菜”,学校“做菜”。校企双方在合作中找寻各自需求点,比如天业接下来要发展煤化工产业,职业院校就可以提前研究其发展趋势以及可行性分析,并在工艺、设备选型方面为天业提供良好建议,同时针对这一需求及时设立相关专业储备技能型人才。

(四)加强政府统筹,发挥整合推动作用

政府要促进职业教育发展,也要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本地企业,尤其是园区改革迫在眉睫,剥离园区行政职能,回归服务企业本位,使园区不单单是简单聚集企业,而是为园区企业提供餐饮、文化娱乐、商业零售、社交等配套,不断增强园区生活体验和吸引力。同时政府应探索职业教育有效集聚人口的方法机制,可以通过职业院校扩大外地生源比例和提高毕业生本地就业率,同时鼓励本地企业继续吸纳外地职业院校毕业生等多措并举的方式逐步实现。

参考文献

[1]周敏.高職教育与地方经济协同发展的实证研究[J].中国商论,2019(22)230-231.

[2]朱咏新.职业教育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J].中国就业,2019(10)50-51.

[3]啸风.这篇调研报告是怎样活起来的[J].应用写作,2019(12)52-57.

作者简介

杨梅华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委党校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发展及公共管理

猜你喜欢
石河子就业率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石河子市汉维双语公示语翻译及其特点的窥探
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职高专超本科
新疆石河子市自然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浅析石河子公司首次使用聚羧酸生产混凝土质量控制及配合比优化
本科新闻专业在京就业率较低
戈壁明珠石河子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