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背景下独立学院创客空间建设模式思考

2021-06-16 08:05李雅茹姜育彦
科学咨询 2021年23期
关键词:创客双创学院

李雅茹 姜育彦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南京 210089)

自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后,我国逐渐掀起了“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并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势态。在2019年GII报告数据中,我国全球创新指数已经排到第14位。这反映了中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对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推动全球创新发展也将产生积极作用。然而,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为深入推进转型提升的要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新创业教育变革也是势在必行的。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加强创新创业基础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企业家精神,支持创新创业项目的落地和孵化,这其中,创客空间的建设是独立学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基础保障。一个能提供较为厚实的技术、物质基础的固定空间能够对独立学院学生及其进行的创新创业活动带来极大的推动力。发展和壮大创客空间,一方面为创新创业服务的“萌芽”提供了更为适宜的“土壤”,另一方面也是有效培育国家科技、实业提升新动能的有力支撑[1]。

一、独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一)独立学院双创教育发展缓慢

我国创新创业工作虽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多数院校的发展阶段处在1.0时代(提供创业交流场所),少数达到2.0时代(提供代理、市场、技术等服务)[2]。由于独立学院的办学模式要求独立学院采取“自收自支,自主办学,自负盈亏”的办学机制,因此,其只能依靠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在这一前提下,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长期投入很难成为办学工作中的主要核心任务。办学模式导致独立院校存在政策支持不够、资金提供不足等问题,自然引起了教育资源短缺、对口人才培养不足等现象。目前,独立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速度依旧迟缓,创客空间建设仍停留在初级阶段。

(二)资源管理模式和双创教育需求不匹配

目前,独立院校对于空间资源的管理方式基本上还是采用“院-系”的二级管理模式,很难在全校范围内实施统一的调度和管理,导致有限的资源被专业设置生硬地割裂开来[3],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重复建设和资源闲置。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学科间不断交叉和渗透,独立院校创客空间整体建设与发展亟需改变,以适用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三)双创教育游离于正常教学体系之外

创新创业教育包括非正式的学习、工作坊、各种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及交流,也包含正式的课程与研究等[4]。创客实践活动大多以思维火花为起点,基于创客个体的人际网络,通过自发组织形成。目前,独立院校并未在课程的建构上给予创客团队恰当的学习成长、专注项目研究,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空间。

(四)创客群体人际网络局限于校内

在创客团队初始聚合和成长的阶段,其主要关系主要集中于家庭、朋友、师生所构成的强关系网络,并为团队提供主要资源。随着创业活动的扩大,强关系网络不能满足创客们日益扩大的知识资源和资产资源的需求,需要不断向外获取更多的新信息、新渠道,发掘重要的关键资源提供者。

(五)独立学院双创团队缺乏运营指导

独立院校为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通常以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形式的活动为主,但对创新活动的成果运营、深度开发仍缺乏整体的规划、教学和指导。

二、独立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需求分析

为解决独立学院双创教育培养过程中的问题,本文通过发放问卷《在宁独立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需求调研问卷》对在宁6所独立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需求进行调研,根据问卷结果建立问题-需求针对分析树(如图1所示),并将所有需求按照需求-资源类型归类(如图2所示)。[5-8]

图1 独立院校创客问题-需求分析树

图2 独立院校创客需求-资源分类

(一)教育资源上的需求

63%的学生认为独立学院在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上有所欠缺,如缺乏双师型的指导教师队伍,难以指导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多以理论为主,实践不足,难以做到校内外资源共享,“学科交叉型”创客的培养力度不够;缺乏适宜创客交流的特定空间,创新创业政策普及教育的力度不够等问题。[9]

(二)人际资源上的需求

创客具有群聚性和碰撞影响性,48%的学生认为他们需要创客同行的互动交流和校友资源的支持,以便于创业想法的实践和落地。创客空间具有空间提供、设备支持和社交拓展等多种功能,使得创客空间中的个人和群体相互影响、渗透、融合。

(三)实践资源上的需求

43%的学生认为,双创主题比赛对仍处于成长期的创客们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通过不断打磨项目、参加比赛,提高项目的曝光度、吸引投资。这对创客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因此,搭建校内的创新创业训练平台乃至参与区域性的创新创业竞赛都是必不可少的。独立院校应在政策上予以保障,使竞赛活动必须具有高效性和实干性,让独立院校创客空间成为创客们成长的沃土。38%的学生认为,切实的产业孵化机会对于创业活动的落地至关重要,而独立院校的资金和能力有限,往往导致大多数创客团体在将创新思维付诸实践之前并未拥有试错的机会,使得不少有实际商业价值的想法因为团队的不成熟而胎死腹中[10]。因此,创客空间的建设应当对其周边企业环境及长远持续的发展加以关注,尽可能为创客团队提供参与学习和产业孵化流程的机会,避免创客空间成为喊口号式的面子工程、政绩工程。

三、独立学院创客空间建设模式构建

以上的需求落实到创客空间这个多元、有机的实体上,是基于创客空间提供创新创业的支持和帮扶。独立院校应当以自身为主体,借助母体高校、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组织,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有效整合多方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缓解独立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紧张的现状。

本文通过建立独立学院创客空间建设模型(如图3所示)[11],依据人际关系网络理论,按照强关系网络到弱关系网络,对紧密资源、校内资源、外部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各层次资源需求如下:

图3 独立院校创客空间建设模式

(一)紧密资源层

1.建设校友创业基金。为创客提供资金、项目、技术支持,使创客和校友达成双赢。2.提供行业导师资源。根据校友工作所在单位与专业的相关性,建立导师库,按照常任导师和项目导师进行分类,指导学生创业。3.定期召开项目指导会和创业沙龙。为创客提供经验支撑,解决企业和人才之间、成果和转化之间的问题,为创客团队提供引导与扶持。

(二)校内资源层

1.通过为创客配备导师、增加竞赛学分、考虑评奖评优、提升奖金补助等策略,来提高创客在创业竞赛中实现自我价值的认同感。2.在校内第二课堂的基础上,告知创客们创业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法律风险,让他们了解如何进行风险、财务、融资、人力资源各方面的管理。

(三)外部资源层

1.重视初期对创新创业竞赛的宣传教育倡导,积极联动各方资源为创客提供合适的项目,培养创客们的“真实创业感”。2.依托政府、企业组织的各类竞赛,组织创客参加各层次的创业活动。3.在孵化器建立初期,争取当地政府政策的支持。

通过本模型,试图充分调动校内职能部门、教师队伍的主观能动性,合理利用母体高校开放资源及自身软硬件资源,组织创客积极参与外部竞赛、交流、创业、孵化活动。我们要做到明确创客真正的需求,充分利用学校内外部的资源,提高校内职能部门的服务水平,提升教师队伍的素养,优化创客的知识结构,为创新创业活动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四、对独立学院创客空间建设模式的思考

笔者通过构建独立学院创客空间模式,以期推进独立学院创新创业活动和助力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然而,创客空间的建立不是一劳永逸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还需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考虑。

(一)完善双创生态链建设

独立学院创客空间在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尝试与地区性公益创客空间建立合作关系,吸取其团队的运营经验,实现教育资源、创新人才、人际网络、硬件设施的共享和发散,完善自身双创生态链的建设,为创客团队的不断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增强双创项目孵化的持续性

独立学院创客空间要做的不仅仅是提供场地设施等基础服务,更要在这个生态链内搭建关联体系,增强双创项目孵化的持续性,为创客凝聚团队、团队对接资源谋求更多的机会,以期达到创客团队和创客空间的共同成长。

(三)加强双创运营管理团队的建设

创客空间在拥有多层次的资源支持后,并不是立刻就能变得高效而成熟的。没有优秀的运营管理团队,创客空间是无法合理、充分运用各类资源的。这就迫切需要一只笃行日新的团队来引导创客群体,具体措施如下:

1.采取企业化运作模式,从市场需求出发。对接关系牢固的企业,组建高素质专业的管理团队并组织创客空间管理者参与其中进行学习,吸取实践经验,共享企业的一部分开放资源。

2.对管理人员实行适当的考核激励制度,激发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不断深化对专业领域的前沿知识和发展前景的了解,做好孵化企业运营的保障工作,做到“伴创客成长”。

3.促进各团体之间共享服务设施,在压缩成本的同时促进创客们的交流。

4.鼓励、引导创客团队与投资结合,并做好政策普及、吸引资金、法律服务等协调辅助工作。

5.邀请各领域的专家、企业从业人士举办学术交流活动。借此机会,建立完善的导师机制,这对创客团队开拓产品市场,进行后续融资都会带来显著的帮助。与此同时,这也推动了创客空间孵化器的宣传工作。

五、总结

建立优质创客空间是独立院校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保障。独立院校做好创客空间的建设和孵化工作是对万众创新的积极响应,是社会创新化的人才源泉。本文初步建立了创客空间建设孵化实施体系,分析了多种资源在推动创客空间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对这一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有待创新创业教育在独立学院进一步深入实践,获取更多的经验。

猜你喜欢
创客双创学院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小创客”有法宝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创客
创客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