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我国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研究进展
——基于CiteSpace的计量分析

2021-06-18 05:26廖嘉玮陈长兴陈银春储德平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21年3期
关键词:体育赛事志愿志愿者

廖嘉玮,陈长兴,徐 颖,陈银春,储德平

志愿服务最早起源于19世纪初西方国家的宗教性慈善服务,如今已拓展至体育、医疗、文化、旅游等各个领域。体育赛事志愿服务是在志愿服务转型、变革和完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融合体育精神与志愿精神的新型志愿服务形式,是指个人或团体为保障体育赛事成功举办,不为物质报酬自愿贡献时间、精力、技术等服务[1]。国际上体育赛事志愿服务早在1896年雅典奥运会上便已出现,并在二战后期得到了长足发展。我国体育赛事志愿服务事业相较于西方国家起步较晚。1990年第11届北京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开创了我国现代意义上大型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的先河,但早期相关志愿服务内容较为单一,志愿者主要从事人员引导、秩序维护、后勤服务等基础性工作。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我国体育赛事志愿服务事业已取得较大进展,在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南京青奥会等大型国际赛事上的表现尤为突出。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得到政府和社会的认可,并推动了学术界对该领域的广泛研究,但目前针对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研究的文献述评欠缺。笔者基于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数据库,以2001-2019年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研究文献作为样本数据,运用CiteSpace软件对近二十年来我国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研究的基本特征、演进历程、前沿热点等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期为我国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提供参考。

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自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数据库。设置检索主题为“体育赛事(会)”和“运动会”并含“志愿服务”“志愿”“志愿者”;文献类型为“全部期刊”;年限设定为“2001—2019年”。因检索结果缺乏具体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的相关文献,为确保样本数据的全面性、准确性与代表性,笔者依据初次检索结果对所涉及的具体赛事频次进行统计排序,分析得出奥运会和亚运会为主要的赛事研究对象。因此,在其他检索条件设置不变的情况下,补充“奥运会”“亚运会”并含“志愿服务”“志愿”“志愿者”等主题词,经手动剔除会议通知、新闻报道、人物访谈等非学术文章以及重复、无关文献,最终共得到364篇有效文献作为研究样本。

1.2 研究方法

笔者运用CiteSpace5.6.R2软件对364篇文献样本进行数据处理并绘制出系列知识图谱,进而对年发文量、核心作者、期刊来源、关键词等数据信息进行统计,解读分析我国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研究领域的基本特征、演进历程和前沿热点。

2 文献基本特征分析

2.1 文献时间分布分析

文献数量的时间分布情况反映了该领域研究的历史沿革、变化节点以及阶段研究焦点[2]。笔者对所选取的364篇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统计,得到2001-2019年我国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研究年发文量(见图1)。由图1可知,我国体育赛事志愿服务发文数量于北京奥运会举办周期内达到顶峰,随后文献数量有所回落,但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效应下出现第二个峰值。近年来,随着我国体育赛事以及志愿服务事业的常态化发展,相关研究稳步推进,年发文量总体趋势平缓。预计在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背景下将再次迎来研究热潮。

图1 2001—2019年我国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研究年发文量

2.2 发文期刊研究

分析发文期刊的分布情况能够为该研究领域文献搜集和知识积累提供方向,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理论和实践价值[3]。整理我国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研究领域的主要发文期刊如表1所示。从载文数量来看,《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以14篇的载文量位居榜首,约占发文总量的3.84%;其次分别是《当代体育科技》《首都体育学院学报》《青年探索》。从期刊类型来看,该领域的发文期刊主要集中于两类:一是以《体育文化导刊》《体育与科学》《首都体育学院学报》等为代表的体育类期刊或体育院校学报;二是以《中国青年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等为代表的思政教育类期刊。表明体育界与教育界对该领域较为关注。

表1 2001—2019年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研究主要载文期刊(载文量≥5篇)

2.3 发文学者研究

借助CiteSpace软件绘制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研究学者合作关系共现图谱(见图2),直观展现了领域内主要学者及其合作关系。其中共有作者节点N=34个、节点连线E=9条、网络密度Density=0.016。整体呈现出“多分散、少合作”的特征,仅有少数学者组建小规模研究团体且合作水平较低,尚未形成研究合力。

图2 2001—2019年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研究学者合作关系共现图谱

由表2可知,发文量较高的核心作者多集中于高校团委、干部学院等思政工作单位以及高校下属的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二级学院。其中唐云翔和尚秀花合作发文最多,共发表6篇论文,侧重分析奥运会志愿驾驶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人格特征[4~6];宋玉芳为主要的独立学者,其研究方向涉及奥运会志愿者的个人定位、价值效应及团队管理等多方面内容[7~9]。综合对比核心作者所在单位及其研究方向,可见我国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为学者们提供了充足的研究案例和新颖的研究视角,从而推动了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研究的深入发展。

表2 2001—2019年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研究学者、机构及发文数量综合表(发文量≥3篇)

3 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研究阶段及热点

3.1 演进历程分析

关键词共现分布时间图谱(见图3)能够从时间维度上展示研究领域的发展轨迹,清晰展现我国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研究的演进脉络,并揭示各阶段的热点前沿。通过进一步观察梳理关键词的演进特征(见表3),并结合对应阶段的时事政策与实践成果,将我国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研究的演化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图3 2001—2019年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研究关键词共现分布时间图谱

表3 2001—2019年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研究关键词演进信息统计

第一阶段(2001—2008年)初步发展阶段。自2001年北京奥运会成功申办以来,各省市地方性志愿服务法规条例相继出台并实施,体育赛事志愿服务逐步向规范化方向发展。该研究领域开始得到学界关注。这一阶段由于实践成果不足导致研究视角单一且研究内容片面,多停留在“志愿服务”“志愿精神”“组织文化”等层面,缺乏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但其概念界定、类型划分、特征分析等理论成果对我国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研究的后续发展起到奠基作用。

第二阶段(2009—2015年)快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随着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沈阳全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相关研究呈现主题多元化趋势。一是深入探究国内大型体育赛事志愿活动的现存问题,并系统分析志愿者培训、激励、管理体制等内容[10~12];二是强调体育赛事志愿服务在精神文明创建方面的载体作用,更加关注其对于深化思政教育、弘扬人文精神、促进文化交流的社会价值,以凸显体育赛事志愿服务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13~14];三是随着我国相继步入后奥运、后亚运时代,学者的研究视角转向“组织遗产”“知识遗产”“理论遗产”等内容,进一步探究遗产类型、人文特征及其转化价值,为日后体育赛事的举办提供经验借鉴[15~16]。

第三阶段(2016年至今)平稳发展阶段。伴随我国体育赛事及志愿服务事业的深入发展,这一阶段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研究稳步推进且研究水平不断提升。一是学者们基于对我国系列大型体育赛事志愿服务活动的经验总结,系统探讨“志愿服务模式”的路径形成以及“志愿服务体系”的机制构建。二是研究范畴拓展至残疾人体育运动赛事志愿服务。2016年8月国务院出台的《“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实施“残疾人体育健身计划,巩固培养残疾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17]。据此,学者们开始研究残疾人体育赛事志愿者的心理压力等内容并提出相应措施,为今后残疾人体育赛事的志愿者工作提供理论指导[18~19]。三是在《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实施的背景下,学者们致力于探究如何进一步激发社会活力以促进公众广泛参与体育赛事志愿服务,助力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

3.2 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是文献核心观点的高度凝练。通过归纳分析某一领域的文献高频词可以反映其研究热点。笔者借助CiteSpace软件对364篇文献样本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将时间分隔设置为“1年”,选取关键词(Keyword)为网络节点类型(Nodes Type),聚类标签提取选择(K,Keyword),聚类视图(Cluster View)设置为“Threshold:3,Font Size:8,Node Size:14”,生成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研究关键词聚类图谱(见图4),并将其中出现频次大于或等于3的关键词进行列表梳理(见表4)。综合图表来看,“志愿者”“志愿服务”“奥运会”“体育赛事”出现频次较高(出现频次≥32),在图中形成显著节点;而“志愿者”“奥运会”“大学生志愿者”“志愿服务”等关键词的中心性较高(Centrality≥0.23)。

图4 2001—2019年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研究关键词聚类图谱

表4 2014—2019年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研究高频词和中心性统计分布(频次≥3)

通过进一步分析文献内容,总结出我国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研究主要集中于志愿者动机与行为、队伍建设与管理、发展现状及对策、价值内涵及效用四个方面。

3.2.1 志愿者动机与行为了解体育赛事志愿者的心理动机从而满足其行为体验是增强志愿团队管理能力、提升志愿服务质量的重要突破口,为此学者们展开了广泛讨论。殷小川对2000年悉尼奥运会及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志愿者进行调查分析,认为成就、归属及权力需要、自我检验与提升、娱乐交往是赛事志愿者的主要参与动机,并表明充分了解志愿者心理动机有助于进一步科学有效地管理志愿服务团队[20];高金金等运用半开放式朋辈访谈法深入探究北京奥运会大学生志愿者的心理动机,研究发现个人动机最为突出、社会性动机较为普遍,由此强调管理者应熟知不同志愿工作参与者的动机特点以推进志愿工作顺利开展[21];袁冬梅则对南京亚青会、青奥会志愿者的参与满意度展开研究,得出骨干志愿者的满意度最高、激励作用最为突出等结论,并建议通过满足服务需求、认可工作实效、研究服务计量等措施来提升大型体育赛事志愿者的满意度[22];彭志斌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以青运会福州赛区为例探讨志愿者的行为意向,认为行为态度、指令性规范、示范性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四个变量与赛会志愿服务行为意向呈显著正相关[23]。

3.2.2 志愿者队伍建设与管理随着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的深入发展,研究者愈加重视培训管理体制的规范构建以及激励评价体系的效用强化。罗君辉全面分析了亚运会志愿者队伍建设的影响因素,提出借鉴先进经验、开拓服务资源、加强志愿激励等针对性建议[24];董健鹏等从高校大学生体育赛事志愿者管理的现存弊端切入分析,研究表明科学制定时间轴、增强招募透明度、重视管理人才与经验传承对于志愿者队伍建设尤为重要[25];刘欣等则以2009年大冬会志愿者为研究对象,认为系统化的志愿者组织培训制度以及完善的志愿者评价体系是提升志愿服务和管理水平的关键环节[26];任炜等通过构建大型体育赛事志愿者的参与动力机制,提出应充分发挥组织认可、团队授权、情感认同和考核评选等多种激励方法的作用,从而为志愿者服务创造良好环境[27]。

3.2.3 志愿服务发展现状及对策现状及对策探究能够揭示体育赛事志愿服务事业的现存困境并有助于进一步探究其发展路径,进而推动我国体育赛事志愿服务实现高质量发展。王蕾等通过文献分析认为我国体育赛事志愿服务正迈上一个新台阶,具有志愿理念创新、参与者众多、以高校青年为主、社会经济效益可观等特征[28];常晓茗等从志愿服务的宣传与动员、志愿者的招募与培训、服务意识的培养与塑造、分配机制与组织管理四大方面系统探究了我国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的发展现状,得出其具有人力资源充沛和政府部门支持等有利条件[29];谷凤美认为我国志愿服务队伍总体呈单一化与年轻化态势,同时相关政策法规与组织管理机制尚未健全,由此提出应借鉴大型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的成功经验、加强志愿者长效机制建设、完善志愿服务工作体系等对策[30];温祝英则以广州亚运会为例,对高校体育志愿者的活动特征及存在问题加以论证分析,指出健全激励机制、加强队伍建设以及结合志愿者个人发展规划是优化高校体育志愿活动的具体途径[31]。

3.2.4 志愿服务价值内涵及效用体育赛事志愿服务对于深化思想道德教育、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稳定社会有着重要作用。冯毅梅提出高校大学生群体是全运会志愿服务的主要力量,应借此契机将志愿活动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实践方式,实现全运会志愿服务项目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32];武钰婕基于南京体育学院进行实证研究,指出体育赛会志愿服务对高校学生的品质塑造具有积极作用,并从独立性、决策力、自制力、持久力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证[33];魏葱葱认为人文奥运是北京奥运会的核心理念,其与志愿服务精神高度契合,并认为探讨二者关系对于深入理解奥运精神及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34];朱莉玲等重点分析了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的组织遗产和知识遗产,表明丰富的文化遗产有利于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创新发展[35]。

4 研究评述与展望

4.1 研究评述

纵观近二十年来我国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的研究成果,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4.1.1 研究方法单一目前我国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相关研究仍以定性分析为主,表现为多通过观察记录、人物访谈等方法对实际案例展开探讨,较少利用量化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数理剖析和逻辑构建。另外现有研究方法虽涉及体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元领域,但学科交叉力度不足,研究范式亟待转化创新。

4.1.2 研究内容局限一方面,当前国内学术界对于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较为薄弱且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相关研究大多集中于大型体育赛事志愿者培训与管理、激励与保障等阶段性问题分析,缺少对志愿服务组织长久性建设及长效化发展的路径探索。研究内容有待进一步深化。

4.1.3 研究范围狭窄一是现有研究局限于总结奥运会、亚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志愿服务发展模式和经验,尚未延展至对全民健身运动、中小型体育赛事等活动的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二是该领域尚未打破“为志愿而志愿”的研究范围,大多停留在体育赛事实践活动层面,少有学者基于“社会共同体”视角探析体育赛事志愿服务对社会整体发展的现实意义。

4.1.4 研究特色尚未形成由于我国体育赛事志愿服务体系建设起步较晚,发展经验较为欠缺,因此国内相关研究很大程度上仍依托于西方学界的研究模式,理论基础和方法应用尚且保有较为浓厚的西方色彩,主要表现为过于突出志愿者的独立性以及志愿服务的自发性,而忽视了我国体育赛事志愿服务发展的实际情况,尚未形成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研究体系。

4.2 研究展望

4.2.1 创新方法应用,加强学科交融一是在完善现有定性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加强计量统计、数理模型等定量分析方法在志愿者心理动机、行为关系及自我需求实现等方面研究的运用,以提高体育赛事志愿服务领域研究成果的科学性、严谨性与实用性;二是要积极推进多学科研究方法的交叉互动,综合运用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以便从不同学科视角展开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的研究。

4.2.2 强化理论研究,构建系统体系一方面,要推进体育赛事志愿服务基础理论的系统探究,强化对该领域性质类型、结构特征及各种互动关系的认知,从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为体育赛事志愿服务深化发展提供扎实的理论支撑;另一方面,应更加重视政府、高校以及其他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在资源整合、招募管理、协调分配等环节的中介作用,深入探析相关活动主体的组织架构、运行模式、发展机制等问题,深化研究成果的现实价值。

4.2.3 聚焦社会视角,注重统筹发展学界应在社会视域下深入探讨志愿组织管理标准的制定实施、全民志愿服务平台的共建共享、志愿服务法律问题的界定规范等实际范畴,同时注重对二三线城市举办的马拉松比赛、乒乓球联赛、公路自行车赛等中小型体育赛事,以及社区基层组织的体育活动所涉及的志愿服务展开相关研究,从而发挥层层推进、上下联动作用,将理论落实到实践层面,助力全民健身活动的全面开展。

4.2.4 立足中国国情,突出研究特色目前我国体育赛事志愿服务仍是国家倡导与群众自愿相结合“自上而下”的模式,具有一定的“行政性”。因此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研究体系,相关学者在借鉴国外研究模式的基础上,更应注重差异化研究。立足中国体育赛事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现状,深入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志愿服务精神内涵的共通点,融入全民健身、新发展理念等国家战略与思想,从而实现民族性与国际性的互融共促。

猜你喜欢
体育赛事志愿志愿者
志愿者
以志愿,致青春
我是志愿者
小行动 大志愿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巧用“体育赛事”解释相遇与追及的两类典型问题
为志愿者加油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我是小小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