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织红细胞参数在缺铁性贫血诊断中的价值

2021-06-06 04:18刘春来
保健文汇 2021年11期
关键词:缺铁性红细胞贫血

文/刘春来

由机体对铁需求与供给失衡诱发的缺铁性贫血属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低色素性贫血疾病,疾病发生后,患者机体内的血红蛋白合成量会明显减少,导致红细胞形成受阻的同时,还会造成免疫功能紊乱、精神异常等疾病,进而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1-2]。随着医学检验技术的持续发展与完善,近几年来,实验室用于鉴别诊断贫血疾病的方法越来越多,例如铁代谢参数、MCV及MCHC 测定、外周血涂片、骨髓活检等,但是据卢象对等[3]的研究指出,上述鉴别诊断方法的应用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降低诊断灵敏度的同时,还会增加机体创伤,延长检查时间,进而阻碍患者诊断依从性的提升。故而,积极寻找操作简单、方便有效的缺铁性贫血诊断方法在临床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些年来,网织红细胞参数测定法在早期缺铁性贫血诊断中的应用越发广泛,不仅能提高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而且可以及时观察患者的血液变化情况,发现由机体缺铁引起的相关贫血症状[4]。基于此,本研究选择北京市通州区中西医结合医院2019年1月—2021年6月接诊的5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与5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经分组观察与讨论,旨在分析网织红细胞参数在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中的意义与价值。现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北京市通州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于2019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5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间段内在北京市通州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20例,女30例;年龄23~68岁,平均(38.96±8.14)岁。对照组:男22例,女28例;年龄24~70岁,平均(39.02±8.08)岁。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相比,统计学意义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取得北京市通州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伦理委员审核同意。

纳入及排除标准:(1)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含量均低于120 g/L;符合临床关于“缺铁性贫血”的相关诊断标准;患者与家属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精神障碍性疾病患者、交流或沟通障碍患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继发性缺铁患者以及同时参与其他研究的患者。(2)对照组:未患有贫血相关疾病;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与观察组基本一致。

1.2 方法

1.2.1 测定试剂与仪器

在本次网织红细胞参数测定过程中,两组研究对象均统一使用了由迈瑞医疗有限公司生产的BC-6800 PLUS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此外,测定期间使用的相关试剂盒、配套试剂以及高、低、中质控品也是由迈瑞医疗有限公司生产并提供。并且相关人员严格按照检测仪器、试剂盒中的说明书进行相关操作[5]。

1.2.2 网织红细胞参数测定方法

检测前1 d,医护人员应叮嘱研究对象禁食8h,然后于次日清晨空腹静脉采血置于2mL EDTA-K2抗凝真空管中,均匀混合后,30min内送检。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液样本,并要求在2 h内完成所有血液样本的检测工作,每组样本应进行2次平行检测,并取其平均值。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液样本中的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Ret-He)、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弱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比率(LFR)、中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比率(MFR)、强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比率(HFR)、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以及网织红细胞绝对值(RET#)等各个项目指标水平[6-7]。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对实验所得的最后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在处理过程中,卡方(%)用来检验计数资料(x2),t值用来检验计量资料(±s),若P<0.05,说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RET#与对照组基本一致,统计学差异不突出(P>0.05);观察组的Ret-He、IRF、MFR、HFR、Ret等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统计学差异突出(P<0.05)。此外,观察组的LFR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统计学差异突出(P<0.05)。详情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的参数水平比对( ±s)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的参数水平比对( ±s)

参数指标 观察组(n=50) 对照组(n=50) t值 P值Ret-He(pg) 30.52±2.14 23.28±3.17 13.385 0.000 lRF(%) 20.83±2.64 7.65±0.64 34.308 0.000 LFR(%) 67.23±2.14 91.05±4.26 35.330 0.000 MFR(%) 15.05±1.74 7.31±0.28 31.054 0.000 HFR(%) 5.44±1.13 1.06±0.42 25.691 0.000 Ret(%) 2.65±0.31 1.17±0.21 27.949 0.000 RET#(×109/L) 61.04±6.25 59.76±6.63 0.993 0.323

3 讨论

以往进行缺铁性贫血诊断时,临床多采用铁水平测定、血常规检验等方式,如患者情况较为特殊,还会实施骨髓铁染色检查。从理论上来看,骨髓铁染色检查可被当作缺铁性贫血诊断的“金标准”,但经张若曦等[8]研究指出,上述检查方式具有一定的侵入性和创伤性,加上耗时长、操作复杂等因素的影响,容易降低患者的检查依从性,难以在临床范围内普及。近几年来,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研究对象的血液样本进行网织红细胞参数测定,能够客观掌握其网织红细胞的荧光强度,同时还能明确其网织红细胞计数。据相关研究资料指出,网织红细胞的荧光强度越高,表示患者的网织红细胞越幼稚[9]。此外,作为反映患者骨髓造血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网织红细胞计数同时也是临床进行红系造血评价的有效手段之一[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RET#与对照组基本一致,统计学差异不突出(P>0.05);观察组的Ret-He、IRF、MFR、HFR、rutic等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统计学差异突出(P<0.05)。此外,观察组的LFR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统计学差异突出(P<0.05)。由此可知,网织红细胞参数测定具有快捷、方便、重复性好、准确率高等特点,将其用于缺铁性贫血的鉴别诊断,能够改善诊断效能,利于临床诊治。

综上所述,在缺铁性贫血疾病的鉴别诊断中积极应用网织红细胞参数测定,有助于及时掌握患者的血液变化情况,提高诊断准确率与灵敏度,进而为临床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支持。

猜你喜欢
缺铁性红细胞贫血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其与缺铁性贫血的相关性
血常规检测结果对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价值观察
妊娠期妇女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
高中牛物学红细胞知识总览
经常镜下血尿是怎么回事
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参数对肾性贫血的鉴别诊断意义
你对贫血知多少
人不能“只靠吃米活着”——没有精神就是“贫血”
缺铁性贫血病因探讨(饮食治疗)
中小学生贫血原因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