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

2021-06-06 08:44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1年15期
关键词:奇迹贫困人口攻坚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京隆重举行,习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2012年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中国的脱贫形势一度十分严峻,需要每年减贫1000多万人。埃及中国友好协会主席瓦利说,贫困人口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有待提高;贫困地区一般地处偏远,需要打通与发达地区交通设施等联系;贫困地区通常自然条件较恶劣,需要克服先天不足,培育经济增长点。这些都是中国面临的挑战。

这些年,广大扶贫干部扎根一线,以行动践诺言。更令人泪目的是,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1800多人牺牲在脱贫攻坚一线。他们之中,有年轻的“90后”夫妻——28岁的吴应谱和23岁的樊贞子,一同离世的还有腹中两个月的宝宝;有将30岁的年轻生命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的黄文秀;有“头发跑白了,鞋底磨穿了”,永远倒在扶贫路上的姜仕坤……

“广大扶贫干部爬过最高的山,走过最险的路,去过最偏远的村寨,住过最穷的人家,哪里有需要,他们就战斗在哪里。”那些扶贫战场上的青春与热血,那些扶贫路上的跋涉与坚持,人民不会忘记,也不能忘记!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国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再次彰显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

适用主题:中国奇迹;中国道路;中国答卷;齐心协力;攻坚克难;不畏牺牲;使命与担当……

文本解读:河北省保定市永宁中学 杨巧茹

角度一:不负使命,砥砺前行。

历史,是反贫困最忠实的记录者。“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先人的理想今天成为现实。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脱贫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关键一步。

脱贫攻坚生动体现着中国共产党的人初心和使命。成就源自我国形成的“四梁八柱”的制度体系,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成就还源自稳步推进脱贫攻坚的一项项重点部署。为实现这一奋斗目标,中国迎难而上、久久为功,坚持加大投入和精准方略、坚持群众主体和社会动员,使七亿多农村人口摆脱贫困,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创造了人类扶贫史上的最好成绩,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辉煌篇章,在世界竖起中国样板,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角度二:用双手创造美好明天。

今年我们全面打赢了脱贫攻坚战这场硬仗。这一战役启示我们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明天。

创造美好明天要激发内生动力。帮扶既要帮物质也要帮精神。久困于穷,冀以小康。改善外部资源,调整发展思路。各地涌现出一批致富带头人,他们打破束缚发展的旧观念,积极应对市场新变化,抓住发展新机遇,找到致富奔小康的新法子。山变青、水变绿,农家乐开在大山深处,特色种植养殖产业齐头并进,农业产业链条有效延伸,昔日的“穷山沟”正变身“桃花源”。

角度三:续写减贫的“中国奇迹”。

行百里者半九十。 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脱贫攻坚事关人民福祉,必须实实在在,来不得半点虚和假。“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越是接近目标的时候,前进的道路愈加艰辛。曙光来临之际,更需奋力拼搏。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面对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性、紧迫性,上下同心,压实责任,靶向施策,精准发力,才能够续写减贫的“中国奇迹”。

时文链接

致敬永不熄灭的扶贫精神

□段官敬

“超1800人牺牲在脱贫攻坚一线”,一个令人痛心的数字冲上热搜,引发广大网友关注,也令无数人感动流泪。中国创造人类减贫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有他们无私奉献、英勇牺牲、义无反顾的靓丽姿影。从“总是要有人回来的,我就是要回来的人”回报桑梓的黄文秀,到“人的一生总要做几件有意义的事”砥砺使命的张华,再到“这是一份光荣的任务,我必须得去”舍我其谁的曾翔翔……一个个名字、一声声承诺,镌刻进中国战贫历史的深邃长河,谱写了一支支荡气回肠、慷慨激昂的扶贫壮丽史诗。

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追求崇高。在这个世界,人生的起笔从为公为国开始,价值的伟岸以立功建业谢幕。一批又一批的扶贫干部艰苦奋斗、夙兴夜寐、焚膏继晷,攀山越岭、淌过峡谷、飞跃深渊,为了群众所急所盼、急难烦愁而奋斗不息、奔跑不止,用辛苦指数换群众幸福指数。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扶贫之路、致富之道,不是空话笑谈、敲锣打鼓挺进的,而是以咬牙坚挺、咬定青山的顽强品质砥砺奋进的。那些扶贫干部为什么可以在艰难困苦中遨游飞翔?为什么可以在驚涛骇浪中临危不乱?为什么可以在风雨巨浪中击楫中流?正是因为心中坚信对崇高信念和远大理想的坚定追求。因为信仰信念,方能伟大伟岸。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脱贫攻坚是人类减贫史的伟大事业,也是砥砺为民情怀、替党和国家尽忠的肝胆气魄。一批批扶贫干部以无我之境书写大我人生,斯人已逝、精神长存,他们释放和承载的扶贫精神永远留在了神州大地每一个村庄、每一处寨子,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人坚持托举乡村振兴发展,不断开辟新时代乡村建设的璀璨风景和美好道途。

撼动天地的无悔追求,永不熄灭的扶贫精神。跨越千沟万壑,攀登高山峡谷,穿过田间小路,漫步村头巷尾,越是艰难贫困的地方,扶贫干部越是深入基层,同贫困群众同吃同住,一起想办法,围炉想办法。那些聚是一团火的相互鼓励,那些艰苦卓绝的难忘岁月,那些拧成一股绳的党群共建,那些不达目的不罢休,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搏历程,都将刻画与定格在扶贫精神的坐标体系,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族谱不可分割的部分。(选摘自红网)

(编辑:王莹)

猜你喜欢
奇迹贫困人口攻坚
诗的惊讶、神秘或奇迹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什么构成了奇迹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脱贫攻坚 重在落实
互助:“联动”方能攻坚
要让贫困人口真正受益
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