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高边坡预应力锚索加固施工工艺

2021-06-01 08:44
工程技术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锚孔钢绞线张拉

广东冠粤路桥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1400

1 工程概况

广东省某高速公路K8+480~K8+735左侧高边坡含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六个级别,具体坡率分别为1∶1、1∶1.25、1∶1.25、1∶1.25、1∶1.5、1∶1.5。根据钻探资料及野外地质调绘成果,边坡主要由第四系坡积粉质黏土和侏罗系粉砂岩及其风化层组成。根据工程地质调绘成果,场地岩层产状为320°∠20°,岩石节理裂隙较发育,发育2组节理,产状分别为220°∠80°和320°∠68°,产状与左侧边坡呈顺向坡,对边坡稳定性较为不利。因此,对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计算可知,其安全系数为1.143,边坡欠稳定。为了稳定边坡,施工人员采用预应力锚索框架对边坡进行加固处理。

2 高边坡加固方案

拟在第一、三级边坡处设置非预应力的锚杆框架,在第二、四级边坡处设置预应力锚索框梁,锚索框架尺寸为3m×3m,设置6索、4孔预应力锚索,并根据边坡特点布置方案,边坡的上、中、下排锚索总长L=24m,单孔设计吨位为600kN,锚固段长10m。

2.1 边坡框架梁的布置

锚索地梁框架的施工采取浇筑成型的方法,材料为C30混凝土,在竖肋基础上铺设砂浆层(按5cm的厚度标准控制),按规范完成钢筋的加工和安装作业,保证其具有尺寸合理性与结构稳定性,框架嵌入深度为30cm。

2.2 锚索的布置

锚索选用分散压力型锚索,共划分为3个单元。施工所用的钢绞线采用直径φ15.2mm、抗拉强度标准fpk=1860MPa的低松弛、高强度预应力普通钢绞线,配套挤压套、挤压簧等相关装置,用于固定钢绞线,使其稳定在钢质承载体上。

3 锚索施工工艺

3.1 锚孔钻进作业

(1)锚孔位置测量。坡面检查合格后,以设计图纸为准,于坡面测量锚孔位置,孔位误差不得超过±2cm,锚孔偏斜度不应超过5%,否则容易导致成型锚孔的孔位难以满足要求。

(2)钻机就位。根据施工要求,搭建稳定、承载能力高的脚手架,参照前述测量的锚孔孔位,将钻机调整到位,并采取固定措施,确保钻进过程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3)钻机选择。采用空压机供风,潜孔钻机无水干钻成孔,禁止水冲成孔;使用钻头直径不得小于设计孔径。

(4)钻进方法。采用无水干钻,此方式可以有效减少施工对现场边坡岩土体的干扰,从而保证孔壁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以锚固地层的地质条件、钻机运行性能为主要参考依据,合理控制钻孔速度,按规范施工,最大限度地减小钻孔的规格偏差。

(5)孔径、孔深控制。严格控制孔径和孔深,钻头直径略超过设计孔径,待钻进至指定深度后,稳钻1~2min,其目的是避免孔底尖灭问题。

(6)锚孔清理。钻孔后用高压空气(0.2~0.4MPa)清理,吹去孔内的岩粉以及附着的水体,保证钻孔可达到相对洁净的状态,使浆液能够与孔壁岩土体稳定黏结,进而发挥出浆液的性能优势。

(7)锚孔检验。钻孔成型且经过全方位的清理后,对孔位、孔深、孔径进行全面的检查。

3.2 编束锚索

(1)下料。详细检查钢绞线,不可存在扭曲、交叉等异常现象,各钢绞线均要具有顺直、均匀、洁净的特点。以设计尺寸为准,合理控制下料量,锚索下料长度=工作长度+设计长度,长度方面的误差应控制在±50mm以下,张拉段的预留长度(工作长度)为1.5m。根据要求精准切割钢绞线,以机械切割的方式为宜,不可用电弧切割。

(2)导向帽的接装。隔离支架成型后,在锚索体的底端设置导向帽,通过该装置的应用,保证下锚的顺畅性。为充分发挥导向帽的作用,要求在加工及拼装中精准控制尺寸,制作误差应在5mm以下,拼装定位误差应在20mm以下。

(3)线环的架设。线环以塑料、钢两类材质较为合适,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导致锚筋体受损,不宜采用木质型隔离支架。

(4)塑料套管的配套。塑料套管应兼顾材质、型号及规格,各方面均要满足要求,所用的塑料套管还需要具有足够的强度,以便抵御加工和安装期间的破坏性影响,避免受损。若存在接头,宜在接头处采取捆绑处理措施和密封措施,确保该处具有稳定性和严密性。

(5)注浆管。注浆管采用φ22cmPVC管,注浆管应具有强度高、完整性好、严密性优的特点,精准控制注浆管的安装位置,其头部与锚筋体末端的距离以50~100mm为宜。注浆管长度=锚索计量长度-10cm。

3.3 下锚

提前详细检查锚筋体,如检查是否存在缺陷、是否附着杂物等,若有则需要及时清理干净。各项准备工作均完成后,将锚筋体下至孔内,随后检查质量情况,确保无误则可进入后续施工环节。

3.4 注浆施工

(1)注浆的制备。注浆采用M30水泥砂浆,遵循随拌随用的原则,尽可能缩短浆液拌制成型至注浆期间所耗费的时间,以免因时间过长而影响浆液的质量。

(2)注浆。注浆浆体的强度应略高于设计强度,根据现场施工要求及时生产适量的浆液,采取孔底返浆的方法,以便高效完成锚孔注浆作业。注浆工作人员要密切关注注浆压力,应控制在0.5~1.0MPa,具体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同时观察孔口处是否有返浆现象。若该处返出新鲜的泥浆,则表明锚孔已经注满浆液,可结束注浆施工作业。

3.5 张拉施工

当锚索体浆液凝期达到15(加早强剂)~20d、锚梁混凝土强度大于设计强度80%后,方可进行张拉。

(1)张拉方法。①张拉作业前必须对张拉机具和仪器进行标定、调校。锚具使用OVM15-4型,均采用φ76mm钢套管配套。②锚具安装应与锚垫板和千斤顶密贴对中,千斤顶轴线与锚孔及锚索体轴线在一条直线上,不得弯压或偏折锚头,确保承载均匀同轴。③为了使钢绞线受力均匀,在成束张拉之前,锚索体应顺布平直。首先用小千斤顶对钢绞线进行单根分别张拉,确保钢绞线平顺和均匀受力;然后取0.1~0.2倍设计张拉力值对锚索进行1~2次预张拉,确保锚固体各部分接触密贴;最后按设计锁定吨位进行张拉锁定。④锚索张拉分5级进行,即设计张拉力的25%、50%、75%、100%以及120%,除最后一级需要稳定20~30min外,其余每一级需要稳定2~5min,并分别记录各种情况,如锚头位移、锚座变形、油表读数变化等。

(2)锚头封锚。锚索锁定后,做好记号,观察3d,没有异常情况即留长10cm后用手提砂轮机切割多余钢绞线。最后用水泥浆注满锚垫板及锚头各部分空隙,并按设计要求支模,用C30混凝土封锚处理。

3.6 框架梁施工

(1)施工程序。测量放线→锚梁开挖→支立模板→绑扎钢筋→安装锚索孔口钢套管→安装螺旋筋→安装锚具(钢垫板)→现浇混凝土→混凝土养护。

(2)基础底面处理。基底用2~5cm厚水泥砂浆找平,遇边坡有局部超挖较大悬空处时用浆砌片石嵌补。设计截面尺寸为40cm×40cm,采用C30混凝土浇筑,框架梁入土深度为30cm。

(3)钢筋制安、混凝土浇筑和养护。钢筋的制作、绑扎、下料、弯制、焊接必须按设计或有关技术规范要求施作。①锚索地梁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将锚具中的螺旋钢筋、钢套管和锚垫板按设计要求固定在纵梁钢筋上,方向与锚孔方向一致,摆放平整。②锚索框架按设计分片施工,相邻两片框架横梁接触处留2cm宽伸缩缝,用沥青麻筋填塞,填塞深度为10cm。③浇筑混凝土时必须用振动棒振捣密实,尤其是锚孔周围钢筋较密集,应仔细振捣,保证质量。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用草袋覆盖洒水养生至张拉龄期。

4 高边坡加固的监测方法及监测结果

4.1 监测点布置情况

分别在二级边坡和四级边坡顶断面横向间距60m、30m处设置位移桩,共4个;在K8+565及K8+630二级平台各设置1个测斜孔;在二级、四级坡面共安装5个锚索计。

4.2 监测数据成果及分析

(1)表面位移监测成果如表1、表2所示。

表1 K8+480~K8+735高边坡监测数据汇总表 单位:m

表2 K8+480~K8+735高边坡监测成果分析表 单位:mm

(2)深部位移监测成果如表3所示。

表3 K8+480~K8+735高边坡深部位移监测成果 单位:mm

(3)锚索应力数据汇总与分析如表4~表5所示。

表4 K8+480~K8+735左侧边坡锚索张拉数据统计表 单位:kN

表5 K8+480~K8+735左侧边坡锚索应力变化量表

4.3 结论

监测结果显示,各锚索应力值均高于设计值,位移速率小于规范限值,边坡基本处于稳定状态。这表明采用预应力锚索对边坡进行加固可最大限度地利用土质的内在强度和潜力,加强边坡自承和自稳能力,改善工程结构的应力状态,提高边坡的强度,以确保边坡长期处于稳定状态。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预应力锚索施工工艺是一种施工便捷、质量可靠的高边坡加固方法,将其应用于高速公路高边坡加固中具有可行性。在工程施工中,工作人员需以实际情况为立足点,合理优化预应力锚固施工工艺,加强对原材料质量的控制,由具有资质的人员施工,构筑完善的加固体系,保证高边坡的稳定性。

猜你喜欢
锚孔钢绞线张拉
煤矿巷道支护钢带锚孔智能识别与定位
智能张拉技术在预制T梁施工中的应用
可测深注浆管在锚固工程检测中的应用
中长锚索支护工艺研究与应用
大长细比斜跨拱肋的空间吊杆张拉方法研究
基于LC振荡的钢绞线应力测量研究
数控张拉技术在预应力梁预制工程中的应用
钢绞线锚入式预制砼框架节点构造及试验
公路工程路基高边坡施工实施策略
钢绞线千斤顶在吊装工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