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化背景下传统互动式课堂教学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

2021-05-31 23:37唐玲
文教资料 2021年3期
关键词:传统教学网络化

唐玲

摘   要: 网络化、信息化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传统课堂教学迎来新的挑战。本文从互动式教学理论视角探讨当下大学传统互动式课堂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关键词: 网络化   传统教学   互动式课堂教学

网络不仅影响一代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对他们认识世界、看待世界、进行价值判断产生直接影响。随着这一代人进入大学学习,成为大学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传统互动式课堂教学受到较大冲击。

一、传统互动式课堂教学的特点

(一)教学过程生动灵活。

1.课堂互动形式多样。常见的形式有问答互动、讨论研究、案例分析。问答互动,顾名思义,教师在课堂上采用提问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发言,一问一答或一问多答。讨论研究指对某一问题或某一课题进行全方位的细致探索。案例分析是对某一事件或现象从因果、逻辑、本质等方面进行系统全面的思考与交流。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课程重难点等进行选择。

2.互动方式灵活。互动方式有:师生互动,即教师直接带动学生,双向互动。生生互动,指在教师的组织下,以学生个体或队组为单位进行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包括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方式。教师可根据课程性质、学生规模、学生学习状态、教学时长等灵活选择互动方式。

3.氛围轻松。教学形式上改变了以往一人说多人听的局面,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教学方法克服了单一的讲授模式,更加注意抛出问题、诱导思考、成果交流、知识归纳等环节。组织方式上不限于传统的排坐整齐的课堂模式,可根据实际需要采取便于集体交流的“会议式”布局、单个表演的“舞台式”布局或讨论辨析的“论坛式”布局。场所不再局限于傳统的教室,选择更加开放灵活,既可在室内,又可在室外;既可在校内,又可在校外,如一线制造车间、一线办公场所等。

(二)追求教学成果综合全面。

1.锻炼思考能力。在互动式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不再单一地接受知识,更多的是参与求知过程。传统的教学过程好比去饭店吃饭,只管吃现成的,肚子饿了还要找另一家饭馆。互动式教学过程好比教大家自己动手做饭做菜,从寻找食材到劈柴生火,从调味搭配到烹饪加工,只要掌握了“一个过程”各个环节,走到哪里都饿不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互动式教学实践,不断培养和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质效。

2.提高表达能力。互动式教学活动更加注重语言交流,学生在完成思考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语言的组织和表达,将自身的想法、成果表达出来,与他人分享。通过成果互动、观念互动、思想互动,达到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良性互动目的。

3.发展协作能力。互动式教学同样关注个体与集体的关系处理,无论采取单人互动或分组互动的方式,都必须处理好个体与集体的协作关系。通过分工协作,完成共同任务,不仅收获了知识,还发展了团队的组织与协作能力。

4.增强包容能力。在互动交流过程中必然存在方法上的不同和观念上的差异,更有甚者还存在思想碰撞与冲突。在实践过程中,不管是参与者还是组织者,每个人都会面临差异问题。每个人应该正视这些问题,求同存异,消除分歧。理越辩越明,通过思维碰撞产生出智慧火花。

(三)突出教学对象的主体地位。

1.教学对象参与的必然性。互动式教学应最大限度地动员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甚至当主角走上舞台展现自己。

2.教学对象参与的主动性。通过流程规范、动作规定、任务分工和自觉性启发等组织方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教学活动组织的针对性。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能力特长、兴趣爱好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设计,确保教学活动能够调节氛围引起共鸣,达到教学目的。

(四)强调教学关系相互促进。

互动交流的过程就是信息反馈的过程。教师应及时收集有用信息,不断了解影响教学环节的相关情况,通过对“教”和“学”两个方面的调查研究,敏锐地发现问题,并结合教学实践活动不断改进和完善。在双向互动的教学实践中评教评学,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最终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二、当前传统互动式课堂教学面临的挑战

(一)学生特点不断变化,参与动力不足。

针对教师比学生年长的实际,因时代差异导致学生特点不断变化。新一代大学生成长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已经融入他们的生活,其性格、思维、兴趣爱好等都打上了网络化、数字化的烙印。师生“代差”及学生群体特点的不断变化,必然对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形成冲击。

互动教学过程中的收益得不到及时具体体现。互动式教学重过程轻结果的特性直接决定了市场份额难以占据主流位置,受学生个体差异的影响难以做到面面俱到。

(二)互动教学的广度深度受课时限制。

课堂教学时间大都为45分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师既要确保完成教学任务,又要确保教学指标得到落实。以每堂课45分钟计算,30分钟用于正常的教学实施,15分钟用于教学互动,按每班40人计算,评价每人分配到的时间不足0.4分钟,即24秒钟的时间都不到,很难确保每个学生进入状态参与互动,互动教学活动开展的广度基本不可能辐射到每个学生。同样,在有限的课堂授课时间内,要完成统一思想、任务部署、指导释疑、监督过程、形成结果等各个环节,研究解决问题,每个步骤同样时间紧张,只能保障个别环节得到体现,难以对具体问题深入分析。

(三)教学设计系统复杂。

在筹备互动式课堂教学活动时至少要考虑八个方面的因素:①时间分配,包含互动环节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所占的比重及具体时长安排、时段安排等。②目的,即教师组织互动环节的出发点是什么,如活跃氛围、拓展思维、促进交流等。③内容,即互动环节的主题设计、话题设计等。④流程,即实施互动的程序或具体安排。⑤方法,即实施互动的方法手段。⑥节奏,即实施互动的进程安排与控制。⑦保障,即能够保障互动顺利展开的各类设施设备等物质基础。⑧情况处置,或曰应急预案,对活动中出现的不可控因素要预设应对方案,以防互动陷入尴尬局面。各个因素都需要精心安排,总体较为复杂,对教师要求较高,难以保证做到面面俱到。

(四)组织形式难以创新。

在互动式课堂教学实践中,常见的方式有以下几种:①问答式,即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②讨论研究式,即老师抛出问题,引导学生共同作业,逐人汇报自己的作业成果,由老师进行讲评并归纳。③案例分析式,即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散思维,进行研究和思考,组织讨论分析。除了以上几种方式外,很少有较为新颖的组织形式,相关领域探索研究力度较为缺乏。

(五)对教师能力要求较高。

在互动式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答疑解惑,还要对学生的参与行为进行示范引领,要像主持人一样引导学生按预定的流程积极参与其中,把握节奏,控制局面,保证各个环节顺利进行。而且自身要做到客观公平公正,不偏不倚,甚至克服个人好恶,保证学生的整体积极性。总体上,各类干扰因素较多,限制对互动式教学活动的投入和研究。

三、增强互动式课堂教学效果的对策

(一)提前了解,建立学生个人档案。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教师在互动教学活动展开前可以通过调查建立学生个人档案,为互动式教学做足功课。可通过问卷调查、个别交流、座谈交流等方式直接面对学生,通过其他任课老师、辅导员、班主任交流等间接方式,对学生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等进行调查,大致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和成长历程,以便把握住学生的整体情况。甚至可以預先通过一些小规模的互动活动对学生整体情况进行“侦察”。在充分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二)做好教学设计,重视课前课后互动。

互动式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应体现体系思维。在进行互动式教学设计时,需要将课堂互动纳入整体规划并精心设计安排。对于互动主题、互动形式、互动方式、互动时间节点等都要进行系统而细致的设计。手段上,借助QQ、微信、微博、学习类App等平台,充分利用朋友圈、动态、自媒体等手段,以学生乐于参与、便于组织、保障简单、效果显著为出发点,强化互动效果。在互动节点安排上,在不造成负担的基础上,除课中互动外,通过线上和线下形式增强课前、课后互动。

对于班级规模较大,或者集体外出等大型互动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发挥好集体的作用,周密安排,严密组织。制定时间表,把任务分解细化,确保准备到位,活动能够如期进行。必要时,对学生参与的环节及早部署,早做相应的辅导与培训,确保各个环节顺畅。切忌随意安排、临场发挥,既浪费时间,又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导控结合,把控互动节奏。

主要是对互动过程中的各类突发情况进行预想,并备有确定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重点把握“导”和“控”两个环节:①“导”要灵活。互动活动开始后,老师通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形象的事例,充分发挥话语权优势,将学生引导到预定节奏上。当出现突发情况后,尽量不打断活动,而是按照充分准备的预案,诱导学生回到正题,保障互动活动按既定节奏不间断进行。②“控”要适当。在互动活动中,老师对学生的个人观点一般不加干涉,当学生出现明显的“错误”时不简单批评纠正,保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保持参与积极性。通过正误对比、典型引路、逐步提升等方法,诱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以令人信服的理论和形象直观的事例纠正互动过程中的问题。

(四)借鉴探索,积累经验。

在积累组织经验方面,教师应多学习借鉴,多探索尝试。通过丰富的积累形成有用管用的经验。在工作中将好的灵感随时记录下来,投入时间进行思考升华。对于不同行业和不同领域的相关经验做法也要积极参考,换一种思路,可能达到“柳暗花明”的效果。把互动式课堂教学纳入备课工作,模式构思成熟后可展开试讲试教,进行必要又有益的尝试与试验。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积累经验,提高能力。

(五)联动协作,互动多赢。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在院系、专业内部,教师群体应当组织起来,发挥群众的作用,形成集体智慧,攻克各类难题。领导层面,在重视互动式课堂教学意义的基础上,重视网络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为互动式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硬件支撑。定期组织互动式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交流会,集中对相关课题进行研讨,甚至可以开展相关比赛活动,有力推动互动式课堂研讨交流。教师层面,可以经常开展同级交流,互通经验,共享成果,甚至可以借助自媒体,开设相关公众号、论坛等,建立“朋友圈”。利用集体智慧化解互动式课堂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重难点问题,实现互动多赢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希贵.老师要“移民”到网络空间[J].新班主任,2016(03):35.

[2]曹培杰,尚俊杰.数字原住民的创造力发展特点调查——以某校“网络班”学生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4(07):54-59.

[3]高江勇.高质量本科教学的发生——为何需要及何以实现互动式教学[J].高等教育研究,2020(01):84-90.

猜你喜欢
传统教学网络化
网络化社会新媒体广告的应用研究
慕课结合传统教学对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
基于HDS和CANopen多品牌PLC网络化控制实验平台搭建
基于OPC的网络化群梯管理系统开发
网络化时代社会认同的深刻变迁
我国食品安全网络化治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