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秸秆“变身记”
——玉门市农村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综述

2021-06-02 09:19刘诗吟
甘肃农业 2021年5期
关键词:木炭生物质废弃物

刘诗吟

“凡有石油处,就有玉门人。”在河西走廊的西端,有这样一座城市,它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是“铁人”王进喜的故乡,也是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它凭借着“石油”闻名中外,同样也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培育出了枸杞、人参果、韭菜、羊肉等特色农产品,农业发展成果斐然。然而,伴随着农业快速发展以及工业制品的普及和基础设施的不断提高,玉门人也迎来了新的问题,大量多余的秸秆处理问题成为人们面临的新的难题,简单粗暴的秸秆堆放或者秸秆燃烧带来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人居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

在新的发展时期,为缓解秸秆处理带来的难题,玉门市依托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着力推进秸秆能源化、商品化利用,将大量的玉米、蔬菜、花卉秸秆等农业废弃物通过处理,生产出农户生产生活所需的生物质气、生物质木炭、木醋液、木焦油等清洁能源。过去让人头疼的废弃物,通过专业处理,换了一身“科技外衣”,摇身一变成为了惹人喜爱的农村新能源,为人居环境改善和乡村振兴注入了新鲜能量。

秸秆“换”来的幸福生活

暮春时节,阳光已经变得热烈,河西的日光尤甚。随着夏日时节的即将到来,明媚的春天迈着优雅的步伐缓慢走出舞台,红花热烈,绿茵渐盛,一路上,在一望无际的戈壁中,竟也能看到盈盈绿色来。

去往柳河镇官庄子村的路上,同行人员在惊讶河西地区宽阔平坦的同时,更惊讶所过村庄的干净与整洁。在过去,人们印象中随处摆放的作物秸秆、路边焚烧的黑色污迹、泛着异味的沟渠、烟熏变黑的屋墙统统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宽敞整洁的水泥路、一尘不染的屋墙和路边新生的绿树红花,周边农户在地里挥汗耕耘,过去人们眼中“脏乱差”的村落悄然变了模样。

柳河镇官庄子村

和煦的阳光照进赵玉娟家的院落,正午时分,赵玉娟的母亲在家中扫地喂羊,而她刚刚干完农活,骑着三轮车回到家,将手中的农具拾掇好放在一边,烧水洗菜,开火准备做午饭。

“我们家用的是生物质气,火力强劲,只需要把开关一拧,马上就能做饭,很方便,还不用花钱。”赵玉娟说。

赵玉娟家2014年就用上了生物质气,一家每年能用500方,都是用玉米、花卉、辣椒、茄子等秸秆和农业废弃物置换来的,基本不用花钱,不仅实现了“用气自由”,同时还能保持家中环境整洁,生活幸福感不断提高。

说起过去,赵玉娟笑着说:“过去这些多余的秸秆让我很头疼,不知道怎么处理它。现在好了,有人帮我们处理,用它还能换气,方便极了。而且过去干完活回家想要生火做饭还得拾柴、烧柴,常常把院子里弄的烟熏火燎,墙烧得黑乎乎不说,对我的气管也有影响,现在回家打开火就可以做饭了,跟城里一样。”

在官庄子村,有许许多多同赵玉娟家一样的家庭,过去他们头疼不已的废弃物如今却成为了生物能源的“兑换券”,收集起这些农业废弃物,去村子上的回收点换气成为了他们最高兴的事情。这不仅方便了他们的生活,还能够节省生活成本,改善生活环境,可谓是“一举多得”,随着玉门市整市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为老百姓们“换”来了生活便利、环境美化、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赵玉娟正在使用生物质气做饭

生物能源显“神通”

在甘肃盛泰嘉农牧有限公司厂区,加工生产线轰隆作响,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工作着。在秸秆炭化加工车间,可以看到一摞摞摆放整齐生产完成的生物质木炭。

秸秆压块

秸秆压块生产

秸秆储存

盛泰嘉公司总经理魏永忠为我们介绍:“这些木炭就是由周边老百姓用来兑换生物质气的柴草秸秆、树枝树叶加工制成的,这些生物质木炭安全环保,用于食品熏烤不含致癌物质,在省内各地及青海、山西、广东等地非常畅销。”

2009年,甘肃盛泰嘉农牧有限公司(原为“甘肃西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在玉门市柳河镇、花海镇两个乡镇投资建成了可“变废为宝”的两个生物质气化站。

为了有效解决农村废弃柴草秸秆多、树枝树根多、田间地头乱堆乱放、房前屋后柴火成山等“老大难”问题,公司采取“秸秆银行”模式进行经营,动员农户每吨秸秆折价200元进行入股,入股农户可随时兑换生物质燃气、木炭等所需产品;而不入股的农户依旧可以利用自家的农业废弃物以每吨秸秆换100方气的方式推动秸秆回收利用和生物质气的广泛使用。

为使生产能力和社会效应进一步全面发挥,盛泰嘉公司积极研发,生产技术成熟,取得了10项发明专利。下一步,公司将继续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升级生产技术,扩大覆盖范围,生产优质的有机肥“炭基肥”实现炭化还田,进一步解决土壤板结问题。

“在这十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新能源的研制与推广,以生态保护、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农民增加收入为前提,以科技研发、科学生产为手段,建成了生物质破碎、烘干、压制、干馏、产气、制炭一条龙生产线,以1吨秸秆产300方气、300公斤木炭、300公斤木醋液、20公斤木焦油的标准将秸秆综合利用,将秸秆资源‘吃干榨净’。”魏永忠说。

提起公司的现代化工艺,魏永忠骄傲不已,侃侃而谈:“这两年,我们还新研发了生物质釜式干馏制炭气油液联产系统技术,它采用干馏炭化同气化相结合的新工艺,在生产多种新能源产品的同时,实现了生物质炭、气、油、液等产品的工业化生产和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循环利用,有效解决了生物天然气化技术存在的弊端,使生物质能转换和利用技术实现了优化升级,在实现生态效益的同时,经济效益也得到保障。”

如今,在玉门,生物能源已经成为了老百姓口中司空见惯的词汇,新能源为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更大的便利,农户的清洁意识与环保意识也有大幅提升,农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小秸秆,大能量

“我们玉门的秸秆利用主要分三个方面,一个是秸秆的燃料化利用,现在主要依托花海镇和柳河镇建成的两条生物质颗粒加工线,主要负责推动农作物秸秆燃料化利用;再一个是饲料化利用,主要是将秸秆进行专业处理后喂养牲畜;第三个是肥料化利用,目前正在研制开发炭基肥和其他有机肥。在项目带动下,全市的秸秆利用率从2019年的87.1%提升到了现在的91%,秸秆的综合利用水平持续提升,农民意识也有明显提高,环境面貌得到改善。”玉门市农村能源和人居环境改善服务中心主任张玉龙为我们介绍。

处理生物木炭

花海镇中渠村

近年来,在全省推进农村能源转型升级实践的背景下,玉门市把农村能源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秸秆资源,按照“因地制宜、综合利用、讲求实效”的建设方针大力发展生物质气化工程。2014年至2015年,先后投资1200万元和500万元,在花海镇、柳河镇分别新建生物质气化工程两处,通过“生物质釜式干馏制汽油液联产”技术加工秸秆生产出生物质燃气、高温木炭、木醋液等产品。

自运行以来,两处工程年处理秸秆5000吨,产燃气80万立方米,产高温木炭和木醋液过千吨,生产的燃气通过地下管网全部输送到周围700户农户家中,成为农户稳定、廉价的生活用能,高温木炭和木醋液全部对外销售。工程不仅吸纳当地60名农民就业,还解决了农村柴草乱堆等问题,实现了变废为宝。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于乡村振兴,加大各方支持,不断研发新技术、新工艺,加快建立政府推动、农户参与、市场化运作、多种模式互为补充的秸秆收集储运服务体系,强化宣传教育,进一步加强秸秆利用的水平和层次,以绿色、生态的农村新风貌迎接乡村振兴。”张玉龙坚定地说。

废弃秸秆变资源,生物能源可循环。乡村风景展新貌,绿水青山带笑颜。在玉门市的努力下,秸秆的资源化利用不仅为老百姓带来了新能源的福音,更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迈步向前作出了积极努力。虽然目前来看,农村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开发仍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但是玉门用一根小秸秆焕发的大能量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正确引导下,玉门的天空会变得更蓝。

猜你喜欢
木炭生物质废弃物
生物质水暖炉 农村节能减排好帮手
制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废弃物的产业
生物质炭添加对土壤氧化亚氮排放影响的研究进展
生物质发电:秸秆变燃料环保又增收
生物质挥发分燃烧NO生成规律研究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水泥回转窑处理废弃物的分析
电子废弃物
落雪的夜
欧式城堡——木炭与色彩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