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土地流转识别及其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

2021-06-16 07:20王小燕张治会刘卫东蒋梓淳刘忠友
中国农业信息 2021年1期
关键词:玉河城镇业主

王小燕,黄 平,张治会,刘卫东,蒋梓淳,柳 健,刘忠友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农业研究所,成都610066)

0 引言

国外土地流转主要指土地所有权的交易。从各国土地流转情况来看,由于政府的干预和市场因素等原因,土地买卖实际发生率非常小,美国仅2%~5%,印度和匈牙利分别达0.19%~1.23%和7%。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土地买卖不但没有解决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缓解贫困,反而使失地农民更加贫困。与买卖相比,租赁市场交易成本较低,因此,在选择土地流转方式时,更多倾向采取土地租赁的方式[1]。

我国的土地流转是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我国农户农田基本经营耕作模式有3种,即“自种”模式、“流转”模式和“托管”模式[2],“流转”模式被认为是解决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小规模分散经营与开展适度规模经营矛盾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道路的大趋势[3]。目前,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理论[4-7]、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8-11]、动力[12-13]、影响因素[14-15]以及一定区域内土地流转状况[16-17]的研究颇多,近年来关于遥感(Remote Sensing,RS)和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在土地流转中的研究[18-21]也越来越多,吴郁玲等[4]应用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对土地流转制度的产生及效率进行了分析。樊帆等[13]探析农村土地流转的深层原因,认为土地流转是农业发展新阶段土地经营制度创新的客观需要;比较利益是促成农村土地流转的内在动力;土地流转是新时期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现行法律、政策为土地流转提供了政策支持。李虎平等[8]分析了当前陇西县土地流转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结合陇西县的实际状况提出解决方案,要进一步优化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减少政府的强制干预,保护农民土地权益,促进农村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张征等[16]采用直接现场调研的方法对广东省粤北山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粤西南进行了系统调研、详细说明了广东土地流转的几种典型做法,在此基础上对其土地流转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张会姣等[14]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及其效应创新。王宜强等[18]利用ArcGIS软件制作福建省德化县土地流转密度图和统计图,分析其分布规律。张海柱等[21]使用先进的GIS和RS技术,从高分辨率的多光谱影像中提取耕地信息,并结合各种精确的数据和资料,对耕地进行地力评价进而对土地进行定级,为土地的流转提供最为准确的依据.

但是从空间视角并利用RS和GIS技术、整合多源数据对某一特定区域范围内的土地流转空间差异及分析较少,特别是对四川省的土地流转的现状、特点的研究更少,为了不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进一步促进四川省农民增收、实现乡村振兴,了解四川省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探索出适合四川省农村土地流转的新模式很有必要。因此,文章在前人理论研究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现状,利用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分析其土地流转的规模和特征,揭示出研究区不同地区土地流转规律和特点,并归纳其原因。以期为政府有关部门开展土地流转工作提供意见支持。

1 研究区概况

以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为研究区,重点关注5个乡镇(2020年游仙区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前的乡镇范围和名称),即魏城镇、街子镇、太平乡、玉河镇、白蝉镇。游仙区位于四川省盆地西北部边缘丘陵地带,介于北纬31°21′13″~31°33′40″,东 经104°42′15″~105°8′58″之间,总面积1 017.75 km2。地处嘉陵江一级支流——涪江中上游的东部,东接梓潼县,南邻三台县,西界涪城区,北靠江油市,距省会成都市110 km。游仙区境内山丘连绵,但坡度平缓。最高海拔728 m,最低海拔419 m,一般均在500~600 m之间,属平坝浅丘地形。属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4℃。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69.6 mm,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土地利用结构以农用地为主体,占土地总面积的85.1%。

魏城镇地处游仙区中心腹地,距中国科技城(绵阳)市区15 km,文昌帝乡(梓潼)城区17 km;街子镇位于游仙区北部,与新桥、忠兴、云凤三镇相邻,南接绵梓公路,胜忠公路纵贯南北,云胜公路横穿东西,交通十分便利;太平乡位于区境东北部,距城区28 km;玉河镇位于游仙区东南角,距离绵阳市区约53 km;白蝉镇东临游仙区玉河镇,三台县中太镇,南交三台县柳池镇,北连游仙区梓棉乡[22]。

图1 5个乡镇的空间分布和区位交通Fig.1 Spatial distribution map and location traffic map of five towns

2 研究数据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数据

数据包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成果数据、基本农田划定成果和外业调查数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成果主要利用数字正射影像(DOM),坐标系统为2000国家坐标系和高斯—克吕格投影,空间分辨率为0.1 m[23-24];基本农田划定成果数据主要利用其地理信息数据和权属数据2个部分,地理信息数据准确记录了地块形状、大小、边界等的空间分布矢量数据,属性数据记录了地块图层的属性,包括地块坡度、编码、基本农田保护区域界、质量等级、面积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主要利用的信息包括行政界线、地类图斑、坡度、线状地物及宽度、零星地物、田坎系数、基础地理信息等。

外业调查数据:该文参照“两区”划定规范要求,制定土地流转外业调查表,采用地面调查法到实地进行走访调查,收集5个乡镇的土地流转情况,包括流转地块(将流转地块逐一落实到遥感影像上)位置、面积、经营主体名称、经营类型、联系人以及电话等信息。经营主体类型主要包括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农户及其他。

图2 承包地影像及地块数据Fig.2 Image and plot data of contracted land

2.2 研究方法

该文运用RS技术、GIS空间分析技术和地面调查法,在2017年部级备案基本农田划定成果基础上进行土地流转空间分布、规模及类型等统计分析,总结其流转规律及解释其驱动因素。首先利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字正射影像和地面调查法进行土地流转情况的外业调查,然后在基本农田成果基础上按地块进行土地流转情况登记,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进行土地流转空间分析,总结其流转情况,分析流转特征以及影响土地流转的驱动因素。

将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转换到CGCS2000坐标系,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字正射影像成果进行空间叠加,通过影像与相关成果空间位置的综合判定,对基本农田、土地利用等要素进行修正。然后结合外业走访调查数据,在基本农田数据基础上对土地流转情况进行对应的流转地块进行确认和修改,完善流转土地地块基本信息,包括权属、土地流转经营主体名称、经营类型、种植情况、流转面积等,确保每一块流转土地落实到遥感影像上,获取其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并建立土地流转信息数据库。

3 研究结果分析

3.1 土地流转总面积分析

据统计分析,研究区5个乡镇总共流转农田面积1 872.1 hm2,且5个乡镇在土地流转面积上差异较大。5个乡镇中,魏城镇共26个村,有22个村涉及到土地流转,流转总面积687.1 hm2;玉河镇共11个村,有8个村涉及到土地流转,流转总面积100.3 hm2;白蝉乡共8个村,有7个村涉及到土地流转,流转总面积103.7 hm2;太平乡行政区域土地面积5 384.7 hm2,共10个村,有9个村涉及到土地流转,流转总面积314.6 hm2;街子镇共9个村,所有村都涉及到土地流转,流转总面积666.4 hm2(图3)。若按照流转土地面积占全乡镇基本农田面积比例进行比较,街子镇最高,57.1%的基本农田已流转;魏城镇第二;比例最少的是玉河镇,仅5.0%(图4)。

图3 研究区5个乡镇土地流转总面积Fig.3 Total land transfer area of five towns in the study area

图4 流转土地面积占各乡镇基本农田面积比例Fig.4 Proportion of land transfer area in basic farmland area of each township

3.2 村级流转面积分析

乡镇之间由于行政区域面积差异较大,如魏城镇幅员面积是白蝉乡的3.3倍,按照全乡流转总面积进行比较不合理,但是行政村的面积差异较小,所以以村为单位统计流转土地面积进行比较更合理,可从两个方面进行比较:(1)一个乡镇中,统计该乡镇流转土地量最多的村的流转总量;(2)各个乡镇平均每个村流转面积。如表2所示,街子镇中流转土地最多的村流转面积102.5 hm2,为5个乡镇中最多,其次是魏城和太平乡,玉河镇最少;街子镇平均每个村流转面积最多,66.6 hm2,其次是太平乡和魏城镇,玉河镇最少,平均每个村流转面积12.5 hm2。

图5 各乡镇村级土地流转面积统计Fig.5 Statistical chart of village land transfer area of each township

综上,研究区5个乡镇中,玉河镇土地流转面积最少,魏城镇、街子镇和太平乡居前。具体结果为:土地流转总面积:魏城镇>街子镇>太平乡>白蝉镇>玉河镇;流转总面积占基本农田比例:街子镇>魏城镇>太平乡>白蝉镇>玉河镇;各乡镇行政村中土地流转量最多面积:街子镇>魏城镇>太平乡>白蝉镇>玉河镇;各乡镇平村每个村流转面积:街子镇>太平乡>魏城镇>白蝉镇>玉河镇。

4 土地流转特征分析

4.1 流转的土地利用类型特征分析

从研究区的5个乡镇土地流转数据库里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表1),5个乡镇业主租赁土地更倾向水田,占比在60%以上;只有太平乡是例外,水田面积占25.3%,旱地占74.7%,因为土地流转后主要用于种水果。原因分析:流转水田还是旱地主要是业主根据流转后用作农业生产的类型来决定,如种植粮食作物的业主一般流转水田,种植水果的业主一般流转旱地,从研究区业主流转土地的7种用途可以看出,除了水果以外,种粮、种药材、蔬菜、花椒、花卉、养殖等都倾向于水田,因此,水田流转的面积比旱地多。即如无特殊情况,流转的土地利用类型比较:水田>旱地>水浇地。

表1 流转土地利用类型比较分析Table 1 Statistical of study area

4.2 流转的业主类型特征分析

通过外业调查,统计得出研究区业主类型有6种(表2),分别是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农户和其他。在6种业主类型中,农业企业流转面积最多,占总流转面积的49.4%,其次是种植大户,最少的是家庭农场。在5个乡镇中,魏城镇和街子镇也是农业企业占比最多,太平乡是种植大户最多,白蝉乡和玉河镇是其他业主最多。即:业主类型比较:农业企业>种植大户>农户>专业合作社>其他>家庭农场。

表2 土地流转业主类型比较分析Table 2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ypes of landowners

4.3 土地流转后种养殖类型分类

据统计,研究区土地流转后主要用于种粮、种水果、种药材、种蔬菜、种花椒、种花卉苗木、养殖等7种类型,经分析,流转后的用途主要是种粮,占流转总面积的45.5%,其次是种水果,种药材和养殖最少。从5个乡镇看,除了太平乡,其余3个乡镇都是以种粮为主,玉河镇甚至高达89.6%是用于种粮,太平乡流转土地利用类型最多的是种水果,因此太平乡流转旱地最多。即:种养殖类型比较:种粮>种水果>种花卉苗木>种花椒>种蔬菜>水产养殖>种药材(表3)。

表3 土地流转后种养殖类型及比例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breeding types and proportion after land transfer

5 土地流转差距与驱动因素分析

综上,研究区5个乡镇的土地流转情况在规模上有明显不同,其原因可归纳为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流转的土地是用于农业种养殖,对土地客观条件有一定要求,土壤类型、耕地质量、区位交通、水利、地形地貌等因素直接影响土地流转的规模和分布,同时在主观因素上,流转价格、业主类型和流转后用于种养殖类型等不同也会有直接影响。客观因素里,重点分析区位交通、水利、地形地貌、耕地类型等因素,主观因素里重点分析业主类型和流转后用于种养殖类型对土地流转的影响。

5.1 区位交通条件

利用遥感影像和GIS测距工具分析得出,街子镇和魏城镇均处在交通要道上且距离游仙区城区较近,街子镇距离游仙区城区仅7 km,交通十分发发达,以镇为中心,分别有3条公路连接西北、东北、西南方向,分别连接中兴镇和云凤镇;魏城镇东西方向G108绵梓路连接游仙区与梓潼县穿过魏城镇中心,西距游仙区城区距离12 km,距中国(绵阳)科技城20 km,是科技城产业优势向东延伸的主要通道,东距离梓潼县县城20 km,南北方向小永路穿过,交通便捷,总里程达175 km的公路网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与周边8个镇乡相接的公路全面硬化,可实现货物快速转运,辐射西南、西北市场;太平镇有两条主干道从东西穿过,距离省道302和黎雅镇仅5 km,距离江油市新安镇和京昆高速新安出口仅11 km,距离游仙区城区18 km;玉河镇交通条件相对较差,仅有一条东西道路穿过,距离游仙区31 km;白蝉镇也是仅有一条南北方向道路穿过,距离游仙区23 km,境内虽然有西绵高速通过,但是没出入口,距离绵盐路仅1.5 km。

总之,从区位条件看,街子镇>魏城镇>太平乡>白蝉镇>玉河镇,从交通条件看,魏城镇>街子镇>太平乡>白蝉镇>玉河镇。生产中的两大环节(产和销)尤为重要,对于区位交通条件好的地区,可节约大量的时间成本和管理成本,对交通条件好的地区,可实现货物的快速运送,这与土地流转总面积相符(表1和表2),区位交通条件对土地流转起决定性因素。

5.2 水利条件

魏城镇水利条件较好,魏柳河流经全镇,水源丰沛,宽度平均约40 m,长度约18 km,水、电、气配套建设较完善,镇内有10万kVA中心变电站一处,全年电力供应充足,距绵梓天然气输气主管线和中青主管线分别为200 m和2 km,场镇建有配气站一处,可随时开通工业用气[25];街子镇水资源丰富,芙蓉溪从镇东北到西南穿境而过,长约14.5 km,金花水库蓄水量达327万m3,实现了耕种土地的全域灌溉[26];太平镇杜家河、林家河和彭家河在天平镇中心汇合,形成Y字形灌溉太平镇西北、东北和南面,镇内有劳武水库、批修水库、五星水库3座水库;玉河镇中魏柳河自北向南纵贯镇境,水利资源丰富。白蝉镇内无河流经过,西面有一座大寨水库。从水利条件分析,魏城镇>街子镇>太平乡>玉河镇>白蝉镇,结合表1和表2,各乡镇的水利条时与土地流转总面积基本吻合,因此,水利条件对土地流转的也有一定决定性作用。

5.3 地形地貌条件

魏城镇属于平坝浅丘地形,境内山丘连绵,但坡度平缓,最高海拔728 m,最低海拔419 m,一般均在500~600 m之间。街子镇和魏城镇地形相似,属于平坝浅丘地形。玉河镇和白蝉镇地貌系低丘陵,境内最高海拔624 m,山势迂回盘旋,山峦起伏,沟谷交错[26]。太平镇、白蝉镇和玉河镇地貌相似,属于低丘陵地貌。从地形地貌分析,魏城镇和街子镇数平坝浅丘,太平镇、白蝉镇和玉河镇属于低丘陵,因此,土地流转后用于种养殖类型不同,地形地貌对土地流转起着重要作用。

5.4 业主类型

在6种业主类型中,农业企业在魏城镇和街子镇流转面积比例最多,种植大户在太平乡流转面积最多,其他类型业主在白蝉乡和玉河镇流转面积比例最多。因此,农业企业和种植大户更倾向于区位交通、水利等条件好的地区,其他业主倾向稍偏远一点,专业合作社、农户和家庭农场业主较随机,无倾向。

5.5 流转后种植类型

太平乡流转后的土地主要用于种植水果,其余4个乡镇都是以种粮为主,太平乡即使在区位交通、水利、地形方面都不是最好的,但是也能在平均每个村流转面积这方面在5个乡镇中排列第二,超过交通区位等条件更好的魏城镇,因此,流转后的种养殖类型也在土地流转中起了一定决定作用。

6 结论与讨论

(1)研究区5个乡镇中,经分析研究,土地流转规模差距较大,无论从乡镇土地流转总面积比较,还是从流转总面积占基本农田比例进行比较,还是从行政村中土地流转量最多的面积进行比较,或者是从乡镇平均每个村流转总面积进行比较,玉河镇土地流转面积都是最少的,魏城镇、街子镇和太平乡居前。究其原因,魏城镇、街子镇和太平乡在区位交通条件、水利条件、地形地貌都较白蝉镇和玉河镇好。

(2)该文从流转土地的土地利用类型特征、流转的业主类型和土地流转后种养殖类型三方面进行了分析。据分析,流转的土地利用类型一般是水田较多,其次是旱地,最少是水浇地,主要是根据流转后用作农业生产的类型,如种植粮食作物的业主一般流转水田,种植水果的业主一般流转旱地和水浇地;土地流转六种业主类型中,农业企业流转面积最多,占总流转面积的49.4%,其次是种植大户,最少的是家庭农场;研究区土地流转后主要用于种粮、种水果、种药材、种蔬菜、种花椒、种花卉苗木、养殖等7种类型,经分析,流转后的用途主要是种粮,占流转总面积的45.5%,其次是种水果,种药材和养殖最少。

(3)经分析,土地流转与土地的客观条件和业主的主观因素有很大关系,即区域交通、水利、地形地貌、业主类型和流转后种植类型。其中区位交通影响因子最大,流转规模在空间上离城区由近及远依次递减;其次是水利和地形地貌、业主类型和流转后种植类型,水利条件越好,流转土地越多;地形地貌结合流转后种植类型,除了特殊的流转后种植水果等,从平坝到丘陵地区,流转土地是递减的。因此,改善以四川省为代表的西南山区乡村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首要条件,培育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主体,以适度规模特色种养为途径,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加快四川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的重要途径。

(4)由于缺乏数据,该文只对基本农田的土地流转进行了统计,且数据缺乏现实意义(该文使用数据为3年前收集),在该文中只是做一种方法探讨;只对影响土地流转的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在后续研究中需要对土地流转进行全面地定量评估。

猜你喜欢
玉河城镇业主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花盆坠落伤人 业主负责赔偿
文化边城镇远
连载《霜满玉 六》
霜满玉(五)
探究业主在工程建设各阶段的造价控制
浅谈业主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作用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
波玉河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