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措施

2021-06-09 09:54胡杰明政何兴松陈德友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贵州遵义563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10期
关键词:性肺炎插管呼吸机

胡杰 明政 何兴松 陈德友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 (贵州 遵义 563000)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并提出其合理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院ICU使用呼吸机的398例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将其分为对照组(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372例与观察组(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6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以分析ICU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并提出合理预防措施。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插管方式与意识状态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中年龄≥60岁、APACHE Ⅱ评分≥18分、合并慢性疾病、呼吸机使用时间≥5d与既往应用激素等方面比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APACHE Ⅱ评分、合并慢性疾病、呼吸机使用时间与激素使用情况是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针对此类患者需提高预防意识,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对策,以保障患者的安全性。

医院ICU患者具有病情危急且进展迅速等特征,多数患者的自主呼吸功能受限,进而需要使用呼吸机开展机械通气,以保证良好的通气功能[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各级医院均较为常见的获得性肺炎[2],经常发生于应用呼吸机2d至撤机2d时[3],由于ICU患者的身体免疫抵抗能力相对较差,进而更易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该并发症具有较高的临床风险,容易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进而需要准确评估其相关危险因素,针对性给予预防措施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本项研究回顾性分析使用呼吸机的398例ICU患者,通过对发生与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来评估其主要危险因素,并提出可靠的预防对策,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院ICU使用呼吸机的398例患者,所有患者均具有完整的病例资料,在入组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本组患者中男性209例,女性189例,年龄范围25~76岁,平均(53.2±15.7)岁,住院时间为1~18d,平均(8.9±3.1)d,呼吸机使用时间为1~7d,平均(3.4±0.6)d。根据2003年《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来判定患者是否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以此为依据将其分为对照组(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372例与观察组(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6例。

1.2 方法

严格根据呼吸机使用规范对患者开展机械通气,使用过程中持续预防并监测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情况,一旦发生并发症需及时进行对症处理。全面整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包括年龄、性别、呼吸机使用时间、插管方式、合并症、意识状态以及激素使用情况,建立临床资料调查表,分别整理不同患者的相关资料,并开展统计学比较与分析。

1.3 统计学分析

研究中数据处理均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APACHE Ⅱ评分、合并慢性疾病、呼吸机使用时间以及激素使用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性别、插管方式与意识状态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发生与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n(%)]

3.讨论

VAP导致机械通气患者ICU及总住院时间延长,增加抗菌药物使用率及严重并发症,其病死率达14%~50%[5]。目前我国尚缺乏VAP多中心的资料调查。本项研究共选取了398例ICU使用呼吸机患者,依据诊断标准评定是否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并对患者进行分组,通过比较不同患者的临床资料来评定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结果表现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年龄≥60岁、APACHE Ⅱ评分≥18分、合并慢性疾病、呼吸机使用时间≥5d与既往应用激素等方面比率均明显高于未发生并发症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患者常合并严重的并发症,如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气胸、肺栓塞、休克、MODS等[6]。机械通气患者合并并发症加重VAP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因此,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也制定了新的监测防御措施,旨在更加客观使监测VAP和严重并发症,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是对疾病严重程度、预后预测具有较好的科学价值,在ICU运用较为广泛[7]。VAP延长了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增加了重症监护和住院时间,增加了死亡风险。预防成人患者VAP,有目的干预措施,可以减少机械通气的持续时间、病死率。通过开展本项研究笔者认为ICU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措施需采用以下几方面内容。(1)ICU医务人员需加强对患者的监测强度[8],通过每日填写日志的方式来准确记录患者的呼吸机应用情况,准确检查患者的体温及并发症相关症状[9],准确记录于日志中,为避免并发症奠定基础。(2)科学控制呼吸机的使用时间[10],根据患者情况及时对呼吸机进行撤机,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呼吸机使用时长,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3)尽量缩减ICU患者的侵入性操作,各项置管操作均高度保障一次插管成功,从而预防反复插管对患者的不良影响。(4)在使用呼吸机过程中持续合理应用抗生素等药物,避免盲目用药,也加强对感染的预防作用。(5)ICU相关工作人员均需提高安全预防意识,保证日常清洁工作的规范程度,特别注意手卫生情况,确保在无菌环境下开展各项操作。

综上所述,年龄、APACHE Ⅱ评分、合并慢性疾病、呼吸机使用时间与激素使用情况是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针对此类患者需提高预防意识,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对策,以保障患者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性肺炎插管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人感染H7N9禽流感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两种气管插管方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抢救中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