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介入疗法治疗盆腔恶性肿瘤术后淋巴囊肿的疗效观察

2021-06-10 05:20章宽静
实用癌症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淋巴囊肿盆腔

卢 涛 章宽静 崔 娟

盆腔淋巴囊肿是盆腔恶性肿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可达4.3%~48%。若囊肿较小,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即可通过淋巴回流而自行吸收,但若为感染性淋巴囊肿或较大囊肿,则会压迫周围组织、神经及脏器,引起下腹疼痛与不适,造成肾积水、发热、下肢水肿等严重并发症,影响盆腔恶性肿瘤术后恢复[1-2]。因此,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对盆腔淋巴囊肿进行治疗,以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以往临床多采用保守疗法进行治疗,但保守治疗并发症较多,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来,超声引导下介入疗法因其具有定位准确,安全性较高等优点,在临床上表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3]。鉴于此,本研究探讨盆腔恶性肿瘤术后淋巴囊肿应用超声引导下介入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盆腔恶性肿瘤术后并发淋巴囊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入选患者均经CT、B超、MRI的影像学检查确诊;资料完整;认知功能正常,能正常交流患者;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精神疾病者;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盆腔恶性肿瘤术后肿瘤残余或复发者;对本研究所使用药物过敏者;病情进展迅速,患者症状较重难以耐受者;并发肾积水等淋巴潴留囊肿压迫症状。对照组年龄24~57岁,平均年龄(35.12±4.12)岁;囊肿体积48.38~584.14 cm3;平均囊肿体积(214.13±52.63)cm3;囊肿直径2.11~6.25 cm,平均囊肿直径(4.15±0.57)cm;疾病类型:卵巢癌14例,宫颈癌15例,内膜癌11例;其中左侧20例,右侧16例,双侧4例。观察组年龄25~56岁,平均年龄(35.24±4.08)岁;囊肿体积50.46~583.21 cm3;平均囊肿体积(214.78±52.42)cm3;囊肿直径2.14~6.21 cm,平均囊肿直径(4.24±0.55)cm;疾病类型:卵巢癌15例,宫颈癌16例,内膜癌9例;其中左侧21例,右侧15例,双侧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口服青霉素V钾(Sandoz GmbH,H20140783)治疗,250 mg/次,3次/d,口服2周。同时取200 g大黄和100 g芒硝,将其研磨成粉末后加入清水中调成糊状,于患者腹股沟和腹部处涂抹该药剂,并覆盖上纱布,1次/d,连续治疗3周。观察组实施超声引导下介入疗法治疗,叮嘱患者充分饮水,膀胱充盈后,取患者仰卧位,实施局部麻醉,在超声(Siemens Acuson S2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引导下于盆腔淋巴囊内缓慢刺入一根一次性导管,并抽取囊肿内部的淋巴液,然后注入无水乙醇于囊肿内,单次注入污水乙醇量为抽出囊液容量的1/4~2/3,若囊肿较大,单次注入量可达60 ml。注入5 min后可抽出无水乙醇,并注入3~5 ml抗生素溶液。每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3周。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治疗后3个月囊肿和临床症状消失,且未见复发为显效;治疗3个月后囊肿最大直径较治疗前缩小1/2以上,临床症状显著改善为有效;临床症状无改善,囊肿最大直径较治疗前缩小<1/2或无缩小为无效。②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下肢肿胀、疼痛改善以及囊肿直径。其中下肢肿胀采用卷尺测量患者下肢最大周径的变化情况;疼痛改善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4]评估,在直线上画一条10 cm横线,0代表无痛,中间部分代表不同程度疼痛,10代表剧痛,由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依据自身疼痛程度在相应位置标出;囊肿直径于超声下探查并记录。③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如盆腔感染、头痛。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治疗后3个月,两组下肢肿胀、VAS评分、囊肿直径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例,%)

3 讨论

盆腔淋巴囊肿一般发生于盆腔恶性肿瘤术后3周内,是回流淋巴液急剧在盆腹膜后,在盆腔局部形成的缺乏上皮结构、纤维膜性的假性囊肿。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病方法众多,如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手术、口服西药、外敷等治疗方案。其中开腹手术治疗对患者创伤较大,不利于患者快速恢复;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相对较好,但由于淋巴囊肿出现位置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应用;而外敷、口服西药治疗周期较长,且药物不良反应较多,治疗效果欠佳[5-7]。

超声介入治疗属于1种微创治疗,对患者创伤较小,且在操作中能够实时定位,治疗更为精准,非常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治疗后3个月下肢肿胀、VAS评分、囊肿直径均较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表明盆腔恶性肿瘤术后淋巴囊肿应用超声引导下介入疗法治疗效果较佳,能减轻患者疼痛,缩小囊肿,改善下肢肿胀,且不良反应较少。缓解由于淋巴液潴留而诱发的相关并发症、排净囊液后有效闭合囊腔是治疗盆腔淋巴囊肿的关键[8]。本研究采用超声引导下污水乙醇注射法治疗盆腔淋巴囊肿,通过将无水乙醇注入患者囊腔内,充分与囊腔内全部淋巴细胞接触,使其快速变失去活性,促进囊液快速排净。同时注入无水乙醇可以促进囊肿受损的毛细血管出现炎性反应并快速发生瘢痕化,有利于囊壁与淋巴管微小漏口发生组粘连,达到有效闭合囊腔的作用[9-10]。在超声直视下引流管可直达囊肿中心,目标定位准确,对囊肿周围组织器官的损伤较小,同时能够有效避免感染性囊肿囊液渗漏而引发盆腔感染[11-12]。本研究所使用的引流管管径相对较粗,引流快速,可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疼痛。且与西药治疗相比,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盆腔恶性肿瘤术后淋巴囊肿应用超声引导下介入疗法治疗效果较佳,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是治疗淋巴囊肿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淋巴囊肿盆腔
针药结合治疗巧克力囊肿案
教你一套全身淋巴按摩操
不同数学模型多b值DWI在预测子宫内膜癌淋巴血管侵犯中的能力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46例牙源性颌骨囊肿的治疗体会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注意,有种“胖”不能靠运动去减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肝囊肿与癌“不沾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