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 互动关系及优化路径

2021-06-10 12:01李婉露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李婉露

摘    要: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需要发挥主客体双方的作用,以增进双方的互动,建立有效的互动关系。根据柯林斯互动仪式链理论,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主客体互动有明确的角色定位、聚焦的互动内容和强烈的情感共鸣。然而目前思政教育主客体互动存在双方角色定位偏差、互动动力不足、互动流于形式及互动环境制约等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强化角色定位,增进互动意识;完善互动原则,保障互动有序进行;优化互动环境,营造良好互动氛围;改进互动策略,推进互动深入开展的优化路径,以引领思政教育主客体的互动行为,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互动;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05-0080-0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承担著培养大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职责,关系解决好高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使命要求。新时代的发展需要不断深化其改革创新。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可见,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积极发挥主客体双方的作用至关重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思政教育主客体双方及教育环境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正在迈向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这种技术的革新也将带来教育的深刻变革,思政教育作为高校铸魂育人的核心课程,也要与时俱进,用万物互联的技术及思维来重构未来的教育,教育者将不再是知识拥有的权威者,其对受教育者的施教也将不再是一种单向的“传道”“解惑”,而更多依赖于双方的互动,在互动中学生提出更多质疑和获得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空间,培育其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然而思政教育主客体双方要如何建立有效的互动关系,将是研究的核心。本文从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视角研究思政教育主客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强化相关学理的探讨深度,引领思政教育主客体互动行为,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一、高校思政教育范畴下的主客体关系辨析

(一)思政教育主体与客体

主客体是一对哲学范畴,马克思主义是在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中,在社会实践基础上来谈主客体的,他从现实的物质生活前提出发,认为社会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是历史的主体,自然作为被人所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即为客体,客体即为人的活动的对象。将这一概念迁移到思政教育中来,“教育者即为主体,当前,学界普遍认同这一观点,因为它是思政教育活动的发动者、组织者、实施者,代表着思政教育实践的性质和方向”[1]。“思政教育客体是相对于思政教育主体而言,是指接受思政教育主体教育影响的教育对象。思政教育客体与一般的物质客体不同,他们是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的人”[2]。关于思政教育主客体的观点有“单一主体说”,其坚持主体的唯一性,认为要么教育者是主体,要么受教育者是主体。“双主体说”认为,思政教育由施教和受教两个过程组成,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分别为教与学的主体,缺失一方的积极参与,均难以达到思政教育的效果。“主体间性”理论强调双方地位的平等,认为思政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主体—主体的关系。

主客体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是一对关系范畴。所谓主体,是相对于客体而言的,没有作用对象的客体存在,也就无所谓主体,同样客体是相对于主体而言,没有与客体形成关系的主体存在,也就无所谓客体[3]。在思政教育这一主客体范畴中,由于教育对象也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但因此将其定位为主体,或介于主客体之间的一种概念是对主客体概念范畴的一种误读。在思政教育过程中,教师作为思政教育的发起者,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是国家赋予的一种责任和使命,将国家的意识形态和政治观念等传递给学生,开展思政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时间、地点等均由教师主导,而不同的是在思政教育中,受教育者是具有能动性、能够独立思考的人,可以进行自我教育、反思。但受教育者是按照主体的要求和教育目标而获得自身的规定性,在思政教育中的从属地位仍然没有改变,其作为被改造、被教育的对象仍然没有改变。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互动关系的理论来源及行动特征

从古典社会学家涂尔干开始,社会学就非常重视对仪式的研究,欧文戈夫曼具体从微观互动的视角研究了大量日常生活中的仪式问题,最早提出“互动仪

式”一词,认为其是一种表达意义性的程序化活动,这类活动对群体生活或团结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他认为,生活就是一个戏剧化的表演,在社会互动中,人们是演员,选择合适的剧本,在舞台上扮演自己特定的角色。互动仪式又分为前台和后台,前台是公开的场合,而后台是私人的领域[4]2。柯林斯在戈夫曼的基础上提出了互动仪式链理论,并系统阐述了互动仪式的作用机制。他认为互动仪式理论的核心机制是高度的相互关注和高度情感连带,互动为每一位参加者带来的情感能量,使他们有信心、热情和愿望做他们认为道德上允许的事情[4]79。柯林斯认为,互动仪式包括四个方面的要素:一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聚集在同一场所,不管他们是否特别有意识地关注对方,都能通过其身体在场而互相影响。二是对局外人设定了界限,参加者知道谁在参加,谁被排除在外。三是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共同的对象或活动上,形成关注的焦点。四是人们分享共同的情绪或情感体验。如果满足上述条件,互动仪式会产生积极的结果:形成群体成员的身份感,促进群体团结,增加个体的情感能量;形成代表全体的符号及维护群体的正义感[4]86。

以互动仪式链理论的视角研究高校思政教育主客体互动,应该在具体的互动情境中去研究,课堂为其提供了互动的舞台,并且这种情境中的互动满足互动仪式理论的前两个要素,即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主体参与互动,将师生之外的人排除在互动之外,所以我们要重点关注的是后两个要素,参与者在互动中关注焦点的形成及高度的情感共鸣。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它本身不同于许多专业课程的教学,不是单纯知识的灌输,其旨在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认识、分析、研究、反思问题的能力,即为解决“思想觉悟”问题,属于意识交锋,需要师生双方的互动探讨和切磋交流。师生双方在课堂这个思政教育的主阵地通过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对话、沟通等形式不断调整、完善、重构自己的思想,实现情感的共鸣,达成共识,实现思政教育的目的。因此,它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征。

1.明确的角色定位。根据互动仪式理论,有效的互动发生在两个及以上的人共同在场的条件下。思政教育主客体的互动,是身处课堂中的师生,与课堂以外的他人无关,并且在互动过程中有固定的参与者和明确的身份认知。

2.互动内容的聚焦。互动仪式的核心是一个过程,在该过程中,参与者发出共同的关注焦点,并彼此相应地感受到对方身体的微观节奏与情感。思政教育主客体在思政教育活动中,聚焦于一定的知识主题,并密切地关注其共同的行动,知道彼此的所做所感,更了解了彼此的意识,保证了双方互动能有效进行。

3.强烈的情感共鸣。柯林斯把情感能量看作是社会互动和社会现象的根本动力。思政教育主客体的有效互动一定是互动参与者高度的互相关注并形成共同的情感共鸣,互动参与者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双方架起情感沟通的桥梁,教育者才能真正走进受教育者的心灵,激发其善良情感和理性认知。对于主客体双方来说也将获得最大限度的学习体验和情感发展。

二、思政教育主客体互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主客体角色定位偏差抵抗互动开展

思政教育在自身发展中,经历了从最初的“灌输理论”,即教师主体的绝对主导地位,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发挥着几乎全部的作用,学生是完全被动的接受者,到之后,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呼吁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的能动作用,而将受教育者提升之主体地位,学界对于思政教育中“双主体说”的理论受到广泛的认同。教育者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因主体地位的让位而对课堂教学互动的有效开展缺乏必要的掌控,同时学生被认为是教学中另一个主体,并未发挥其主体性作用,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依然处于从属地位。这种对于思政教育主客体定位的偏差,是思政教育课堂教学中双方的互动难以有效开展的重要原因。

(二)主客体参与互动的动力不足

当前思政教育课堂互动中,存在主客体参与互动动力不足的问题。学生一方体现在,延续中学应试教育被动接受知识的课堂模式,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不足,重器时代,学生学习具有功利化倾向,学生过分关注受教育的投入与产出比,思政课并未像专业课那样因能给学生带来实用技能的提高而受到学生的重视。教师一方,高效的课堂互动意味着教师在授课之外投入更多精力和时间用于教学设计,同时教师面临巨大的科研压力,使得高校普遍存在课堂教学口号重视度高而实际行动不够的局面。同时在互动中,由于双方思想的差异也会出现互动问题太难、并非学生关注的话题,互动渠道不畅、双方对互动的不认可等问题,这些因素制约着课堂互动的有效运行。

(三)主客体互动流于形式

戈夫曼的拟剧理论认为,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是一名表演者,都在规定的场域内呈现出自己想要呈现的角色。如果把课堂看成一个场域的话,师生双方都是演员,也同时是对方的观众,双方为达到对方所期望的角色在课堂这个场域中进行着各自的表演,体现在:学生为取得高分,迎合教师,其在课堂互动中往往会对教师设定的问题给出他们所认为的教师期望的答案;教师为实现教学方法的改革,频繁提问却简单评价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来营造热闹和谐的课堂互动假象,忽视了对学生思想深处观点的挖掘和意见的表达。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兴起,课堂互动逐渐成为评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但这种评价还停留在表面化的层次,至于互动是否真正激发学生的潜能,互动是否挖掘出学生内心想要表达的真实想法,则不在考量范围之内。思政课堂中师生互动呈现不同程度的表演化趋势,似乎是为了互动而互动,比如某高校教师为吸引学生穿汉服等上课,将音乐课搬到思政课堂中来,这些繁华的形式确实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某种程度提高了课堂的抬头率,但从长远来看,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思政课教学互动的本质问题。

教师在互动中理论供给的深度有限也会使双方的互动仅停留在一种较为肤浅的层次,无法达到思想与情感的碰撞与交融。很多思政课堂的互动仅局限于师生之间简单的问答形式,与当前思政课普遍采取的大班额开课形式有关,也与教师掌控课堂互动的能力有限有关。

(四)环境制约互动有效开展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将教师和学生限定在特定的范围内,教师高高在上,所有学生一个方向面向教师。这种传统的教室结构,自教育大众化以来至今没有改变,讲台上的教师仿佛就是权威的代表,当其一迈进教室,仿佛就是要告诉台下的学生,我代表权威,你必须服从。在师生的互动中,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作答时,其主要面向教师,学生之间很难通过表情等肢体语言传递信息并进行有效回应。这种课堂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主客体双方有效互动的开展。

三、高校思政教育主客体良性互动的优化路径

(一)强化角色定位,增进互动意识

思政教育主客体互动的开展,首先需要明确双方的角色定位。在课堂互动中,每一个人都是互动的参与者,同时与课堂无关的人员不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否则会打破课堂互动仪式的边界,导致互动的失败。作为思政教育主体的教师要明确其作为课堂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有效引导者的角色,在课堂互动之前要做学情分析,深入研究学生,切实了解他们的需求及特点,准确把握学生自身并未感知到的对于思政教育的需求,结合授课内容,做好教学设计,在课堂中提出更能触动学生和吸引学生参与互动的话题,并能够将学生对话题的回应作出预测,使得教师在课堂互动中做到洞察和科学预测互动发展趋势,不断激励引导学生,做到主动创设并及时调整。同时,互动不能停留在仅为回答学生某些实际问题,而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对于已经具备一定理论层次的大学生来说,讲授和问题的引导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广度,要结合教材,深入研究马克思经典著作原理,要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善于发现学生的学术困境,用帮助解除困境的方式激励学生学习。对于思政教育活动的客体——学生,要明确其在思政教育活动中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课堂互动的积极参与者和合作者。在课堂互动中,要身体力行,做好师生、生生之间的配合,充分体现团结协作的精神,积极参与互动,在不断的互动中提出更多质疑和获得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空间,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重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将思政教育知识内化于心,真正对其产生认同感,并外化于行,在实践中遵循。

(二)完善互动原则,保障互动有序进行

思政教育主客体双方在课堂这个思政教育的主阵地,通过思想交流、对话、沟通等形式不断调整、完善、重构自己的思想,最后达成共识,实现思政教育的目的,要实现这种思想的交流及对话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遵循平等互动的原则。在思政教育中,教育者要充分考虑受教育者的成年因素,给与对方充分的尊重,树立与受教育者平等交往的意识,双方相互尊重,使对方拥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正是这种平等的互动与交流为双方共同价值观的建立提供了动力。“人有先天的学习潜能,教育就是维护和唤醒人的天纵之才”[5]。在思政教育过程中,教师之所以是教师,是因为作为教育过程中的组织者,他能给学生带来情感的激励,唤醒学生主动的潜在力,促使学生从内部产生一种自生的力量,在学习中找到存在的价值,获得教育者和同伴的认同。这种情感的认同进而激发受教育者参与互动的积极性,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促进双方更深层次的交流。

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的原则。作为95后和00后的受教育者,他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生理和心理发展来看,他们渴望被尊重、理解和信任,从成长发展来看,他们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和接受新事物的意识。在思政教育主客体互动过程中,教师要深入研究学生,切实了解学生的需求,才能找到合适的方法和途径,不断地引导学生、激励学生,主动与受教育者进行互动,引导其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只有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才能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互动中来。

遵循顺应时代发展的原则。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政教育正面临着一个多元、多变的思想环境,基本价值观的培育认同处在一个竞争性选择的结构中,必须明确思政教育者所承担的角色和所处的地位,及其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发挥的主导作用。人工智能以大数据的形式揭示、分析和预测人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规律,作为思政教育过程中的一种技术工具和数据支撑,人工智能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是未来重要的发展趋势,所以我们要利用人工智能实现思政教育互动的个性化、精准化和针对性。

(三)优化互动环境,营造良好互动氛围

课堂环境对于教学活动来说,既是物理空间,也是心理空间,影响着思政教育主客体双方的交往互动。在教学过程中,个人无法从环境中分离出来,师生双方都是课堂环境的受影响者,也是课堂环境的创建者,良好的课堂环境是唤起学生兴趣最直接、最有效的客观因素。有效的课堂互动,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需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建立平等的互动关系及高度的相互关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应该能面对面感知对方,需要对教室环境进行改造,比如课桌采用圆形的会议桌,或可以任意拼接的不规则课桌,教师不单独规划固定区域,在授课过程中能够在各个区域走动,兼顾到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被关注。互动双方能够通过眼神肢体语言相互唤起参与互动成员的身份感,为彼此带来情感能量,让他们有信心、热情和愿望参与到互动中来。将课堂规模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并积极推广中班教学、小班研讨的授课模式,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全员互动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而不是一种改变形式的灌输。

(四)改进互动策略,推进互动深入开展

在互动开展过程中,要通过深挖活动内容,改变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推进互动的深入开展。深挖互动内容,故事引入互动。互动仪式链理论认为,互动双方有共同关注的事物是产生互动情感的前提,在思政课堂中,师生双方的互动一定要深挖互动内容,将生活中鲜活的案例引入课堂,引起师生双方的共同关注并能产生情感共鸣,在互动中,这种积极的情感能量是双方积极投入下一次互动的动力,是一种动机力量,能促使互动双方在互动中采取主动行动,投入热情,从而确保互动一次次地持续发生。

问题教学法引领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问题教学法,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利用问题引起学生的关注,引导其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去思考。同時,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理论困惑问题、学生学习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现实疑难问题,尤其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比如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期,学生对这一问题比较关注,这时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修养课就可以利用疫情期间感人的事例来引导学生,让其明白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如何承担自己的历史责任,引导学生思考新时代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等,这些问题容易引起学生情感共鸣,进而将其带入课堂,并积极参与到互动中。问题设置要做到课程教学任务和学生求知需求的契合,遵循教材、简明扼要、难度适中、问题之间的关联等原则[6]。同时要做好严密的教学设计,避免简单的一问一答,单纯的问题导入或问题分析不够深入。教师要有较高的专业功底,能将教学内容融会贯通,对课堂教学有较高的掌控能力,才能真正引导学生经过对问题的讨论、解决,培养其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促进传统教学手段与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融合发展。教学手段是师生开展教学活动所用的工具设备和借助的技术条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样化的教学手段逐渐在教学活动中广泛应用,弥补了传统粉笔黑板加教师口授教学时劳动力强度大、效率低下的不足,能够传授传统教学因条件限制而无法实现的教学内容。同时,由于当前95后、00后的受教育者,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原住民,相对深入钻研纸质教材而言,他们更倾向于以碎片化的形式获取知识和信息[7]。所以在思政教育主客体互动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慕课、学习通、雨课堂等前沿的教育资源和教学工具,推动混合式教学,课前通过推送短视频、短资料的预习,课堂中实时的提问、抢答、弹幕等,课后通过微信、QQ等平台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调动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中,要将传统教学手段和信息化教学手段结合起来,避免过度依赖信息技术造成信息过量和技术奴役的风险[8],实现二者的相互补充和协调发展。深化教学手段的研究和发展运用,必须树立全局意识,加强教育学、心理学、技术学、社会学、哲学、脑科学等多学科协同。通过构建多学科协作的研究队伍实现理论的整合、思维的碰撞和方法的创新[9]。

参考文献:

[1]石书臣,周跃新.主体间性理论对思政教育主客体关系发    展的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

[2]刘新跃,周亚东.论思政教育客体的主体性[J].思想理论教    育导刊,2009(8).

[3]曾令辉.论新媒体环境下思政教育主客体关系融合性[J].    思政教育研究,2019(5).

[4][美]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林聚任,王鹏,宋丽君,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2,79,86.

[5]刘良华.教育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85.

[6]杨华.以问题引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实施路径    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2).

[7]于歆杰.一流课程的两个边界[J].中国大学教学,2019(3).

[8]蒋立兵.现代教学技术应用的伦理诉求及理性回归[J].中    国教育学刊,2016(10).

[9]赵婧,王本陆.我国教学手段研究40年:回顾与前瞻[J].课    程·教材·教法,2018(11).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和挑战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