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为主体的校企合作新模式探究

2021-05-31 10:33孔照兴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8期
关键词:效能校企职业院校

孔照兴

[摘           要]  基于企业利益发展背景,对校企合作的全新模式作出相应的探索,并且依托前期调研的结果对其进行论述和阐释,突出国内外针对校企合作工作提出的先进意见和看法,从中寻求相关经验教训,为后续校企合作的开展提供支撑和帮助,进而提出校企合作全新育人模式的构建和架设。

[关    键   词]  校企合作;企业利益;育人机制;经验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8-0036-02

一、引言

在我国的职业教育教学机构中,大部分教学机构的创办时间都较短,且沉淀深度不够,进而造成部分学校的办学经验不足,且对于如何有效为社会培养人才以及人才培养的标准理解深度也不够。这就导致部分学校在发展和建设过程中无法把握正确的方向,且会造成学校自身发展的壁垒与障碍。在这一模式中,现代化教育教学理念的发展与应用为职业院校面临的窘迫问题指明了新道路和新方向,且制定了相应的发展策略与发展模式。特别是在当今我国企业的整体建设效能不断提升的背景下,通过发展职业院校,能够有效推动职业院校对人才的培养,而人才在进入社会之后,会被更多的企业所吸收和应用,进而可以提升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乃至整个中国企业发展的效率和质量。所以,通过开展校企合作的方法能够有效推动我国的企业发展与经济建设,且能够促进职业院校对人才培育模式的进一步认知和理解。

二、我国校企合作开展状况调研

经过调查与研究发现,当前校企结合背景下的企业发展以及人才应用需求较以往产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而且,当前的校企结合模式不仅是学校面向社会寻求帮助,也是社会面向学校寻求帮助。在这一背景下,职业院校和社会企业可以做到有机结合,进而实现两者直接的缺陷互补和优势共建。

在现实的校企合作模式中,职业院校需要从企业的发展和生产中学习相应的技术以及操作原理,以此对学生开展实践教学与培养工作。该方法的应用既可以降低职业院校建设实训基地的费用,又可以保证学习人员在学习过程中深入一线环境中对不同的专业类型以及专业领域作出有效的分析与探索,同时还可以促进学习人员对个人理论知识学习能力的提升,进而将之应用到实践过程中。从企业的角度来分析,校企合作的方法可以为企业提供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服务效能,而且可以基于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需求鼓励学习人员参与到一线生产岗位中。这样不仅节约了企业的人力资源应用成本,而且可以提升企业的技术标准和产品质量。

三、借助国内外先进技术理论所得经验启示

(一)推动“中层次”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是企业、学校和社会三方共赢的。企业为职业院校提供实训与就业机会的同时,职业院校也为企业提供技术攻关等服务。所以,企业和职业院校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与相互辅助的关系,且校企合作的发展模式也是在这一背景下开展的,且需找到利益的平衡点。针对当前国内外对于校企合作工作开展的先进研究理论,本次研究工作的开展对其进行了部分的借鉴和应用。其中,从“中层次”的校企合作模式进行探索和分析,能够得出以下内容。

企业可以基于自身的发展与职业院校建立相应的联络机制,并且要突出企业发展和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融合性与互动性。其间,重点要做好企业绩效的控制以及职业院校教学工作开展效能的提升。通过该方法的应用,企业可以为职业院校培养更多的学员,且职业院校可以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大的支撑与帮助。如,从“中层次”校企合作的模式中分析,最重要的就是学员在离开职业院校之后的就业保障问题。在此,企业可以和职业院校签订协议,通过择优录取的方法对培养过的人才进行选拔与应用。这样,不仅能够有效保障学员的就业率和创业率,还能进一步提升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且提高了双方的社会知名度等社会效益,以此实现共赢。

(二)构建“深层次”校企合作效能

从“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效能方面来分析,企业需要在对学员进行职业规划与职业发展的过程中建立符合企业本身建设与发展的运行模式。通过对学员的培训、教育等工作的开展,提升学员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进而使学员的工作效能和职业技巧不断提升与发展。通过该方法的应用可以进一步规范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且能够制定一套完整的、科学的、有效衔接的校企合作运行模式。

在现实环境中,职业院校可以结合企业发展的整体方向对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进行规章制度的设计,并且要深入一线生产环境中挖掘和探索其中的问题。在此,基于学员和教育人员的共同努力,必然可以对企业现阶段存在的生产和发展问题作出有效的处理和规范。这样,企业的未来发展态势会更加明朗,且职业院校的整体发展以及学员的个人能力提升也会不断加快。另外,在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生产质量的同时,企业需要与职业院校共同构建一个双方参与和双方投资的“培训基地”建设理念,基于该理念,突出企业发展过程中对于现今技术以及现代化生产能力的关注程度,同时促进职业院校的产教融合、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效能和教学特色。

四、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新模式探究

(一)合作共建融创空间

融创空间是指企业与职业院校融合发展、共同创新的空间,即职业院校与企业在不断协调与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共同构建一个为企业员工和职业院校学员提供训练与教学的空间。和传统的共建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相比,融创空间不仅限于“训练”,而且更加注重与创新发展。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企业可利用职业院校的教学资源,委托教师为企业员工开展培训工作,或者可以将教师作为企业的咨询顾问,进而全面提升企业本身的发展和建设水平。职业院校也可以在共建管理的平台上对企业的高级工程师以及高级技工发出邀请,进而对学员进行专业技术的培训与提升。通过这一方法的应用,校企合作体现出一种服务效能、互助效能、保障效能与发展效能。同时,对以上方法的应用有利于学员提前接触和了解社会,大大缩短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的陌生距离,进而能够确保学员在离开职业院校之后第一时间适应社会环境并参与到工作中。该方法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升企业的育人效率和职业院校的育人标准,且可以在实际活动的开展中将职业院校的学員和企业的员工融合在一起进行培养与引导,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实践应用能力会得到进一步发展,且企业员工的工作素养与职业认知能力也会在学员的带领和感染下不断提升。

融创空间可以建在职业院校里,以满足学员的岗位实训需求和对其职业的未来展望,进而增强学员的实训能力以及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效能和职业院校的整体发展动力。在此,需要结合实训和“学做一体化”的需要对其进行基地整体任务的设计与规划,以此突出校企合作的特色与作用。或者,也可以建在企业,以满足学员的顶岗实习需要以及企业工作人员的日常训练与提升需求。

(二)构建校企同台技能竞赛机制

由企业和职业院校共同制定竞赛标准与法则,让企业的生产技能与学校的实训教学相融相通,通过校企合作的方法举办专业技能比武竞赛活动。该方法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职业院校的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且可以改变企业员工在长期从事生产活动过程中的禁锢思维与疲惫状态。由此可见,该方法的应用能够有效带动和发展校企合作的整体效能,且可以进一步挖掘与体现校企合作的特色与作用。

在举办校企合作的比武竞赛活动时,需要职业院校和企业通过相互合作的方法,融合本行业的发展态势以及本行业的专业技术应用难点对其进行相应的设计与开发。这样,能够让参与竞赛的人员感受到一种强大的挑战性,从而提高学员学习和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对改变传统模式下的教学和工作起到促进作用。此外,在比武竞赛活动中还需要对相关参与人员给予相应的鼓励与嘉奖,以此增强参赛人员的荣誉感,并且要在这一过程中树立典型与标杆,从而保证比武竞赛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和后续作用的延伸性。

(三)构建校企文化交流平台

为了有效突出校企合作的共同价值取向,职业院校在日常教学中需要对学员进行企業文化的熏陶,使其“三观”与企业相融相通。通过梳理职业院校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等内容,突出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企业文化背景与未来发展前景,对学员做进一步培养。通过该方法的应用可以提升学员的职业操守和个人素养,同时带动企业员工认知水平的不断提升。

在构建校企合作文化交流平台的时候,可以结合当前我国提倡的“大国工匠”与“匠人精神”对职业院校的学员以及企业工作的员工做重点培养与引导。职业院校和企业需要将这一内容作为教育文化和企业文化进行应用。同时,要在此树立标杆和榜样,突出该工作领域中的佼佼者与奋斗者,以此提炼行业精神,突出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改变学员和企业员工的工作态度,构建学员和企业员工的工作认知。校企合作的文化基础便会产生,且在长期发展的背景下能够形成相应的文化底蕴,在不断的沉淀中实现对未来企业发展和职业院校建设的有效支撑。

(四)构建校企融合管理平台

若想有效构建促进校企合作的管理制度,就需要构建相应的管理平台,实现职业院校与企业管理融合,共同监督,以此促使职业院校的管理模式趋向于企业管理。校企双方的管理效能在此平台获得提升。这一管理平台的有效运行,需要对企业和职业院校作出明确的分工,进而对其开展后续工作的时候才会更加顺利与便捷。

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充分利用职业院校的“智库”资源,委托学校为企业管理开展诊断评审,或者可将学校高管作为企业管理咨询顾问,进而全面提升企业本身的发展和建设水平。职业院校也可以在共建管理的平台上对企业高管及车间主任发出邀请,进而对学校管理提出意见或建议。通过这一方法的应用,整个管理平台会体现出一种服务效能、互助效能、保障效能与发展效能。同时,对以上方法的应用,也便于学校管理层接触和了解企业,大大缩短了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的距离,进而能够确保校企合作尽快尽好地展开。

五、总结

在当前以企业利益发展和对人才的急切需求背景下以及教育现代化模式中,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且企业对于校企合作的认知与理解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在这一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从教育、文化、管理以及共同价值观等多个角度对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全新的意见与看法,并且结合现有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对其进行了相应的构建与开发,旨在将以企业为主体的校企合作工作开展推进到一个全新的高度。这一方法的应用能够有效带动当前我国企业的发展以及职业教育教学体系的建设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孙慧.“人才孵化基地”校企合作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114-116.

[2]孙金霞,杨李,吴芹,等.高职医学检验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探索[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4):3433-3435.

[3]陈宁,苏庆列.建发汽车班“A+X+B”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机电技术,2016(6):109-110,114.

[4]简兴,苗永美.测量学实践教学与行业需求相结合问题的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16(24):150-151.

◎编辑 郑晓燕

猜你喜欢
效能校企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立足优化设计提高作业效能
基于改进TOPSIS有人/无人机协同作战效能评估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油田三相分离器效能分析
油田三相分离器效能分析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