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中职职业道德修养课教学目标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2021-05-31 20:57王文燕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8期
关键词:智障职业道德教学内容

王文燕

[摘           要]  基于智障学生身心发展水平、认知学习的差异,以及未来就业岗位对智障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在智障中职职业道德修养课上,拟定出符合学生学习起点、学习需求的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活动成功的关键。在实践中,总结出在智障中职职业道德修养课设计教学目标的几项原则和步骤。

[关    键   词]  智障中职;职业道德修养;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8-0062-02

2019年,我校智障职业适应科组老师开发了职业适应学科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中等职业道德修养教学的总目标:课程力求遵循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以基本职业素养和自主生活能力为导向,尽力满足智力残疾青年身心发展的需要,努力突出职业适应的教育功能,通过支持性教育训练,以促进智力残疾青年适应居家生活、社区生活以及工作生活,能有尊严、有品位地生活,从而具有一定劳动能力。

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学制为三年,为适应智力残疾学生的特点,突出课程内容的功能性和教育手段的支持性,课程分为社区独立生活技能、职业道德与素养、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职业礼仪和就业指导四个部分。

本学期,我所任教的内容是职业道德与素养。我国的智障中等职业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针对中职职业道德修养课堂应如何开展教学,几乎没有参考资料。

教学目标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整个教学过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教学目标是否有效制订也是决定一堂课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所在。在智障中职职业道德修养课的教学中,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是职业道德修养教学设计的关键一环,关系着课堂教学过程能否顺利开展,职业道德修养与教学效果能否达到理想的效果,以及学生是否达到理想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态,做好走入工作,適应工作的准备。

我校开办智障中职教育以来,教师参照普通中职教育开发了校本课程资源包,但仍缺乏具体的课程目标体系,校本课程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研究启智中职职业道德修养课堂的教学目标设计,不仅可以通过落实教学目标,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在整个智障中职职业道德修养课程目标体系薄弱的当下,为整个课程教学目标体系的建设添砖加瓦。

通过深入分析学生的实际职业道德修养水平、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以及考察未来工作岗位对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要求,笔者以课例研修为载体,选择《爱岗敬业》为教学内容,总结出智障中职职业道德修养课设计教学目标的原则和方法。

一、教学目标设计的原则

(一)目标具体明确,可观察、易测量

教学目标的设计,一方面要使它便于直接指导教学,另一方面要考虑使它便于评价。如果教学目标空泛、模糊,将会导致课堂教学随意盲目,效果不明显,教学评价不可观察,不可测量。例如在第一次上课时,我将目标设计为:“知道什么是爱岗敬业,懂得爱岗敬业的重要意义”。施教后,学生究竟理解了还是不理解,无法度量,“知道”“理解”这样的动词是用来表示内在意识和心理状态的动词,都是比较笼统和含糊的,是抽象的内在感觉,不具备可观察、可测量的特性,不宜用来表达具体的行为。依此教学目标设计的教学活动效果也差强人意。经过反复修改,我最后将目标设计为:“在没有提示的情况下,能独立说出专注就是集中精神把事情做好;在平时的学习中会主动运用自我暗示、同伴相互提醒的方法提醒自己专注。”这样的教学目标明确,可观察、易测量,有助于指导教学,也便于评价,依此教学目标设计的教学活动效果很好。

(二)设计适合学生发展和需要的目标

教学目标设计之前,一定要首先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再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预估学生可能的学习终点。在此先要分析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初始能力。学生的年龄特征包括学生在本年龄阶段的认知特征、学习动机或学习习惯;学生的初始能力主要包括学生对所要学习内容已有的知识储备与理解基础以及自我监控能力,尤其是学生对于某些概念的理解能力。然后还要分析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场景对知识、能力的要求,从中找出学生的学习需要。

在第一次上课时,我对学生的知识储备未能做到正确分析,未来的生活工作场景也不需要学生掌握如此复杂的教学内容,因此目标制订得过难,过于抽象,大部分学生不理解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效果不好,未能达成教学目标。在对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以及未来生活工作场景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要求进行充分评量之后,我重新设计了适合学生发展和需要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好,教学目标达成情况也好。

(三)设计分层目标,体现对学生的缺陷补偿

智障学生之间的差异要大于共性,我所任教的班级也是如此,学生的学习能力之间差异较大,需要老师根据学生的差异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既有差异性,又富有挑战性,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目标的设计能够处于多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实现个性的发展。笔者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设计为通过不同的支持手段让学生达到相同的目标。例如目标同样是说出专注是集中精神把事情做好,A层学生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独立说出;B层学生需要在少量提示下说出,一般给予文字提示;C层学生则是在较多提示下,一般给予图片提示或者老师语言提示。

(四)教学目标对实施过程和最终落实评价具有指导作用

教学过程应该按照教学目标来进行,并灵活应用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达成与否要通过教学评价来体现,教师应该根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预设每节课可能采取的评价方法。因此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根据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了评价。不只观察他们在这节课上的专注情况,还将他们之后所有课上的专注情况进行记录,并作为期末评估的依据,依此检验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

二、设计教学目标的步骤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拟定原则,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针对职业道德修养相关教学内容分三个步骤确定教学目标。下面以职业道德修养课“爱岗敬业”的教学内容拟定步骤为例说明。

步骤一:选取分析关键教学内容

职业道德修养课包含知识丰富,内容抽象,其内涵反映了知、情、意的学习要点。

如果只是泛泛而谈,学生无法理解抽象的教学内容。例如“爱岗敬业”是普通中职学校职业道德修养课的其中一课,如果直接将其运用于智障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教学,势必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笔者在进行教学内容分析时,首先分析该教学内容下还包括哪些具体的教学内容,再选取关键教学内容作为教学重点,然后分析该教学内容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有哪些要求,为下一步分析学生能力提供依据,教学内容分析是精准设计教学目标的基础。

“爱岗敬业”这一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是乐业、勤业、敬业。乐业是内心热爱并热心于所从事的职业;勤业是忠于职守,认真负责,刻苦勤奋,不懈努力;敬业是对本职工作业务纯熟,精益求精,尽善尽美,进步创新。我认为认真负责是其中的核心教学内容,也是未来的工作岗位对学生的核心要求。职业道德修养教育的落脚点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笔者在分析教学内容时,结合学生未来可能的工作環境进行分析,列出具体工作环境对人的适应要求,把环境对人的要求作为更为具体的教学内容,明确教学内容对学生基本能力的要求。工作环境不同,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同,笔者把环境对学生的共通性要求作为班级团体教学内容。

我校智障毕业生主要从事的都是简单劳动,如清洁卫生、洗碗、流水线工作等。就业岗位对他们的核心要求是认真负责,把工作做好。

认真负责要求学生工作时要专注,集中精神把事情做好。学生需要知道和理解什么是专注;会分析判断哪些是专注的行为,哪些是分心的行为;使用哪些策略能让自己做到专注。

步骤二:针对性分析学生现状

在教学实施之前,我们对每位学生都做了详细的教育诊断,采用各种方法对儿童各方面的能力发展现状做了较详细的评估。仅仅是分析学生的能力远远不够,还需要根据关键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例如,学生是否有语言能力,是否理解“专注”的内涵,是否能区分哪些是专注的行为,哪些是分心的行为,是否会使用自我指导的策略等。这些都需要老师对每一位学生展开详细分析。

笔者通过观察学生表现、访谈相关专业课教师的方式了解每位学生在工作专注方面的表现,找出学生在教学内容的学习中已经具备哪些知识和能力,学习起点在哪里,为下一步设计精准教学目标提供参考。

步骤三:综合分析,生成目标

综合分析,首先要分析学生的现状评估结果,找出每位学生的学习起点,然后根据关键教学内容分析及学生能力分析,找到每位学生可能达到的学习终点,从而确定课堂教学目标。

综合以上分析,就可确定出具体明确、可观察、易测量、符合学生发展和需要、对教学评量有指导意义的分层目标。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选取恰当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晓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8.

[2]袁红梅.浅议培智教育主题教学目标拟定的原则和步骤[J].现代特殊教育,2012(6).

◎编辑 薛直艳

猜你喜欢
智障职业道德教学内容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让智障儿童喜爱上美术课
具身体验:培智体育教学的实践
傅维利,于颖: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独特品性
为智障孩子撑起一把青春伞
浅谈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智障儿童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研究
基于加强企业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