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事业单位内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1-06-15 16:28寸晓燕
今日财富 2021年11期
关键词:财务人员岗位财务

寸晓燕

基层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是提升单位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基层事业单位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很多单位的财务内控存在不少问题,导致财务内控并不能落到实处,对基层事业单位的各项财务工作造成了风险和隐患,难以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在单位内部管理中的重要价值。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基层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总结提炼出基层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关的建议和对应的解决对策,从而对从事相关工作人员在今后工作中遇到此类问题有一定的借鉴。

一、引言

现阶段,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目的包括保证经济活动合法合规;保证资产的安全以及使用过程中的有效性;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完整性;防范工作过程中舞弊和腐敗行为;提高公共服务的实效性。因此,对于履行公共职能承担着社会责任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迫在眉睫。2014年我国相关部门出台了相关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并开始实施,但单位财务内控工作也没多大改进。问题出在哪呢?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离不开财务管理、纪检监察,内部控制制度是反腐败的重要举措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大大减少行政体制上的漏洞。而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单位内控制度过于形式主义,以致于工作成效不明显。本文从基层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在管理过程中缺乏主观能动性等方面的成因这一视角进行探讨,并对下一步如何加强基层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有效性,实用性谈一些粗浅的个人看法。

二、 基层事业单位内控存在问题

(一) 上层对内控的意识淡薄与偏差

目前许多单位领导对于内控重视程度不高以及认识的偏差,导致单位内控制度的滞后,例如:由于上层领导对于财政预算安排认识的片面性,以至于出现经费支出失控的现象等等。这种认识的偏差与不重视的现象使财务内控建立不到实处,无法执行。在实际工作运用中走过场,形式上敷衍了事。有些单位领导和基层职工都普遍认为财务内部控制只是财务部门分内的事,把内控工作推给财务人员。我们基层事业单位每年的内控工作实际上就是单位会计进入内控系统编报出来的。还有些单位认为建立财务内控制度是上级部门要求的,是给基层单位办事设置的障碍,走繁琐的工作流程。基层事业单位对内控错误的认知,没主观能动性,消极对待单位内部控制工作。

(二)内部控制建设专业人才缺乏和财务岗位不被重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要求配备具有在专业能力上集管理、财务、审计,风险评估管理等专业综合能力为一体,在职业素养上坚守职业道德以及具备对行业良好的敏感判断能力并且在社会交往时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建设就缺乏这方面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就连普通的专业财务人员在基层事业单位也是少之又少,可想而知基层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效果有多糟糕,还谈什么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以笔者所在的农业系统为例发现该事业单位系统具有财务专业资格的从事财务岗位的人员稀少,大多以非财务专业人员从事财务岗位为主。致使极少数具有财务专业资格的人员,在财务岗位上从事着繁琐却责任重大的财务工作,而在同等条件下财务岗位职称待遇受限,责任和权益不对等的现象无法调动财务工作者的积极性,财务人员在单位人员配置中的地位要受到重视并且还要注重该人员的专业素养的提升。目前部分财务人员在基层单位工作过程中会出现散漫,不严谨的消极工作态度,缺乏职业责任感的现象屡屡发生。这一问题的出现成为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在管理过程中不得不解决与应对的难题。

(三)财务管理制度不具体不细化

有许多基层事业单位为了应付单位内控工作把财务管理制度制定得很笼统,没有结合实际业务管理需要去制定适合本单位具体的财务管理制度,没有融合,没细化到财务管理的各个领域,如我们农业部门的基层事业单位经常下乡,就没有针对报销下乡伙食补助的内部控制制度做相应的制度规定。财务内部控制信息系统不健全,主要体现在财务管理系统信息网络化滞后。例如:笔者所在事业单位在使用财务管理系统时由于网络没有数据共享功能, 从而在工作过程中由于信息传递共享的闭塞出现工作人员重复工作进程,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四)单位内控监督机制以及激励机制有待强化

大多基层事业单位未设专门的审计人员机构导致无法对被审计单位的内控制度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考评。我们基层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工作通常是每年由单位会计进入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系统,制定制度并做好单位内控报告似乎就结束了。大部分基层事业单位因人手不够没有设置单位的内部监督审计岗位,无法对内控进行有效的监督。对于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大多数单位建立的内控自评工作小组,因人员配置较少,更多以让相关人员提交编制内控报告的形式代替内控自评工作,未按规定组织开展内控自我评价。总之由于人手少、财务工作在基层单位不被重视 ,独立的审计监督沦为空谈。其中财务内控制度长期未得到完善也致因于此,财务内控一直仍停留在初步构建阶段没进一步的细化,没有尝试建立一个完整系统的管理平台,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就很不利于单位财务内控水平的提高与发展。每年的单位内控工作似乎就是那几天会计人员进内控系统填报完了就结束,内控工作的质量无人问津,没有激励机制。

三、基层事业单位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加强上层负责人对基层单位内控意识的重视

强化上层单位负责人责任意识需要明确每一名内控工作人员具体责任,把责任落实到个人,从而实现内控作用;为了营造良好内控环境需要进一步强化内控工作员工的工作意识,对于内部控制重视不够的问题需要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让单位所有人员都要积极的参与,对基层事业单位内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要让管理人员逐步认识到内控制度的存在对于基层事业单位的重要意义;除此之外要强化上层相关负责人职业培训的内容以及频率,并且要在单位对该方面的职业知识的认识进行普及与宣传从而让单位职工都真正参与进来提高整体认识并且提高职员的重视程度,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单位的内控工作。单位管理层及领导要结合本单位业务,有针对性的制定出适合的内控制度,把内控工作的具体内容有效的落到实处。

(二)重视事业单位的财务岗位设置,注重人才引进

财务部门作为单位内控的牵头部门,可想而知财务人员的工作责任对单位内控工作是多么重要。当前在基层事业单位搞好内控的关键因素之一是需要德才兼备的财务管理人员。要提高对对内控部门人员是否胜任职位的考察,以及注重其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与提升,要定期对所有财务人员进行像会计、财务管理等方面知识的系统专业培训,在培训考察的過程中及时发现每个财务岗位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漏洞,并且要其进行点对点的专门指导尽心尽责的解决每个财务人员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另外,要重视财务岗位和提高其地位单位及待遇让其责任和权益对等,给财务人员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此外,单位要设置财务岗位的编制,在招聘财务岗位人员时,要进一步完善招聘的各项要求,不仅要检查其是否具备一个财务人员所具备的各项专业能力,还要考量该招聘人员是否具有复合型人才趋势财务专业人员来从事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

(三)进一步提升信息化内部控制建设

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内控要进一步细化各类经济活动所包含的规章制度及其业务的流程,把经济活动中包含的决策、执行、监督的三个环节实现有效合理的分离,并且把议事决策机制、岗位责任制和内部监督等机制进一步加以完善; 强化内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做到专人负责,确实保障制度的正常运行,并且把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落实工作形成常态化和规范化。

基层事业单位应建立科学有效的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努力从单位和业务层面两个方面加强内部控制,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一套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财务内控制度;上级财政部门要把单位内财务核、预、决算的系统建立联系并且形成有效的数据接口,从而在工作中共享有效信息数据时减少差错,以便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提高一定的工作效益。 除此之外,要进一步进行加强对软件的开发运用, 市面上要鼓励开发一款集预算、资产、财务与决算管理一体化的多功能且实用性较强的平台系统从而实现财务工作交接的无缝衔接。

(四)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激励机制

内部监督是防止内部控制流于形式的有效手段,要保证内控制度很好的实施,需要加强会计、内审人员的相关职业培训,夯实会计的基础工作。相关人员要注重职业素养的学习,不断拓宽和夯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除此之外要加强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并且进一步整合单位审计资源,提高审计监督的整体效益。

建立完善的考评体系,强化内控制度的责任追究。对于一些单位虽然已经建立内控的监督风险评估体系,但却无法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进而导致风险评估工作不能真正得以落实。此时就要借助财政审计部门的外部监督。还有一些因人手少没有遵行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原则,没法设立内控监督体系的小单位,单位的财务内控制度也要财政审计部门进行定期的监督检查,将相关人员实施内部控制情况作为晋升奖励惩处等的依据。

四、结语

由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还处于起步阶段, 要求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应根据各自单位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要对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高度重视起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才会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基层事业单位要不断完善和加强单位内控制度加快内控制度建设,控制模式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因此必须提高对财务内控工作的重视程度。

(作者单位:芒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猜你喜欢
财务人员岗位财务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事业单位财务审计的重点
心理契约在企业财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具体运用探讨
财务自由这扇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财务风险的对策与探究
新形势下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好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