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经颅超声中脑中缝核的影像学特点分析

2021-06-09 09:54孔令超黑龙江省第三医院黑龙江北安164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中脑经颅受试者

孔令超 黑龙江省第三医院 (黑龙江 北安 164000)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抑郁症患者经颅超声中脑中缝核的影像学特点。方法:本试验择取2017年2月~2020年2月来本院接受疾病治疗的抑郁症患者180例为研究样本,将其视为病例组。将郁症患者分为重度组28例、中度组48例、轻度组104例。另取同期来本院接受健康检查的健康人为健康组,共计180例。开展经颅超声检查,分析结果。结果:从BR回声异常对比情况而言,病例组为81.11%高于健康组15.56%,P<0.05;BR回声变化和患者抑郁程度水平呈负相关,(r=-0.615,P<0.05)。结论:BR回声改变和抑郁症疾病的发生发展存在相关性。代表BR超声回声变化可被视为抑郁症辅助诊断与判定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检查方案。

近几年来我国抑郁症疾病的发生概率表现出了逐年上升的势态。迄今为止,学术界针对于此疾病的发生原因尚存在争议。当前诸多学者指出:该疾病的发生和生化遗传、神经生理、神经内分泌、心理等因素存在相关性。另有诸多基础性研究证实[1]:人体大脑内基底边缘系统和抑郁症的发生存在一定关联性。中脑中缝核(BR)为基底边缘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负责分泌5-羟色胺。绝大多数抑郁症患者BR于经颅超声检查下会表现出特征性低回声;少数正常人以及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也具有此类超声特征。开展经颅超声下检查若受试者表现为BR低回声,则代表其可能存在一类基底边缘系统结构性损害。结合实际情况,本文全面探讨抑郁症患者经颅超声中脑中风和影像学特征,现作出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试验择取2017年2月~2020年2月来本院接受疾病治疗的抑郁症患者180例为研究样本。经诊断,患者符合CCMD-3中关于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症发作的诊断标准。排除样本:药物以及酒精滥用史者、神经系统病变者、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心脑血管疾病者、因大脑器质性病变以及躯体性疾病所引致的精神障碍者、一氧化碳中毒史者。其中女104例,男76例。年龄均值为(43.69±10.62)岁。本实验依照HAMD量表将郁症患者分为重度组28例、中度组48例、轻度组104例。另取同期来本院接受健康检查的健康人为健康组,共计180例。其中女110例、男70例。年龄均值为(43.94±10.77)岁。通过对比,2组患者性别、年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别,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实验应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超声诊断设备。对受试者开展经颅超声检查。将设备的动态范围设定为45~55dB、探头频率设定为2.0~3.0MHz,深度水平为15~17cm,开展TCS检查。所有受试者首先采取左侧卧位,后采取右侧卧位接受检查。工作人员把设备探头紧贴于受试者单侧颞窗,沿着受试者耳眶线方向对中脑水平横断面加以扫描,中脑主要位于图像的核心位置。BR以及中脑定位标准为:(将核磁共振定位图视为参照对象)中脑表现为相对均质蝴蝶样低回声;内部可见黑质、红核等结构;中间位置细线样强回声则为BR四周环绕强回声则为脚间池。BR图像具体分级标准为:Ⅰ级:回声消失;Ⅱ级:回声中断或者断续;Ⅲ级:连续性回声。在此其中Ⅰ级以及Ⅱ级为异常;双侧经测量均为回声异常,则代表总体结果异常;若单侧正常,总体结果判定为正常。

1.3 观察指标

(1)分析不同程度抑郁症患者和BR回声级别相关性情况。(2)分析病例组以及健康组经颅超声检查BR回声对比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本实验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内计数资料开展χ2检验分析;相关性分析应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完成计算,P<0.05代表有关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不同程度抑郁症患者和BR回声级别相关性情况

不同程度抑郁患者的BR回声级别分布详情附表1。经表1证实,BR回声变化和患者抑郁程度水平呈负相关,(r=-0.615,P<0.05)。

表1.不同程度水平抑郁患者BP回声级别分布详情[n(%)]

2.2 病例组以及健康组经颅超声检查BR回声对比

病例组Ⅰ级BR回声为34例、Ⅱ级112例、Ⅲ级34例。健康组BR回声为0例、Ⅱ级28例、Ⅲ级152例。从BR回声异常对比情况而言,病例组为81.11%,健康组为15.56%。相较于健康组,病例组明显更高,P<0.05。

3.讨论

人体大脑血流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这一点重点体现在和负责供应大脑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中,两者密切相关[2]。依照血流动力学之原理,全面排除诸如脑动脉硬化等与器质性相关的因素之外,若数个或者单个脑血管血流速率增快,大都代表受试者存在脑血管痉挛的情况[3]。而由于近心端血管前方阻力加大,血流速率可能减慢。最终结果导致受试者脑部血液供应量降低[4,5]。

本组织研究表明:绝大部分抑郁症患者经颅超声检查后表明BR回声显著下降;少部分健康人表现为BR低回声。本组实验所出具的结果和国内文献得出的结论相似。

本组实验内不同程度抑郁症和BR回声级别存在负相关关系,P<0.05。在以往国外的一些前瞻性研究表明:抑郁症严重水平和BR回声并不存在相关性。这些研究所纳入样本数量偏低。经后续研究证实,BR低回声情况和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疗效以及自杀想法存在一定关联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BR低回声和抑郁症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水平有关。

迄今为止,抑郁症患者出现BR低回声的生理病理机制尚未明确。该疾病患者通过经颅超声检查下所表现出的BR低回声代表及中缝核结构发生改变。因为BR属于基底边缘系统5-羟色内的神经元主要汇集地以及投射点,抑郁症患者的壁低回声自形态学角度而言,代表患者脑内5-HT系统以及抑郁症存在关联性。这也从另一个角度验证了抑郁症单胺类之假说。

值得说明的是:除了抑郁症患者之外,绝大部分帕金森同时合并抑郁症患者的经颅超声检查结果也表明BR为低回声。这也代表帕金森合并抑郁症也可能和5-羟色胺通路有关。两者有着相同的生理以及病理基础。与之相比,小血管疾病合并抑郁、多发性硬化以及双相情感障碍者未表现出BR低回声的特点。代表继发于上述疾病的抑郁症发生机制可能和其他因素存在关联性。

总的来讲,BR回声改变和抑郁症疾病的发生发展存在相关性。该疾病患者BR回声改变情况和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代表BR超声回声变化可被视为抑郁症辅助诊断与判定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检查方案。

猜你喜欢
中脑经颅受试者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经颅电刺激技术对运动性疲劳作用效果的研究进展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经颅磁刺激定位方法的研究进展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酒依赖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影响
麻醉过程中脑电信号处理方法研究
胸科手术中脑血氧含量下降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