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贵有疑 学悟相长

2021-06-16 06:28董科也
新课程·上旬 2021年1期
关键词:问题意识问题情境教学活动

董科也

摘 要:目前,教师更注重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忽视培养孩子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学生学多悟少。面对如此现状,从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加强师生互动三方面入手,激发学生模仿提问的兴趣,营造学生敢于提问的氛围,培养学生自主提问的意识。

关键词:问题意识;问题情境;教学活动

纵观我们的课堂,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和老师更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只要学生考试成绩好就被认定为学习好。因而,老师在课堂上教得很扎实,学生学得也很扎实。教师更多关注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学多悟少。

一个人想要创新,首先要有问题。古人云:“尽信书不如無书。”这就是要求读者能独立思考问题,敢于对知识进行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有了问题,才有问题的解决;有了问题,才有真理的发现;有了问题,才有思维的创新。可见,现实中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非常重要,它是小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加速器,是学生探求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保证,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

什么是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就是发现问题的能力,也称为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品质。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感到困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焦虑感,从而形成一种怀疑自己的心理状态。

比如,牛顿问的问题:苹果为什么掉下来?

因为他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和善于思考的大脑,促使他后来发现了牛顿定律!

孩子处于幼稚期的时候,他们简直就是“十万个为什么”,对于身边的新鲜事物,他们都感到十分好奇,都要问“为什么”。而我们的孩子进入小学以后,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失去了这种好奇心,久而久之,大多数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弱化,我们的孩子变成了学习机器,只会解决一个个问题而缺乏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课堂也就会变得缺乏生气和灵动。

因此,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小学数学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模仿提问的兴趣

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要想让学生提出一个好问题,教师就需要创设一个好的问题情境。低年级的学生对万事万物都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要好好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从而激发低年级学生的探究欲望,让他们提出问题。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应该分阶段,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最好从一年级就开始培养。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有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造,但没有问题一定没有创造。”

刚入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如果还不会主动提问,教师可以先教他们模仿式提问。一年级孩子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示范性地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来模仿着问,允许他们提出相似甚至相同的问题,老师要进行适当的鼓励和表扬,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久而久之,他们就会自觉产生提问的意识。

一年级教材中初次问题的出现是在上册第9页的例题,第二单元“位置”的起始课。教师在进行“上、下、前、后”这些方位词的教学后,进行模仿提问。老师先根据这幅图提出了两个数学问题:“轮船的上面有什么?大巴车的前面是什么?”请学生回答。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提问:你能像老师这样提一个问题,让同学来回答吗?

因为这是一年级学生第一次自己独立提出问题,所以,在这里的第一、二两个问题可以由老师亲自提出来。从老师提问的句式中,让一年级的学生 “悟”到提问的模式,而且大部分孩子能“鹦鹉学舌”般地提出问题。比如:“大卡车的下面有什么?小汽车的后面是什么?火车的上面有什么?火车的下面有什么?”

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采用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问答训练。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请其他同学来回答他提出的问题,从而增强他的自信心。当一个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这样的句式进行问答:

一个学生提问:火车的上面有什么?我的问题谁来答?

其他会回答的同学积极举手,大声说:你的问题我来答!

然后该学生自己点名一个同学来回答他的问题:火车的上面有汽车。

最后请其他同学评价是否回答正确。

教师也可以采用开小车式的提问法:前面一个同学问,后面一个同学答,接着回答过的同学提问,他后面的同学继续答,以此类推。

还可以采用同桌互问互答的形式。

在模仿提问阶段,教师不要操之过急,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提问的机会,哪怕这个问题别的学生已经提过了,学生提了一个重复问题,教师也都要对该学生做出肯定性的评价,千万不要否定他,以免打击他提问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因为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我们要有一种等待的情怀。

二、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提问的意识

英国教育家斯赛说过:“应引导学生进行探索,自主去讨论,对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让他们提出自己的发现。”当学生经历了“模仿提问”一段时间后,对提出问题的方法具有了初步的意识,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提问了。

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一些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问题情境,给学生呈现一些新颖又刺激的信息,让他们产生认知冲突,并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唤起强烈的问题意识。

例如:在学习了用“6和7的加减法来解决问题”的教学内容后,学生在脑中已经初步建立了“根据两个已知的数学信息,提出一个相关联的数学问题”的模型。这时,教材第49页出现了根据情境说出两个数学信息,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的练习。

学生有了一定的提问经验,对此练习中出现的情境图,大部分学生能准确地捕捉到有价值的数学信息,并能根据图中“?”的位置,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教师要好好利用这个情境进行提问训练,尽量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如图:学生通过观察会提出下列问题。

1.一共有7个向日葵,小男孩摘了4个,还剩几个?

2.房子門口左边有2朵花,右边有5朵花,一共有几朵花?

3.小红和小明一共摘了6个玉米,小红捧了2个,小明捧了几个?

4.左边一株茄子长了3个茄子,右边一株长了2个茄子,一共有几个茄子?

……

教师首先可以让同桌互相完整地说出两个数学信息和一个问题,接着可以让一个学生说数学信息,其他同学进行提问,最后可以同桌之间互动,一个说数学信息,另一个根据同桌说的数学信息进行提问。

这样的训练多了以后,可以增强学生的提问意识,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让学生产生主动提问的意识。这种意识可以渗透到任何一节数学课的教学中。

三、加强师生互动,营造学生敢于提问的氛围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到了中高年级,有些学生变得沉默寡言,即使有疑问也不愿意提出来。这时,教师的引导和鼓励就显得非常重要。

为了消除学生不敢提问的心理障碍,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增加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于展示自我,愿意提出问题。小学生特别在意家长、老师和同学对他的评价和看法。当有学生提出一个不合理的问题后,如果没有及时得到老师的评价,而被其他同学讥笑讽刺,这无疑是对他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打击,几次下来,就可能会使该学生产生自卑心理,扼杀其提问的积极性,从而影响课堂的教学氛围。

因此,在教学中,对待学生提出的疑问,教师要进行及时、客观、合理的评价,激发他们提问的热情,让中高年级的学生敢问敢说,畅所欲言,让课堂充满自信和激情。

教师要讲究策略:如果问题与本课有关,应当及时加以引导;如果问题与本课没有太大的联系,但一点即透的问题可以及时启发、引导。如果问题讲起来比较费时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可以先设置悬念,然后留给学生到课后再去讨论,再一起进行交流,比比谁总结得最好。

我觉得这样的课堂是生动的,“让学习真正发生”也是我们每节课教学时应当追求的目标。

在这当中,教师的肯定和重视是对提问者的最佳奖赏。当学生的问题得到教师的肯定或重视时,自然会有一种成就感,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内心的潜能就会不断地被激发出来。

总之,在基础教育阶段,课堂不只是答疑解惑的地方,也是思维火花碰撞的地方。教师不仅要引领学生正确积极地自主学习,还要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提问意识。这样,既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全面提高综合素养,又能保障教师开展高效的课堂教学工作。当学生具备了这种良好的质疑思维品质后,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在今后接受新知识时拥有一定的分辨能力,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发展。

猜你喜欢
问题意识问题情境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