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刀在开放及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2021-06-09 09:54胡显亮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乳腺外科辽宁辽阳111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10期
关键词:出血量病灶切口

胡显亮 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乳腺外科 (辽宁 辽阳 111000)

内容提要: 目的:观察比较在传统开放及腹腔镜下使用超声刀行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本院2018年1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甲状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开放式和腹腔镜下进行治疗,均使用超声刀辅助手术,比较其临床效果及其相关指标。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等各项相关手术指标均明显低于开放组(P<0.05);腹腔镜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44%,明显低于开放组的22.22%(P<0.05)。结论:在开放型及腹腔镜下使用超声刀行甲状腺切除术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有利于改善预后状况,促进患者康复。

临床上治疗有手术指征的甲状腺疾病,通常按照常规在颈部正前方行开放型切口对病灶进行切除,术口较长、术后并发症较多、对预后效果有不利影响,而且在颈部会遗留下较为明显瘢痕,影响整体美观。在腹腔镜下行甲状腺切除术的术口位于胸部乳晕上缘处,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恢复快等特点,由于切口较小,疤痕不易外露,因而在满足治疗要求的同时又能达到患者的美观需求[1]。本文通过对在本院应用超声刀分别行开放式和腹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甲状腺疾病患者相关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比较超声刀在两种术式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甲状腺疾病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开放组45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25例;年龄21~61岁,平均(45.3±6.4)岁;疾病类型:甲状腺瘤31例,甲状腺癌11例,甲亢3例。腹腔镜组45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24例;年龄20~62岁,平均(45.6±6.7)岁;疾病类型:甲状腺瘤32例,甲状腺癌10例,甲亢3例。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均经甲状腺功能检测、B超或CT检查符合甲状腺疾病相关临床诊断标准;(2)声带功能及咽喉部情况均正常。

排除标准:(1)合并患有严重心、肝、肾等疾病;(2)有严重的精神或意识障碍;(3)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气管内插管与静脉复合全身麻醉。开放组采用传统全切开术式,采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FCS9的超声刀,弯血管钳状刀头与剪刀式刀柄。于颈前低位做一条长约4~12cm的弧形切口,充分暴露甲状腺后进行分离,仔细探查病灶部位情况后确定切割位置,选择使用超声刀5mm的输出档位直接进行病灶部位切割,完成后留置引流管缝合创口[2]。腹腔镜组采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ACE36E超声刀,选择从胸乳入路,患者取仰卧位,在胸前壁皮下深筋膜注射生理盐水200mL以及10U肾上腺素,以减少术中出血量。采用三孔法先沿双乳平线做一长约10mm切口直到深筋膜,进行皮下组织分离,形成置管空间和通道并插入10mm Trocar,注入CO2气体;然后在左右两侧乳晕上分别做长为10mm和5mm的切口,放置穿刺套管,在直视条件下采用超声刀对缔结组织进行疏松,至甲状腺部位后依次切开病灶一侧带肌、颈白线,充分暴露甲状腺病灶部位,由下而上游离甲状腺,切断静脉暴露血管,注意保护喉返神经。切除病灶组织后从胸骨旁切口取出,留置引流管,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3,4]

(1)统计分析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等相关手术指标。(2)统计分析术后发生呼吸困难、切口感染、声音嘶哑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手术指标等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等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相关手术指标比较

腹腔镜组的各项手术指标均明显低于开放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相关手术指标比较(n=45)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腹腔镜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开放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讨论

甲状腺所在位置的生理解剖结构相对较为复杂,周围与喉管、气管、喉返神经和喉上神经相邻,腺体上广泛分布网状的血管,血液供给丰富,传统手术操作需要将甲状腺部位的颈部皮肤完全切开,充分暴露全部腺体组织,极易对周边器官和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发生各种并发症,影响到预后康复[5]。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是通过在胸颈皮下建立操作空间完成对病灶部位的切除,避免因较大创伤对患者所造成的伤害。同时充分利用腔镜技术,能够使甲状腺周围的血管、喉上及喉返神经、甲状旁腺等解剖结构通过放大系统在显示屏上清晰、直观地反映出来,视野较开放手术更加开阔,具有手术创伤小、位置隐蔽、颈部无瘢痕等特点[6]。超声刀是一种新型手术器材,是通过超声频率使组织分子发生气化并断裂,达到切开组织、凝固血管的效果,完成对病灶的切除。在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采用超声刀能够同时满足创伤小、出血量少、无瘢痕、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要求,可以作为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首选术式[7]。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超声刀辅助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等各种相关手术指标均明显优于采用超声刀辅助开放手术(P<0.05);腹腔镜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44%,明显低于开放组的22.22%(P<0.05)。

综上所述,与超声刀辅助开放手术相比较,超声刀辅助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具有更为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对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状况、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出血量病灶切口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Optimal UAV deployment in downlink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system: a two-user case
PSMA-靶向18F-DCFPyL PET/CT在肾透明细胞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病灶诊断中的作用分析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初中历史“小切口”的教学实践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术中超声在颅内占位病灶切除中的应用探讨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后外侧联合内侧切口治疗Ⅳ度三踝骨折1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