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文学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与承续

2021-06-10 01:12苑鹏鸣王砚飞
参花(上) 2021年5期
关键词:新文学传统文化创新

苑鹏鸣 王砚飞

摘要:新文学起源于五四运动,是中国文化不断发展中必然发展的一个阶段,新文学和传统文化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尽管在新文学初期,部分新文学呈现出“反传统文化”的情况,也存在西方人文精神特征,但新文学的价值、历史韵味以及思维都能够反映出对传统文化的承续和创新。同时,新文学也呈现出较为强烈的传统民族文化特征,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

关键词:新文学 传统文化 创新 承续

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沉淀,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在形成时期,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和进步的重要体现。从五四运动开始,一些文学爱好者通过各种渠道发表声明,对传统文化中旧伦理以及立法等加以反对,更加提倡西方科学和民主,也为新文化掀起了开端。[1]以胡适、鲁迅、李大钊等人各类论说发表开始,新文学和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出来。如何从文学方面对传统文化加以创新和承续,成了广大文学爱好者关心和探讨的话题,在新文化传播、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文学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由于新文化形成初期受到了西方现代文明的影响,在新文学创作过程中,“反传统”一直都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和反封建一样,都作为一项客观存在的事实,客观反映出当时人们对于各类压迫人民制度和封建思想的控诉。批判性是新文学作品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很多新文学作品中都蕴含了较多的批判性内容,包括反对家长专制、妇女节烈等,尤其是家庭专制反对声音更加明显,具有较为强烈的现代特点。[2]

从部分新文学反传统整体情况来看,常常会遇到对传统礼教的“反对声音”,认为很多传统礼教过于繁杂,且很多内容不合理,对广大妇女、儿童以及相关弱势人群不尊重,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例如,在婚恋自由方面,传统礼教下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新文学的出现,更愿意接受“人权自由、婚恋自由”等,这也将新文学和传统礼教放到了对立面,让中国现代思想解放运动有更多强有力的动力源泉。当然,不得不提出的是,新文学发展中对于某些礼教的反对,例如婚恋自由在很多新文学作品中有所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说更多体现的是个性解放。文学创作中也会考虑到传统文化特点,包括《莺莺传》《西厢记》作为典型的传统文学作品,但其中蕴含的对婚恋自由的追求和渴望十分明显。

新文学持续发展中,力求能够打破传统文化对人思想的限制,无论是单纯的思想束缚,还是行为约束,在新文化浪潮中掀起了新思潮,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接受并传播,对打破传统文化束缚起到了重要的推广效果,但同时给当时我国的社会秩序也带来了影响。[3]绵延几千年的传统观念在短时间内被人们“挑衅”,必然和固守传统礼教的人群产生矛盾。这种背景下,一些文学爱好者逐渐对新文学的推广思潮进行反思,鲁迅先生曾著《仙逝》,描述了在自由恋爱后惨遭抛弃的女性,也反映出对新文化推广的一种反思。这也表明了在五四运动后新文化形成初期,新文学创作与发展也出现了盲目追求个性的问题,由于当时大多数文学创作者自身的局限,导致其无法支撑自由、独立等思想,在文学作品中创作出很多悲剧。

二、新文学对传统文化的承续

(一)新文学与传统文化相辅相成

新文学时代下的作者往往是从传统文化学习中脱颖而出,具有较为深厚的传统文学基础,接受传统文学的启蒙,且在新文学思潮中善于思考,本身和传统文化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经历千年历史,见证了中华民族繁荣和衰败,也见证了多次民族生死存亡的过程,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中沉淀的精神文化。新文学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只有借助于传统文化的根基,新文学才能得到更好地推广。[4]例如,在新文化运动中,李大钊、胡适等新文学倡导者,引用大量传统文学发表革命宣言,借此更好地阐明自己的观點,侧面反映出新文学其实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延续和创新。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新文学有一定的误解,认为新文学全盘摒弃了传统文化、封建礼法,但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也是偏激的。新文学中“新”更多体现在以全新(白话文)方式表达,内容主要是通过输入新文化,对封建社会进行讽刺和批判,希望能够从思想上引导人们,能够挣脱封建礼教束缚。至于说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也需要对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入的理解,通过对其的批判警醒世人,唤起读者对新思潮的向往。鲁迅先生弃医从文,在作品中很多时候引用古典文学内容,将封建文化腐朽残余塑造成鲜活人物加以批判。例如,在《孔乙己》中,鲁迅先生将孔乙己这一人物刻画得十分鲜活,而孔乙己正是封建思想的典型代表。文中描写孔乙己身穿破烂长衫不肯换,满嘴的之乎者也,但实际上却干着偷鸡摸狗、好吃懒做的勾当。鲁迅先生对孔乙己这样的人物内心十分鄙夷和愤怒,对其进行强烈的抨击。通过文章的描述,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正是这些传统文化功底支撑他的文学创作,也为其提供了丰富的文学素材。[5]一方面,从鲁迅笔下我们可以看出孔乙己是具有典型封建残余思想的悲哀人物,和他的破烂长衫一样,就算破烂也不愿意褪去;另一方面,这种引用可以对封建文化进行强烈的抨击,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让新文学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代入感,符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利用艺术手法让人物更加生动、立体。通过这种引用的批判方式,发人深省,使人从思想层面得到解放。

(二)新文学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新文学并非凭空产生的,而是由于封建腐朽文化衰落,新文学不断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就是很好的例子,对封建残余思想进行强烈的抨击,在新文化运动中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自成一派,但从作品之中可以看出其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传统文化思想熏陶下才能够如利剑般抨击。很多新文学作品中揭露出当时社会中封建礼教思想对人们的迫害,通过白话文叙述更能够被读者所理解。鲁迅先生只是对传统文化中负面有害的部分进行抨击,并非全盘否定传统文化。例如,在《拿来主义》中,鲁迅先生指出了当时人们对于文化遗产中错误片面的认知,也反映出其自身的态度,即“无论是外来文化还是传统文化,都应该进行大胆的选择,能够汲取其中的精华,摒弃其中的糟粕”。对于腐朽落后的事物,包括姨太太、鸦片等,更需要避免被腐蚀,能够保持一种高洁的品质。

新文学创作离不开传统文化。新文学发展过程中,对于一些复杂事物的叙述,需要利用传统文学作品典故加以说明,便于读者能够更好地领会作者意图。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传统文化下滋养了大量的传统文学,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都是传统文学的代表。[6]例如四大名著为新文学创作者提供了丰富的源泉。新文学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传统文化形式。在新文学体系下,传统文化身影也占据了很大比例,小说、戏曲等较为丰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且新文学作品也继承了传统文学写实、描写等特点。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新文学在创作手法、表达技巧上更具艺术性,在传统文学基础上,展现出更加丰富的文学表现形式。在本质上新文学和传统文化还保持高度一致性,都是进行思想和情感的表达。

一些“偏激”的批判,其实也能够折射出继承的影子。在我国近现代文学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批判伴随着继承、承续伴隨着创新,共同推动着文学发展。对待传统文化,不能盲目地进行抛弃,而是需要有选择性地继承合理的内容,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三)新文学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汉语作为一种诗意语言,短短几行字就能够代表不是具象的东西,也形成了丰富的意境。新时期,传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刻不容缓。一方面,古诗作为传统文化中耀眼的明珠,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通过古诗诵读,能够体会古诗中的节奏和韵律,感受古诗中的意境美感,品味古人的思想情感;另一方面,走进经典名著,从名著作品中感受人性的真善美、假恶丑,也能够进一步辨别是非、感悟世界。学会对传统文化的甄别,能够从传统文化之中选择出符合时代发展的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推动文学发展和思想的进步,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三、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新文学是一个综合产物,新文学思潮兴起和发展的不同阶段,不仅受到西方文学思想的影响,同时也受到社会时代、民族命运以及传统文化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文学特征。但新文学和传统文化之间具有密切联系,新文学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传统文化为新文学发展提供支撑,也赋予新文学“中国”属性。文学和文化发展,无论掺杂多少外部因素,都不能改变其文化属性,更需要不断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这才是新文学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婷芳.承续与创新:现代设计美学与传统文化关联研究[J].艺术科技,2019,10(3):58-60.

[2]朱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国实学研究会会议综述,2019,17(20):12-13.

[3]靳义婷.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的原则及话语形式的转换[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2019,15(3):69-70.

[4]李晓红.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儒家“和”文化的承续[J].法治与社会,2019,18(3):155-157.

[5]李海超,张寒梅.在领略经典中承续中华文化慧命——评“中华经典悦读丛书”[J].黑龙江教育,2020,14(3):36-38.

[6]韩明瑞.论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J].戏剧之家,2019,12(10:42-43.

(作者简介:苑鹏鸣,男,本科,鸡东县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党史党建;王砚飞,女,本科,鸡东县委党校,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党史党建)

(责任编辑 星星)

猜你喜欢
新文学传统文化创新
鲁迅的“立人”与中国新文学“为人生”创作理路
小报文学与新文学的论战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胡适·鲁迅·莫言:自由思想与新文学传统》序
新文学版本第一藏书家唐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