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假期校外生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21-06-02 15:26张文玉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21年2期
关键词:补习班

摘  要:报告利用“中国儿童校外生活调查”数据,对幼儿园、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儿童的假期校外生活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儿童假期生活照料以父母和祖父母/外祖父母照料为主,校外生活中课外班、走亲访友、外出旅游的参与率较高,且假期睡眠状况良好。城市和家庭背景良好的儿童假期校外活动的参与率更高。相比于兴趣班,儿童在课外班类型上更偏好补习班。不同父母外出务工状况和不同学段儿童的假期校外生活状况存在差异。

关键词:校外生活;儿童照料;补习班;兴趣班;课外班

中图分类号:G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502(2021)02-0066-18

作者简介:张文玉,北京大学博士,北京育灵童教育集团教育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

一、引言

随着社会經济的发展,家长的教育观念不断增强,对子女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如何充分利用儿童校外时间,安排好儿童校外生活,促进儿童个体在激烈的教育资源竞争和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众多家长关心的问题。诸如如何利用课外时间巩固儿童课内学习效果、弥补课内学习的不足,如何利用课外时间拓展儿童的兴趣,开阔儿童的眼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等问题都是家长关注的焦点问题。

就学术研究而言,儿童校外生活早已成为学者关注的话题,其中对儿童课外补习(或称影子教育)的关注尤甚。不少研究利用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数据对儿童校外生活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例如,林晓珊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hina Education Panel Survey,缩写为CEPS)2013~2014基线调查数据,对儿童课外补习状况进行了分析,发现独生子女家庭、亲子关系良好的家庭和中产阶层家庭儿童更多地参与了课外补习,购买课外补习服务就是“购买希望”。[1]庞圣民利用200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8)数据分析了课外补习对城乡教育公平的影响,发现课外补习主要受益人群是非重点初中的城镇子女,农村子女则被排除在外,课外补习扩大了城乡教育不公平。[2]魏易利用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与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合作收集的国内首个专门针对家庭教育支出的“2017年中国教育财政家庭调查(CIEFR-HS)”数据对2016年下学期和2017年上学期全国学前和中小学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支出总体规模进行了估算,发现家庭教育支出总规模约19042.6亿元人民币,占2016年GDP比重达2.48%。[3]

对课外补习的研究,为我们了解儿童校外生活提供了有益的视角,也让我们看到儿童校外生活对家庭、教育公平和教育支出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凸显了儿童校外生活研究的重要性。但问题在于:第一,儿童校外生活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并不只包括课外补习,还包括家庭照料、外出旅游等多方面的内容,而现有研究对这些方面较少关注;第二,对学龄期儿童而言,与学期中的短期课后生活安排不同,假期是其可以集中安排校外生活的时间,对其发展影响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然而现有研究对儿童假期校外生活的关注不足。那么,包括假期课外补习在内的儿童假期校外生活的整体状况是怎样的?不同个体和家庭状况的儿童假期校外生活有何差异?利用“中国儿童校外生活调查”数据,本报告将尝试回答上述问题。

二、儿童假期生活状况

假期生活是儿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假期生活情况不仅包括学习情况,还包括其家庭照料情况、社会交往情况和休闲娱乐情况等方面。而有关儿童假期生活的研究,关注较多的是儿童假期学习生活状况。在本部分,我们将通过搜集到的数据,对包括儿童假期学习状况在内的假期生活状况进行描述,并比较不同类别儿童在这些假期生活维度上的差异,以期对儿童假期生活状况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

(一)儿童的假期生活照料情况

儿童生活监护状况对其发展有重要影响,不同监护类型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监护状况对儿童在学业、生理和心理发展等方面有重要影响。[4][5]在本部分, 我们按照父母照顾、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亲戚/保姆照顾、兄弟姐妹照顾、自己照顾和其他人照顾,对儿童假期生活照料情况进行了排序。举例来说,如果一名儿童假期的生活照料人包括父母和祖父母,那么在数据处理上归入父母照顾一类;如果一名儿童假期的生活照料人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亲戚/保姆、兄弟姐妹,那么在数据处理上归入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一类。研究主要发现如下:

1.儿童假期生活主要由父母和祖父母/外祖父母照料

图1显示了儿童假期生活照料的情况。可以看出,不论是暑假还是国庆节,儿童主要的假期生活照料人都是父母和祖父母/外祖父母,由亲戚/保姆、兄弟姐妹、自己和其他人照顾的比例较低。暑假由父母照顾的比例为52.49%,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的比例为40.65%;国庆节由父母照顾的比例高于暑假,为61.89%,国庆节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的比例则低于暑假,为31.12%。也就是说,在暑假和国庆节,儿童的监护类型或生活照料类型存在差异,国庆节儿童由父母照料的比例更高。差异性检验的结果显示,暑假和国庆节儿童生活照料类型的差异在1%的水平上显著。原因可能在于国庆节是儿童与父母的共同假期,父母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会尽量亲自照料子女生活。

2.女生由父母照料的比例高于男生

区分不同性别的儿童来看,不论是暑假还是国庆节,女生由父母照料的比例均高于男生。暑假女生由父母照顾的比例为54.71%,高出男生的50.32%;国庆节女生由父母照顾的比例为63.21%,高出男生的60.66%。比较来看,不同假期女生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的比例低于男生。暑假女生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的比例为39.24%,比男生的41.97%低2.73个百分点;国庆节女生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的比例为30.41%,比男生的31.77%低1.36个百分点。在亲戚/保姆照顾、兄弟姐妹照顾和自己照顾这几个维度上,不论暑假还是国庆节,女生的比例均低于或等于男生。差异性检验的结果显示,不论是暑假还是国庆节,男女生在生活照料情况上的差异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原因可能在于,出于安全考虑,父母会尽可能地将女生带在身边照顾,或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更加值得托付和信赖的照料人来帮助照料女生的生活。

3.暑假独生子女由父母照顾的比例低于非独生子女

表1统计的是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假期生活照料情况。可以看出,在暑假,非独生子女由父母照顾的比例为56.10%,比独生子女的47.70%高8.40%;非独生子女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的比例36.94%,比独生子女的45.63%低8.69个百分点。而在国庆节,独生子女由父母照顾的比例为61.99%,略高于非独生子女的61.87%;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照料的比例为31.82%,略高于非独生子女的30.64%。一般情况下,由于非独生子女家庭所存在的资源稀释效应(resource dilution effect)①,与独生子女相比,他们在获得的各项资源上均较少。但这里的数据显示,在暑假生活照料上,非独生子女更多由父母照料,独生子女由父母照料的比例反而低。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发现,在我们样本中的全部6238名独生子女中,有4462名,也就是71.53%均为城市户籍,因此推测暑假独生子女由父母照料的比例较低的原因,可能在于城市儿童父母由于工作原因,在照顾子女上精力不足。

4.学段越高,儿童由父母和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的比例越低

区分不同学段来看,不论是幼儿园、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还是初中学段,儿童的假期生活照料仍然以父母和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为主,但随着学段升高,由父母和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的比例逐渐降低。在暑假,从幼儿园、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到初中,由父母和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的比例分别为97.16%、95.92%、91.67%和87.90%,在国庆节这一比例分别为97.32%、96.33%、90.86%和87.36%。

但有一点值得注意,幼儿园儿童由父母照顾的比例低于其他学段儿童,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的比例高于其他学段儿童。原因可能在于,与其他学段儿童相比,幼儿园阶段儿童的照料需要投入更多精力,父母在自身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尽量选择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儿童。在“自己照顾”类别上,从幼儿园到初中,占比逐渐提高,特别是初中阶段,暑假自己照顾的比例为6.03%,国庆节自己照顾的比例为7.21%。卡方检验的结果显示,不论暑假还是国庆节,不同学段儿童在生活照料类型上的差异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

5.国庆节城市儿童由父母照料的比例显著高于农村儿童

图3是区分城乡来看儿童的假期生活照料情况。可以看出,在暑假,城乡儿童在生活照料上的差别不大,城市儿童由父母和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的比例分别为52.02%和41.24%;农村儿童对應的比例分别为53.17%和39.78%。差异检验的结果显示,暑假城市和农村儿童在生活照料类别上的差异不显著。但在国庆节,城乡儿童在生活照料上的差别较大,城市儿童由父母照顾的比例为64.79%,比农村儿童的57.65%高出7.14个百分点;城市儿童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的比例为28.86%,比农村儿童的34.43%低5.57个百分点。差异性检验的结果显示,国庆节城乡儿童在生活照料类型上的差别在1%的水平上显著。

6.家庭收入越高,儿童由父母和祖父母/外祖父母照料的比例越高

表3显示的是不同家庭收入情况的儿童假期生活照料情况。可以看出,从最低收入25%家庭、中间收入家庭到最高收入25%家庭,儿童由父母和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的比例逐渐升高。在暑假,这一比例分别为91.51%、93.22%和94.46%;在国庆节,这一比例分别为90.17%、93.59%和94.51%。但需要注意,在暑假和国庆节,不同家庭收入的儿童在由父母照顾或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的比例上的变化趋势相反,在暑假,家庭收入越高,儿童由父母照顾的比例越低,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的比例越高;在国庆节,家庭收入越高,儿童由父母照顾的比例越高,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的比例虽未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但家庭收入最高25%家庭的儿童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的比例仍然最低,为27.44%,低于最低收入25%家庭儿童的30.94%和中间收入家庭儿童的33.17%。

7.父母均未外出和仅父亲外出的儿童假期更多由父母照料

区分不同父母外出状况来看②,不论暑假还是国庆节,父亲外出和父母双方都未外出的儿童由父母照顾的比例高于父母双方都外出和母亲外出的儿童,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的比例低于父母双方外出和母亲外出的儿童。在暑假,父亲外出和父母均未外出的儿童由父母照顾的比例分别为59.98%和53.26%,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的比例分别为33.21%和40.38%,而父母双方外出和母亲外出的儿童由父母照顾的比例分别为35.59%和36.04%,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的比例分别为54.09%和51.10%。在国庆节,父亲外出和父母均未外出的儿童由父母照顾的比例分别为63.85%和64.35%,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的比例分别为28.57%和29.26%,而父母双方外出和母亲外出的儿童由父母照顾的比例分别为35.93%和39.71%,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的比例分别为53.14%和50.00%。

8.父母对儿童校外生活的重视程度越高,儿童假期由父母照料的比例越高

表5显示的是父母对假期生活不同重视程度的儿童假期生活照料的情况。整体上,不管是父亲还是母亲,也不论是暑假还是国庆节,他们对儿童假期生活重视的程度越高,儿童由父母照顾的比例越高。举例来说,在暑假,母亲不重视、一般重视和重视校外生活的儿童由父母照顾的比例分别为42.44%、48.48%和53.14%;在国庆节,对应比例分别为44.55%、51.47%和63.25%。差异性检验的结果显示,父、母对校外生活不同重视程度的儿童在暑假和国庆节生活照料上的差异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

(二)儿童假期课外培训情况

对于学龄阶段儿童而言,学习无疑是最主要的任务,即便是在假期,学习仍是其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儿童课外培训既是政策关注的焦点,也是学者研究的重要问题。在我们的调查中,对儿童假期课外班参与情况的相关信息进行了搜集,同时依据儿童假期课外班的参与类型,区分补习班、兴趣班和其他培训班三种类型。补习班是提供学科辅导服务的课外班,兴趣班则是用于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和发展特长的课外班,包括文艺特长、体育特长和科技特长等类型,不能归入补习班和兴趣班的课外班归入其他课外班。由于其他课外班的参与率较低,在下文我们会汇报该类型课外班的相关数据,但不做进一步分析。

1.儿童假期课外班参与率较高,暑假参与率高于国庆节,补习班参与率高于兴趣班参与率

图4显示的是儿童假期课外班参与的整体情况。可以看出,儿童假期课外班的参与率很高,在暑假有46.30%,也就是接近一半的儿童都参与了课外班,在国庆节这一比例也达到了24.80%。分类别来看,不论是暑假还是国庆节,补习班的参与率都高于兴趣班。在暑假,补习班和兴趣班的参与率分别为28.64%和13.64%;在国庆节,补习班和兴趣班的参与率均低于暑假相应类型课外班的参与率,分别为16.46%和7.30%。

2.女生假期课外班参与率高于男生

区分性别来看,不论暑假还是国庆节,女生整体课外班参与率、补习班参与率和兴趣班参与率都高于男生。如图5所示,暑假女生整体课外班、补习班和兴趣班的参与率分别为48.20%、29.40%和14.20%,对应课外班男生的参与率分别为44.60%、28.20%和13.20%,分别比女生参与率低3.60%、1.20%和1.00%。在国庆节,女生整体课外班、补习班和兴趣班的参与率分别为26.90%、17.50%和7.90%,男生对应课外班的参与率分别为22.60%、15.50%和6.60%,分别比女生低4.30%、2.00%和1.30%。差异性检验的结果显示,暑假男生和女生在课外班、补习班和兴趣班参与率上的差异分别在5%、10%和1%的水平上显著,国庆节男生和女生在课外班、补习班和兴趣班参与率上的差异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

3.独生子女假期课外班参与率高于非独生子女

不论是暑假还是国庆节,独生子女在课外班、补习班和兴趣班上的参与率均高于非独生子女。在暑假,独生子女课外班、补习班和兴趣班的参与率分别为53.90%、34.70%和15.60%,而非独生子女相应类型课外班的参与率分别为40.80%、24.10%和12.30%,差别较大。在整体课外班参与率和补习班参与率上的差异均超过了10个百分点,为13.10%和10.60%;在兴趣班参与率上的差异较小,为3.30%。在国庆节,独生子女课外班、补习班和兴趣班的参与率分别为29.10%、19.60%和8.00%,而非独生子女相应类型课外班的参与率分别为21.50%、14.10%和6.70%,分别相差7.60%、5.50%和1.30%。差异性检验的结果显示,不论暑假还是国庆节,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课外班、补习班和兴趣班参与率上的差异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

4.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儿童补习班参与率较高

表6显示的是不同学段儿童各类课外班的参与情况。可以看出,无论暑假还是国庆节,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儿童的课外班参与率均较高,暑假参与率分别为57.60%、52.70%和44.90%,国庆节分别为23.20%、33.20%和31.00%。区分补习班和兴趣班来看,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儿童在暑假和国庆节的补习班参与率均高于小学低年级儿童。在暑假,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儿童补习班的参与率分别为30.10%、39.10%和38.50%,兴趣班的参与率分别为17.40%、21.90%和12.40%。在国庆节,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儿童补习班的参与率分别为12.30%、24.60%和26.80%,兴趣班的参与率分别为6.40%、14.10%和8.40%。

5.城市儿童假期课外班参与率高于农村儿童

图7显示的是城乡儿童假期课外班参与的情况。可以看出,不论是暑假还是国庆节,城市儿童在课外班、补习班和兴趣班上的参与率都高于农村儿童。在暑假,城市儿童课外班、补习班和兴趣班的参与率分别为55.80%、35.70%和15.50%,高于农村儿童的32.20%、18.30%和10.90%,分别高出23.60%、17.40%和4.60%。在国庆节,城市儿童课外班、补习班和兴趣班的参与率分别为29.50%、20.00%和7.90%,高于农村儿童的17.80%、11.20%和6.40%,分别高出11.70%、8.80%和1.50%。差异性检验的结果显示,城乡儿童在暑假和国庆节课外班、补习班和兴趣班上的差异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

6.整体上看,家庭收入越高,儿童课外班的参与率越高

表7显示的是暑假和国庆节不同家庭收入情况的儿童课外班、补习班和兴趣班的参与情况。可以看出,随着家庭收入的提高,整体上,儿童在课外班、补习班和兴趣班上的参与率也在提高。在暑假,最低收入25%家庭、中间收入家庭和最高收入25%家庭儿童课外班的参与率分别为32.19%、46.24%和58.87%;补习班的参与率分别为21.22%、27.16%和38.03%;兴趣班的参与率分别为10.33%、11.40%和19.48%。在国庆节,最低收入25%家庭、中间收入家庭和最高收入25%家庭儿童课外班的参与率分别为19.56%、25.33%和28.41%;补习班的参与率分别为13.67%、16.38%和19.11%;兴趣班的参与率分别为7.16%、6.37%和9.13%。差异性检验的结果显示,在暑假和国庆节,不同家庭收入情况的儿童在课外班、补习班和兴趣班参与率上的差异在1%的水平上显著。

7.父母均未外出和仅父亲外出的儿童课外班参与率较高

区分父母外出务工状况看,不论是暑假还是国庆节,父亲外出和父母双方均未外出的儿童课外班参与率(分别是暑假39.50%和49.80%,国庆节21.30%和26.40%)、补习班参与率(分别是暑假23.70%和31.10%,國庆过节13.80%和17.50%)和兴趣班参与率(分别是暑假10.60%和14.10%,国庆节6.30%和7.40%)大都高于母亲外出和父母双方均外出的儿童;父母双方均未外出的儿童暑假和国庆节课外班、补习班和暑假兴趣班的参与率均高于父亲外出的儿童。父母双方均未外出的儿童课外班参与率最高。详细情况如表8所示。

8.区分父母对儿童假期校外生活的重视程度来看,儿童假期课外班参与率无明显差异

表9是区分父母对校外生活不同重视程度的儿童暑假和国庆节课外班、补习班和兴趣班参与情况的统计。可以看出,不论是暑假还是国庆节,也不论是父亲不同重视程度还是母亲不同重视程度,儿童在课外班、补习班和兴趣班的参与情况上虽然存在差异,但没有明显的规律可循。一般情况下可能会认为父母对儿童校外生活越重视,儿童课外班的参与率会越高,但表9的数据并未呈现出这种趋势。可能的原因在于,儿童校外生活是多方面的,不只包括课外补习一项,父母对儿童假期生活的重视也不只包括课外班一项,因此从表9的数据观察不到对应规律。

(三)儿童假期其他生活状况

儿童假期生活不仅包括生活照料和学习,还包括社会交往、休闲娱乐等方面。在本部分,我们根据调研采集的数据,对儿童假期是否走亲访友、是否外出旅游和睡眠是否充足进行分析,以从更多侧面反映儿童假期生活状况。

1.在除睡眠外的其他假期校外活动上,儿童在暑假的参与率高于国庆节

图8统计的是儿童假期走亲访友、外出旅游和睡眠状况的整体情况。可以看出,儿童暑假走亲访友和外出旅游的比例均高于国庆节,暑假有78.70%的儿童有走亲访友的经历,62.00%的儿童有外出旅游的经历,而国庆节走亲访友和外出旅游的比例分别只有63.40%和42.60%,分别比暑假低了16.70%和20.80%。暑假儿童睡眠充足的比例为94.30%,略高于国庆节的93.40%。

2.不同性别儿童在其他假期校外活动参与率上差别不大

图9是区分不同性别的儿童假期其他校外生活情况,整体上看,不论是暑假还是国庆节,男生走亲访友和外出旅游的比例均高于女生,但差别不大。暑假男生走亲访友和外出旅游的比例分别为79.40%和62.80%,女生走亲访友和外出旅游的比例分别为78.20%和61.60%;国庆节男生走亲访友和外出旅游的比例分别为63.90%和43.50%,女生走亲访友和外出旅游的比例分别为63.00%和41.80%。从睡眠充足状况看,男生和女生的差别微乎其微,暑假男女生睡眠充足的比例分别为94.20%和94.40%,国庆节分别为93.50%和93.40%。差异性检验的结果显示,暑假男女生在走亲访友和外出旅游比例上的差异分别在5%(P=0.04)和10%(P=0.09)的水平上显著,国庆节外出旅游的比例差异在5%(P=0.03)的水平上显著。暑假和国庆节睡眠充足状况和国庆节走亲访友比例的差异不显著。

3.在除睡眠外的其他校外活动参与率上,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

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暑假和国庆节走亲访友和外出旅游的参与比例存在较大差异。暑假独生子女走亲访友和外出旅游的比例分别为80.60%和68.60%,而非独生子女相应的比例为77.40%和57.10%;国庆节独生子女走亲访友和外出旅游的比例分别为66.00%和47.40%,而非独生子女的比例分别为61.40%和38.90%。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睡眠充足状况上的差别较小,暑假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睡眠充足的比例分别为94.10%和94.50%,国庆节对应的比例分别为93.00%和93.80%。差异性检验的结果显示,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暑假和国庆节在走亲访友和外出旅游上的差异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但睡眠状况的差异不显著。

4.幼儿园儿童假期其他校外活动的参与率低于小学和初中儿童

表10是不同学段儿童假期其他校外生活状况的统计。可以看出,暑假不同学段儿童走亲访友的比例均在70%以上,其中初中比例最高,达到83.20%;国庆节各学段儿童走亲访友的比例低于暑假,但都在50%以上,比例最高的依然是初中儿童,为74.10%。暑假各学段儿童外出旅游的比例均在50%以上,参与比例最高的是小学低年级儿童,为68.20%;国庆节各学段儿童外出旅游的比例均在30%以上,比例最高的是初中儿童,为50.80%。暑假和国庆节各学段儿童睡眠充足的比例基本都在90%及以上。但整体来看,幼儿园儿童暑假和国庆节走亲访友、外出旅游和睡眠充足的比例均低于其他学段儿童。

5.除睡眠外,城市儿童的其他假期校外活动参与率高于农村儿童

图11是城乡儿童在其他假期校外活动参与情况上的统计。可以看出,城乡儿童在暑假和国庆节走亲访友和外出旅游参与情况上的差異较大,城市儿童走亲访友和外出旅游的比例高于农村儿童。在暑假,城市儿童走亲访友和外出旅游的比例分别为81.60%和70.40%,而农村儿童对应的比例分别只有74.50%和49.30%;在国庆节,城市儿童走亲访友和外出旅游的比例分别为66.50%和48.50%,而农村儿童对应的比例分别为58.70%和33.60%。但从睡眠充足状况看,城市儿童和农村儿童的差异不大。差异性检验的结果显示,暑假和国庆节,城乡儿童在走亲访友和外出旅游上的差异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但睡眠充足状况的差异不显著。

6.家庭收入越高,儿童走亲访友和外出旅游的比例越高

表11统计的是不同家庭收入情况的儿童假期其他生活情况。可以看出,整体上,不论是暑假还是国庆节,家庭收入越高,儿童走亲访友和外出旅游的参与比例越高,但在睡眠充足状况上的差别不明显。具体来说,从走亲访友的参与情况看,在暑假,从最低收入25%家庭、中间收入家庭到最高收入25%家庭,儿童走亲访友的参与率分别为71.65%、80.02%和82.57%;在国庆节,对应比例分别为55.21%、65.04%和67.62%。与走亲访友参与情况相比,不同收入家庭儿童在外出旅游参与方面的差异更大,暑假按照家庭收入由低到高的外出旅游参与比例分别为45.56%、61.42%和77.55%,最高收入25%家庭儿童的参与比例是最低收入25%家庭儿童的约1.5倍;国庆节的对应比例分别为29.79%、41.30%和56.17%,最高收入25%家庭儿童的参与比例是最低收入25%家庭儿童的近2倍。

7.父亲外出和父母均未外出的儿童走亲访友和外出旅游的比例高,母亲外出的儿童睡眠状况差

表12是不同父母外出务工情况的儿童假期其他生活状况的统计。整体看,父母均未外出的儿童暑期和国庆节走亲访友和外出旅游的比例都是最高的,其次是父亲外出的儿童,父母双方均外出的儿童暑假和国庆节走亲访友和外出旅游的比例则较低。从睡眠状况看,不论暑假还是国庆节,父母双方外出、父亲外出和父母均未外出的儿童睡眠充足的比例差别不大,但母亲外出的儿童睡眠充足的比例明显较低。父母均未外出的儿童走亲访友、外出旅游的参与率最高,睡眠充足的比例也最高。差异性检验的结果显示,暑假和国庆节不同父母外出状况的儿童在走亲访友和外出旅游方面的差异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睡眠充足性的差异均在5%的水平上显著。

8.父母对儿童校外生活的重视程度越高,儿童走亲访友和外出旅游的比例越高,睡眠充足的比例也越高

如表13所示,不论是暑假还是国庆节,也不论是父亲还是母亲对校外生活的重视程度,儿童走亲访友、外出旅游的比例都是随着父母对校外生活重视程度的提高而提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儿童的睡眠状况,父亲对校外生活不重视的儿童暑假只有81.50%的比例睡眠充足,国庆节只有79.40%睡眠充足;母亲对校外生活不重视的儿童暑假睡眠充足的比例只有80.30%,国庆节睡眠充足的比例更是只有77.20%,这是我们在本报告中有关儿童睡眠充足状况所有维度分析中最低的。差异性检验的结果显示,不论是暑假还是国庆节,父母对校外生活重视程度不同的儿童在走亲访友、外出旅游和睡眠充足性方面的差异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

三、总结与讨论

本报告利用“中国儿童校外生活调查”数据,对幼儿园、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儿童的假期校外生活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整体上,儿童假期校外活动的参与率较高。儿童假期生活照料以父母和祖父母/外祖父母照料为主,课外班、走亲访友、外出旅游等活动的参与率都比较高。儿童假期睡眠状况较好,绝大部分儿童都能够获得充足的睡眠。区分暑假和国庆节来看,儿童在暑假的各项校外活动参与率高于在国庆节的参与率,这反映了儿童假期校外生活的具体安排与假期的长短以及父母是否同时放假存在一定关联。从暑假和国庆节的儿童照料情况来看,国庆节父母照料的比例高于暑假,这反映了整体上父母对子女发展有较高的重视程度,会在亲子共同假期尽量利用自己的时间陪伴儿童成长。

本报告也发现了儿童假期校外生活中值得进一步关注的问题。首先是儿童假期校外生活存在一定的城乡及家庭背景差异。整体上,城市儿童和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儿童,父母对其假期生活照料情况,课外班、走亲访友和外出旅游等活动的参与情况均优于农村儿童和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家庭的儿童。这反映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家庭背景对儿童假期校外生活的系统影响,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深入分析。其次,儿童假期课外班参与的比例较高,且补习班的参与率高于兴趣班的参与率,這反映了家长对于儿童学习的重视。第三,从父母外出的情况来看,与父母均未外出和父亲外出的儿童相比,父母均外出和母亲外出的儿童假期生活的各项情况都比较差,这反映了父母陪伴状况特别是母亲陪伴状况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毋庸置疑的是,这个问题的出现与当前的流动留守儿童问题、城乡教育差异问题存在一定关联,需要政府从政策层面给予更多关注,使尽可能多的儿童能够在父母双方,或者至少在母亲一方的监护下学习、生活,以促进他们更好的发展。

在2019年1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以《落实 落实 再落实》为题发布了讲话,并在讲话中强调要重视家庭教育,指出“家庭教育不到位,不仅会抵消学校教育的效果,还会给孩子发展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而在2019年2月发布的《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点》中,则明确了重视家庭教育工作的任务(“明确家长主体责任,发挥学校指导作用,健全家校合作机制,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和工作措施(“发挥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会等作用,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密切家校合作。开展家庭教育主题宣传活动,研究制定家长、学校指导手册。启动家庭教育法立法研究与家校共育共治机制实践试点”),更进一步强调了家庭教育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毫无疑问,儿童假期生活是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期待未来对儿童的假期生活安排能够从研究和政策层面有更多的关注,以提高儿童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晓珊.“购买希望”:城镇家庭中的儿童教育消费[J].社会学研究, 2018,33(04):163-190+245.

[2]庞圣民.市场转型, 教育分流与中国城乡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1977-2008)—兼论重点中学制度是否应该为城乡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

买单[J].社会, 2016,36(5):155-174.

[3]魏易.2017年中国教育财政家庭调查:中国家庭教育支出现状[R/OL]. (2018-03-08). http://ciefr.pku.edu.cn/cbw/kyjb/2018/03/kyjb_5257.shtml.

[4]高亚兵.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与普通儿童心理发展状况的比较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 2008(7):56-61.

[5]范方,桑标.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J].心理科学, 2005,28(4):855-858.

猜你喜欢
补习班
补习班那些事儿
被误解的笑容多睡觉好不好
民国时的暑假补习班,生意兴隆
充实的双休日
提前灌输不可取
参加补习有选择
打好基础有必要
补习班,你上吗?
我有话说/你来我往
韩补习班传授举报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