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远期疗效比较

2021-06-09 09:54刘超辽阳市中心医院普外二科辽宁辽阳111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10期
关键词:开腹根治术直肠癌

刘超 辽阳市中心医院普外二科 (辽宁 辽阳 111000)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对结直肠癌患者应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的远期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9月~2019年3月收治的10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肠功能恢复时间等指标差异,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肠功能恢复时间等方面的指标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远期疗效方面,观察组的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结直肠癌患者应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较于开腹手术而言,远期疗效极为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结直肠癌常发生于老年人群中,因腹部疼痛和便血等情况出现,会显著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临床中,对于结直肠癌常用的治疗手段为手术切除,经临床证明,已取得较好的应用价值。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并因对患者造成的损害较小和操作较为简单等优点,获得了医学人士的肯定认可[1]。本文选择10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实验样本,分析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在远期疗效方面的应用价值,分析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100例结直肠癌为研究对象,入院期限为2017年9月~2019年3月。组织所有患者进行数字抽签,根据奇数和偶数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奇数)和观察组(偶数),分别50例。对照组中,男性与女性的占比分别为54%(27/50)和46%(23/50);本组患者的年龄为60~75岁,平均(66.31±5.49)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共有28例,占比为56%;女性患者共有22例,占比为44%;年龄61~74岁,平均(66.18±5.38)岁。

纳入标准:经过临床诊断和分析,患者的体征和表现均与医学中的结直肠癌诊断标准相符合。患者及患者家属已知晓本实验的目的、意义和实施手段等,在自愿的情况下表示同意参与。

排除标准:(1)肾心脑等存在系统性疾病;(2)存在手术禁忌症;(3)认知存在障碍,无法有效配合研究开展;(4)患有家族性腺癌性息肉病、多原发大肠癌等恶性肿瘤;(5)基础资料有所缺失。对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中的数据指标行统计学分析,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中可研究的价值较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疾病确诊后,即完善相关检查。在观察患者无手术禁忌症后,对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观察组患者应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措施如下: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并协助患者采取截石体位;待患者麻醉成功后,选择患者脐周下方作为手术切入口,对其进行Trocar的穿刺,以此作为腹腔镜的通道;随后,对患者构建气腹,将压力值保持在15mmHg;在患者的右锁骨中线和两髂前的连线脚垫处行大小约为12mm的操作孔,在左锁骨中线的平脐水平和右锁骨中线的平脐水平分别施行一个大小约为5mm的操作孔,于左侧操作孔处采集标本[2]。借助腹腔镜,将患者的肠段和系膜进行剥离,去除和清扫系膜血管根的淋巴结。对于结肠癌患者,须在患者的腹壁处行手术切口,对结肠进行体外切除,并施行回结肠吻合;针对直肠癌患者,在对结肠实施切除后,在肛门处完成直肠吻合。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开腹手术,在行切口后,对直肠已状结肠的系膜进行有效分离后,在对系膜、右侧系膜、直肠后壁等进行游离,以肿瘤位置作为分离的水平。在分离的操作期间,要防止对瘤体的挤压;随后,有效切除系膜血管淋巴结及其脂肪组织,保证直肠系膜的完全切除。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肠功能恢复时间等指标差异,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如肠梗阻、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等。分析两组患者的远期疗效,随访时间为2018年4月~2019年5月[3]。

1.4 统计学分析

本实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19.0,其中,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选择χ2检验分析。P<0.05表示结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分析

由数据得知,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为(108.5±4.8)mL,与对照组的(132.6±5.3)mL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和肠功能恢复时间等方面,观察组所用时间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分析(±s)

表1.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分析(±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肠功能恢复时间(h)对照组 50 102.3±50.9 132.6±5.3 3.6±0.7观察组 50 74.8±13.4 108.5±4.8 2.0±0.4 t 3.6944 23.8322 14.0329 P 0.0004 0.0000 0.0000

2.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统计

对照组中,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占比为14%,位于并发症首位总发生率高达30%,与观察组的8%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统计

2.3 两组患者的远期疗效分析

对照组中,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患者各有5例(10%)和11例(22%);观察组中,仅有1例(2%)患者发生局部复发,2例(4%)患者出现远处转移,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且P<0.05。

3.讨论

开腹手术是治疗结直肠癌的常用手段,已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但是,有研究证明,开腹手术对患者造成的损害较大,加之操作的复杂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的手术时间和预后难度。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医师能在腹腔镜的加持下,拥有广阔的手术操作视野,全方位观察患者的病灶组织,并对其进行准确切除。正因如此,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被推广开来。专家表示,开腹手术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在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等远期疗效方面,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稍胜一筹[4]。本文结果显示,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肠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P<0.05;观察组仅有4例(8%)发生并发症,与对照组15例(30%)相比,差异P<0.05;在远期疗效方面,观察组局部复发率为10%,远处转移率为2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P<0.05。

综上所述,对结直肠癌患者应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能显著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肠功能恢复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在远期疗效方面,价值也明显高于开腹手术。

猜你喜欢
开腹根治术直肠癌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GRP及GRP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