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视觉健康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2021-06-11 09:34赵家良
养生大世界 2021年4期
关键词:眼病中重度青光眼

赵家良

视觉健康是指我们的眼睛保持健康的状态,能够清晰地看清楚我们想要看的东西。相当多的眼病会导致视力下降,甚至视野缺损。当远视力下降到0.05以下时,则为盲眼;当视力下降到0.3以下时,则为中重度视觉损伤眼;当不能看清近物时,则称为近视力损伤。我们的社会是建立在以“看见”为能力基础之上的。当发生盲、中重度视觉损伤或近视力损伤时,对个人和其家庭会产生深远的不利影响。当发生盲和中重度视觉损伤后,就会看不清楚远处的东西,使行走等一些日常基本活动发生了障碍;当发生近视力损伤时,就看不清近处的东西,使看书读报,甚至数钱、看药品标签都会发生困难。

视觉损伤不仅仅是影响到眼部,还会影响到全身健康。视觉损伤的人走路容易发生摔跤,由此会容易发生骨折等问题。青光眼患者由于视野缩小,驾车时发生车祸的可能性增高。这些情况都会产生更大的健康问题。当视觉损伤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需要他人扶助和照顾,这样就会增加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因此,防治盲和中重度视觉损伤以及近视力损伤是重大的民生问题。

盲和视觉损伤的发生常常与一些眼病相关联,如白内障、青光眼、各种原因引起的角膜混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屈光不正和老视眼和沙眼等。眼病相当常见,任何人只要活得足够长,至少会发生一种眼病。实际上,很多人一生中发生的眼病不止一种。发生这些眼病的原因和危险因素有老龄、遗传、生活方式和行为、感染和各种全身性疾病等。相当多的眼病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老龄是许多眼病的主要因素。白内障、老视眼、青光眼、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发生随着年龄增大而增加。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官网发布的《世界视力报告》指出,全球发生视觉损伤者至少有22亿人,其中至少有10亿人本来是可以预防或者还有待于得到解决的。

在老年人群中视觉损伤患病率较高,大约80%的盲和远视力损伤,以及三分之二的近视力损伤发生在50岁及以上的人群中。而在农村,盲和远视力损伤的患病率要高于城市地区。我国的情况与此相似,大约80%的盲和中重度视觉损伤的患者发生在50岁及以上的人群中。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群的数量不断增加,致盲性眼病也在大量增加。因此,做好防盲治盲、眼病防治就越发重要。这不但是适应公众追求美好生活,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的需要,而且也能让广大群众体验到我国社会制度的优越,能够密切群众与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防盲协会在全球发起了“视觉2020,享有看见的权利”行动。当时估计,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老龄化加剧,我国盲和中重度视觉损伤的患病率将会成倍增加。在国家政策指引下,我国实施了“视觉2020”行动,大力开展防治盲和中重度视觉损伤的工作,实施了一系列的防盲治盲项目,取得了重大进展。我们于2006年和2014年两次进行了全国九省的眼病研究,表明在50岁及以上人群中,在2006年至2014年的8年间,盲的患病率下降了38.1%,中重度视觉损伤的患病率下降了26.0%。这表明,即便在人口增加和老龄化加剧的情况下,只要不断努力,采取恰当的政策和策略,降低盲和中重度视觉损伤患病率是可以实现的。

近20年来,我国防盲治盲的经验表明,不同的致盲性眼病需要采用不同的防治策略,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白内障曾是我国主要的致盲性眼病,在“视觉2020”行动开展之前,我国积累了大量的白内障盲人。白内障是不可能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来治愈的,但是可以施行白内障摘除术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来恢复视力。当白内障干扰和影响患者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而且估计白内障手术又能提高视力时,就应当施行白内障手术。在实施“视觉2020”行动中,专门实施了针对白内障盲的项目,如“视觉第一,中国行动”“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等。我国白内障年手术量从2000年48.1万,增加到2019年的440万例,白内障手术率(每年每百万人群中白内障手术数量)从2000年的370增加到2019年的3140。大量的白内障盲和中重度视觉损伤患者恢复了视力。

青光眼是我国另一种主要的致盲性眼病。除了一部分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会有急性发作,需要急诊处理外,所有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大部分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都是慢性的,甚至是无症状的。对于青光眼的防治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合理治疗以及终身持续性复查。虽然早期青光眼可以完全没有症状,也没有视力下降,但患者可有前房变浅和前房角变窄,或者视神经乳头发生一些轻微的病理性改变。通过眼科的常规检查可以发现这些改变,再进一步进行诊断试验,往往可以诊断早期青光眼。青光眼一旦确诊,就要进行合理的治疗,可以应用药物或激光、手术,将眼压控制在一个不使病情发展的水平,这称为“目标眼压”。然后,应当终身持续性复查,及时发现青光眼控制不稳定的状态,调整治疗方案,这样可使青光眼患者终身保持有用的视功能。要做好青光眼的防治工作,更需要建立一个以病人为中心的防治系统,使绝大多数的青光眼患者都能得到合理的预防与治疗。

角膜混浊常常由于外伤,以及病毒、细菌、真菌引起的角膜炎的终末期结果。由于角膜混浊,光线不能照入眼内而导致盲或中重度视觉损伤,这种情况常常需要角膜移植手术才能恢复视力。目前,我国的角膜供体仍然非常缺乏,需要動员人们在身后捐献角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在眼部的并发症,常常会产生盲和中重度视觉损伤严重后果。控制糖尿病是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前提。同时,糖尿病患者也要定期检查眼睛,发现眼部并发症后应当及时处理,这样才能避免或减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也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尤其是湿性黄斑变性。近些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可以定期应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药物,消除发生的脉络膜新生血管,保持了很多患者的视功能。沙眼是一种传染性眼病,曾是我国主要致盲性眼病。新中国建立70多年来,通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进行群众性防治工作,目前沙眼作为公共卫生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但是在一些农村和偏远地区,仍会有少量沙眼患者和倒睫等沙眼后遗症,可以通过药物或手术来进行治疗。

屈光不正和老视眼,可以佩戴矫正眼镜来矫正视力。近年来,已经确定高度近视眼也是导致盲和中重度视觉损伤的重要原因,需要引起人们重视。高度近视眼,除了需要佩戴眼镜来矫正视力之外,由于其眼轴不断增长,容易引起视网膜变性、萎缩或脱离等严重并发症,而且高度近视眼患者中青光眼、白内障患病率比普通人群明显增高。目前,对于高度近视眼还缺少有效的处理方法,需要加强研究,探索有效的处理策略。对于高度近视眼患者,应当定期复查,以便早期发现并发症,及时加以处理。更重要的是,应当做好青少年的近视眼防治工作,尽量减少高度近视眼的发生。

高龄虽然是许多眼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但是现代眼科学的进展已经可以使老年人不仅看得见,还可以看得清,看得舒服。老年人应当定期到眼科检查和诊治,使他们能够保持一双明亮的眼睛,以便健康、幸福地生活。

猜你喜欢
眼病中重度青光眼
青光眼问答
改善青光眼 吃什么好呢
“青光眼之家”11周年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三 为什么治疗眼病也需要针灸
探讨Scarf截骨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疗效
爱眼有道系列之二十九 得了眼病,是热敷还是冷敷
爱眼有道系列之二十八 看眼病,有急也有缓
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
中重度颈脊髓压迫患者术前术后MRI研究
Ustekinuma b 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系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