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超声与脑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狭窄的效果对比

2021-06-10 01:31孙卫许风英杨进川
健康之家 2021年23期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

孙卫 许风英 杨进川

摘要:目的:对比血管超声与脑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狭窄的效果。方法:选择平度市人民医院2019年4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85例,均实施脑血管造影和血管超声检查,并将脑血管造影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在颈动脉斑块方面的检出情况、颈动脉狭窄程度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种检查方式在颈动脉斑块方面的检出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式在轻度狭窄及中度狭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式在重度狭窄及闭塞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超声检查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有着较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在对狭窄程度的诊断方面和脑血管造影检查的结果有着高度的一致性。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血管超声;脑血管造影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作为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发病率、病死率均较高[1~2]。颈动脉狭窄的检查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通常以脑血管造影作为颈动脉狭窄诊断金标准,但其需要使用专门的数码减影机,操作步骤较繁杂,对技术人员和仪器设备的要求也较高,且会对患者产生较大创伤[3~4]。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日益进步,血管超声检测因其无创性而受到了临床医生和患者的广泛重视。基于此,本研究主要对比血管超声与脑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狭窄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平度市人民医院2019年4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85例,其中男52例,女33例;年龄47~80岁,平均年龄(60.16±5.26)岁;病程3~7年,平均病程(5.26±1.36)年。纳入标准:存在恶心、头晕、黑朦和眩晕等临床表现;有一侧感觉功能障碍或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有颈动脉搏消失或减弱的现象;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对造影剂过敏;患有严重的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中途退出研究。

1.2 检查方法

1.2.1 血管超声检查

设备选择东芝Aplio500超声仪。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颈部,探头频率设置为7~10 MHz,沿胸锁乳突肌的外侧对颈部动脉进行相关检查,对颈总血管和颈内动脉外端进行横切面和纵切面检查。同时,检查颈总血管和颈内动脉的狭窄及斑块严重程度,及最狭窄处的血管直径等。

1.2.2 脑血管造影检查

设备选择天冬芝INFX-9000 V与西门子Artiszcc cciling数码减影血管造影X机,采用塞尔丁格技术对患者行股血管穿刺,使用5F猪尾导管进行颈动脉造影,分别从正位﹑斜位和侧位等角度观察颈冠状动脉,同样检测颈部总毛细血管、颈内动脉﹑狭窄斑块的程度,以及最狭小处毛细血管孔径等。

1.3 观察指标

将脑血管造影诊断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在颈动脉斑块方面的检出情况、颈动脉狭窄程度方面的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使用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种检查方式在颈动脉斑块方面的检出情况比较

两种检查方式在颈动脉斑块方面的检出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种检查方式在颈动脉狭窄程度方面的差异比较

两种检查方式在轻度狭窄及中度狭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式在重度狭窄及闭塞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不仅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比较大的影响,若未及时給予治疗,严重者还会发生颈动脉狭窄等并发症,出现急性脑梗死或其他血栓阻塞情况,导致患者残疾或死亡[5]。有相关研究表示,当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有着较高并发颈动脉狭窄风险时,需要及时实施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避免患者出现更严重的脑血管疾病。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一旦发生,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持续发展或进一步恶化,从而增加患者病死风险。但是在实施相应的治疗手段之前,必须针对颈动脉狭窄的实际情况进行诊断,目前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诊断方式包括血管超声和脑血管造影[6]。

现阶段,临床对于颈动脉狭窄的治疗主要针对稳定斑块,避免血栓形成,但具体的治疗方法制定需要根据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进行,所以,开展颈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血管超声和脑血管造影都是现代临床重要的诊断方式,在临床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血管超声和脑血管造影都可以有效诊断患者颈动脉狭窄,使医生在后续制定治疗方案方面更具有针对性。

脑血管造影是颈动脉狭窄诊断的金标准,主要是利用X线检查技术在患者的颈总动脉和颈内外动脉注射含有碘的造影剂进行诊断,并使用连续脑血管造影技术显示不同时期内回流静脉、脑内动脉和静脉窦的分布情况、具体位置和形态等信息,使医生能够更加精准地掌握患者颈动脉狭窄情况。但是脑血管造影属于有创检查,收费较高,操作也较为复杂。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血管超声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现阶段临床主要将有创的导管术和无创的超声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利用超声波的探头进行特殊管道的造影,使相关检查人员能够更加精准地了解患者血管的狭窄程度和毛细血管壁的形态。这一方式对于颈动的狭窄也有着较好的检测价值,不仅操作简单且重复性较好,价格也较低。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检查方式在颈动脉斑块方面的检出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式在轻度狭窄及中度狭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式在重度狭窄及闭塞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示血管超声可以清晰显示患者颈动脉血管的血流情况、血流方向和血流速度,并和正常的血管血流情况进行比较,可以更加有效地判断病变区域的血管是否存在异常,进而为患者的病情诊断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综上所述,血管超声检查在判断颈动脉狭窄情况时,可以通过检测动脉血管的血流情况、血流方向及血流速度,为患者的病情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且这一方式在实际判断颈动脉狭窄程度方面和脑血管造影有着较高的一致性,可以为后续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但是这里需注意,血管超声检查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对于操作者的检验技能和临床经验上有着较高的依赖性,检查结果也较容易受到人为因素、血管管径和血管深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且从不同角度探测血管血流情况时会得到不同的检测结果,这会对患者的疾病诊断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扰。所以,在临床实际诊断的过程中,可将这一方式和其他诊断方式联合使用,有效减少漏诊或者误诊的现象发生。

参考文献

[1]石红.血管超声与64排CT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对比分析[J].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15,1(Z1):155-157.

[2]王小燕,王德平,王德永.用颈动脉超声检查与脑血管造影检查诊断颈动脉狭窄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2):61-62.

[3]吴迪.血管超声与脑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狭窄的效果对比[J].继续医学教育,2019,33(7):133-135.

[4]魏国平.血管超声和脑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狭窄的效果差异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5):101-103.

[5]巩莉.血管超声与脑血管造影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效果对比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7,15(6):142-143.

[6]徐兴山,宋长云.血管超声与脑血管造影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效果对比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10):137-138.66BA3874-B1DA-41A8-A110-01B77440394C

猜你喜欢
颈动脉狭窄
CTA与DSA在头颈部血管狭窄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彩色超声多普勒影像检测技术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应用研究
颈动脉重度狭窄脑缺血支架术后CT灌注变化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研究
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中重度狭窄的疗效观察
支架植入与内膜剥脱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与安全性
脂化前列腺素E1治疗老年颈动脉狭窄疗效观察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探讨
血管超声与脑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对比分析
磁共振新技术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