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活动课教学策略的探索

2021-06-09 20:56林艾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四边形活动课平面

林艾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多数老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理解不透彻,再加上综合与实践部分中考涉及内容较少,可借鉴的资料几乎没有,让学生真正活动起来,费时较多,不好把握,不好操作,所以,对于数学活动课的教学,大家往往按照传统教学方式,把活动课上成了讲练课。

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将“实践与综合应用”以独立的板块纳入数学课程之中,每一章末均添加了数学活动板块,教材内容更加注重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那么数学活动课究竟应该如何上呢?笔者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数学活动课体现在“动”的充分

数学活动课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

首先,数学活动课的目标设置必须符合标准要求,必须符合数学活动课的特点,在认知方面的目标要体现自主性、活动性,情感方面的目标要体现求真、合作、质疑,对数学学习充满好奇心激发求知欲。比如《镶嵌》这节课的目标可确定为:1.在实验与探究的学习活动中,使学生了解镶嵌的含义,认识到正三角形、正四边形和正六边形可以镶嵌平面,并能理解其中的道理。2.通过探索多边形覆盖平面的条件,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在活动中使学生的观察、猜想、归纳及动手操作的能力得以提升。3.通过现实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经历对平面镶嵌条件的探索活动,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建立良好的自信心。这样的目标设定,就体现了数学活动课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探索,在体验中感悟、反思、提升的教学理念。

其次,数学活动课必须让学生有充分的活动。数学活动不仅是一个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更是一个学习创造的过程,所以学生的活动方式老师不要有过死的限制,要尊重学生的选择,要给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其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对不同的学生给于不同的引导,而不是放任自流。当学生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适当点拨,但不能直接把结论告诉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发现问题,引发深层次的思考,得出重要结论。比如,八年级数学活动课《镶嵌》,如果不让学生亲自参与拼图,在老师的引导下,完全可以“掌握”平面镶嵌的原理和方法,但这种掌握是一种“死”的知识的掌握,形不成自己的能力,感受不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而当课堂上安排学生自己想办法用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六边形、正五边形进行平面镶嵌的时候,学生会在活动中体会為什么用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六边形能进行平面镶嵌,而正五边形完不成平面镶嵌,从而自己总结得出结论,用一种正多边形能完成平面镶嵌的图形必须满足它的一个内角是360度的约数。再让学生用几个形状、大小相同的任意三角形试试能不能镶嵌成一个平面图案,用几个形状、大小相同的任意四边形能不能镶嵌成一个平面图案,活动难度进一步加大,学生需要先思考再动手操作。在历尽困难完成平面镶嵌后,学生不仅获得了成功后的喜悦,更理解了平面镶嵌的条件。而当老师给出在边长相等的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六边形中选取两种图形进行平面镶嵌时,学生已是满怀信心的边思考边尝试,兴趣盎然……

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后获得的知识,是学生实践的体验,学生实实在在感觉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体会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体现了数学活动课目标的设置与活动过程的一致性,体现了活动之间的层次性与衔接性。

二、数学活动课体现在“活”的高效

数学活动课在学生充分活动、亲自实践、亲身体验的基础上,要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要让学生的活动方式活起来,要让作业设计活起来,让学生的活动高效,成果明显,极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首先让思维活起来。数学活动课,活动是载体,是手段,但不是最终目标,所以,每一个活动的设置,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而不是为活动而活动。

其次,要让学生的活动方式活起来。学生的活动方式由活动的素材决定,不仅体现在动手操作,还可以体现在思维的活动。不仅可以由自己独立活动,还可以由小组合作活动。比如在找图形中的规律时,首先由学生独立探索,然后小组交流探索的方法,会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发散思维,体会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在由规律拼图形时,仍然独立完成,让学生经历由特殊到一般的逆向思维过程,和拼图方案的不断调整过程,体验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喜悦。而在《镶嵌》一节课中,让学生按照要求完成平面镶嵌时,可以让同桌两个同学结合,不仅可以节约材料,还可以形成思维碰撞。最后在让学生展示作品,在欣赏借鉴其他同学的拼法的同时,结合自己的方法引发数学的思考,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活动课还要让作业设计活起来。数学活动课不是讲练课,作业设计应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情意的共同发展,改变传统教学中形式单一的作业方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多形式、多需求地设计开放性作业,拓展作业的内涵,充分挖掘各种教育资源,体现学生的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的良好数学品质。

三、数学活动课体现在评价方式的灵活

数学活动课的评价对于落实新课程理念,让学生通过活动经历“成功”或“失败”的过程,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积累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数学活动课的评价重在过程性评价,突出评价的全面性。不仅仅体现在知识的灵活应用,还体现在观察能力,通过观察,理解该现象是用来说明什么和怎样说明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根据所给材料,依据所学知识,能适当选取材料的操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根据获得的数据,结合所学的知识,能够进行分析处理获得有用信息,进行归纳、整理的能力;创新能力,结合已有的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实验进行大胆创新的能力。还包括学生的参与态度和热情,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意志毅力等等。通过对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的综合评价,可以让学生认识自我,获得成功感,发扬优势,弥补不足,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另外,数学活动课的评价方式不仅可以是老师评价,还可以让学生互相评价,更可以让学生通过和同伴合作,通过和同伴比较,对自己的各种能力进行自我评价。当数学活动课形成学生的作品时,要通过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互相欣赏借鉴,获得来自同学们的评价,让学生感到自豪和有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贵州省威宁县第九中学)

猜你喜欢
四边形活动课平面
立体几何基础训练A卷参考答案
立体几何强化训练B卷参考答案
活动课
石景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
四边形逆袭记
参考答案
趣谈四边形
好一个 “殊途同归”
平面和立体等
取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