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植密度和附生载体种类及林地坡向对铁皮石斛生长的影响

2021-06-04 07:53曾淑燕张冬生黄锦荣蔡梅玲朱昔娇范秀琼陈新强
湖南林业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坡向石斛铁皮

曾淑燕, 张冬生, 黄锦荣, 蔡梅玲, 朱昔娇, 范秀琼, 陈新强

(梅州市农林科学院林业研究所, 广东 梅州 514011)

铁皮石斛(Dendrobiumcatenatum)是兰科石斛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中国传统名贵中药材[1-3],喜阴凉、潮湿环境[4-10],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等功效,位居中华九大仙草之首[11-15],是我国重要的林药资源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对铁皮石斛保健食品的需求大大增加。在林下仿野生栽培铁皮石斛,是以林木资源和森林生态系统为依托的一种发挥林地综合效益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可转变林业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良性循环;能充分调动农民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这种方式生产的铁皮石斛,其品质同野生的相似。利用林下自然条件进行仿野生栽培铁皮石斛,能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和林荫空间,构建稳定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作者通过栽植密度、附生活体树、仿野生附生载体、坡向对铁皮石斛生长的影响试验,筛选铁皮石斛林下仿野生栽培的最佳栽植密度及附生载体与林地坡向,可为发展林下仿野生栽培铁皮石斛提供技术支撑。

1 试验区概况

试验地设在梅州市国有梅南林场的生态公益林内,地处116°06′E,24°05′N。该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日照、雨量充足,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21.3 ℃,年平均降雨量1 473 mm。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试验用铁皮石斛苗均为大棚驯化的1年生组培苗,附生活体树为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马尾松(Pinusmassoniana),木荷(Schimasuperba)、青冈(Cyclobalanpsisglauce)。

2.2 试验方法

试验时间为2019年3月12日。每种处理各设置3个样地,每个样地面积为667m2;每个样地选择长势一致的铁皮石斛苗栽植(附生)在不同的附生载体上,每种附生载体选100株(个),每株(个)附生载体栽植10丛每丛为5株苗的铁皮石斛。

2.2.1 不同栽植密度比较 选择木荷作为附生活体树,在同一坡向,分别设置3种不同栽植(捆绑)密度(丛距15 cm,层距25 cm;丛距20 cm,层距30 cm;丛距25 cm,层距35 cm)的处理。

2.2.2 不同附生活体树比较 在东北坡,采用相同捆绑密度(丛距20 cm,层距30 cm),分别选择杉木、马尾松、木荷、青冈作为附生活体树,共设置4种处理。

2.2.3 不同附生载体比较 在东南坡,采用相同栽植密度(丛距20 cm,层距30 cm),用相同的基质,将铁皮石斛苗分别栽植(附生)在活体树(杉木)、死树(杉木)、石缝、石头上,共设置4种处理。

2.2.4 不同坡向比较 以杉木为附生活动体树,采用相同栽植密度(丛距20 cm,层距30 cm),分别在试验林的东南坡、西北坡、东北坡等进行仿野生栽培铁皮石斛试验,共设置3种处理。

2.3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2020年3月15日(栽植1年后),每个样地随机调查10株(个)附生载体上栽植的铁皮石斛的株高和茎粗,然后取其平均值进行分析。用Microsoft Excel 2010、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方差分析,用Duncan法(α=0.01)进行多重比较。下文图中不同小字母表示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0.01)。

3 结果与分析

3.1 栽植密度对铁皮石斛生长的影响

栽植密度对铁皮石斛生长的影响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适宜的栽植密度可以极显著地提高铁皮石斛的株高和茎粗。栽植密度为丛距20cm,层距30cm的处理,其铁皮石斛的平均株高为22.93cm,平均茎粗为3.22cm;栽植密度为丛距25cm,层距35cm的处理,其铁皮石斛的平均株高为23.22cm,平均茎粗为3.27cm。这2种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但其株高和茎粗均极显著大于栽植密度为丛距15cm,层距25cm处理的(铁皮石斛平均株高为18.12cm,平均茎粗为2.02cm)。

3.2 附生活体树种对铁皮石斛生长的影响

附生活体树种对铁皮石斛生长的影响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栽植在阔叶树上的铁皮石斛比栽植在针叶树上的长得更高,茎更粗。栽植在4种活体树种上的各处理间株高和茎粗都有极显著差异。栽植在木荷上的铁皮石斛生长最好,其株高最高,达22.97 cm;茎最粗,达2.35 cm。其次是栽植在青冈树上的,其株高为20.94 cm,茎粗为1.97 cm。再次是栽植在马尾松树上的,其株高为16.19 cm,茎粗1.60 cm。最差是栽植在杉木树上的,其株高为14.15 cm,茎粗为1.50 cm。

图2 捆绑在不同活体树上的铁皮石斛的株高和茎粗Fig.2 Plant height and stem diameter of Dendrobium catenatum binding on different living trees

3.3 附生载体种类对铁皮石斛生长的影响

附生载体种类对铁皮石斛生长的影响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在不同载体上附生的铁皮石斛,其株高均有极显著差异,其株高排序为活体树>死树>石缝>石头;栽植在树体上铁皮石斛的茎粗均极显著地高于附生于石缝中、石头上的,其中活体树上的与死树上的差异极显著,石头上和石缝中的没有显著差异。

图3 附生在不同载体上的铁皮石斛的株高和茎粗Fig.3 Plant height and stem diameter of of Dendrobium catenatum on different carriers

3.4 坡向对铁皮石斛生长的影响

坡向对铁皮石斛生长的影响如图4所示。由图4可知:生长在不同坡向的铁皮石斛,其株高和茎粗均有极显著差异。东南坡的铁皮石斛生长最好,其株高最高,达19.04 cm;茎最粗,达2.30 cm。其次是东北坡的,其株高为14.12 cm,茎粗为1.61 cm。最差的是西北坡的,其株高仅为10.46 cm,茎粗仅为1.29 cm。

图4 生长在不同坡向的铁皮石斛的株高和茎粗Fig.4 Plant height and stem diameter of Dendrobium catenatum growing in different aspect of forest land

4 结论与讨论

以林下活体树为附生载体仿野生栽培铁皮石斛时,适宜的栽植密度有利于铁皮石斛的生长。栽植时,丛距最好大于20cm,层距最好大于30cm;铁皮石斛栽植在阔叶树上比栽植在针叶树上生长更好,这与曾淑燕等[16]的研究结论相似。附生载体的种类对铁皮石斛生长有极显著影响,栽植在树体上的铁皮石斛比附生在石缝中、石头上的生长更好;林地的坡向对铁皮石斛的生长有极显著影响,东南坡的铁皮石斛比东北坡、西北坡的生长更好。由于本试验是根据试验林地的位置设置坡向,而且试验期较短,关于坡向对铁皮石斛生长的影响还有必要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坡向石斛铁皮
石斛兰
仙草石斛
铁皮侠的装备
杨景波 石斛花开香满城
加工铁皮管
仙草石斛的护肤传奇
基于DEM的桐柏县地形因素分析与评价
坡向坡位及郁闭度对森林公园内林下南方红豆杉生长的影响
不同坡度及坡向条件下的土壤侵蚀特征研究
我的爸爸(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