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民歌的文化认同

2021-06-06 08:47金红莲
艺术评鉴 2021年5期
关键词:文化记忆文化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

金红莲

摘要:文化认同是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依托,文化认同是社会成员归属感的表现形式,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文化内在活力不断提升,由此部分社会成员文化认同方面出现迷失和文化价值的缺失,从而影响到社会关系的和谐。民歌作为文化行为是生活在该地区人民的地方身份和音乐文化身份的重要标志。研究者认为河北民歌的文化认同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自信心;对传播、传承、弘扬和保护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音乐文化起到极大的推动与促进作用;有利于河北民歌的文化意义建构和传播,有助于提高文化凝聚力,因此应积极开发民歌传播资源,调整文化战略,正确引导河北文化发展方向。

关键词:河北民歌  文化认同  文化共识  认同危机  文化记忆  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化认同是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依托,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传统性与现代性、工业化与后工业化的相互交织与碰撞中,文化共识乃至认同危机日益凸显。文化认同是社会成员归属感的表现形式,随着河北的经济与文化生活快速发展,文化内在活力不断提升,由此部分社会成员文化认同方面出现迷失和文化价值的跌落,影响到社会关系的和谐。河北作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河北地区以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雄浑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河北地区丰富的民歌文化。民歌是指每个民族在古代或者近代时期创作的带有自己民族风格特色的歌曲,是每个民族劳动人民的传统歌曲。为较早产生的艺术形态之一。据《吕氏春秋》记载,古代葛天氏唱出了八首民歌,有《载民》《玄鸟》《遂草木》《奋五谷》《敬天常》《达帝功》《依地德》及《总禽兽之级》八阙,古老的民歌生动的描写了先民的音乐生活。

一、河北民歌的文化溯源与文化记忆

随着比较音乐学与民俗学的深入研究而展开了民歌案头与乡野间的调查,在比较音乐领域中奥地利音乐学家阿德勒(Guido Adler)1885年提出了音乐学有必要比较研究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不同民歌,依据其性质的异同对民歌进行分类,根据他提倡的观点,18世纪末叶欧洲国家研究者相继跨入亚洲、非洲与拉丁美洲进行异域地区的音乐研究,因受到当时人类学的影响,此类考察与资料搜集不可避免“西方音乐中心论”的偏见。其中较为公正且优秀的研究,民族音乐学家费蒂斯(Joseph Fetis)的《音乐通史》(1869),文中比较客观的比较了中国、日本及印度等非欧国家的民歌。运用比较音乐理论方法对本族民族音乐研究的有,巴托克与柯达伊对东欧民歌研究,巴托克的《匈牙利民歌》是基于匈牙利各地民间地区采风整理研究的成果,为民歌研究指出了可行性的发展方向。

国内对民歌研究可追溯到春秋时期采风,《诗经》风、雅、颂中风居其首。风诗,表现民间生活为主,带有地域色彩的民间歌曲。现代学界普遍认为《诗经》中国风是现存中国古典最早的民歌选集,《季札观周乐》记述了吴国公子季札到鲁国观赏十三国乐舞之后一一点评的故事,从中可知春秋时期民歌反映当地的风俗民情与治乱盛衰①。风有十五国,本称“邦风”,因西汉时期避刘邦的讳而改,始称“国风”,且沿袭至今。十五国风的地域广,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西起今陕甘(秦风),东到大海(齐风),北至今河北(邶风),南达江汉(周南、召南),两千多年前的古老民歌,涵盖空间如此辽阔,在世界民族音乐范围内是罕有其比。

河北民歌经历文化历史积淀,形成了劳动号子、山歌、小调、花会歌曲、谣曲、大鼓、叫卖歌、儿歌等具有燕赵独具风格的民歌文化。河北民歌研究经历了,20世纪初的民歌研究运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普查民歌工作,到改革开放至今的学术研究范式的激烈讨论阶段。随着河北民歌学术研究的深入,国家文化部加大了挖掘河北民歌资源的力度,并结合音乐学、民俗学、社会学等学科力量,国内研究达到了文化认同研究的高度。河北民歌是河北活页历史。在对民歌进行梳理过程,就是现代寻访燕赵历史的心路历程。

新中国成立之后,吕骥为首的音乐研究者整理民间采风并出版了《河北民间歌曲民歌选》,最初出版为1951年由上海万叶出版社②,随即1954年与1955年由新音乐出版社出版了4500册③。这次采风可以追溯到1939年的中国民歌研究会(曾名为陕甘宁边区民间音乐研究会),早期中国民族音乐研究者向民族音乐学系,走遍大街小巷深入民间,寻找人民来自生活自己的声音,采集了《对话》《绣荷包》《五更调》听到了《画扇面》民女寻夫之声,《小白菜》中感触到了悲苦的幼儿心声,1945年采风的《摘棉花》中看到了劳动人民的辛苦,通过《大拜年》了解了有趣的民间生活。溯源真切体会了,河北地区人民的鲜明的情绪,真切生动的形象,音乐研究者感慨“民歌中最好最美的部分”④。采集短小民间歌曲,没有伴奏也没有合唱的,不同于西方音乐的独特音乐,了解了河北地区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真切的情绪。河北民歌中蕴藏着人民质朴的音乐心声,有着超越语言的民族音乐灵魂,展现了河北人民的音乐生活、精神、感情及哲理。

河北民歌作为河北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民族文化的精髓,集中体现着独有特色的民族精神、风土人情和审美情趣。河北民歌田野調查不仅有团队采风,还有热忱民间音乐的音乐家个人的调研,如章牧的1930年河北民歌的采风,老志诚搜集的河北风格《要陪送》,充盈丰润了河北民间歌曲。群体与个人的采集整理与研究民歌活动可看作自发的文化觉醒,20世纪初西方音乐的输入学习及普及,引发了强烈的文化认同危机。1942年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中号召文艺工作者走出“小鲁艺”到广阔的社会生活“大鲁艺”,呼吁广大文艺工作者到“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

音乐文化认同感的形成,需要人们之间拥有音乐历史连续性的认同,这种连续性不仅要指向过去,也会指向未来。纵向时间连续性的形成与认同感有赖于文化历史记忆。记忆是人们关于外在世界的心理反应,是人们对过去的经验与感受的积累⑤。音乐文化认同与记忆有着密切的关联。音乐文化认同的深层内涵为同一性,是民歌经历了时间的变化之后,保留着其基本特性,认同意味着音乐历史的连续性。个体文化体验心理引起强烈的文化归属感,个体认同的表现为记忆⑥。文化共同体成员记忆中认知到意识的连续性,进一步实现自我认同。

二、河北民歌的文化场域和文化行为

民歌作为一种具有音乐论述性质的文化行为,是生活在河北地区人民的地方身份和音乐文化身份的重要标志,体现了河北地区人群关于音乐文化资源和文化归属的认同关系。这只有搁置在文化场域之中,才能更好地了解民歌与河北地区人民之间的文化命运关系,才能体会到唱民歌行为与河北人的精神世界,文化空间与身份认同是紧密不可分割的关系。文化主体通过民歌文化资本方式,来明确主体的文化存在。劳动号子是人民在集体劳动时结合劳动步伐唱响的民歌形式,文艺工作者刘荣德学习搬运号子拜师号子能手马玉林,学唱期间马玉林师傅生病嗓子不能出声,在马师傅的指导下刘荣德带领劳动班子唱“高搭个起吧”“轻轻地放吧”“朝前个走吧”号子,工人在刘老师的带领下齐心协力完成了搬运任务⑦。劳动过程中大家巩固彼此之间的共同体身份,推进集体性认同,深化成员之间的感情。如今新的生产方式代替了唱号子劳动的方式,传承下来的歌唱民歌行为激活劳动的共同记忆,增强河北地区人民凝聚力,巩固河北共同体成员的文化心理机制。

地方传统音乐基因在文化场域里通过民歌行为孵化,进而得到筛选优化传承。《中国游记》中记载1793年英国驻华大使,在承德避暑山庄参加乾隆寿辰活动听到的《茉莉花》歌曲,并收录于此书⑧,这是《茉莉花》歌曲第一次公开出国门记录。河北老艺术家江玉亭也证实,18世纪末河北就有了《茉莉花》民歌⑨,并在河北多地流传多种变体。由此走出国门的《茉莉花》,经普契尼歌剧《图兰朵》世界音乐友人间接听到了中国民歌,而1924年赵元任的《茉莉花》则为另一版本《鲜花调》,他在麻省时期出版了五线谱版本并编配了钢琴伴奏。1942年由何仿整理定稿为现今广为流传的江西茉莉花⑩。此后,茉莉花代表民间音乐的中国符号,唱响在1997年香港回归仪式活动,1999年澳门回归活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场所,以及国外国际事务的重大活动场地。此民歌《茉莉花》为文化基因迷米(meme),像生物基因一样复制传播,赋予传统文化特质。演唱奏响茉莉花的演绎行为,参与活动过程加强国家凝聚力,产生共同的原生情感集体感召,增进中国共同体成员的身份意识,推进民族国家团结社会繁荣发展。

民歌文化的活态传承,河北省传统村子里每年定期举办音乐会,这是族性祭祀活动与风俗节日中重要的构成部门。如正月十五举办“串村”活动,民歌活动与仪式有机结合,构成传统音乐思维与社会结构的文化符号。祭祀活动中对祖先的崇拜彰显对血缘关系的依赖与情感脐带维系,仪式音乐是族群记忆,社会记忆的体现。

河北地区的民歌文化,认识这一地域的民间音乐与它赖以生存的地理、历史、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河北民歌的依据特色可分为四个音乐地域区:一为西北部张家口一带民歌,音乐风格粗犷豪放,北与内蒙民歌互相吸收,独成一体。二是东部唐山一带民歌,曲调质朴、音韵高亢,东部临海,小调和渔民号子较多,其中冀东民歌对东北民歌及二人转影响较大。三为西部井陉一带民歌,乡音浓郁平和优美,靠太行山脉与山西交界山歌较多,并且有山西民歌特色。四是南部邯郸市一带民歌,与山东、河南相邻,具有鲁豫风韵多小调,是华北平原最具影响力的民歌文化。河北民歌与地方民间音乐和戏曲音乐在漫长历史长河中互为渗透、影响,使民歌汇集民歌、曲艺、戏曲的唱腔,具有歌、曲、戏的文化特色。

三、河北民歌的文化认知功能与核心价值观

在《解释的范围》(2000)里伊泽尔(Wolfgang Iser, 1922-2007)以社会学家角度关注了当今艺术的文化认知与认同危机,在全球化过程中本土文化的兴起,知识的认知越来越模糊甚至在消失。文化认同、知识生产、接受阐释、情感体验在跨文化全球化进行中,他看来需要树立新的界桩。埃里克森的《认同:青年与危机》里从心理学角度说到,文化认同是区分“自我”与“他者”杠杆,促进文化归属感的关键环节。民歌作为民间文化、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河北民歌有助于形成强烈的燕赵文化认同感。这是克服文化认知危机,社会成员达成高度文化认知与凝聚力,从而促进河北地区文化发展的重要文化策略。

河北民歌的文化认同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自信心。对传播、传承、弘扬和保护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音乐文化起到极大的推动与促进作用。河北民歌的文化认同研究,有利于河北民歌的文化意义建构和传播,有助于提高文化凝聚力,开发民歌传播资源,调整文化战略,正确引导河北文化发展方向。随着全球化进展,文化多元化的冲击下,河北民歌呈现了多维多层面的文化价值与认知功能,民歌的发展历程来看,课分为原始民歌、传统民歌及20世纪形成的现代民歌。原始民歌的模式要素为神话仪式,通过民歌仪式歌颂完成的主体,获得神圣的情感,表达对无可知自然的崇拜,消除自我实现的文化认同。传统民歌的文化为农耕劳动,其歌唱的主体为集体性,运用想象对克制他这实现自我与他者的审美认同。而现代民歌主要以大众新媒体新环境,为现代社会的受众个体传达个人情感引起共鸣,因没有达到文化上的认同,所以民歌缺乏強烈的文化认同,具体如下图所示:

河北近五年来(2013-2018)人口从7378.84万增长到7557.84,共增长了179万人口。河北省的生产总产值从29500.37亿增长至36339.57,共增长了6839.2亿元,如下图表:

相比之下,艺术表演团体的演出的机构数由2015年596个下降到2018年的450个,随之表演团体演出观众人数有45590千次缩到33160千次,艺术表演场馆艺术演出从3240次下降到1600次。河北省的人口日益增长,生产总产值每年以7 %比例速度突飞猛进,而文化艺术发展被卡脖子出现了瓶颈期。活跃的市场相对低迷的文化艺术现实,对民族文化认知的空缺,文化认同的缺失,凸显了文化认同危机。河北民歌中蕴含着河北优秀文化基因,有助于文化认同与文化价值观的提高。构建新时期文化价值观,进一步重构民歌文化价值观,消除文化认同危机。积极分析河北民歌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深入研究河北民歌的文化认同问题。

河北民歌的文化意義建构。河北民歌的文化认同是河北地区人们之间,对共同所属文化的确认,因多种文化撞击引起文化冲突,需要提高河北文化认同价值。河北民歌的文化认同资源,为了强化河北地区文化凝聚力,以河北地区深厚文化根基的民歌为文化纽带,开发河北文化的认同资源,开展认同教育,扩大河北文化认同空间。文化共同体意识有助于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视域下共同培育共同体心理场域,以实现公平、文明、和谐为目标,引领地方人民的价值观,以传统文化地方民歌给予精神慰藉,构建心灵家园促进滋生强烈的归属意识。

四、结语

民歌是百姓的心声,国人自古以来通过诗歌来反映民间的喜怒哀乐,《春秋公羊》传记录“王者不出户牖,尽知天下所苦”。执政者听民歌了解民情,百姓也用民歌来传达百姓的意愿。费孝通在《乡土中国》开篇中敏锐指出,“中国社会从基层上看是乡土性的”   。河北民歌在全球化经济冲击下,其生长土壤越来越萎缩,被西方文化、流行文化侵蚀。新时期河北民歌的文化认同研究,重构民歌文化价值观,消除文化认同危机,构建符合新时期的文化价值观。通过河北民歌的文化认同调查研究,从文化、地域等维度进行考量,进而实现提升河北文化的软实力的目的。河北人民通过唱民歌抒发对河北文化的热爱,歌颂美好生活来编织河北梦想,让世界了解河北优秀文化,面向世界传播河北民歌文化。

参考文献:

[1]河北省文化局民歌编选小组编.河北民歌选[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79.

[2]苗晶,乔建中.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3]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河北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5.

[4]亨廷顿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5]刘荣德,李殿明.冀东民歌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6]尹庆红.民歌与文化认同[J].民族艺术,2013(05).

[7]齐易.论河北民间音乐色彩区的划分[J].黄钟,2016(01).

[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9]周琳娜.文化认同与制度式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J].学术探索,2018(08).

[10]卫灵.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缘何重要[J].北京:人民论坛,2019(07).

猜你喜欢
文化记忆文化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
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顶层设计
以空间为媒介:从浦东的“空间记忆”到迪士尼乐园的“消费空间”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金字塔铭文》与古埃及复活仪式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
试论粤剧《目连救母》中的文化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