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局视角探究初中语文课堂控制要点

2021-06-15 14:56蔡孝梅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1年4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

蔡孝梅

[摘 要] 当前,课堂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这并不等同于对其放任自流,教师应具备全局观念,控制好课堂的节奏。本文以《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学为例,对课堂宏观控制:依据文本内容确定教学重点,为学生铺设学习的“轨道”;教学张弛有“度”,让学生神游文本之外又不失章法;拓展阅读积累知识,为构建生成性课堂提供可能。

[关键词] 全局视角;教学实践;课堂掌控

教师控制课堂的能力,绝非是使学生亦步亦趋,教师要通过设置重点目标建立具有弹性的课堂,控制课堂教学的整体框架以及学生的学习思路和态度。而更细微的如学生如何思考、如何学习则未被考虑到被控制的范畴,需要学生自主进行。所以,教师对课堂的控制,也绝不是收回已经赋予学生的主动权。为了使课堂教学有序进行,引导学生进入更为理想的学习状态,笔者基于全局视角,以《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学为例,对课堂进行宏观控制。

一、基于全局观念,围绕文本内容设置重点目标

重点目标如同“主干路”,为学生提供方向指引。所以关于重点目标限制学生思考,学生在教师设置目标的那一刻就失去自由理解的说法是欠妥的。课堂必须具备可以统一学习步调的秩序,而重点目标的设置为学生共同学习提供了轨道。但在目标设置时,很多教师放弃全局观念,将一些知识细节也作为重点目标,过分干涉学生的学习,使他们在阅读中无法品尝发现问题的惊喜,这样的目标设置是失败的,它压缩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使他们错失发现更多知识的机会。因此,教师要注意重点目标设置,并将目标设置作为拓展学生学习思路的一个手段。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民国诗人林徽因的一首现代诗。由于诗人将内容与形式融合,成就了诗歌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美学特点,使人在吟咏中感受诗人美妙的情愫。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具备统一的学习步调,教师基于全局观念进行重点目标的设置。目标的设置既要围绕诗歌进行,又要拉远与诗歌的距离,为学生留出自我阅读而获得更多知识细节的空间。例如,教师可以这样设置重点目标:谈一谈怎样的“你”能够让作者用“四月天”为喻。为了完成这一目标,学生进行深入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发现很多细微的知识点,如你的“笑”是怎样的?黄昏中的风是怎样的?百花、月圆、放芽、白莲、燕等在作者的笔下又是如何的?另外,有的学生认为颜色也包含作者的感情色彩,也是理解诗中“你”特点的阅读角度,所以有些学生画出表现颜色的词。还有的学生从句子比较特别的转行形式入手,感受整首诗呈现的节奏感,判断作者在这首诗中植入对“你”的情感。学生能够发现这些细节知识,因为教师拉远了目标与这首诗的距离,诗歌的学习空间得到拓展。

如果教师这样设置目标:诗歌的每一节分别赞美了什么?这个问题同样是为了引导学生解读诗歌中的“你”和“四月天”的关系,但由于目标太明确,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压缩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另外,会使诗歌解读过于强调目的性,削弱了学生对诗歌美的感受。随着学生的回答:第一节赞美“你”的轻灵光艳;第二节赞美“你”的柔美与恬静;第三节赞美“你”的庄重美好;第四节赞美“你”新鲜柔嫩;第五节赞美“你”的暖和希望。诗歌主旨一览无余,诗歌的神秘感就被破坏。同时,学生探索诗歌的兴趣也随之衰减。所以教师要基于全局观念进行重点目标的设置,只有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地控制课堂,维持学生与文本的秩序。

二、基于全局观念,进行收放自如的教学实践

有效的课堂教学实践一定是张弛有度的,只有这样课堂才有呼吸、有节奏、有生命。但收放自如是有规则的,要“顺时而动”“因机而发”,在合理之处收,在得宜之处放,把握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时机。“收”是指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目光转移到文本上,紧扣文本的根底、主线。“放”是指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目光从文本移开,将学习探索空间拓展到广阔的世界。而“移开”,也是为了更好的归来,利用吸取到的资源服务于文本解读。一收一放内外联合,学生的学习进展得到有效的推进,在这里收放要彼此依赖、自如和谐。无论教学流程怎样的起承转合,都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始终紧扣文眼,有明确的指向。无论怎样的神游其外,都必须有意有法,从文本发散又能回归文本。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主线是“你”,所以“笑响”“点亮”“闪”“鹅黄”“绿”“白”等词都是对“四月天”和“你”的描绘,首句、尾句相呼应,都写道“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师紧扣这两句,对学生进行解读的引导,让学生理解诗人用四月天比喻“你”的用意,表现色彩的词汇的作用,以及一些动词呈现出的表达效果等问题。但当学生理解这些之后,就会想要知道诗中的“你”到底是指何人。为了破解“你”的身份,教师可以让学生涉猎一些文本之外的故事,比如林徽因与徐志摩的故事,林徽因与梁思成的辗转结合。这不仅会增强本首诗的情感底蕴,还会给学生理解诗中的“你”提供依据。通过对与林徽因相关的故事的了解,有的学生将诗中的“你”理解为徐志摩,认为是诗人用一种浪漫的方式悼念心中所爱。有的学生则认为诗中的“你”写的是自己的儿子梁从诫,表达对儿子出生的喜悦以及对他的珍爱和希望。在这里,教学实践收放自如,教师既能使学生紧紧围绕文本进行分析,又能引导学生拓展出去,在文本之外找到解答文本谜题的依据。对于诗歌的艺术特点,教师也可运用同样的方式,引导学生首先了解新月派和新月詩,通过理解新月派所主张的三个美学标准,对林徽因所作这首诗进行赏析。例如有学生依据建筑美进行分析,认为这首诗一至四节句式结构一致,构成复沓、对称的诗歌乐章,展现出一幅幅四月天的美丽画卷。同时,诗人运用排比形成明快起伏的节奏,使人吟咏而觉四月天在眼前流转,展现出一种音乐美的特点。画面美更不用说,诗情流转到哪里,画卷就在哪里展轴。

三、基于全局观念,建立具有生成性的课堂

威柯珀说“知识越多越令人陶醉”。那么,如何使知识多起来呢?除了知识可以随着时间推移慢慢积攒,还可以通过知识的生成不断累积。所谓知识生成,就是让学生从阅读一篇文章想到要去阅读另一篇文章,从阅读一本书想要去阅读下一本书,从阅读一类书想到要去阅读另一类书。为什么会产生连续阅读的冲动?主要原因是因为上一次阅读会提供一些信息,这些信息在书本或文章中找不到答案,所以强烈的好奇心会催促学生尽快进入下一阶段的阅读。正是这种心理延续了学生的阅读活动,使他们始终无法停下来,一直在学习的进程中获得语文素养的积淀。因此,教师应基于全局观念,建立具有生成性的课堂,根据学生的需要调整教学思路,随时进行拓展性的学习。

在《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学实践中,教师为了能够取得收放自如的效果,会紧扣文本进行关于字句的分析,也会围绕与文本相关的问题进行知识的拓展,在文本之外找到解答文本谜题的依据。但无论如何拓展,都是围绕对文本的分析进行的。而建立具有生成性的课堂则不同,拓展不是为对文本的理解服务,而是单纯地为了知识的生成和积累。一方面,需要学生对知识有非常敏感的捕捉能力。如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林徽因这首《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艺术特点,介绍新月派诗歌特点。对知识捕捉能力强的学生会注意到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如徐志摩、闻一多、胡适、梁实秋等,并产生希望阅读他们作品的想法。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阅读的空间,让学生获得知识的拓展。另一方面,需要教师具备很强的文学底蕴,正所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教师对学生具有启发的作用,这种启发不仅展现在文本教学中,还表现在知识的生成性学习中。如教师向学生介绍林徽因曾登台演出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剧《齐德拉》,饰演主角齐德拉公主。她流利的英语和漂亮的扮相成为文艺界的一段佳话,细心的学生找来泰戈尔的《齐德拉》阅读。经教师介绍,学生还阅读了她写的介绍中国古建筑的文章,如《中山堂》《天坛》《颐和园》《故宫》等。在教学文本的外延,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为生成性课堂的建立、学生文学素养的积淀提供了有效途径。

能否从全局视角出发对教学课堂进行控制,是对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虽然现代教育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空间,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放任学生。自由有一定的标准,教师便是基于全局观念,通过设置重点目标、进行收放自如的教学实践、建立生成性课堂,从而对学生的自由设定标准的人。

参考文献:

[1]邓一奇.课堂上的智慧——浅谈教师对课堂的掌控[J].考试与评价,2015(8).

[2]钱小蕾.初中语文课堂生成性教学策略探究[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16).

(责任编辑:姜波)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