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中东欧合作逆势上扬

2021-06-20 14:59刘瞾
中国对外贸易 2021年6期
关键词:中东欧宁波博览会

刘瞾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是中歐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跨区域合作平台。近日,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下称博览会)在浙江宁波举行。该博览会是中国唯一面向中东欧国家的国家级展会,本届主题为“构建新格局、共享新机遇”。

疫情之下,双方贸易增长强劲

今年2月,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下称领导人峰会)成功召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峰会上发表主旨讲话,提出愿积极利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等平台扩大自中东欧国家进口商品,继续推进宁波、沧州等地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产业园建设。这一讲话为未来中国与中东欧合作发展指明了方向。

数据显示,2012—2020年,中国与中东欧17国贸易年均增速8%,是中国与欧盟贸易增速的2倍以上。2020年,中国与17国贸易额首次突破千亿美元,达1034.5亿美元,逆势增长8.4%。今年一季度,中国与17国贸易额301.3亿美元,同比增长50.2%。其中,中国自中东欧国家进口强劲增长,增幅高达44.7%。目前,中国同中东欧国家双向投资规模接近200亿美元,涉及汽车零部件、化工、家电、物流、矿产、商务合作等多个领域。

“疫情之下,双向投资热情不减,绿色低碳、医药健康、新能源等领域正在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商务部部长助理任鸿斌称。

在基础设施项目方面,2020年中国企业在中东欧国家签署工程承包合同额54亿美元,增长34.6%。疫情期间,中方承建的匈塞铁路、克罗地亚佩列莎茨大桥、黑山南北高速公路优先段等项目稳步推进,中国企业在中东欧国家成功签约了新的铁路、公路、地铁等建设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期间,中欧班列也在“提速”。2020年,开行超过1.24万列,同比增长50%,架起了中欧抗击疫情的“生命线”。其中,波兰、匈牙利、捷克、立陶宛、斯洛伐克等国成为中欧班列重要的通道和目的地。同时,中欧陆海快线建设积极推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港口物流往来密切,郑州、石家庄等地新开通了飞往中东欧城市的定期货运航线。

今年是中国“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之年。任鸿斌指出,本届博览会是各方共同落实今年2月召开的领导人峰会的成果,推进双边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是中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

“博览会的举办很好地展示了中东欧国家的优质产品,有利于扩大自中东欧国家的进口,推动中欧贸易和投资合作,有助于满足中国不断扩大的消费市场。”任鸿斌表示。

博览会具有后疫情时代特点

浙江省副省长朱从玖介绍,本次博览会按照务实、求效、精简的原则,设置了近20项重要活动,在经贸、科技、健康、商协会等多个领域全面推进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对接。其中,中国—中东欧联合商会第六次会议等8项活动是领导人峰会提出的目标任务的具体落地。博览会设立中东欧展、国际消费品展、进口商品常年展,共三大展区,展览面积达20万平方米。据统计,有2000多家参展商和来自全国6000余家采购商报名参加。

博览会充分挖掘中东欧国家隐形冠军企业商品、特色农产品,扩大相关产品进口,推动领导人峰会提出的进口目标落地。如捷克的万丰航空飞机、斯洛文尼亚的蝙蝠飞机、全球领先的立陶宛激光微加工项目、全球反射率最低的拉脱维亚防反射玻璃等一批高技术产品和项目集中亮相展会。欧洲全品类家电集团、捷克国宝级厨具品牌、波兰网红护肤品牌等也现身展会现场。

与首届相比,本届博览会有了几个新的变化。朱从玖称,这是领导人峰会之后举办的首场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为主题的重大国际性活动,其最大特点就是紧扣峰会确定的事项。

朱从玖指出,博览会一大亮点是首发义新欧中欧班列金华至布达佩斯的新路线,推动与中东欧国家物流设施的联通。另一大亮点是在宁波进口商品中心设立1.5万平方米的中东欧商品常年展,汇聚17个国家,28个商品馆,4000多种中东欧商品。这是目前国内覆盖最全、品类最丰富、辐射最广、模式最新的中东欧商品常年馆。

据悉,此次博览会期间还举行系列会议和成果发布,如,“丝路电商”发展高峰论坛启动中国—中东欧国家电子商务的合作对话机制,并发布《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20)》。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合作高质量发展高端智库论坛首发《中东欧国家交通运输国别报告(2021)》。全球健康产业合作大会正式启动领导人峰会上提出的“中国—中东欧公众健康产业联盟”。

此外,防疫是今年博览会的一项特殊任务。朱从玖表示,在全力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利用数字化手段,开展国际交流,让博览会具有后疫情时代的特点。各系列活动均安排线上对话,屏对屏交流,还开设了云上展。

联合商会会议规划绘制工商界合作路线图

本届博览会期间,举办了由中国贸促会主办的中国—中东欧国家联合商会第六次会议(下称会议)。

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张少刚介绍,中国—中东欧国家联合商会成立于2014年,是中国—中东欧合作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2月,领导人峰会上发布的2021年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北京活动计划,再次将中国—中东欧国家联合商会第六次会议列为重要内容之一,充分体现了各方对工商界合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也极大提振了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工商界在疫情的背景下继续拓展务实合作的信心和决心。

据了解,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出席领导人峰会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北京活动计划,中国贸促会与浙江省政府于6月8日在宁波市共同举办联合商会第六次会议,以新起点、再启航、再收获为主题,聚焦工商合作,包括开幕式、成果发布、议题研讨、企业对接等环节。

相比较以往的几次会议,本次会议有以下特色和亮点:

首先,起点更高。本次会议是工商界落实领导人峰会共识的重要后续行动之一,致力于发挥商协会促进经贸交流的桥梁纽带作用和工商界推动经贸合作的主力军作用。

其次,范围更广。会议广泛邀请中东欧国家政府部门、商协会及企业代表参会,其中很多驻华使节和企业驻华机构负责人赴宁波出席线下活动。

再次,形式更新。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既有面对面交流洽谈,也有远程连线,还有成果展示互动。

同时,内容更实。会议坚持服务企业导向,聚焦贸易金融服务、跨境电商等领域,组织约300家中国和中东欧企业进行B2B洽谈,达成一批商业合作意向和项目。

此外,成果更多。此次会议上发布宁波倡议,为工商界合作绘制路线图、时间表。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不断扩大联合商会朋友圈;以开拓创新的思路,打造一批地方合作品牌项目,促进地方合作提质升级。

“中国贸促会作为中国最大的贸易投资促进机构,长期以来秉持友好协商、共谋发展的原则,同中东欧国家的工商界,特别是商协会保持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联合商会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合作形式。”张少刚说。

链接: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发挥引领作用

2018年,宁波启动建设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取得了积极进展。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地方政府参与“17+1”合作绩效评估指数排名,宁波连续两年获得全国第一。

到2020年,宁波与中东欧双向投资项目约160多个,投资金额达5.6亿美元,占全国与中东欧双向投资的5%。今年一季度,宁波与中东欧进出口88.5亿元,同比增长57.7%,高于全国16.7个百分点。

在人文交流方面,宁波与中东欧17国的22座城市建立了友好关系,与国家文旅部共建索非亚中国文化中心。宁波的高校还设立了波兰、捷克等语言文化中心,并与78所中东欧院校开展了100多个合作项目。

宁波市市长裘东耀称,经过3年多建设,示范区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接下来,将从4个方面进一步加强示范区建设。

首先,加强规范引领。加快制定高水平建设示范区的总体方案,发挥引领作用,进一步打响博览会的品牌,加快建设中东欧国际产业合作园,打造中国—中东欧国家航运物流、经贸促进、科技创新、人文交流等4个中心,努力成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双向投资、数字合作、绿色发展、制度创新等先行的城市。

其次,扩大贸易往来。进一步升级中东欧商品常年展馆;支持龙头企业组建中东欧商品采购联盟;打造中东欧商品进口从源头到中国市场消费者全供应链的综合服务平台;创新金融手段,鼓励金融机构针对中东欧商品的进口开发个性化金融支持政策和信用保险政策,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同时,深化产业合作,发挥宁波与中东欧国家各自产业优势。强化中东欧(布達佩斯)国际创新中心、中东欧(宁波)创新基地等创新平台支撑,鼓励民营企业与中东欧国家企业开展技术引进和跨国并购合作,把中东欧国际产业合作园打造成为具有代表性的跨境产业合作园。

此外,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中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宁波将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加快建设数字17+1的经贸促进中心,打造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强化示范区和自贸区的联动,叠加中国—中东欧国家海关信息中心等机制的优势,创新一批便利化举措,以一流的营商环境助推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行稳致远。

猜你喜欢
中东欧宁波博览会
一图看懂宁波金融“五强”提升工程
中东欧市场
近看中东欧
一图读懂宁波
拖起明天的希望
喜相迎
东京眼镜博览会憧憬“2010”
莫斯科举行百万富翁博览会
第44届巴黎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