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资管行业机遇何在?

2021-06-20 14:59赵爱玲
中国对外贸易 2021年6期
关键词:支柱资管十四五

赵爱玲

5月8日,光大年度投资论坛在北京召开。中国光大集团副总经理付万军表示,随着“十四五”规划的实施,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资管行业迎来了新的机遇。同时,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碳达峰碳中和等方面,都蕴含着巨大的投资发展潜力。

截至2020年底,中国资管市场规模达到122万亿元,相较2019年的111万亿元增长了近10%。与会嘉宾提出,2021年是资管新规3年过渡期的收官之年,资产管理行业即将步入新的发展阶段,跨行业、跨领域、跨机构融合协作成为重要趋势,数字化进程将成为资管行业提升服务效能、拓展服务覆盖面的重要推动力。

外资抢滩资管市场

今年以来,外资资管巨头牵手国有大行或其理财子公司的消息不断。借助后者的强大渠道,外资资管巨头正把握进入中国资管市场的机遇。

5月28日,光大银行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光大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以及相关事项授权的议案》。据了解,该行董事会同意光大理财引入境外优秀资产管理机构作为战略投资者。如光大理财引入一名战略投资者,该战略投资者认购光大理财新增注册资本后持股比例不超过15%;如引入两名战略投资者,该等战略投资者认购光大理财新增注册资本后合计持股比例不超过20%。公告称,光大理财通过符合规定的产权交易所公开征集投资方后,增资价格与意向投资方协商确定或以投资方遴选的结果为准。

5月25日,工商银行发布公告称,工银理财获准与高盛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合伙合作筹建中外合资理财公司。工商银行称,工银理财此次与高盛资产管理共同出资筹建合资理财公司,将有利于本行为客户提供更加多样化和专业化的理财服务,并进一步增强本行服务实体经济的综合能力。工商银行2020年年报显示,这家银行的个人非保本理财规模达到2.15万亿元,保持市场绝对领先。筹建合资理财公司,工商银行母行并未直接“上场”,而是借助全资子公司——工银理财来推进。据报道,在合资理财公司中,工银理财未来将持股49%,而高盛资产管理则持股51%。

5月12日,贝莱德建信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宣布已获中国银保监会批准将于中国开展理财业务,成为目前已获批的三家合资理财公司中获准正式开展业务的第二家公司。贝莱德建信理财的股东和持股比例为:贝莱德拥有50.1%的股份,中国建设银行通过全资理财子公司——建信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持有40%,淡马锡持有9.9%。此外,在今年2月获准筹建的施罗德交银理财有限公司的股东中,就有交银理财的身影,出资比例拟为49%。

资管行业迎三大发展机遇

2020年,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地缘政治复杂多变的大背景下,我国资管行业实现了稳健增长,银行理财子公司纷纷成立,新一批海外资管机构进入中国,公募行业高速增长,保险资管不断扩容。

“从2017年开始的资管行业转型成效显著,我国资管行业迎来更多机遇。”付万军称。

付万军说,机遇包括三大方面,一是居民财富的配置机遇。2020年我国人均国民收入达1.1万美元。根据发达经济体的经验,在人均国民收入跨越1万美元的门槛后,居民财富配置会发生由不动产向金融资产迁移的显著变化。在房住不炒的背景下,我國居民财富向金融资产配置的拐点已经到来。“十四五”期间,居民财富配置金融资产的比例将持续提升,有研究机构预测未来五年复合增速有望达到9%到14%。中国经济的潜力和居民财富的增长为资产管理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是权益资产的投资机遇。“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根据中信证券2021年资本市场展望,在不断涌现的优质企业、更有效的资本市场、持续入市的增量资金三大因素共同作用下,中国权益投资的黄金十年已经开启,预计2030年末A股上市公司将超过6200家,总市值达到210万亿元。资本市场的壮大必将为资产管理行业创造新的机遇。

三是养老金“三支柱”的发展机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增强社会保障能力。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一个“三支柱”体系:第一支柱是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是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包括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已经对以养老第一支柱为主的养老金支付体系提出了挑战,急需第二和第三支柱促进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而截止到2019年,我国第三支柱养老金余额占比尚不足0.01%,发展空间巨大。资产管理行业参与其中大有可为。

付万军认为,所有这些,都为我国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行业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发展机遇。能否抓住“十四五”战略机遇期,主动迎接挑战,实现资产管理行业跨越发展,是资管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如何应对行业资金端、资产端和商业模式的巨大变化

中国光大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光大理财总经理潘东表示,2020年是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资管行业转型发展的步伐并未放缓,为未来“十四五”周期谋篇布局奠定了良好基础。从整体市场角度看,同样是120万亿元,规模接近但质量大幅提升,净值化主动管理资管规模在过去3年实现了年化27%的高速增长,预资金端稳健增长、结构稳定,突破107万亿元,增速高达15%,其中零售端贡献近60万亿元。后疫情时代全球共同基金及中国资管行业市场加速增长、行业加速分化。同时,领先机构加速战略布局,可持续投资、数字化趋势持续升温。

BCG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刘冰冰在论坛上表示,中国资管市场的发展可以分为三阶段。2012年至2016年是“泛资管阶段”,2017年至2020年进入“回归本源阶段”,而2021年之后,结合资管新规的落地情况,将有可能进入“全面发展”新阶段。预计未来5年,中国资管行业将实现12%的年化增长速度,2025年规模将近210万亿元,其中通道业务占比进一步大幅下降。“全面发展”阶段为中国资管行业带来时代机遇。随着国家开启“十四五”新征程,资管行业的资金端、资产端和商业模式也将发生巨大变化。

刘冰冰说,中国资管行业承载着护航国家“十四五”的重要使命,也迎来了“资金端”“资产端”和“模式端”等方面的十二大发展机遇。

具体而言,资金端包括把握居民财富重配置、养老体系建设、跨境资金、产业及政府战略资金四类机会;资产端包括权益、被动、另类、绿色四大投资方向;商业模式端围绕以客户为中心,拥有数字化驱动、资管与财管融合、为机构客户打造解决方案、为政府与企业客户探索“投资+赋能”模式等四类机遇。刘冰冰说,通过对海外领先资管集团的对标研究,发现多元化、综合化发展是做大做强的重要手段,具体路径有四:一是积极运用并购、战略合作等非有机增长手段。二是获取新业务所需的顶尖专业人才并匹配机制。三是围绕自身资源禀赋逐步扩张。四是要建立适配的资管集团架构,根据集团化整合程度从浅到深,依次为简单混合模式、多精品店模式、统一平台模式。

猜你喜欢
支柱资管十四五
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不改转型方向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送别
财政部:资管产品暂按3%征收率缴纳增值税
券商资管挑战重重
建一座带支柱的房子
刘珺?:大资管是金融脱媒的路径之一
她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