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在重庆市举行饲料原料营养价值数据库和饲料中玉米豆粕减量替代技术方案发布会,全国饲料行业企业代表公开发出“推进玉米豆粕减量替代,共同维护饲料粮供给安全”的倡议。
会议指出,保障饲料原料有效供给,是提升畜牧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基础。为广辟原料来源,提升利用水平,农业农村部成立全国动物营养指导委员会,组织构建我国自主的饲料原料营养价值数据库,标志着饲料行业从依赖国外数据向构建本土基础数据的转变,以此为基础推出玉米豆粕减量替代技术方案,有助于充分发掘利用本土饲料资源,推动饲料配方结构多元化,提高畜禽养殖的饲料报酬,减少饲料粮不合理消耗,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会议要求,全行业要协力营造“抓创新、用科技”的良好氛围,打造绿色高效的饲料产业,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4月20日,2021年中国农业展望大会在北京市召开。大会主题为“稳预期 固安全”,发布了《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1—2030)》,对未来10年中国主要农产品生产、消费、贸易形势进行预测分析。
会议指出,2020年我国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粮食产量连续6年保持在650亿千克以上,2020年年末生猪存栏已恢复到2017年的92%,农产品市场供给总体充足。2021年,我国春耕生产进展顺利,冬小麦、冬油菜种植面积均稳中有增,玉米种植面积明显增长,2021年全年玉米供给特别是饲料粮保障有较好基础,生猪产能持续恢复、猪肉价格有所回落,2021年6月、7月生猪存栏可望恢复到正常年份水平。
会议强调,当前国内外农产品市场运行的不确定性增大,大会通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需形势会商和发布,来引导市场预期、服务生产经营,契合形势需要和各方诉求。要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市场监测分析和预警体系,加快新技术应用,切实发挥好信息在稳预期、固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
会上发布的《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1—2030)》预测,2021年中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口粮绝对安全有保障,玉米种植面积将增长4%以上,猪肉产量增长约20%,农产品价格有望保持总体稳定。未来10年,中国农业结构将不断优化,发展质量效益持续提升,玉米、猪肉、奶类等产量年均增速在2%以上,玉米、大豆单产将明显提高,农产品国际贸易更加活跃、贸易伙伴更趋多元。
4月8日,农业农村部召开脱贫地区产业发展工作视频会。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强化创新驱动,加大政策扶持,健全产业链条,补齐要素短板,促进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内生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有力支撑。
会议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要坚持长期培育和支持,坚持健全产业链,坚持联农带农,务实推进脱贫地区产业发展。要编制产业发展规划,突出资源优势,优化产业布局,聚力打造全产业链。要加快高标准农田、产业路等交通设施和冷链物流设施建设,补齐产业发展短板。要促进产销有效衔接,培育特色品牌,深入开展消费帮扶。要培育壮大经营主体,健全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企业、合作社和小农户密切合作、利益共享。要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建立产业技术顾问制度。
会议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切实履行脱贫地区产业发展牵头职责,加强沟通协调,对接落实好各项产业帮扶政策。推动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和脱贫县涉农整合资金重点支持产业发展,继续实施好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扩大中央财政对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以奖代补试点范围,脱贫县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保障特色产业用地需要。同时,会议通报了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乡村振兴局等10部门印发的《关于推动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各省(区、市)农业农村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