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藕地虾蟹生态混养新模式试验

2021-06-15 03:29李红娟张辉白海锋李引娣袁永锋
江西水产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河蟹小龙虾

李红娟 张辉 白海锋 李引娣 袁永锋

摘要:为充分利用黄河滩盐碱地丰富的莲菜地资源,2018年在莲菜地进行了小龙虾和河蟹生态混养试验,并对混养模式方法及生产效益进行了分析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莲菜地混养小龙虾和河蟹成活率分别达到了65.6%和63.7%,经济效益相比套养河蟹提高了37.8%,相比套养小龙虾提高了28.9%,相比单独种藕提高了159.5%。研究显示,此模式能有效利用莲菜地的水资源,通过植物与动物的互助共生,提高了产量和效益,适合在黄河滩盐碱地进行示范推广,其经济生态效益显著。

关键词:莲菜地;小龙虾;河蟹;生态混养

中图分类号:S966.1    文献标识码:B

小龙虾与河蟹同属甲壳动物种类,国内自然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环境高度相似,具有相同的生态位。近年来,两者已逐渐成为发展地方特色水产品养殖的重要品种。为了充分利用黄河滩地上万亩的莲藕地水资源,提高莲田的综合经济效益,探索绿色、高效养殖技术模式,2018年在大荔县黄河滩开展了莲藕地小龙虾与河蟹混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莲藕地条件

试验莲藕地为黄河滩老旧鱼池改造而成,土壤肥沃,面积15亩。莲田东西走向、光照充足、保水力强,排灌方便、交通便利,水源来自于黄河抽干渠沉淀水,水质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水质标准。

1.2  放苗前准备

1.2.1  藕田改造

莲田四周开挖上口宽80 cm,下底宽60 cm,深60 cm的环沟,开挖环沟的土加高田埂50 cm以上,加宽至60 cm。环沟开挖面积占莲菜地面积的10%左右。在田埂上用厚质黑塑料布设置高50 cm的防逃墙。进、排水口对角设置,进水口用4 m长聚乙烯网袋进行套封,排水口用孔径0.1 cm的筛绢网片封口。

1.2.2  蓮藕栽植

莲种选择的是单根重量在200~250 g、具有完整2~3节的本地“九孔莲”。种植密度为行距200~250 cm、株距50~80 cm,每穴插入1~2根藕,每亩栽植种莲200~250 kg。在栽植前藕田进行松土施肥,施发酵腐熟农家肥有机肥800~1000 kg/亩。施肥后莲菜地加注新水20~30 cm,每亩泼洒15~20 kg茶籽饼浸出液,清塘杀菌。

1.3  苗种放养

4月12日,开始放养河蟹苗种,此时莲藕植株变硬,长出2~3片竖叶苗。选择规格整齐、附肢齐全、体表光泽、无附着物、无病、无伤,爬行能力强的辽河水系的扣蟹,规格160~200只/kg,放养量8500只。4月18日放养小龙虾苗种,幼虾选购于本地虾场,放养规格350~400尾/kg,放养量5~6万尾。苗种沿环沟浅水区均匀投放苗种,投放点要多,动作要轻。虾蟹苗种放养后投放规格10尾/kg的鲢、鳙鱼种520尾(鲢、鳙鱼比例3∶1),所有苗种下田前用3%~4%的食盐水溶液浸泡5~10分钟。

1.4  日常管理

1.4.1  莲菜管理

根据莲菜生长适时调节莲菜地水位,春秋季节每15天换水1次,高温季节每天注新水1次,水位保持在40~50 cm。莲藕栽植后20~25天和藕株上长出4~5片立时各追肥1次,每次用量30~50 kg/亩,使用有机肥晴天上午进行追肥。

1.4.2  虾蟹管理

早、晚各巡田一次,观察小龙虾和河蟹的生长、摄食情况进行投喂,投喂方法遵循“前青、中精、后青”和 “四定”原则,投喂投喂植物饵料、动物饵料及虾蟹配合饲料。每天投喂2次,早、晚各1次,以傍晚投喂为主,日投饵量占虾虾蟹体重的3%~6%,在环沟浅水区域进行定点投喂。

1.4.3  病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每15~20天用生石灰化浆泼洒环沟消毒,用量10~15 kg/亩,定期泼洒微生态制剂(EM菌),用量0.5~1.0 kg/亩,调节水质,平衡微生物。此外,用免疫多糖、免疫多维、大蒜素等添加剂拌饵投喂,用量1.0%~1.5%,提高虾的抗病力。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捕捞情况

从7月初开始至9月下旬结束,利用虾笼累计捕捞小龙虾1084 kg,平均规格28~36 g/尾,河蟹捕捞从9月中旬开始至10月下旬结束,累计起捕812 kg,平均规格90~180 g/只,成活率分别为65.6%和63.7%。11月排水收获鲢鳙鱼共计535 kg。亩产虾蟹126.4 kg,鲢鳙鱼35.6 kg,莲菜2000 kg。

2.2  经济效益统计分析

15亩莲菜地套养小龙虾和河蟹投入产出情况及不同套养模式经济效益比较见表1。

3  小结与讨论

(1)小龙虾与河蟹在分类学上均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生活习性和食性相似,具有相同的生态位。在生态系统中生态位越相同的物种竞争作用越强,存在食物、生存空间的争夺。因此,在小龙虾与河蟹混养过程中一定要确保充足的饵料投喂,防止生长蜕壳时两者相互残食。混养期间定期泼洒微生态制剂,平衡了莲菜地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稳定了水质,减少了虾蟹响应环境变化而发生的应激反应,提高了两者的成活率,同时微生态制剂改善了虾蟹肠道菌群,促进了吸收消化,降低了饵料系数,节省了成本。

(2)从虾蟹混养过程发现,小龙虾生长期主要在4~8月份,而河蟹生长期延后一点,主要在6~10月份,两者生长存在时间差,因此在时间上能彼此兼顾,充分利用水体。从结果可以看出,莲菜地套养虾蟹比单一套养一个品种和纯栽植莲菜亩利润要高出29%以上,经济效益增加显著,生态效益提高明显。因此,符合当前水产养殖转型升级、绿色、高质量发展需求,是一种生态高效的新模式。

(3)陕西省大荔县和合阳县西邻黄河,拥有黄河滩涂盐碱地养殖水面约10万亩,其中适宜种植莲菜的水面占60%以上。近几年,随着蔬菜市场对莲藕需求量的提高,陕西省的莲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目前黄河滩盐碱地已实施莲藕种植达到了2万亩以上。因此,在莲菜地生态混养虾蟹等特种水产品已成为陕西省提高种植业和渔业产值的有效途径,在黄河滩积极开展莲菜地虾蟹生态混养模式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猜你喜欢
河蟹小龙虾
关于北方河蟹养殖关键技术的探讨
小龙虾
河蟹生态养殖及疾病防控技术
秋风起,最后来盆小龙虾
小龙虾
养蟹能手李海的致富经
吃掉它不如放它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