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大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安全性分析及近期生存质量研究

2021-06-09 09:54辛学永天津市宝坻区中医医院外科天津3018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10期
关键词:大肠癌肠梗阻出血量

辛学永 天津市宝坻区中医医院外科 (天津 3018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大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安全性,并对其近期生存质量进行分析。方法:选本院收治的60例大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按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辅助手术。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与各项手术指标等相关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100.00%、73.3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平均出血量、肠道功能平均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肠癌合并肠梗阻,应用腹腔镜辅助手术,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地减少对患者的创伤,远期效果比较好,具有安全性高等优势。

临床上大肠癌、结肠癌以及直肠癌都是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大肠癌的发病主要是与生活方式、遗传,大肠腺瘤等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以往临床上治疗该疾病一般采用的都是传统开放手术,但是该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比较大,术后并发症也较多[1]。所以,找寻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本文主要将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60例大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后,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中所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60例大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按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分别有30例;对照组给予开放手术,男性患者有17例,女性患者有13例,年龄34~73岁,平均(56.54±3.15)岁;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辅助手术,男性患者有18例,女性患者有12例,年龄33~72岁,平均(56.35±2.61)岁。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比较各项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开放手术:(1)对患者进行全麻;(2)找到病变与梗阻部位;(3)将其分离在腹腔外以后,进行切除。

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辅助手术:(1)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2)选择脐上1cm切处,作为口位置,然后对其进行消毒;(3)插入穿刺套管,气腹保持在14mmHg;(4)在患者的左右侧腹部切口,置放腹腔镜操作器械,在腹腔镜下观察病变的位置,再进行切除手术;(5)术后半年~1年对两组患者随访[2]。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评估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与各项手术指标情况。

(1)临床效果评估。治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病变肿瘤均消失,经X射线检查腹部未见肠管扩张,切口愈合无并发症者;好转: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病变肿瘤缩小一半以上,经X射线检查腹部肠梗阻部分缓解;无效:以上标准均未达到或病情加重者。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2)各项手术指标评估。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手术平均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肠道功能平均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

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3.34%,观察组患者为10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效果比较[n(%)]

2.2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比较

观察组术中平均出血量、肠道功能平均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比较(±s)

表2.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比较(±s)

组别 手术平均时间(min) 术中平均出血量(mL) 肠道功能平均恢复时间(d) 下床活动时间(d) 平均住院时间(d)观察组 172.05±14.05 129.05±4.06 6.81±1.92 6.62±1.03 11.42±1.36对照组 165.63±17.25 153.25±5.24 5.15±1.05 9.51±0.39 18.68±2.64 t 1.581 19.996 4.155 14.372 13.390 P 0.119 0.000 0.000 0.000 0.000

3.讨论

导致大肠癌的致癌因素比较多,例如大肠黏膜上皮在环境或是遗传等作用发生恶性病变,预后较差,有着极高的病死率,手术切除后的5年生存平均率约40%~60%[3]。因此,早期发现、诊断、治疗以及规范的开展手术治疗,仍然是提高大肠癌临床疗效的关键。引起肠梗阻的主要原因则是大肠癌所导致的[4]。

现阶段,临床上治疗大肠癌合并肠梗阻一般采用的都是开放性手术治疗,但该方式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比较大,且术后恢复速度较慢、容易复发等缺点。而腹腔镜手术属于一种微创治疗方法,也是未来手术方法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5]。与传统的手术方式相比较,该手术方式更受患者欢迎,尤其是采用该手术方式治疗后,对患者具有:①术后瘢痕较小;②创伤小;③风险小;④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除此之外,该手术还符合美学要求,使青年患者更加乐意接受[6]。从以上研究中可以看出,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术中平均出血量、肠道功能平均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采用的开放手术(P<0.05),表明治疗肠癌合并肠梗阻应用腹腔镜辅助手术,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临床治疗效率,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且该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更高。

综上所述,治疗肠癌合并肠梗阻应用腹腔镜辅助手术,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对患者的创伤,远期效果比较好,具有安全性高等优势。

猜你喜欢
大肠癌肠梗阻出血量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血必净在用于大肠癌合并肠梗阻术后ICU脓毒症中的效果
大肠癌组织中EGFR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FAP与E-cadherinN-cadherin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36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肠梗阻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