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读中感悟“

2021-06-06 04:39刘建梅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1年3期
关键词:精读范读朗读

刘建梅

摘要:读是学习语文的根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主旋律。兴趣是"读中感悟”的前提,初读是"读中感悟”的基础, 精读是"读中感悟”的重点,朗读是"读中感悟”的关键,范读是"读中感悟”的法宝,扩展读是"讀中感悟”的延续。

关键词:兴趣;初读;精读;朗读;范读;扩展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学习离不开读。我 参加学校教研组确立的"读中感悟,自主延伸”教研专 题的研究,并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尝试。下 面就结合教学实践来具体谈一下自己的做法。

一、兴趣是“读中感悟”的前提

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一听说体育课因故不 能上,同学们很不高兴;如果语文课不能上,学生则喜 形于色。这不能责怪学生,不是他们不愿意学语文,而 是语文课没有引起他们的兴趣。不感兴趣的事大人也不 愿意做,何况孩子!但是,每门学科都有引人入胜的东 西,我们的任务是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发挥教师 的创造精神,把语文课上得生动些、活泼些,引起同学 们的兴趣,让他们高高兴兴地上语文课。孩子们好奇心 强,喜欢新鲜的东西,而陈旧的教法只能使他们昏昏欲 睡。如果我们真正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精心设计巧 妙的教法,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则不仅能引 起他们的兴趣,还能使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 形成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了学生读书的兴 趣,学生才会将老师的“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 要读”。教学时,教师应想方设法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 性,使他们产生阅读兴趣,有了读书的兴趣,才有了读 中感悟的前提。因此,我非常注重对于学生读书兴趣的 培养和调动。例如《一夜的工作》主要写周总理的故事, 周总理对于现在的小学生来说,并不熟悉,在情感上自 然苍白。因此,在课前,我就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査找关 于周总理的资料,熟悉周总理,了解周总理的为人,为 学生学习本文在情感上做铺垫;同时也是打通课内外的 壁垒,使课内外学习融为一体。在课前三分钟说话练习 时,我请几位同学介绍周总理的事迹,就势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这样,就把学生积聚的情感自然地引到本课 的学习中来,弓I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

二、 初读是“读中感悟”的基础

叶圣陶先生说过:"大凡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思 路是最重要的,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透彻。” 因此,学习一篇文章,首要的任务是让学生自由地读, 整体感悟文章的线索,领悟作者的情感。比如《一夜的 工作》一文,第一课时,我就让学生练习正确读、流利 读、自由读……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整体感悟,明白 这篇文章是作者在陪同周总理审阅一篇稿子时,目睹了 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形。周总理废寝忘食的工作精神和 简朴的生活作风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因为有了 初读课文、学生整体感悟的基础,才为以后学生重点领 悟打下了铺垫。

三、 精读是“读中感悟”的重点

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可以收到"不待解说, 自知其义”的效果。文章的思想感情渗透在字里行间让 学生真正理解、系统领悟的关键是精读课文。此时的精 读课文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 自己亲近课文,和作者对话,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让 学生在读书中生疑,在读书中求解,在读书中品味,在 读书中生情,进而形成独特的感受,受到情感的熏陶。 例如,《丰碑》是一篇语言朴素、感情浓烈的文章,在 教学中,除了要体会作者对军需处长去世时的动作、神 态、穿着的描写,还要抓住将军神态变化描写的关键处, 让学生的情感随将军的情感变化而发展,在读的时候注 意把握住这些情感最触人心弦的地方,以将军的“情” 导出学生的"情”。学生在读到"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 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两腮的肌肉抖动着”时, 都不约而同地声调高昂、语速加快;读到“他的眼睛湿 润了”时,不由自主地放低声调减慢语速,似乎呜咽声 音让心弦如揪般沉重,有好几个同学还不停地擦拭眼泪。

阅读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有所理解、有所感 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而精读恰恰是读中感悟的 重点。

四、 朗读是“读中感悟”的关键

一篇文章,只有通过多层次的、形式多样的读,才 能让学生入情入境;也只有读得入情、入境,才能帮助 学生深刻理解课文,激起情感共鸣,真正有所感悟。就 像叶圣陶先生说的:"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 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可见,朗读是"以读为主、读中 感悟”的关键。因此,课堂上要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 让他们尽情读书。如《一夜的工作》后两段,就是由于 前面作者何其芳目睹了周总理一夜的工作,亲眼看到了 周总理工作是那么劳苦,生活又是那么简朴,心潮澎湃, 激动万分,胸中有千言万语想向人倾诉,但在路上又不 可能找到倾诉的对象,因此只能对自己说,对全世界发 出内心的呼喊,他的那种自豪、激动的情感渗透在每一 句话中,甚至每一个字上。此时,教师只要引导学生真 正地把自己当成作者,融入文章的情境中,那文章所表 达的情感也就自然融入学生的情感中,学生、作者、文 本之间达到共鸣。学生能够做到声情并茂地朗读,谁又 能说学生没有感悟文章的内容呢?

五、 精读是“读中感悟”的重点

哲学家黑格尔说过:"教师是孩子们心目中最完美 的偶像。”在引导学生"读中感悟”时,范读有重要的 指导作用和相当的影响力,教师范读时的表情、语气、 语调等,都能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给学生。教师如果能给 学生正确的、动之以情的范读,就会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 到感染,自然地受到熏陶。教师绘声绘色、形神兼备的 范读,能把课文所表现的强烈感情直接传递给学生,使 他们在听读中进入课文的意境、感悟文章的内涵。因此, 可以说成功的范读是"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一个法 宝。

在《匆匆》一课的教学中,我使用了范读。试想一 下,课堂上教师用美好的声音、真挚的感情去感染学生, 对于学生感悟文章内涵怎能不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呢?

六、扩展读是“读中感悟”的延续

阅读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课本上,应利用一切有利 契机鼓励学生多读书,开阔学生的视野,反过来又会促 进学生在读中感悟的内容。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 可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以弥补现行教材的阅读 量的不足。如学习《草船借箭》后,引导学生读《三国 演义》的有关故事;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就介 绍学生读《安徒生童话选》等;学习了《一夜的工作》, 就向学生推荐几本介绍周总理的书。这样,学生不但对 文章的感悟有了进一步延续,而且激发了课外阅读的兴 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读是实践,又是训练;既有感悟,又有熏陶;既有 理解,又有体验,好书不读不知其妙,读是学习语文的 根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主旋律。"读中感悟,自主延 伸”这一课题虽然我还处于实践与探索阶段,但我会继 续努力。

参考文献:

[1]田本娜.提高小学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汀].教育学 术月刊,2008 (01).

(责任编辑:韩晓洁)

猜你喜欢
精读范读朗读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新国标下英语专业《精读》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新要求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漫谈范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回归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