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北区“十四五”时期创意设计产业发展研究

2021-06-08 08:05关茵
商业文化 2021年10期
关键词:创意设计十四五文化产业

关茵

河北区创意产业发展背景

天津市区科技局按照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委十一届二次、三次全会以及区委十一届四次、五次全会新要求,聚焦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主要目标任务,把评估过程作为完善发展思路、推动规划落实、促进加快发展的过程。同时,结合本部门工作职能和科技创新工作要求,把中央和市、区委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体现到深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各方面。

几年来,我区围绕市政府关于“创意河北”的功能定位,按照“营造一流的环境、提供一流的服务,聚集一流的企业、培育一流的人才,打造一流的品牌”的发展理念,以服务河北区“商贸天地、生态城区、文化河北”功能定位建设为目标,以创建功能要素齐备的创意产业发展园区为重点,全力营造适宜创意产业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为目标,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很大成效。

2015年初,天津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加快建设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若干意见》,在全市打造“一区二十一园”的示范区发展格局。区委、区政府按照国家及天津市的总体部署,确定“科技资源汇集,一园多点发展”的布局思路,集合周边相关载体和资源,建设“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河北分园”。自创区河北分园一直以来,坚持以创意设计和科技服务业为主导产业,通过领军企业带动,产业逐渐形成聚集。目前,自创区共聚集企业542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45家,高新技术企业43家,创意设计类企业24家。据统计,2019年自创区范围内企业营业收入为289亿元。

整合区域创意资源的情况

整合区域创意资源

1.依托天津美术学院做强文化创意产业

美院是一所美术专业院校,优势明显,技术实力雄厚;河北区是承载创意产业转移的理想之地,历史底蕴浓厚,发展潜力巨大,二者在推动产学研的交流与合作中各自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计划利用北宁环宇城等载体资源,孵化数字文化创意企业。推动5G传媒学院建设,充分运用国家发展新基建的优势,借用5G技术深度驱动动画、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升级发展。抢先占据津京冀数字创意产业的制高点和战略地位,为河北区自创区聚集人才。

2.利用創意企业资源开展对外交流活动

创意产业聚集效应,需要创新活力的支持。我们通过开展京津两地企业家沙龙活动有效推动了企业的交流。2018年4月20日,京津动漫研发企业行业交流会在我区科技招商展示服务中心成功举办,来自京津地区动漫行业近三十位企业家齐聚一堂,共享创意与发展。本次活动对加快文化科技的融合发展,促进了“文化兴区”的战略落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区科委将主动与优秀企业对接,做好京津冀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工作。

2017年12月28日,我区举办了天津市“设计之都”?工业设计高端峰会暨重点项目签约大会,会议邀请天津泰达建设集团格调中天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优客工场(北京)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丝路视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等创意设计类企业参加,这次高端峰会把工业设计作为创新创业的突破口,促进了设计人才与企业之间全方位、多角度对话交流,也是我区提高设计产业创新能力、变革设计产业发展模式的重要举措。

本着“创意河北”的概念,从2012年开始,河北区连续六年向市政府提出“天津申请加入全球城市创意产业联盟——设计之都”的建议。经过多方联系,2018年天津国际设计周由市科技局牵头,邀请了来自意大利都灵、日本神户以及国内的北京、上海、深圳、武汉等6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计之都的网络城市参加了第五届天津国际设计周活动,成功举办了“对话设计之都”论坛活动,通过6篇主旨演讲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社会背景、文化差异、人文理念下的创意设计活动。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建筑设计领域专家、知名设计院所代表、行业领军企业负责人等230余人受邀出席建筑设计高端峰会。

众多世界知名设计师通过对话交流,带来了先进设计理念,推进了我区建筑设计产业发展,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动能新旧转换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证与智力支持,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3.做好新兴产业战略研究

根据《“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要求,数字技术与文化创意、设计服务深度融合,数字文化创意产业逐渐成为促进优质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的智力密集型产业,创意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正在兴起。为了抓住数字创意产业发展历史机遇期,与国家战略保持一致性,更好地推动河北区自创区相关企业发展和融合,推进数字艺术产业化发展。促进优秀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依托地方旅游特色文化,创造具有鲜明区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数字创意内容产。河北区制定了《关于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的情况报告》,并为下一步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国际设计周和“设计之都”申请情况

天津国际设计周相关情况

天津国际设计周是提升我市创意设计产业整体水平、增强科技竞争软实力、塑造天津城市品牌和扩大国际影响力的重大活动。自2014年首届国际设计周以来,河北区已连续四年承办了此项活动,活动通过开办论坛、作品展示、签约合作、研讨培训等形式,广泛邀请国内外知名设计师和设计师团队,深入开展创意设计领域的交流与互动,搭建了我市与国际设计产业互通共融的桥梁和平台。

2016年至今,设计周共组织各类活动40余场次,接待国内外领导、嘉宾和设计师300余人次,超过16万人参与活动,在推动天津与世界创意设计领域沟通交流的同时,促进了不同国家、不同地域间创意文化和创意产业的良性互动与融合发展。

第三届、第四届和第五届天津国际设计周分别以“行住坐卧”“未来就是现在”“东西方的融合”为主题,广泛开展了设计论坛、创意作品展、中意实验班、工业设计高端峰会、对话“设计之都”等品牌活动。怀进鹏、李绍洪等市领导、中科院院士彭一刚以及市科委、市知识产权局等市级部门的负责同志均出席设计周活动,来自意大利、德国、日本等国家的政府官员和知名设计师带来了各自国家的高水平创意作品,为向世界宣传河北区、推介河北区,引领世界设计产业走进河北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设计之都”申请工作

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计之都”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面落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的重要举措。作为我区“申都”工作牵头部门,区科委于年初了参加市科委组织的全市“申都”工作部署会并及时提交了我区“申都”工作申请材料。

随后,我们多次赴京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北京市科委等单位,就“申都”工作相关事宜和筹备工作进行沟通协调。同时,为突出“申都”特色,展示河北区创意设计文化氛围,学习先进城市经验做法,我们积极承办了“对话设计之都”活动,2018年5月12日,意大利罗马建筑师协会、神户大学、北京市科委下属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上海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上海)推进工作办公室、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设计之都”领导小组办公室、深圳市设计之都推广促进会、深圳市灵狮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分别选派“申都”核心工作人员代表来到河北区,参加“对话设计之都”活动,向天津介绍了各自城市“申都”工作经验和做法,为我市“设计之都”申请工作夯实了基础。

结 语

“十三五”以来,文化产业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方面的贡献进一步增强,向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发展目标不断迈进,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和幸福感的重要途径。然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产业整体规模还不够大,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够高,整体竞争力还不够强。“十四五”时期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议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对接国家战略,推动区域文化产业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以扩大文化消费为抓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优化文化产业发展市场环境;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法规体系。

(天津市河北区科技创新发展中心)

猜你喜欢
创意设计十四五文化产业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诚诚&嘟嘟成都生活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首届山西省文化旅游创意产品设计大赛火热进行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四川命名首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
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