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历史人物为线索探寻初中历史复习策略

2021-06-15 17:56吴剑华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历史人物复习策略初中历史

摘要:历史学科的复习,多以时间为线索,通过时空轴让学生复习初中所学知识,为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历史学科复习,从历史人物身上汲取养分,在历史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笔者尝试以历史人物为线索探寻初中历史学科复习策略,简要探讨一下个人的思路和看法。

关键词:历史人物 初中历史 复习策略

初中历史学科的复习,由于历史事件多,时间点多,记忆量大,成为学生复习的难点,以《19世纪末中国的抗争与探索》为例,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就有11个,需要记忆的时间点就有8个,要了解的历史人物近10人,要掌握的条约有2个,知识点多,内容庞杂,没有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且难以将爱国主义的教育融入教学中,初中历史复习中,类似的知识点较多。为更好地寻找复习的主线,笔者探索以历史人物为线索探索历史复习的策略。

一、历史人物的选定

历史学科的学习离不开历史人物,任何历史事件都是由人所创造的,因此,以历史人物为线索进行复习,不仅能巧妙地将复习线索由以时间或者事件为线索的传统模式转变为以人物为线索的开放模式,还能在学习历史人物的事迹及精神方面具备天然优势,同时,在问题的设置方面也能更具有开放性,让学生能有话可说,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在历史的长河中,历史人物灿若星辰,重大历史事件往往牵涉的历史人物众多,如何选定紧贴事件的历史人物,成为复习能否成功的关键。

(一)人物的选定要紧密结合历史事件和知识点所涉及的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的选定要紧密结合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和知识点,以《19世纪末中国的抗争与探索》为例,所涉及的历史人物近10人,如何选定能起到贯穿其中的历史人物,教师要进行甄别。譬如: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涉及的历史人物众多,关系复杂,但是与此相关的最核心的人物是李鸿章,因为两个条约都是其作为清国代表与列强签订的,在人物的设定上,没有比李鸿章更合适的人物,因此,人物在选定方面要合适,这样对学生掌握知识点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人物的选定要突出代表性和时代性

同样以《19世纪末中国的抗争与探索》为例,其中有一个知识点涉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该知识点中,涉及的民族资本家有张謇、荣氏兄弟、侯德榜等,可以说,这一时期的民族资本家同样灿若星辰,如果所有人物均进行罗列,不仅让学生抓不住重点,而且容易混淆。如何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人物来学习和理解知识点就显得尤为重要。诚然,课本中出现的人物是最具代表性的,如课本中没有出现的历史人物,就需要教师进行精心的筛选和甄别。在本讲中,教师可选择张謇作为重点讲述的内容,该历史人物一方面是事迹典型,代表性强;另一方面是可与时政紧密结合起来,教师在选定人物时,可结合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南通博物苑,参观张謇生平展陈,了解张謇兴办实业救国、发展教育、从事社会公益事业情况等实事热点进行复习,能突出人物的代表性和时代性。

(三)人物的选定要让大多数学生都了解,让学生有话可说

由于历史人物众多,初中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能力有限,若教师想凸显自身的知识面,寻找一些不为人知的历史人物的话,效果往往适得其反。故在挑选历史人物时,对初中生而言,要寻找那些广为人知的历史人物,同时,在引导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才能有话可说,真正起到教育的意义。譬如,在《19世纪末中国的抗争与探索》中,关于近代教育的兴起这一知识点的内容,在历史人物选择方面,笔者认为,选择蔡元培是较为合适的对象,他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且该历史人物也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中需要掌握的人物。

(四)人物的选定要具有教育意义

历史学科的教育与思政课一样,往往要将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等融入其中,让学生通过从历史人物身上汲取养分,涵养爱国主义精神。因此,在历史人物的选定上,要具有导向性,尤其在当前党史学习教育如火如荼开展的当下,选定什么样的历史人物作为贯穿复习的线索,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选择历史人物时,务必要对其一生的所作所为进行评估,选择具有正面意义、典型意义的人物作为学习和复习对象,在复习的过程中,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始终,真正体现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二、问题的设置

初中历史学科的复习往往枯燥无味,多数学生认为历史属于“背多分”的学科,殊不知,当前的考试越来越灵活,考察的是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单纯的记忆、背诵等已经很难适应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因此,在选定好历史人物作为知识点复习的线索过程中,对问题的设置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实践过程中,有几点体会:

(一)问题的设置要紧密结合所复习的知识点

历史人物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在针对历史人物设置问题时,务必要紧扣知识点,否则就会“跑偏”。譬如,在《19世纪末中国的抗争与探索》中,关于李鸿章这一历史人物,就要紧扣其签订的《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进行设问,让学生在回答问题中对知识点进行复习。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曾这样设置问题:

李鸿章是近代史上非常复杂的历史人物,有人说李鸿章是卖国贼,有人说他是愛国者,请你结合本讲第一(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和第四个知识点(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

这样的设问方式,能保证让大多数学生都有话可说,并且紧扣知识点,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对历史人物评价的能力。

(二)问题的设置要紧密结合当下的时政热点

结合时政热点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是当下各级各类考试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将历史知识和当下热点有机结合,克罗齐有一句名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是现实的影子,现实是历史的延续,教师在指导学生的复习中,有时时刻刻有这样的理念,才能在历史学科复习中做到有的放矢。譬如,2021年的一个时政热点是中国应美国邀请,到美国阿拉斯加与美方进行谈判,谈判中,美方违反外交礼仪,并对中国内外政策无理攻击指责,挑起争端,杨洁篪主任对美方说:“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随后,一张两个辛丑年对比的图片在网上热传。针对这一时政热点,笔者在问题的设置时,曾设置这样一个问题:

120年前的辛丑年,李鸿章敢不敢像杨洁篪主任和王毅外长一样,跟西方列强这样谈判?请结合本讲所复习的知识点,说说为什么?

这样的题目设置,既结合当下的时政热点,又让学生有话可说。

(三)最好设置开放性的问题

结合当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对知识点的考察更具有开放性,一般只要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等,言之成理即可得分,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把握这种趋势,尽量设置开放性的问题,这与在选定历史人物时是一致的,目的都是让学生能有话可说,掌握正确的历史批判主义。仍然以《19世纪末中国的抗争与探索》这一讲的复习内容为例,笔者在设置问题时,基本上是以开放式问题为主,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譬如:

1.针对“戊戌变法”这一知识点,笔者设置的问题为:梁启超自号饮冰室主人,梁启超的著作《饮冰室合集》讲“饮冰十年,难凉热血”,请你结合本讲第二个知识点,思考,康有为和梁启超“难凉”的“热血”是什么历史事件?为什么?

2.针对“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这一知识点,笔者设置的问题为:联系本讲第五个知识点,展开想象,说说与蔡元培有联系的近代教育和文化发展的重大事件?

上述两个问题的设置,笔者认为相对比较开放,既紧密结合知识点,又让学生有话可说,能够达到复习的预期效果。

三、结束语

初中历史复习课的设置因人而异,有的以时间轴为线索,有的以社会发展形态为线索,有的以历史事件发展的因果联系为线索,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是,以历史人物为复习线索,同时紧密结合所复习的知识点设置开放性的问题,在复习中涵养学生的爱國主义情怀,不失为一种好的复习方法,可以在教学中加以尝试。作为初中历史教学工作者,还需要在这条实践道路上不断地摸索改进,争取把初中历史学科的真正价值发挥出来,为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赵菊妹.人性历史教育与历史教学有效性探讨[J].《中学教学参考》,2011年第27期

(2)戴加平.历史人物的复习教学设计与实施--以孔子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1年第3期

(3)赵义梅.历史教学中如何讲好历史人物[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第18期

(4)江婷婷.浅谈用历史人物构建初中历史知识结构[M],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5年6月

中山市南头镇教育和体育事务中心 吴剑华

猜你喜欢
历史人物复习策略初中历史
从“重新评价”历史人物看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和危害
论曹操由历史人物向文学形象的转化
浅谈2016年6月之后的四级听力复习策略
浅析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策略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职高三语文复习对口单招策略研究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人物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