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境淮河流域湿地文化探讨

2021-06-15 08:39周小春王明胜李海峰张颖
安徽林业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淮河流域淮河文化

周小春,王明胜,李海峰,张颖

(安徽省林业局湿地管理处,安徽 合肥230001)

《湿地公约》关于湿地的定义是:“湿地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m的水域”。包括湖泊、河流、沼泽、库塘等类型。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功能的、独特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被誉为“自然之肾”。湿地在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降解污染物、工农业生产和科研教学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无法替代的独特功能。湿地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利用和认知以及相互作用关系的总和。不同的湿地生态系统和人类文明孕育出不同的湿地文化。

淮河古称淮水,在商代的甲骨文和西周的钟鼎文里就有“淮”字出现,与长江、黄河、济水并称“四渎”,是中国七大江河之一,是中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淮河流域湿地资源特色鲜明、人口密集,孕育了丰富独有的湿地文化。

1 皖境淮河流域湿地自然秉赋

1.1 湿地类型和面积

皖境淮河流域处于淮河中游,由洪河口入安徽省境内,流经阜阳、六安、淮南、蚌埠、滁州等市,长约430 km。淮河北岸入淮较大的河流中,自西向东有谷河、颍河、西淝河、茨河、涡河等。涡河以东的北淝河、解河、沱河等自1953年治淮将峰山切岭后,内外水分流,直接入洪泽湖。南岸入淮河河流,自西向东依次为史河、汲河、沣河、淠河、东淝河、窑河、濠河、池河、小涣河等,白塔河、铜笼河则经高邮湖入长江。

该区现有湿地总面积402 830.02 hm,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89%,占全省湿地总面积的38.66%,其中河流湿地121 145.74 hm、湖泊湿地109 221.92 hm、沼泽湿地13 352.04 hm、人工湿地159 110.32 hm。

1.2 已建湿地自然保护地

皖境淮河流域湿地生态区位极其重要,加之湿地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因此应按照保护优先、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大力推进湿地保护和修复工作。该区域已建有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10处、国家湿地公园14处、省级湿地公园12处。

1.3 湿地保护修复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地,实施围网拆除、渔民上岸、植被修复、退耕还湿、水系贯通、湿地生态效益补偿、驳岸治理、有害生物防治等湿地保护修复工程,扩大了湿地面积,丰富了生物多样性,改善了湿地生态功能,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升了人居环境。

1.4 区域湿地特点

由表1可知,该区域湿地率、湿地保护率、人均湿地占有率、湿地比降、生态质量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由此可见,该区域人类对湿地的依赖程度高。

表1 区域湿地特征明细

2 皖境淮河流域湿地文化积淀

湿地文化是湿地与人类相互作用形成的智慧结晶。淮河流域较长江、新安江流域,其湿地资源较为贫乏,而人口最为密集。早在5 000年前,先民即已定居淮河两岸,繁衍生息,成部落群居住。这一自然特征决定着该区域人类与湿地结合频度高、交融程度深、相互作用强,加之其东北的齐鲁文化、西南的荆楚文化、西部的中原文化、北方的三晋文化、东南的吴越文化等先后扩张进入淮河流域地区,在这里接触、汇合与碰撞,产生思想的火花,由此孕育出丰富的湿地文化。

2.1 湿地景观文化

2.1.1 采煤沉陷湿地

采煤沉陷湿地形成始于上世纪60年代。由于阜阳、淮北、淮南、亳州等地煤层埋藏较浅,倾角较小,可采煤层厚,地下采煤所形成的采空区造成地表大面积沉陷,沉陷区因地下水上升、聚集降雨和汇集地表水形成湿地。采煤沉陷湿地分为三类:(1)已稳定的深水湿地,常年有水,积水面积大;(2)已稳定的浅水湿地,多为沼泽地,雨季内涝积水,旱季泛碱荒芜;(3)尚未稳定的沉陷湿地,这类湿地位于正在开采的煤层之上,地层尚不稳定,水域面积和水体深度随季节性变化较大。

采煤沉陷湖泊区别于天然湖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形成时间短,最长不过数十年,湖底一般为农田和村庄,湖床平坦,一般无进、出水河流,滩涂少、淤泥薄、沉水植物较少。各地积极利用采煤沉陷形成的湿地进行生态修复,建立了如淮北中湖、蒙城北淝河、涡阳道源、颍上迪沟等国家湿地公园。

2.1.2 河流故道湿地

黄河因泥沙淤积严重,河床不断抬高,又称“天河”。“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就是反映黄河的历史变迁。历史上黄河流经安徽,后因南泛入淮,部分黄河河流废弃,形成黄河故道湿地,如萧县、砀山的黄河故道湿地。

河流故道湿地多分布于淮北平原,或因河流改道,或因河流截弯取直,或因人工河道开挖后废弃而成,如颍泉区的泉水河、六安的老淠河等。

2.1.3 安丰塘湿地

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带领先人大兴水利,修堤筑堰,开沟通渠,发展农业生产和航运事业,为楚国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淮河洪灾频发,孙叔敖主持治水,倾尽家资,历时三载,在淠河下游修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水利工程——芍陂,引淠入白芍亭东成湖。因隋唐时属安丰县境,改称“安丰塘”,后萎废。1949年后经过整治,现面积约3 400 hm。

2.1.4 陂塘湿地

“多陂塘以溉稻”,蓄水灌溉的陂塘是历史早期淮河流域水利工程的主要特色。春秋时期淮河流域的居民已经开始利用陂塘进行灌溉;两汉时期大规模修建陂塘,将天然陂池修堤作堰,开设闸门,成为人工陂池用以溉田。今阜南县境内多建陂塘。当时陂与波通用,故新增设富波县。淮北平原陂塘星罗棋布,据《水经注》所载,汉魏时期,淮河南北的陂塘总数近百处,淮北达90余处。至明代,淮河沿岸的寿州等地的陂塘数量达到空前。

2.1.5 庄台湿地

庄台和保庄圩一直被蒙洼蓄洪区群众称为永不沉没的“诺亚方舟”,是安徽人民为保护淮河流域下游安全作出巨大牺牲的真实体现,不仅充分彰显“舍小家、保大家”的中华民族优秀品质,也是安徽利用湿地自然规律的伟大创举。由于行蓄洪区地势低洼,即使不蓄洪也容易发生内涝,因此人们在选择住址时,都会选择地势较高的地方。但这样的高地数量毕竟有限,于是在长期的生活中,当地群众发明了筑台而居的生活方式,每到开闸泄洪时,庄台成为可以栖身的临时家园。

有人曾这样比喻说“庄台就像倒扣一个盆,在盆底上站着,蓄水以后形成一个小岛;保庄圩就是围了一大块地方,把盆反过来(正着)放,盆外面是水,盆底是干的,生活不受影响,能长时间的在里面(生活)”。阜南濛洼蓄洪区有庄台159座、面积1 000 hm、人口12.6万人,保庄圩6座、面积866.67 hm、人口5.2万人。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蒙洼蓄洪区曹集镇利民村西田坡庄台考察调研时指出:要根据蓄洪区特点安排群众生产生活,扬长避短,同时引导和鼓励乡亲们逐步搬离出去,确保蓄洪区人口不再增多。未来庄台将不再是人类居住的密集区,但因此而形成的厚重湿地文化必将成为一段难忘的历史记忆。

2.1.6 湖泊湿地

淮河流域部分自然湖泊属河道淤塞型,由于黄河南徙入淮顶托,使淮河支流水系因泥沙淤塞不能排入干流壅水形成的湖泊,包括焦岗湖、沱湖、八里河、天井湖等。

人工湖泊是为了利用湿地功能或用途人工建造形成的,具有时间短、面积小等特点。最具有代表性的人工湖泊有颍州西湖和颍上八里河等。

2.1.7 人工河流湿地

人工河道主要是在治淮工程中建设的人工沟渠,如茨淮新河、新汴河、汲东干渠、淠河总干渠、淠东干渠、瓦西干渠、淠杭干渠、瓦东干渠等,为安徽省较大的人工干渠,分布于六安市和淮北平原,作为农田水利建设的灌溉渠道。

2.2 湿地水文化

水是湿地的灵魂,湿地是水的家园。城市依水而建,因水而兴,因水衰而亡。

2.2.1 治淮文化

水之性有利害。淮河流域的水患自大禹治水的传说开始,一直是困扰这一地区的首要问题。大禹“导淮入海”,用疏导之法治理水患,此后各代治理淮患的名人和思想各有代表。元代贾鲁治河,明代杨奎一用分黄导淮法,清代靳辅黄、淮、运整体、综合治理,李鸿章设导淮局,张骞、柏文蔚等均对淮河问题有过对策和方案。

2.2.2 上善若水

春秋后期,淮河地域先后出现了以老子、墨子、庄子、宋钘等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的创发性人物,尤其是孔子在淮河流域经常走动,甚至一住多年。汉唐至北宋时期,因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这一时期淮河流域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唐后期甚至成为国家经济支柱地区。所谓“天下以江淮为国命”,经济大发展带来文化的大繁荣,构成中国文化灿烂辉煌的篇章。这里最具代表性的是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目前,已建的涡阳道源国家湿地公园就是为了弘扬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历经千年积淀下来的淮河流域湿地文化已成为中华历史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后人们合理配置水资源、改善水环境及开展湿地保护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2.2.3 淠史杭工程

1951年1 月,毛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1958年8月19日,淠河灌区渠首工程在裕安区苏家埠镇横排头破土动工,“沟通三河,横贯皖中”,工程之艰巨,前所未有,世所罕见。淠史杭工程历时14年,江淮儿女以日正常上工50万人、最高上工80万人的艰苦奋战,完成近6亿m的土方工程,创造了堪称“人间奇迹”的治水史诗。长达14年的治水实践,铸就了新中国水利建设史上的奇迹,也诞生了伟大的淠史杭精神。

2.2.4 淮河第一闸

淮河是新中国建立后国家重点治理的第一条大河。从20世纪50年代始,国家动员了大量人力物力整治了淮河干、支河道,陆续将沿淮的湖泊洼地划定为行蓄洪区,作为淮河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953年,在阜南县建起了淮河上重要的水利枢纽工程、被誉为“千里淮河第一闸”的王家坝闸。王家坝闸是淮河蒙洼行蓄洪区的主要控制工程,王家坝闸北侧的濛河分洪道,是淮河、洪河汛期分流洪水的行洪通道,在淮河防汛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自建闸以来的13个洪水年份里,王家坝共开闸蓄洪16次。

2.2.5 引江济淮

引江济淮工程是一项以城乡供水和发展江淮航运为主,结合灌溉补水和改善巢湖及淮河水生态环境为主要任务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引江济淮工程沟通长江、淮河两大流域,穿越皖江城市带、合肥都市圈、淮河生态经济带和中原城市群四大发展战略区域,也将穿越瓦埠湖、焦岗湖、西淝河、沙颍河等重要湿地,打造连续完整、功能完备、贯穿南北、和谐稳定的生态廊道。

2.2.6 运河文化

淮河流域是我国较早开通运河的地区。战国魏惠王时开鸿沟,自今河南原阳至淮阳,沟通了淮河的多条支流,使济、汝、淮、泗成为通渠,“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鸿沟只是一些水道的总称,其中包括汉代汴渠的前身蒗荡渠。汉代有汴渠,是开封到徐州的河道,也就是后来的汴泗道。隋唐时期在此基础上开通济渠,并成为沟通南北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淮河流域也因之成为南北交通的咽喉。明清时期,淮河流域是京杭运河治理和保护最艰难的航段。这里留下的运河遗迹、沉船、文物、民间传说、地方民俗、运河诗文等内容非常丰富。

2.3 湿地植物文化

每一个生物物种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其形态特征、器官结构、生态习性都记录着环境变迁的生态文化。

2.3.1 莲文化

莲是最常见的湿地植物和人类食品。自古至今,莲是多少文人墨客不倦描写和咏颂的对象,唐诗宋韵、汉赋元曲关于莲花的诗文,数不胜数,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淮南焦岗湖、淮北中湖、颍州西湖、霍邱东西湖莲分布面积近6 666.67 hm。

一池青莲,一池美丽。诗中美景,在古代有,在如今也有。焦岗湖国家湿地公园有莲1 000 hm、16个品种,立足莲文化特色,打造万亩荷花淀。盛夏时节,灵秀动人的荷叶就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荷花从圆盘之间钻出来,像一群翩翩起舞的花仙子,朵朵荷花立于繁密的叶间,有一种阔别尘世的飘逸之感。

2.3.2 芦苇文化

芦苇,飘逸茂密,平淡无奇,是十分常见的湿地植物,可制作窗帘、幕墙等多种工艺品,具有强净污能力。同时,芦笋也是口感非常好的绿色食品。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对芦苇有了深刻的认识,或用于建筑,或用于工程,或用于生活用品……。蚌埠三汊河、淮北中湖、泗县石龙湖、淮南焦岗湖等湿地均有大面积天然芦苇分布。特别是蚌埠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通过退耕还湿形成的万亩芦苇荡,一望无际,完全原生态,景色迷人。多年来,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依托园区内芦苇资源,创作了以芦苇和湿地为主题的歌曲、诗词,并开展相关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芦苇,认识湿地、走进湿地和保护湿地。

2.3.3 水生蔬菜文化

水生蔬菜是我国区域性特色明显的优势农产品。皖境淮河流域水生蔬菜栽培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有记载,迄今已有一千余年历史,是我国水生蔬菜主产区之一。在加大湿地保护力度、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和水土流失、人类食物多元化的背景下,水生蔬菜已作为安徽省优势特色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许多湿地可种植水生蔬菜,如茭白、莲藕、水芹、芡实(鸡头米)、茨菰(慈菇)、荸荠、莼菜、菱八种水生植物(俗称“水八仙”)。近年来,随着皖北煤矿沉陷地区的增加及淮河治理,淮河以北泄洪低洼区以及煤矿沉陷区开始发展莲藕、芡实等水生蔬菜,并形成规模,既带动了地区产业发展,也间接渲染了淮河两岸水生蔬菜文化氛围。

2.3.4 水生花卉文化

水生花卉是指生长在湿地中具有观赏价值的水生植物,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视觉享受,还可以净化水体和空气。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湿地种植花卉将成为一种新型产业。淮河流域湿地可种睡莲、金银莲花、莕菜、水鳖、大薸、凤眼莲、水葱、凤车草、菖蒲、水烛等,既美化了景观,丰富了生物多样性,又为湿地动物提供更多觅食和栖息场所。深水处可栽植浮床。

2.3.5 杞柳文化

柳形态优美,枝条婀娜,被赋予美好吉祥的含义。淮河流域流传着许多关于柳的文化、图腾、祟拜、诗文、图画和神话传说。柳文化内容丰富和厚重,寄托着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渴望。

柳编历史悠久。考古发现,早在河姆渡文化时期就有柳制品,仰韶、良渚文化时期,苇、柳、竹等类的编织物已经开始普遍使用。春秋战国时期,用柳条编成杯、盘等,外涂以漆,称为“柸棬”。现代柳编制品含有更多的文化元素,给人以美的享受。

淮河蒙洼地胜产杞柳,该地区生产出的杞柳洁白如玉、坚韧如藤,是柳编工艺的上等材料。阜南县现已发展杞柳种植面积6 666.67 hm,有二十余万人从事柳编加工,产品畅销国内二十多个省市、出口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全国四大杞柳产区之一。2001年,阜南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杞柳之乡”;2003年,阜南县柳编工艺品协会跻身于安徽省农业产业化百强龙头企业,成为名符其实的柳条变“金条”。如今,杞柳已成为阜南王家坝国家湿地公园重要的木本湿地植物,成为蓄洪区生态湿地保护修复的重要物种。

2.4 湿地动物文化

2.4.1 鹤文化

百鸟之中,以凤为王;众鸟之臣,属鹤最贵。早在3 000多年前,我国的鹤文化就开始萌动,并在几千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象征意义:一是将鹤视为瑞禽和仙禽;二是将鹤象征长寿和神仙;三是将鹤看作义鸟;四是将鹤比作君子的化身,常被喻为隐士、洁白之君子,等等。

全世界的鹤类有15种,我国的鹤类有9种,分布安徽省的有白鹤、沙丘鹤、白枕鹤、灰鹤、白头鹤5种;皖境淮河流域主要有白鹤、白枕鹤。为掌握鹤类分布情况和保障鹤类安全迁徙,皖境淮河流域湿地公园每年积极开展鹤类同步调查和护飞行动,不仅留住了迁徙的鹤,而且留下了鹤的文化。

2.4.2 鱼文化

原始社会,人们就已经以鱼类为食,并开始把鱼类作为狩猎的对象。古代传统中,中华民族的先祖伏羲教先民捕鱼,使我国渔业有了快速发展。人类在利用湿地鱼的过程中,从认知鱼,到熟悉鱼,到人工养殖鱼,再到能够控制鱼的繁殖,已形成了丰富的鱼相关文化。

八百里淮河,曾是我国重要的渔业产区。这里既有四大家鱼的产卵场,又是闻名遐迩的淮王鱼生长地。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淮河水体日益遭到严重污染,加上过度捕捞,淮河流域的鱼类资源日渐枯竭,鱼越来越少、越来越小,渔民日渐无鱼可捕。为保护淮河渔业资源,修复渔业生态环境,皖境淮河流域城市先后陆续开展鱼类增殖放流活动。

2.4.3 龟文化

龟平时生活在水中,栖息于江河、湖泊、水库、塘堰等水域,夏日炎热时,便成群地寻找阴凉处,夜晚又喜欢到陆地上寻找食物。龟文化源远流长,在古代,龟堪称位尊身高,被人们看作是吉祥如意、刚颜不屈、先知先行的动物,龟与龙、凤、麟合称“四灵”。“四灵”之中,龙、凤、麟都非现实存在的神话动物,而龟却是其中唯一现实存在的爬行动物。

对龟的崇拜也是淮河流域较为突出的现象,作为“四灵”之一,龟或龟形器在史前的占卜活动中被大量运用,作为媒介将天与人沟通起来。在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晚期遗址中,多次发现龟甲随葬品。

2.4.4 震旦鸦雀文化

震旦鸦雀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鸟种。它的名字非常中国化,古印度称华夏大地为“震旦”。由于这种鸟生活空间仅限于芦苇荡中,且数量过于稀少,被誉为“鸟中大熊猫”。

蚌埠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为这种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该湿地公园退耕还湿形成万亩芦苇荡,震旦鸦雀种群现已达上千只,其他鸟类已由湿地公园建立之初103种增加至122种。也正是因为有了古老的震旦鸦雀,使得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更具神秘的魅力,来这里观鸟的游客也越来越多,他们不仅享受了自然生态之美,也感受了湿地文化之韵味。

2.5 湿地民俗文化

南宋以后,淮河流域逐渐成为“小雨小灾,大雨大灾,无雨旱灾”的重灾区,很多农民因此而背井离乡,他们“身背花鼓走四方”,也促使了凤阳花鼓闻名全国。花鼓词中有很多直接描写淮河的内容,也有描写淮河水灾的内容。以凤阳花鼓为代表的“淮风”或“五花艺术”(即凤阳花鼓、长淮花鼓、中都花鼓、怀远花鼓、城西花棍)是灾荒之年淮河人奔走四方而作的乞讨之歌,本质上是苦难艺术、乞丐艺术。这种艺术形式是淮河流域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淮河流域湿地文化的另一重要延伸。

2.6 湿地典故文化

曹操屯兵湿地:东汉末年时,群雄逐鹿,汉献帝建安二年(公元197年)秋,曹操亲率百万大军讨伐称帝于寿春(今寿县)的袁术,两军于淮河两岸展开激战。曹操驻营于北淝河北岸,扎下营寨,屯兵储粮,时称曹家营。自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后,曹操与孙权争尊天下,在江淮地区先后六次交战,又在曹家营周边设南营(今南营村)、北营(今北郢村)等六个大营。曹家营遂被改称为曹家老营,俗称曹老营,也就是现在的曹老集,也即蚌埠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所在处,该地仍保留了曹操当年的运粮河道。

3 皖境淮河流域湿地文化应用现状

淮河流域湿地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湿地文化赋予地方生态旅游和多种经营的良好自然条件。通过开展生态旅游业、生态种养殖业等活动,不仅能为湿地周边发展注入活力,也必将促进周边社区产业结构优化,有效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从而促进社区经济快速发展。

3.1 促进生态旅游

遇见湿地可以实现人的身心平衡,感受文化则可以提升人的心灵境界。湿地生态旅游现已成为最为时尚的一种生活方式之一。皖境淮河流域内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构成了千姿百态的湿地景观,域内湿地公园纷纷结合地方文化特色,打造一批批生态旅游示范点。如利辛西淝河国家湿地公园,建立了民俗展览馆,展览内容从耕种犁耙到收割、打场、磨成面粉、做成美食,围绕生活中的历史记忆,追忆人们心中纯正的乡愁;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把双墩文化贯穿湿地生态保护与利用当中,再现7 300年前双墩人的生活——渔猎场景,构筑人们对历史原生态生活的想象;焦岗湖国家湿地公园将传统渔家文化和水利抗洪文化作为湿地公园的两张名片,唤起人们对湿地文化的重视。

3.2 优化产业结构

针对皖境淮河流域湿地现状,沿淮城市以水污染治理为核心,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现已发展出一大批以生态健康产品和湿地文化工艺品为特色的绿色产业,促进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拓展了生态经济产业链,带动地方经济增收。如利辛西淝河国家湿地公园因地制宜,转变农业生产结构,采取控制面源污染,减少向水体排放污染物,在恢复区湿地周围,建设万亩黄桃产业园和466.67 hm的水源涵养林。

3.3 增强湿地保护意识

结合皖境淮河流域湿地文化开展湿地保护科普宣传教育活动,使参观者和当地居民了解到湿地生态环境不可或缺的作用,进一步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湿地和自觉保护湿地资源,提升文化修养和精神层次。近年来,焦岗湖、沙颍河、道源等越来越多的湿地公园成为了科学研究、学校教学实习和科普教育宣传的重要基地,提高了人们保护湿地的意识。

3.4 创作湿地之歌

为弘扬湿地文化和增强人们对湿地的认识,结合当下人们喜好,许多湿地公园创作出特色鲜明、脍炙人口的湿地歌曲和湿地公园宣传微视频。作品里融入了历史故事、地方文化和湿地风光,如《三汊河歌》《美丽焦岗湖》《道源之歌》等,既拓展了湿地文化的内涵,同时也能让更多的人更加深刻地认识湿地,丰富人们精神生活。

4 湿地文化传承存在问题

4.1 湿地文化正在逐渐消失

传统湿地文化对湿地保护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引和支撑作用。目前,皖境淮河流域陂塘灌溉、农耕记忆和渔家生活等湿地文化因人类生活方式转变和不能适应保护要求而日渐衰落。加之淮河两岸湿地周边村庄消失、湿地退化和人员转移等因素,使得大量湿地耕作技艺和民俗等传统文化逐渐消亡。

4.2 湿地文化保护意识不够

受多种因素影响,当前皖境淮河流域湿地文化保护意识还比较薄弱,许多关于湿地描绘、记录湿地相关人物和事件的珍贵资料因未能得到有效保护而遗失。此外,随着人们对自然生态的迫切渴望,湿地公园等自然景点每年迎来的游客也越来越多,许多游客对“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意识模糊,下意识的动作可能就会造成生态破坏,导致湿地文化被削弱。

4.3 湿地文化传承面临挑战

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皖境淮河流域年轻一代原居民大规模外出务工,加之很多年轻人对传统湿地文化并没有多少深刻的认识,也难以提起兴趣,导致湿地文化失去了传承者。

4.4 湿地文化缺乏传承路径

目前,皖境淮河流域的绝大部分湿地文化资源利用还停留在对老物件的视觉体验上,没有抓到其精髓、利用形式单一、缺乏挖掘和研究,难以让游客对当地湿地文化有深层次的认知与体会。且湿地文化利用未考虑人群差异,文化与生态产业融合不够,尚无法形成有吸引力的生态文化软实力。

5 皖境淮河流域湿地文化传承路径

淮河流域湿地作为地域文明的重要载体,孕育了灿烂的传统文化。这种文化是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因此它不是简单的、偶然的文化现象,而是一种文化生命力的表现。绵延至今,它早已成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一部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两岸人民的生活。当下,发掘淮河流域湿地文化的时代内涵,传承淮河流域湿地文化的优秀精神,对于淮河两岸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1 加强湿地文化载体保护

皖境淮河流域湿地文化因湿地而存在,因湿地人文而流传。保住湿地文化的根本在于保护湿地文化及与之相关联的条件,以及湿地文化与之构成传承链条的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等因素在内的系统整体。重视湿地文化与周边环境的依存关系,并将其所生存的特定环境一同保护起来。如果失去了这些特定环境,湿地文化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依据《安徽省湿地保护条例》《安徽省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等,借助《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安徽“十四五”湿地保护规划》等平台,加强湿地景观文化保护,树立尊重自然、顺应保护、保护自然理念,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发布瓦埠湖、高邮湖、花园湖等第二批省重要湿地名录,新建一批湿地自然保护地,维护湿地景观文化的原生态。

5.2 强化湿地文化内涵挖掘

厘清皖境淮河流域传统湿地文化精华、市场需求及产业现状,挖掘创意元素,结合地方特色,展现湿地文化,让文化能够延续下去。通过旅游与物化的品牌产品引领产业转型,创造新的消费需求,从而带动传统湿地文化发展。将湿地文化与经济、社会重新融合,发展数字湿地和创意文化产品,最终形成湿地文化创意产业,实现文化与生态保护、社会发展、经济增益的良性互动。

5.3 搭建湿地文化展示平台

采用湿地之歌、湿地文学等形式讴歌湿地文化,通过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等保护地生态旅游、农耕体验、湿地宣教馆、湿地动植物标识标牌等平台,追寻湿地文化历史足迹,讲述湿地故事,展示湿地文化,增强市民体验感和获得感。

5.4 加强湿地文化保护宣传

湿地文化可以带来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能直接造福于全社会和子孙后代,且感受湿地文化是一种高层次的行为活动,需要参与者有较高层次的思想观念。目前保护湿地、弘扬湿地文化的社会基础相当薄弱,可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对湿地文化进行广泛宣传;也可以与一年一度的“世界湿地日”“安徽湿地日”“爱鸟周”“野生动物宣传周”等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宣传,提高大众的湿地文化保护意识,提升社会湿地文化氛围。

5.5 建立湿地文化研学基地

湿地文化生命力在于传承,而传承的最重要的一步是吸引新一代。湿地在美学、教育、文化、宗教、民俗、音乐等方面具有独特功能和魅力,引导新生代从生态保护、环境心理、生物多样性等多方面进行探索。通过湿地观鸟游、湿地植物观赏和湿地教育游等方式,建设一批以研学游为目的基地,满足年轻一代群体户外学习、增长见识、陶冶情操等方面的需求。

猜你喜欢
淮河流域淮河文化
基于REOF的淮河流域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淮河
首倡先行 务实创新 组建“淮河侨盟”推动多重战略叠加效应
谁远谁近?
刘邓大军:抢渡淮河挺进大别山
基于SWAT模型的淮河上游土地利用变化情景的水文响应
投鞭断流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