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生生涯规划意识培养及管理教育策略初探

2021-06-15 14:56张建双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1年4期
关键词:普通高中高中生意识

张建双

[摘 要] 本文从两个方面对普通高中生生涯规划意识进行阐述:一是加强对高中生生涯规划意识培养和自我认知;二是探索学生生涯规划管理、教育策略,从学校、社会层面分别提出学生生涯规划管理、教育策略。

[关键词] 普通高中;生涯规划

随着新高考制度的逐步落地实施,在普通高中培养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对将来的人生进行生涯规划,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这就需要从学校管理层面探索高中生的生涯规划意识培养及管理、教育策略,以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快速适应新高考要求。

一、加强对高中生生涯规划意识培养和自我认知

(一)培养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

在新高考改革之前,为了应付考试,许多普通高中的老师、学生都以提高高考成绩为目标,从高一开始便向高考挺进,高中三年只为考个好大学而刻苦学习。在部分老师、家长、学生的意识中,只要考上好大学就等于博取了一个更好的出路。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部分学生因学习困难大、考试成绩差而迷失自己的奋斗目标,造成学习动力不足、学习信心不强、消极思想浓厚等各种不利的心理状况。随着浙江、上海等省市新高考改革方案的实施,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的生涯规划教育越来越受到普通高中学校的重视,并且较为普遍地把培养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作为学校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列入学校必须执行的课程。例如,学校由高一年级组负责开设提升学生生涯规划意识的课外实践活动,围绕学生生涯规划意识的提升,从什么是生涯规划、为什么要进行生涯规划等方面,帮助高一学生在课外实践活动中了解职业世界、提高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再如,学校把生涯教育作为各个年级和班级对学生教育的最为普遍的形式,在培养学生生涯规划意识的过程中适时融入生涯理论,生涯匹配论涉及学生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性,以此帮助学生提高认识;生涯适应论不排除在有些情况下生涯发展也要兼顾现实的情况,以此帮助学生联系实际进行生涯规划;信息加工论涉及学生对各种信息的处理以及思路、观点的形成,以此帮助学生提高借助信息解决问题的思路;人生奠定论涉及生涯规划的意义或重要性,以此帮助学生重视自身生涯规划,提高生涯规划意识,积极思考高中学习与未来专业或职业发展的关联性,找到人生的发展方向。如此一来,学校就能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围绕这些内容,分年级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系统化的生涯规划教育。

(二)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我

学生对自身的生涯进行规划,最基本的就是正确认识自己。对自我的认识主要包括对自身兴趣爱好、性格性情、能力特长、价值观世界观这几方面。学校对学生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就是让学生对照自身实际正确认识自己,进行自我评价,以便于和将来所从事的专业或职业所需的品质要求对应起来,从而适应新高考选科要求,为将来的发展做出正确的选择。

二、探索学生生涯规划管理、教育策略

(一)学校层面的学生生涯规划管理、教育策略

1.确立全新的学生生涯规划管理、教育理念

学校管理、教育理念是开展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指导性思想或意志。因此,在高中阶段开展学生生涯规划管理、教育需要确立符合学校实际且符合科学管理、教育规律的能够迎头赶上时代需要的全新理念。例如学校确立的“以人为本,着眼终身”的学生生涯规划管理、教育理念,立足普通高中教学实际,彰显学校育人特色,通过开展学生生涯规划管理、教育,帮助学生明晰职业理想、明确升学目标、树立人生发展方向、鼓足为之奋斗的学劲。

2.设置学生生涯规划管理、教育机构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以及《甘肃省“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成立了学生生涯规划管理、教育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校长担任,副主任由主管学生教育的副校长担任,领导、协调、组织学生生涯规划管理、教育工作,专门负责学生生涯规划的管理与教育,针对学生的生涯规划需求,提高专业化水准,增强工作成效。

3.完善学生生涯规划管理、教育机制

一是构建、完善学生生涯规划管理系统与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以校园网为平台,构建校长作为第一负责人的学生生涯规划管理系统,将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整体管理与过程监管、效果评价之中。管理系统的构建包括将学生生涯规划教育融入学校的学科教育中,与班级建设、学科成绩的考核同部署、同落实,与实践活动课程设计同对待、同开发,从学校层面负责学生生涯规划活动策划、课程设计、研究性学习融合、职业体验活动开展、生涯规划策略研究与效果评价等,并和其他课程一样经开发、审议及指导后实施。例如,学校设计的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有三种途径或课程类型。第一种是通过和各学科的融合实施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由学校聘请的学生生涯规划导师分年级指导各学科教师共同实施。学生生涯规划导师一般由学科组长担任,需经过学校的集中培训,或者外出学习、交流。这样把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和学科教学相融合,融入各学段学科学习的全过程,让所有教师都成为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主体,通过培训交流、自主钻研、彼此结合,在常规教学中紧密融合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第二种是通过开设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独立课程,以年级必修和选修课程的方式,结合各年级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开设情况,由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导师合作开发独立课程,并分年级负责实施。独立课程按每周一个课时的课时数开发,分年级由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导师在阶梯教室或多功能厅集中授课。各年级按照学生总人数,在阶梯教室或多功能厅能够容纳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一次性集中授课,在不能容纳的情况下进行分批授课。第三种是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把最新获取的有关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信息、方法、策略以及访学、职业体验等活动结合起来,不定期开展各类专题讲座,供全校学生有选择的接受生涯规划教育,获得最新信息。

二是规范学生生涯规划课程執行与实施过程。落实课程标准、执行课程内容,需要在学校范围内规范起来。从高一到高三,从课内各科融合教育到课外实践活动课程,学校要有计划、有层级地统筹实施。同时,各年级还要结合学生特点、阶段性教育目标进行课程选开、活动安排、人员协调等各方面工作。

(二)社会层面的学生生涯规划管理、教育策略

首先,依托高校招生宣传人员、有名望的社会人士,通过职业或专业宣传、行业成功人士成长经验讲座、社会就业趋向分析等多种方式,不断拓展课程教育渠道、丰富课程教育方式,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其次,邀请有成就的校友、历年优秀毕业生在适当的时候来校开展生涯规划教育讲座,让学生聆听他们的生涯规划经验,激发学生的生涯规划热情和对心仪大学的向往,进而形成自己美好的人生规划。

最后,通过开设家长网校,指导家长参与学生生涯规划教育,邀请在生涯教育方面有影响力的家长与学生进行网上交流,通过家校融合的途径把生涯规划教育融入家庭教育之中,让学校、家庭与社会形成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合力。

总之,普通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学校管理、教学、科研等方方面面。为此,全面、深入、有效开展普通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应该是当前学校亟待开展的一项工作。

参考文献:

[1]刘敬云.普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问题及其对策[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6(1).

[2]赵宏伟.高中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9).

[3]孙婵玉.让学生长成自己的样子——浅谈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J].创新时代,2018(1).

(责任编辑:吕研)

猜你喜欢
普通高中高中生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河南普通高中今年停招择校生
普通高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