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河南省非遗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2021-06-15 21:55刘童童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1年6期
关键词:非遗可持续发展新媒体

刘童童

【摘要】新媒体时代下,文化的表达与信息的传播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传播途径与表达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瑰宝,需要以更加顺应时代的传播与保护机制予以传承和发展。本文从新媒体时代下传播速度的即时性、传播手段的多元化、传播群体的参与度、传播内容的个性化等方面,以洛阳牡丹文化节为个案,探讨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非遗;可持续发展;洛阳牡丹文化节

中图分类号:G2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06..082

1. 新媒体的内涵与特点

1.1 新媒体的概念界定

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媒体在科技浪潮的变化之中渐趋融合与创新,滋生出新的媒介形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新媒体的概念界定为“网络媒体”,但是随着科学技术与媒介环境的变化,关于新媒体的概念也在不断地变化中被注入新的内涵。在新媒体概念界定的讨论中,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是相对于“旧”而言的。”最新的媒体就是基于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基础之上的媒介形态。赵子忠教授则从三个方面解读:“一是新媒体的表现形式;二是非传统媒体由于新的技术手段而进入媒体,如手机从通信工具转变为媒体。三是传统媒体领域新的机构、新的重组。

纵观业界对新媒体概念的阐释,可以得知新媒体是一种基于网络与数字技术之下而出现的新的媒介形态和媒介环境。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的文化传播彰显出新的生命力。传统媒体中,受众与媒体、与官方话语的互动受到限制,不能充分的在媒介中表达话语权。而在新媒体时代,受众可以通过各种新媒体平台获取新鲜资讯和海量信息,并能够即时发布自己想要传达的信息、观点,在评论与被评论中形成互动交流与文化传播。单向传播转变为双向的传播,将为文化的传播提供更自由的表达空间和更多元的表达方式,为非遗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契机。

1.2 新媒体的特点

新媒体以新兴的互联网技术为依托,与传统媒体进行融合与创新,呈现出数字化、即时性、交互性、海量性、超文本性、全民性等特征。目前我国移动网络生态保持向好之态,并在推动社会治理方面与助力文化建设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不少非遗在新媒体的传播下逐渐回归到大众视野之中,迸发出新的活力。对新媒体形成正确而全面的认识,并对其传播优势加以有效利用,非遗将会在新媒体的传播中实现文化传统的续存和文化内涵的延伸,从而助力非遗实现可持续发展。

2. 非遗中的洛阳牡丹文化节

牡丹作为洛阳的市花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是洛阳地区的一项极具代表性的民俗文化活动,被评为国家级非遗。从一开始的牡丹花会到逐渐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牡丹文化节,这一过程“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非遗逐渐适应社会发展和民众生产生活方式变化的体现。”

2.1 牡丹文化與洛阳牡丹文化节

2.1.1 牡丹文化的形成

牡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名花,不仅拥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史与人工栽培历史,而且具有着与之品色相配的“雍容华贵、端庄秀雅、富贵、昌隆”的文化意蕴。长期以来,国人在对牡丹的种植栽培、观赏、文化创作等活动中,不断将对牡丹“雍容华贵、国运昌隆、国色天香”的印象与思想情感深化,形成了与牡丹相关的一系列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并逐渐成为体系,即牡丹文化。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赏牡丹》中曾发出“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感叹,彰显了牡丹的“国花”地位。大诗人白居易所作的《牡丹芳》更是描述了京师长安牡丹盛开之时,倾城欢庆,无论是达官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纷纷前去观花的盛况,并将牡丹的芬芳、绝美与高贵品质描绘的栩栩如生,道出了牡丹的极大魅力。宋代文人欧阳修所撰写的《洛阳牡丹记》,通过对牡丹花的花品、花名以及洛阳人民的赏花习俗的记叙,表现了人们对牡丹的喜爱与当时牡丹的地位。元朝文学家张鸣善所作的《普天乐·咏世》显现出牡丹盛开之时美不胜收之境况。时至今日,以“牡丹”为主题的文学创作、饮食文化、绘画等艺术创作等,仍然备受喜爱,绝不是因为“徒有其表”,而是因为它所给予人们的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2.1.2 牡丹文化节的形成

洛阳人观赏牡丹花的习俗可追溯至唐朝,宋朝出现了“万花会”,但随着朝代的更迭与社会的动荡,牡丹的发展与洛阳人民欣赏牡丹的习俗也经历了诸多波折,可这并不能抹去洛阳人对牡丹的记忆,牡丹对于洛阳人来说,一直都有着特殊的情节。在洛阳政府与洛阳人民的努力下,牡丹花会就像牡丹一样,展现出坚韧不屈的品格,历经磨难而愈发盛放。1983年,第一届洛阳牡丹花会从此拉开序幕,洛阳人民踏春赏牡丹所展开的一系列活动和习俗正式回归到的洛阳人的生活当中。2010年,洛阳牡丹花会被国务院、国家文化部正式批准升格为国家级节会,并更名为“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由国家文化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肯定了洛阳牡丹花会的文化地位,增强了河南人民的文化自信。洛阳牡丹文化节围绕牡丹文化,以节会展演、文体活动和经贸交流为主要内容,演变为更加全面的大型综合性经济文化节事。

2.2 河南省非遗概况

2.2.1 我国非遗的界定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之下形成了带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习俗,并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世代相传,成为该民族和地区人民凝聚力、文化自信、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非遗法》对非遗的界定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2.2.2 河南省国家级非遗梳理

经过对河南省非遗项目的调查研究,河南省非遗资源整体呈现出文化价值价高、分布范围较广、项目内容丰富、影响力较大等几大突出特点。河南省的非遗项目从国家级到省级覆盖了十大种类,包括民间文学类,传统美术类,传统音乐类,传统舞蹈类,传统戏剧类,曲艺类,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传统技艺类,传统医药类,民俗类等。”洛阳牡丹文化节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2.3 作为非遗的洛阳牡丹文化节

作为非遗的洛阳牡丹文化节根植于1983年的洛阳牡丹花会,“发展了包括牡丹嫁接栽培种植技艺、牡丹插花、盆花园林艺术、牡丹饮食开发,以及牡丹诗词文赋、牡丹小说戏曲、牡丹雕刻瓷器等各种文化、经济生态。”在这种以“牡丹文化”为载体的“文化空间”和“经济生态”中,把一系列文化、经济活动,以及其他洛阳传统民俗活动传承下来后,进一步创新发展。

3. 传统媒体传播中的洛阳牡丹文化节

拉斯韦尔在《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提到,传播具有三大功能,“即监视环境、联系社会、传递遗产。”非遗是以人为核心的文化传承,是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的文化,新媒体视阈下以人为本的互动传播和以人为核心的非遗传承必定能碰撞出灿烂的文化之花。以洛阳牡丹文化节为代表的河南省非遗在媒介的传播中记录着她的“血脉”,传承着它的“传统”。

3.1 官方报道,影响力较强

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传播机制、管理机制与较为固定的群众基础,公信力与影响力较之网络媒体更强。同时,作为党和国家的官方话语代表其话语在海内外传播,传统媒体具有不可比拟的权威性。目前来看,虽然洛阳牡丹文化节已被列入国家级非遗的行列,且被国务院、国家文化部批准,成为了一个大型国家级节会,但仍有大部分民众没有认识到洛阳牡丹文化节的文化地位,其中也包括一部分洛阳人。要想实现节庆等民俗活动类非遗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让该文化在本民族或本地区深入人心,也要让其他民族或地区的人民认识该文化、参与到该文化中来。而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具有公信力的官方媒体报道,洛阳牡丹文化节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显著提高。尤其是第38届洛阳牡丹文化节,在特殊情况下所举行的线上“云赏牡丹”大型直播活动被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洛阳电视台等各传统媒体连续报道,让大众感受到了新媒体对于文化传播的独特优势。传统官方媒体加深了海内外大众对牡丹文化节的文化印象,唤醒了洛阳人的文化自信,这将有利于从根本上促进洛阳牡丹文化节的可持续发展。

3.2 时空受限,文化内涵难以充分展现

传统媒体具有时空限制,牡丹文化节的内涵难以得到充分展现。牡丹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与文化积淀,是中华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一個部分。报纸虽然可以用较长篇幅对牡丹的相关知识进行延展,但因版面有限,且对于具有冲击力的图片不能进行高质量的充分展示,因而可视性不高。广播、电视媒体,虽然视听结合可通过“现场感”增强受众对牡丹文化节的感受力,但是时间有限,不能够对于牡丹文化节进行广而深的报道,且即时性也不够高。纵观以往的报刊、广播、电视等报道,大多停留在对牡丹花开的盛况和与其相关的赛事、活动的场面的宣传与报道上,对于牡丹文化内涵的解读与牡丹文化节的文化传统没有较为全面、深刻的展开报道,因而使得牡丹文化节的文化内涵没有得到充分展现。

3.3 单向传播,传播效果较弱

相对于新媒体来说,传统媒体的发展时期因为技术的限制与社会背景的不同而呈现出单向传播的特点,并且在管理上具有严格的审查制度和管理制度,这就决定了传统媒体下内容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角色是分开的。内容的生产者按照某种特定的意图进行内容传播,内容接受者大多选择性接受而不能即时产生互动,内容生产者也无法及时得知受众心理而生产更为符合受众心理与传播目标相结合的内容,不利于传播效果的提升。

4. 新媒体助力洛阳牡丹文化节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一种关于自然、经济、科学技术、社会协调发展的理论,意义重大,影响深远。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系统地阐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涵和意义,指出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个理念所阐释的意义同样适用于非遗的保护与发展。

4.1 营造交流氛围,提升互动传播

与传统媒体相比,互动传播是新媒体的一大突出优势。充分利用新媒体语言环境和互动空间,建立话题讨论、深化智慧旅游,从文化交流氛围的营造与节会信息服务的完善两方面提升互动传播的效果。非遗的可持续发展是需要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来实现的。在我国众多的非遗当中,各项非遗文化的传承人数量寥寥。洛阳牡丹文化节属于非遗中的民俗活动的类别,大众的参与程度决定了其传播的影响力。新媒体背景下,洛阳牡丹文化节已经在尝试利用新媒体的特点,建立话题讨论,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力度仍然不足,深度也需加强。

4.2 创新传播内容,延续文化内涵

古今融合,讲好洛阳故事。应着力探索几千年来绵延不绝的牡丹文化所体现出的深刻性,挖掘不同历史时期牡丹文化所绽放的多元性,展现新时代牡丹文化所体现出的趣味性和审美意义。“洛阳牡丹甲天下”的诗句、“武则天与牡丹仙子”、“秋翁遇仙”的传说等,都赋予洛阳牡丹极大的神秘色彩与文化内核。

新媒体的交互性、即时性、超文本性等特点有利于传播内容的创新发展,非遗的传播与发展应抓住新媒体在内容承载与传播上的优势,创新传播内容,延续文化内涵、深化文化传统。通过对传统媒体中关于洛阳牡丹文化节的相关报道进行分析后,发现大多报道集中于对牡丹花色、牡丹品种、盛开情况、游客人数等与牡丹文化节相关活动的简要报道,关于牡丹文化的传播内容相对较少。虽然花开时节游人众多,但关于牡丹文化节背后的文化却鲜为人知。新媒体的交互性使信息得以广泛传播,超文本性特点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运用多媒体手段对内容进行全面而具有深度的传播。

当然,在新媒体相对宽松的空间中,也难免会出现传统文化“娱乐化”传播的现象或文化传媒化而造成文化“变异”的现象。这就需要在新媒体网络空间的立法、监管力度上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同时注重加强大众对新媒体的认知。

4.3 创新传播手段,实现与时俱进

5G网络技术的应用为非遗文化的媒介传播带来全新的突破。在第38届洛阳牡丹文化节中,洛阳牡丹文化节以“云赏牡丹”的形式进行全天24小时直播。虽然是特殊情况下的一次文化节会的线上直播,但也是非遗文化线上参与的一次新尝试。

利用VR等新兴技术创新传播手段,以沉侵式体验增强游客的文化体验感。一方面利用VR等新兴技术进行民俗文化的“还原”,增强游客对当地文化更为真实和立体的体验感,另一方面有利于实现“即时旅游”。另外,可将传统文化置于流行文化的语境,以流行文化的的传播方式進行牡丹文化传播,使传统文化与时俱进。

4.4 优化储存功能,提高纪录质量

媒体具有传递遗产、纪录文化的社会功能,非遗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以纪录的方式加以保存,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储存功能,提高纪录质量,可以使正在消失的非遗文化得到抢救与保护,也可以为一些步履维艰的非遗文化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另外还能为非遗的学术研究提供研究文本。随着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媒体在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可以实现大容量的数字化保存,海量信息可以得到有序处理与存储。对于非遗的纪录,新媒体可以利用等多种方式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客观纪录。高质量的纪录与报道将成为非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料。洛阳牡丹文化节每一届都会以“牡丹文化节”为中心,根据特定主题,举行一系列的文体、经贸等活动,通过对各项活动进行全方位的纪录,使牡丹花会的传统得以续存,文化得以延伸。因此,新媒体时代下,回归媒体基础的功能之一:纪录,优化媒体的储存功能,全方位提高纪录质量,对非遗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大的积极意义。

河南省非遗资源丰富,种类众多,但在传播与发展中仍存在一些不足。文化的传播离不开媒介的参与,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形态的特殊性更加需要多样化的媒介手段将其“激活”、传播、纪录。新媒体背景下,应突出互动传播优势,营造活跃的文化交流氛围,提高大众的参与度;创新传播手段,使文化传统与时俱进;丰富和创新传播内容,使文化内涵得以补充、深化;优化媒介储存功能,提高纪录质量,从而更好地促进河南省非遗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石磊.新媒体概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10.

[2]胡宗伟.新媒体背景下完善公民利益表达渠道的对策选择研究 [M].青岛大学.2013

[3]白之仑.非遗视野下的洛阳牡丹文化节 .[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8

[4]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主席令第四十二号),2011.2

[5]河南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达113个,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www.henan.gov.cn

猜你喜欢
非遗可持续发展新媒体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