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内蒙古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2021-06-10 02:31张仑
北方经济 2021年4期
关键词:新发展格局双循环高质量

张仑

摘 要:提升内蒙古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应立足实际,面向“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分区域分行业摸清底数,统筹全局,做好顶层设计,选准重点,精准施策,在关键领域和环节发力;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补短板、锻长板,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数字赋能,与创新链融合发展增强企业实力,发挥优质主体的重要作用;深化改革开放,营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关键词:新发展格局 产业链供应链 现代化 数字化 高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找准内蒙古在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深入分析自己的优势领域和短板不足,进一步明确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和主攻方向,推动相关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因地制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要注意扬长避短、培优增效,全力以赴把结构调过来、功能转过来、质量提上来。要紧扣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不断提升科技支撑能力。要深化改革开放,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

深刻领会和贯彻习总书记的上述讲话精神,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提升内蒙古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融入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是党中央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决策部署,也是内蒙古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保障和支撑,当然更是推动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任务。

按照国家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就是要通过补齐短板和锻造长板,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断点,推进产业链供应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使产业链供应链融通创新,加强要素支撑和环境保障,构筑自主可控、安全稳定有韧性、动态平衡有活力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提升内蒙古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应立足实际,面向“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分区域分行业摸清底数,统筹全局,做好顶层设计,选准重点,精准施策,在关键领域和环节发力。

一、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优化产业结构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基础,只有形成符合现代化要求的高端化产业结构,才能保障和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得到提升。目前,内蒙古产业结构中“四多四少”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这种局面如不能尽快改变,必将严重制约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提升。优化产业结构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通用航空等产业;大力培育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重点发展钢铁、铜、铝、稀土、石墨烯、煤化工、氯碱化工等产业和以玉米大豆深加工、马铃薯、乳业等为代表的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立足能源优势,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等应对气候变化的中长期目标,倒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企业,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快服务业专业化、多样化、数字化发展,积极支持和鼓励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提升服务业发展能级和绿色发展水平;优化生产力布局,引导和推动各地各区域因地制宜,集约集群化和错位发展产业,并使之优势互补,上下游高效协同,而且在价值链上向中高端迈进。

二、补短板、锻长板,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

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紧迫要求。要针对内蒙古产业链供应链链条不长、层级不高、类型不多、衔接不善等薄弱方面,协同各方面技术力量和资源,通过积极参与实施国家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技术和重要产品工程化攻关,加快传统产业和企业技术升级改造;在积极吸引高端产业链落户的同时,利用产业梯次转移的空间潜力,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全面实施补链、延链、强链、建链工程,促进全区各领域、产业、部门、区域之间畅通,国内国外经济联通,提高供给体系与国内需求的适配性。

拥有一批优势长板是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要立足内蒙古产业优势及配套优势等,在培育发展新兴产业链中育长板,研发、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丰富和扩大国内应用场景,构建新兴产业发展生态;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链中锻造长板,保持和发展好完整产业体系,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发展服务型制造,提高发展效率和效益;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推动各类先进产业集群化发展,使产业链条不断生长、延伸,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深入开展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完善质量基础建设,健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鼓励和支持各类企业推进品牌建设,努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引导企业发展网络化协同研发制造、个性化定制等增值服务,提升服务水平,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

三、数字赋能,与创新链融合发展

要紧扣产业链供应链部署创新链,使产业链供应链与创新链互相融合、互相促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对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支撑能力。当前,在以云计算、人工智能、产业互联网、物联网等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推动下,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加快,全球经济结构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产业链供应链竞争日趋激烈。新冠肺炎疫情又使全球产业链供应鏈格局向区域化、多元化调整,加之美国的遏制打压,对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构成了重大挑战。为此国家做出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在此背景下,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必须顺应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潮流,促进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生产组织方式的融合,而这种融合的结果就是数字化,这也正是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内蒙古应发挥云计算等方面的优势,抢抓数字化和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机遇,将数子技术有机融入研发设计、物流供应、生产制造、消费服务等环节,提高产业链供应链效率。同时,以数字化转型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完善数据资源体系建设,提升数字化生产力,培育壮大数字经济,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平台经济和共享经济。

四、增强企业实力,发挥优质主体的重要作用

企业是构建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的微观主体,企业的活力和实力强才能保证产业链供应链的活力和竞争力。要努力构建大中小企业共存的特色产业生态,分梯次增强企业活力和实力,特别是增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内生动力。支持大企业做强做优,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全国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整合创新资源和集聚各类要素,包括积极探索如何扩大产业发展的环境和空间容量,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的产业链“链主”企业和龙头骨干企业;支持中小企业提升专业化能力,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要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特别是国企、央企与地企之间融通发展。要积极制定出台、落实好各项惠企稳企政策,大力弘杨企业家精神,培育和支持具有现代大视野的企业家和实干家。夯实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基础,激发和保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活力。

五、深化改革开放,营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破除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一切体制机制障碍和发展难题,强化技术、人才(包括技术人才和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大军)、资本、数据等要素支撑,特别是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类研发创新载体,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要求标准,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尽快改变内蒙古在全国省份营商环境评价中落后的现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创新政府管理模式,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立亲清的政企政商关系,树立良好的营商形象,增强市场吸引力和产业链供应链的生长力。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强化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加快产业政策向普惠化、功能性转型。保护企业及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包括知识产权)。加强对外开放、积极参与“一带一路”中的安全合作,促进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苗圩.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N].经济日报,2020- 12- 09.

[2]吴耀明,韩继明.注重锻长板补短板 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N].衡水日报,2020- 12- 02.

[3]鄧聪.构建新发展格局 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J].人民邮电,2020- 12- 25.

[4]郭倩,王璐.政策组合拳力促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N].经济参考报,2020- 12- 28.

(作者系内蒙古人大财经委原主任 )责任编辑:代建明

猜你喜欢
新发展格局双循环高质量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世界经济形势与中国新发展格局
在新发展格局下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