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浙学”融入区域高校思政育人体系建设策略研究

2021-05-31 00:58王亚晶
现代教育科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

王亚晶

[摘要]“博雅”浙学内生性文化资源丰富。基于浙北湖州教育文化,本文从历史与现实双重维度,系统梳理“博雅浙学”耕读文化传承典范示例,分析其耕读文化的思想旨归与道德精髓,挖掘耕读文化资源的内生性价值,探究“浙学”对教育现代化的借鉴启示,探讨“浙学+”思政实践育人体系建构路径。

[关键词]“浙学+”;耕读文化;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21)02-0082-06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1.02.015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地处浙北区域的湖州自古以来就有着深厚的耕读文化底蕴,其文化个性和精神所在即“博雅”。“博雅浙学”出自浙学名家章学诚。乾嘉时代的浙东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浙东学术》中首次对浙东、浙西之学的学派特色做出区分,他说“浙东贵专家,浙西尚博雅,各因其习而习也”[1]。章氏所言浙西、浙东是依水系方向为座标,在今天则以地理方位为基准,因此古浙西与今浙北区划几与重合。在以农耕文明为主的传统社会,浙北地区“博雅”耕读文化内涵丰富,特色鲜明。伴随杭州成为国都,浙学跃升为主流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比较深远的影响。“博雅浙学”耕读文化以何种姿态呈现,耕读风尚形成机理及演进路径如何表征,耕读文化的思想精华与道德精髓如何汲取,耕读文化资源内生性价值与学生发展的内在关联如何把握等都值得深入探究。

当下,面向未来人工智能和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新视野,思考怎样吸纳传统农耕文化,研究传统文化资源如何融入当代高等教育变革发展之中,为建设富有中国特色区域高等教育提供思路与出路,是题中之意。

一、湖州耕读文化传统的历史纵览

(一)千年太湖农耕传统成就耕读文化生态

耕读文化是基于古代农业文明衍生发展而来的一种文化模式。人们一边辛勤耕作,一边刻苦学习。唐宋时期,传统意义上的耕读内涵逐渐丰富,不再局限于亦耕亦读的生活方式,还蕴含崇尚耕读持家、追求精进、敬祖睦邻、劝善远恶等思想内涵。物阜民安的湖州自古就有崇文尚教、耕读相兼的传统,翰墨书香,代有人出。湖州地处平原水乡,雨量充足,气候温和,水网稠密,灌溉便利,草木葱郁。从考古发掘来看,地处浙北湖州的上马坎文化、良渚文化、钱山漾文化内涵丰富。20世纪50年代末,湖州钱山漾遗址下层发现了新石器时代人工栽培的籼稻和粳稻籽粒,并出土了葫芦、花生、芝麻、蚕豆等农作物遗物,表明上古时期该地域稻作农业已相当发达。唐朝时,环太湖的苏南、浙北地区区位优势凸显,太湖地区密布的水网为高度发达、独具特色的江南农业社会文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创造了丰饶富足、“鱼米之乡”的地方经济。凭借发达的农业,湖州地区稻米贡输京师数百年,被称为“国之仓廪”,宋代便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说。宋代以来,伴随浙西之学浸染,加之农耕文明与地主制经济、儒家思想和郡县制度共同作用,湖州地区开始形成独具特色的江南农业社会文明,该地域耕读文化也被烙上独特印记,承载了特殊的歷史使命。

(二)“人生只合住湖州”:湖州传统耕读文化传承典范示例

基于时间脉络,从族群文化、“湖学”及其传承、藏书文化与民国湖州留学潮等层面罗列出湖州地区耕读文化的传承典范,以探讨历史时期其耕读内涵动态发展的情况。

1.武康经学。在“博雅浙学”之风浸染下,湖州地区著姓望族荟萃,耕读传家社会文化现象普遍。龚肇智先生曾考证,仅明清两代湖州府乌程、归安两县的望族就有沈氏、孙氏、吴氏、费氏、王氏、钱氏、章氏、朱氏、吴氏、陈氏等10家大族。竹溪沈氏是明清两代湖州最大望族,曾兴起三次科举高潮,科场佳话接踵而来,在文化现象上也助推了该区域一度成为两浙文化中心之一。基于文化世家支脉的梳理,吴兴武康沈氏家族颇具有典型代表意义。《元和姓纂》记载沈氏郡望仅二,其首即为吴兴武康,汉唐间沈氏闻人皆荟萃其间;《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仅列吴兴一支。武康沈氏作为六朝吴兴郡门阀大族之一,自东汉迁入吴兴以来,历经三国两晋,走过六朝风云,各个时期均有人物活跃在历史舞台。其由武力强宗转向文化士族,促成经济文化史上第一个鼎盛时期。吴兴沈氏以崇文、重儒的门风规范卓然自立于江左士族社会,宗姓族人多有栖志学林、问学讲道者,如“博通《五经》,尤长《三礼》”[2]的沈洙,“博览群书,尤明《诗》《礼》及《左氏春秋》”[3]的沈重,等等。李学功教授等在《郡望吴兴 族鉴南浔:沈氏宗姓文化研究》中指出,汉晋南朝时期沈氏族人的治学重点主要集中在经学。沈氏族人多发奋求学、孜孜问道,藉此培植起新的以经学为主的族风家学体系,进而对推动经学研究从单纯注释向义疏之学的嬗变,有“筚路蓝缕之功”[4]。作为构成中国古代社会重要基础的基层聚落组织,家族和宗族在人伦关系、道德秩序、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无可替代。文化印记浓厚的世家大族在中国文化变迁中承担、扮演了传承文明薪火的重要角色。对郡望、族望、姓望的观念叙事,涵括了族群聚落的历史文化传承,标张着一个个家族、宗族凝聚力的文化精神。

2.安定“湖学”。“湖学”最初为人所知是宋代大教育家胡瑗(993—1059)在教育领域开启分斋教学,设置斋规,按照文献恢复儒学礼仪,尊师重道,以身作则,感化学生。安定“湖学”倡导“立学教人”“明体达用”,实际上其影响力大大超越教育的范畴。宋代上至帝王下至名相贤臣,如司马光、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蔡襄、米芾、朱熹、文天祥,等等,都对胡瑗推崇备至。“湖学”通过1700余名胡瑗弟子,影响力波及学术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其中也有不少湖州籍贤明人物。在胡瑗推动的下,弟子程颐参与了“理学”创立,另一弟子林石归故里永嘉传播学术,奠定“永嘉学派”基础,随后“杨杜五子”受“湖学”影响崛起宁波,吴师仁响应“湖学”而讲学杭州。胡瑗弟子杜汝霖归乡讲学,至四世而有金华理学“杜氏五高”。胡瑗的五传弟子朱熹最早用“浙学”一词。到清代,黄宗羲《宋元学案》把胡瑗列为宋学第一等人物,尊为“宋初三先生”之首,认为胡瑗是宋代以后中国学术的开创者、先导者。“湖学”广传天下,为世人所知,“湖学”在当代“浙学”研究中也占据重要地位。

3.藏书文化。湖州藏书传统起步于南北朝时期,时为吴兴望族的武康沈氏家族产生了湖州最早的一批藏书家。沈约编著了《宋世文章志》,这是我国早期的专科图书目录,被后人公认为开浙江图书收聚之先声,被推为“浙江私藏第一人”。自此以后直至近现代,湖州的藏书闻名于海内外。宋代,湖州藏书繁荣,藏书家群体涌现,出现“至若吴乡故家如石林叶氏、贺氏,皆号藏书之多,至十万卷。其后齐斋倪氏、月河莫氏、竹斋沈氏、程式、贺氏,皆号藏书之富,各不下数万卷余”[5]的盛况。元代赵孟頫藏书数万卷,在当时数凤毛麟角;明代后期开始,湖州地区涌现一批闻名江浙的藏书楼,如归安姚翼的“玩画斋”、武康唐尧臣的“万卷楼”、吴兴沈节甫的“玩易楼”、归安茅坤茅元仪祖孙的“白华楼”等,藏书均万卷以上[6]。不仅如此,宋代湖州寺院藏书开始出现,道场山妙觉寺建观音藏殿,藏《大藏经》5480卷;菱湖圆觉寺和资福寺刊刻了整部《大藏经》。无疑,藏书家群体出现,及藏书文献编纂整理工作,对地域文化传承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4.民国留学潮。在20世纪初的30年,留学成为大潮,留学日、美、法、苏等国高潮迭起。为提倡科学与民主,一批湖州人在思想文化和教育科技领域也开始对强国之路的探索,有志青年纷纷选择东渡,去亲身感悟东瀛崛起的奥秘,形成20世纪一股留日浪潮。当时湖州荻港章氏家族出国留学人数最多。沈谱琴、徐一冰、杨乃康、徐炳坤、张宗绪等学子学成归国,在湖州与浙江其他地方创办新式学堂,举办实业教育,发展湖州乃至浙江的教育事业;俞同奎、章鸿钊、梁希、沈尹默、钱玄同、陈嵘、蔡远泽等学子归国后,成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事业和科学事业的开拓者。国学宗师章太炎门下聚集一批旧学功底深厚、变革意愿强烈的莘莘学子,其中就有后来名满天下的北大“二钱”“三沈”“五马”。追求新知的留学是中国向近代化转型历史的一个切片,承载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在动荡岁月里的青春梦想。

(三)“博雅浙学”与湖州耕读文化个性和精神

浙江湖州地区耕读文化具有中华耕读文化普遍的核心内涵,同时它作为中华耕读文化的一个地域分支,因其独特的外部环境和文化传统,又孕育了独具特色的耕读文化个性。

湖州耕读文化的个性与精神即“博雅”。通過该区域耕读文化传承典范的梳理分析,即可以窥见其耕读文化符号的博通多元。清代学者全祖望著《宋元学案叙录》中多次以“浙学”概括浙江的学术源流及特色,他认为“浙学”学术渊源与胡瑗在湖州讲学时形成的 “湖学”相呼应。继全祖望之后,章学诚以“浙西尚博雅”总括浙西之学。可以说,浙北文化个性和精神所在即“博雅”,而“博雅”也是湖州耕读文化的个性与精神。唐宋以后“浙学”繁盛,耕读文化符号多元化,蕴含了设书院私塾、各宗族以公田及公产助学、社会贤达传授儒学经典,以各种传统文艺、民俗形式寓教于乐,等等。人们重视编写宗谱、家谱,注重传承族规与家风伦理,并在各地方村落设立楹联、碑记等,这些都使得耕读文化内涵更为丰富。

“博雅浙学”为现代文化教育理念提供内生性文化资源。古代耕读文人多有执教民间的经历,受耕读文化熏陶的士人(生员)融入民间,除了普及儒家要义外,也把耕读的价值观念传递于众。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后世耕读文化蕴含了学用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丰富内涵。当下,“浙学”蕴含了务实、立德、担当、博通、绩学等5个方面的价值意义。基于博雅浙学视域,地处浙北的湖州耕读文化有了更为厚重的底蕴,这些精神遗产通过各种途径对湖州区域社会心理产生了影响,在耕读文化精神作用于区域社会心理的过程中,其关于“博雅”的精神遗产无疑对湖州区域社会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从而铸就了湖州特有的文化个性与传统。

二、湖州耕读风尚的时代传承与发展

(一)农村文化礼堂

农村文化礼堂是传统文化礼仪传承的有效载体。据了解,浙江省于2013年正式启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7年来浙江各地已累计建起覆盖80%以上农村人口的1.24万余家农村文化礼堂。在湖州地区也不乏浙江多种形态的“样本礼堂”,如安吉县天子湖镇高禹村建有浙江首家村级数字影院,至今已播放电影1 800多场,村内还设有图书馆和移民文化展示馆;再比如安吉昌硕街道双一村,该村有一座“朱氏宗祠”改建的文化礼堂,定期举行家风家训传承,延续乡村文脉;安吉县孝源街道尚书干村自2013年起积极打造品牌文化节庆“尚书文化节”,复兴成人礼、开笔礼、成童礼、谢师礼等传统礼仪活动,目前是全县乃至湖州市唯一的传统文化礼仪传承基地。文化礼堂建设不仅提供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更促成了世代生活在这方水土上的人们更深入地挖掘并传承自己的文化之根。据悉,浙江省委省政府于2018年制定了《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实施纲要(2018—2022年)》,标志着新一轮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大幕已经全面开启。

(二)城市书房

城市书房是集阅读、展示、沙龙、休闲于一体的文化驿站,是信息化、新媒体与新的阅读期待共同催生的产物,城市书房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公开、公共、共享的高品质文化空间和交流平台。作为一项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品质化提升的文化工程,它将成为城市新的文化符号和精神地标。“城市书房”是2018年湖州市政府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同时也是2018年度市政府55件重大事项之一。湖州市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享用”的基本原则,计划3年时间(2018—2020年)在全市范围布点建成30个免费开放、无人值守、自助服务的城市书房(其中湖州市本级15个、三县共15个),形成以市图书馆为核心、各县区图书馆为骨干、城市书房网络为特色、乡镇(街道)图书室为补充的现代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该项目已于2017年底全面启动。截止目前,全市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城市书房9家,在建3家,已开放的城市书房共接待读者8万余人次,借阅图书3.5万余册次。

(三)农耕文化与传统文艺民俗

近年来,湖州注重将农耕文化与传统节庆、民俗风情衔接,丰富现代耕读文化内涵,助推农耕文化提档升级。目前已发掘了桑基鱼塘、珍珠文化、竹文化、茶文化等农耕文化,成立了全国首个农业文化遗产院士专家工作站——桑基鱼塘院士专家工作站,全省首个休闲农业产业研究院——浙江大学湖州休闲农业产业研究院。湖州立足产业特色和物产资源,注重农耕文化与传统节庆、民俗风情、特色农产品衔接,大力发展富有特色的农事节庆活动。现如今,德清枇杷文化节、南浔鱼文化节、安吉白茶开采节等农事节庆活动声名远播,涌现出了南浔桑基鱼塘历史文化馆、德清欧诗漫珍珠博物院、长兴大唐贡茶院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历史价值的农业博物馆,湖州南浔鱼文化节还被认定为国家级示范性渔业文化节庆。

(四)耕读文教

时下,浙江省内自幼儿园至中小学,许多学校已开设“农耕教育”体验课程。如杭州某幼儿园开设“农耕教育”的课程,作为食育课程中的一部分,让幼儿园小朋友参与收割水稻,多一些“农耕体验”;湖师附小教育集团将农场搬进校园,孩子们变身快乐小农夫;德清县实验学校近年来组织学生参观莫干山镇农耕文化展示馆,体验原生态传统农耕文化;湖师附小教育集团于2017年成立了“寻访老字号小队”,旨在通过对湖州老字号的寻访,让更多的人了解、传承湖州的老字号,为保护、发展湖州的老字号提出建议。此外,围绕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再造,近年来台州椒江区教育局着力开展椒江乡土文化读本编写工作,用鲜活的乡土教材传承区域文化、历史和精神,也给现代教育诸多新的启发借鉴。

三、耕读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径

(一)核心要义:理性辨析传统区域文化教育资源,推进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

首先,明晰传统文化与高等教育之间潜在的深层次联系。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和制约,具有隐蔽性、潜在性和民族差异性特征。理性认识建立在传统农业社会基础上的农耕文化、与建立在工业社会甚至信息社会基础上的现代大学文化,二者所遵循的观念精神世界冲突,两种文化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社会心理、交往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性;同时又能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选择性与创新型特征。当下的高等教育应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加以判定,站在外来开放的角度辨析传统区域文化教育资源,以“主动适应”思想推进教育改革,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助推传统文化与大学教育交融补充,发挥区域文化资源服务当代高等教育变革的应有价值。

其次,耕读文化资源蕴含着重要的内生育人价值。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人之成长发展,二者具有互为表里的特殊关系,在推动文化传承普及落地的同时,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实现学生能动发展,是德育工作的应然价值追求。育人者在思想意识层面充分认识浙江精神及浙江传统文化底蕴的博大精深,对文化资源的内生性与学生成长发展的关系有清醒认识。浙江历史源遠流长,人文荟萃。这里有大禹“因势利导,敬业治水”、有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有以叶适为代表的“务实而不务虚”的永嘉学派、以陈亮为代表的“义利双行”的永康学派、并有黄宗羲的“工商皆本”、龚自珍的“不拘一格降人才”,以及王充强烈的批判精神,王阳明的开拓创新思想,等等,这些“浙学”文化特质都给浙江精神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做出了突出贡献。一方面,应依据社会客观现实和实际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区域社会文化资源的内生性价值,围绕地方高校与区域城市命运共同体的新需求,面向未来人工智能和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新视野,研究区域文化资源融入当代高等教育的变革发展的路径,为建设富有中国特色区域高等教育提供思路与出路。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育人团体应科学把握“浙学”文化现象中蕴涵的核心价值观内涵,推进“浙学+”思政育人体系构建,以“浙学”先进文化资源内生性激发个体发展自觉性,推动学生主体人格培育助推体系落地,推动传承与化人作用机理的协同与创新。教育活动层面,重视区域文化传统建构自我发展新模式,助推文化自觉与“精神自我”塑造统一。

(二)基本前提:构建“浙学+”思政育人体系,推动文化普及交流创新

不断完善思政育人规划引领机制,完善“浙学+”文化实践育人共同体系建设。在基本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实践路径与保障层面积极推进育人体系建设,强化学校与社区互动。

首先,教育理念上既重视正规教育系统,又重视社会教育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社会教育,特别是社会传统风尚对个体发展的教育性价值。学校充分挖掘“浙学”内涵,积极做好顶层设计,统筹把控育人资源保障、载体平台、实施路径等,形成系统化、实效化、科学化的德育人才培养机制。其次,在教育内容及实践路径上,积极主动构建更为全面的社会支持体系,探索建设“浙学+”文化实践育人共同体,依托社区实践这一有效载体,将社会潜在的育人资源转化为现实的德育资源。做到重视社会传统教育,将其融入中小学教育的体育、德育、美育、综合实践活动。再次,教育制度上落实推动校社文化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围绕“人”的成长发展,在学生德育目标设计、工作任务安排、组织实施3个宏观层面做好学生主体德育规划制度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家校合作,构建与学生成长需求相适应的资源服务群,为学生量身打造特色服务菜单,铺垫学生成长的人文化成德育之路。

(三)实践路径:在文化生活场域助推“浙学+”思政育人体系落地

既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立足学生社会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做好学校学生道德发展及德育工作现状的调查、分析与目标设计,又要秉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文化教育理念,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首先,深入文化生活场域,汇聚优秀社会文化教育资源。引导学校管理者协同一线教师、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等主动深入学生日常生活,经常走访学生家庭及学生实习单位,全面了解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及时把调查来的现象、问题、意见、建议等转化为核心问题。重视问题分析,深入了解、掌握学生发展的主观需求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偏差及矛盾。教师育人团体能够积极主动地运用区域文化这一优秀的社会文化资源,助力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文化生活场域中自觉接受并完成教育,进而实现文化普及交流创新。创设以“博雅浙学”文化为中介的社会实践交往平台,将道德教育置于交往生活的范畴中,通过典型示范引领培育道德共识,建立普遍性道德规范,推动文化传承普及落地。

其次,构建民主平等的教育交往关系。教育管理者应坚持以学生成长为第一要务,以首席学习者的姿态主动学习最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善于将“浙学”优质文化资源纳入育人体系,创新服务育人方式,在应对、解决核心问题的基础上,设计更具现实性与针对性的学生德育目标。抓好班主任、辅导员、一线教师等育人关键队伍,引导教师真正以生为本,积极关注学生的品行、知识、智慧与健康的发展;同时引导育人群体言传身教,主动将务实、立德、担当、博通、绩学等“浙学”文化精髓转变为对学生成长的积极影响因子,促进师生转变传统僵化、封闭的交往模式,增强师生交往的和谐相长性。

再次,積极搭建个体成长的实践锻炼平台与文化传承平台。进一步发挥大学生服务中心创新型成长平台作用,依托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主题教育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文化普及交流创新发展;着力挖掘浙江省域内长期积淀的文化成果,不断丰富文化现象和文化产品,增加文化产品中的价值观内涵,筑牢教育的根本基础。

四、结语

浙北地区耕读文化因“浙西”博雅之学而有了更为厚重的文化底蕴,蕴含了尊师重道、博通绩学、文化传家、经世致用、务实担当等诸多文化个性和精神。当下,蕴含务实、立德、担当、博通、绩学等价值意义的浙学进一步延伸了耕读文化内涵,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文化教育理念显现。这些内生性精神遗产通过各种途径影响并作用于区域社会心理,对区域教育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铸就了区域特有的文化个性与文化教育风貌。在“浙学+”文化实践育人体系中统合相关议题,有助于服务区域教育现代化进程,助推区域文化研究工程取得实效。值得注意的是,耕读文化基于农业文明基础衍生发展,在科技昌明、经济趋同与文明交融的新时代背景下,如何从历史中总结经验、寻找智慧,避免单纯为历史而历史,如何助推由历史衍生及选择而成的传统文化服务于教育现代化进程,特别是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作深入思考。同时,在国际化环境中坚守和把握“放眼世界”与“立足本土”的张力,也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523.

[2][唐]李延寿撰.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1741.

[3][唐]李延寿撰.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2741.

[4]李学功等.郡望吴兴族鉴南浔:沈氏宗姓文化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7:40-44.

[5][宋]周密撰,张茂鹏点校.齐东野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3:217 .

[6]中国国家人文地理·湖州[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7:184.

(责任编辑:刘宇)

Study on the Countermeasures of Integrating

“Liberal” Zhejiang School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ystem in Regional Universities

WANG Yajing

(Huzhou University, Huzhou, Zhejiang 313000,China)

Abstract: “Liberal” Zhejiang School is rich in endogenous cultural resources. Based on the education culture of Huzhou in northern Zhejiang,we will comb the typical examples of “liberal” cultivation and reading culture inheritance from history and reality dimensions,and analyze the ideological aim and moral essence of this culture, excavate the endogenous value of its resources, and explore the reference and enlightenment of “Zhejiang School” to education modernization,and finally explore how to construct a system of “Zhejiang School+”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ractice education.

Key words:  “Zhejiang School+”; farming cultur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
移动互联网在青年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