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影响与防范措施

2021-06-15 16:28陈文兴
今日财富 2021年11期
关键词:领导人员审计工作责任

陈文兴

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已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中,必然存在各种不确定因素导致的审计风险。本文对履行经济责任审计可能存在的风险影响以及怎样提升监督服务水平、职责履行更加到位等几个着力点方面,提出防范的措施和建议,希望能提供借鉴和帮助。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审计工作越来越显得重要,尤其是对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国铁集团和集团公司相继印发了相关办法,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已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由于审计工作的固有局限性,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中,必然存在各种不确定因素导致的审计风险。在“新常态”下,怎样在经济责任审计时既能提高审计质量又能防范风险,构建规范健康的经济运行秩序,這就需要审计部门加强审计管理和监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进一步推进领导人员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履行意识。

一、影响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因素

(一)审计程序实施未到位。经济责任审计是对被审单位前任负责人任职期间其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重大经营决策等有关经济活动,以及执行国家及上级相关规章制度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的活动。时间跨度可能很长,审计内容的覆盖面也很广,同时,经济责任审计有固定的审计程序和要求,需要实施大量的审计程序进行取证核实,如果审计人员在审计时因疏忽、不重视等主客观等原因没有严格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该询问的没有询问、该落实的没有落实,就无法获得充分、必要的审计证据,最终对审计结论的准确性、客观性无法得到有效保证。这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最根本的风险。

(二)审计资料提供不及时、不全面。经济责任审计涉及面和内容非常广,需要搜集大量的资料进行佐证,包括企业基本情况,如企业资本结构、经营业务构成、重大投资、执行的有关政策等;有关管理制度,如内部财务核算制度、资金管理办法、费用开支标准等内部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任期内领导职责分工、工作总结、经济分析报告、经营业绩考核指标;重大事项决策的有关会议纪要、决议;任期述职报告及任期内接受相关部门检查的报告和整改情况等。如果和被审计单位沟通、协调不力,在提供资料和数据时不实事求,有选择性地提供材料,或有抵触情绪,用拖延、缓慢的工作态度进行提供资料,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严重影响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专业判断,最终导致审计评价和结论与事实真相的差异和履职情况相差较大或不相符合。

(三)审计人员业务能力不强。由于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复杂性,经济责任审计对审计人员的各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包括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职业谨慎性。审计人员不但需要具备扎实的审计专业、财务专业功底,而且需要对审计事项具有敏锐的洞察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职业敏感性,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其他方面的专业知识。而在现实情况中,由于队伍中某些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业务能力不强,以及没有很好的保持职业谨慎性,导致审计项目的质量和效率难以达到预期目标,最终产生不恰当或是不准确的审计结论。

二、防范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几点措施

(一)加强沟通协调,确保资料的及时、完整提供。审计人员的语言能力表达和协调沟通能力是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项,恰当、合理地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沟通,可以获得对方的尊重、认同和理解,也对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效果非常重要。协调沟通包括审前、审中、审后的各项工作,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时,需要搜集大量的履职情况资料,要确保资料提供及时、准确、完整,审计人员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审计项目进点前与被审单位的协调沟通,充分、完整地表达审计的目的、要求;二是要做好审计进点前准备工作,对所需审查的资料,事先制定好详细的资料清单,提前告知对方,让其有充分的时间作准备;三是让被审计单位签认《承诺书》,将所需资料及内容明确告知对方,提高其思想认识;四是在进点会中确定好审计联络人及需要配合的工作事项和内容,避免互相各部门间的互相推诿扯皮;五是对审计中的相关工作多一些沟通和换位思考,获得被审计单位的理解和认可,以促进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严格执行审计程序,增强审计质量。审计质量控制是为实现审计质量目标,按照标准对审计项目实施全过程质量管理的整体活动,它包括对人员的控制,比如,独立性、专业胜任能力控制等;对审计作用过程的控制,比如,做好审前调查、审计方案和强化审计实施过程管理等,尤其审计过程控制是确保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的中心环节。建立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就是强化审计行为的约束力,规范审计操作程序,使审计项目实施、审计管理工作按预定的目标在规定的程序中运行,以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三)提高政治站位和大局意识,找准“结合点”。坚持把审计工作融入国铁集团、集团公司发展大局,主动找准审计监督重点及服务集团公司工作的结合、着力点,促进审计重点工作的监督。围绕上级的总体思路和集团公司的工作要点,从领导人员任职期间经济状况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入手,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单位贯彻落实上级及集团公司各项政策、措施情况的跟踪审计,进一步突出审计重点,结合检查中执行各项政策、措施的情况,重点关注和查证在贯彻上级各项决策、部署过程中的失职、渎职、不作为及虚假作为等,纠正在经营管理中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情况。通过跟踪审计相关政策的贯彻落实,及时查处对政策实施效果、目标实现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国铁集团、集团公司各项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

(四)抓好审计人员的队伍建设和培养,提高业务能力。审计队伍的建设是提高履职能力的重要基础,不论什么审计项目都需要一个“人员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队伍。只有培养出一个高素质队伍,才能发现单位中存在的各项不合规问题,不断促进单位的经营规范。首先,要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加强、完善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着重加强审计中的技术方法、法律法规、政策动态等专业知识学习培训和实战锻炼,着力提高审计人员的依法审计能力、监督保障能力和促进发展能力,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加强审计人员的廉洁意思,严格依法履行审计职责,做到审计行为合法、程序合法、处理合法,既不能滥用职权,也不失职渎职。

(五)抓好审计成果运用,增强履职意识。企业的管理好坏,关键看“一把手”,领导人员任期经济状况的规范不规范,主要看其对规范经营理念的认识。坚持把转化审计成果作为惩治腐败、树立权威提高整改成效的有力举措,充分发挥《审计决定和结论》的职能作用,突出“快审快报、一事一报”特色,着力构建下情上传的“快速通道”,同时把审计监督与绩效评价相结合起来,提高审计工作的开放性和透明度,更好促进对审计结果执行和考核的公开。其次,将审计问题整改落实贯穿于年度审计工作的全过程,以加大整改监督力度。实行强化服务、建立台账、适时提醒、领导重点批示等方式,进一步加强任职人员对审计结果的认识和履职意识,达到以审计整改促进制度完善、领导人员任职履行期间规范经营管理的目的,切实发挥审计监督工作的健康发展和建设性作用,为集团公司的良好运行和改革发展贡献力量。

三、结语

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固然有多种,但采取正确的措施,不断创新、提高审计质量,强化激励机制,增强人员业务素质,还是能加以预防和控制。本文主要分析了对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影响的主要因素,并针对问题在制度创新、审计方法等方面,根据笔者的理解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质量的提升能提供借鉴。

(作者单位: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审计办公室)

猜你喜欢
领导人员审计工作责任
电力公司优秀年轻领导人员“三层四维”能力素质模型构建与应用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审计工作思考
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责任与担当》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管理规定发布
谁的责任
责任(四)
新一届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领导人员名单
做好企业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